《鬆綁你的焦慮習慣》(Unwinding Anxiety) 是神經科學家暨正念研究者賈德森.布魯爾(Judson Brewer)所著的一本書,聚焦於如何運用新科學打破焦慮與恐懼的習慣循環。其中,他提出如何運用「慈愛冥想」(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方式,幫助人們練習重塑與焦慮的關係。

🧠 慈愛冥想(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簡寫為LKM)的核心概念
布魯爾認為,焦慮是一種「習慣迴路」,由 觸發 → 行為 → 獎賞 所構成。當人們面對不確定性時,往往陷入擔憂與恐懼的自動反應。慈愛冥想則透過溫柔的心態介入,打斷這個迴路,並培養新的心理習慣。
🧠 我的慈愛冥想實踐方式
舊的迴路
· 觸發點:在大眾運輸上聽到乘客大聲播放音樂或喧鬧交談
· 行為:滑手機分散注意力
· 獎賞:短暫轉移焦點,但噪音帶來的不適並未真正減輕
新的迴路
· 觸發點:同樣面對吵雜的環境
· 行為:進行慈愛冥想──在心中對自己說:「祝福我健康、快樂、不生氣」;同時對發出噪音的人默念:「祝福你健康、快樂、不生氣」
· 獎賞:身心放鬆,能以平和心態面對他人的行為

圖片創作:Gemini
🌸 賈德森.布魯爾的慈愛冥想理念
· 對自己傳遞善意:先從「願我平安、願我健康、願我快樂」開始,練習自我慈悲
· 擴展至他人:逐步將善意擴展到親人、朋友、陌生人,甚至是帶來困擾的人
· 培養安全感與連結感:減少孤立感與自我批判,並活化與同理心、情緒調節相關的大腦區域
🔬 科學根據與效果
布魯爾的研究顯示,慈愛冥想能:
①降低焦慮與壓力反應
②增強正向情緒與心理韌性
③幫助人們從「自動反應」轉向「覺察與選擇」
✅ 總結
「慈愛冥想」不只是靜坐,更是一種重新訓練大腦的方式。透過「好奇心」與「慈悲心」,我們能學會與焦慮共處,而不是逃避或壓抑它。
圖片創作:Gem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