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職場上,我見過太多高階主管,對團隊、對業績、對組織,都能給予理解與包容,卻唯獨對自己最嚴苛。
一旦遇到挫折,他們會在內心狠狠責備自己,甚至在無形中,把「做不好」誤以為是「我不夠好」。
但領導力的成熟,不只是帶領別人,而是能在失敗中好好照顧自己。為什麼優秀的人,更擅長羞辱自己?
我的一位高管客戶,在董事會上因一項專案數據不如預期,當場臉色僵硬。會後他不斷對我說:「這是我的錯,我怎麼能犯這種錯誤?大家會覺得我不行。」
我提醒他:「這個錯誤的最大承擔者,不是董事會,不是團隊,而是你自己。與其懲罰自己,不如想一想,你要怎麼從中學習,讓自己更強大。」
他愣了一下,才意識到:其實沒有人像他一樣,把這件事看得這麼嚴重。
三個步驟,從自我批判到自我修復
- 問自己:誰才是最大的損失者?
很多時候,我們害怕的不是失敗本身,而是他人的眼光。
可當你靜下心思考,就會發現:最大的損失,其實是你自己要承受過度自責的痛苦。
換個角度想,你唯一需要負責的對象,其實是自己。
- 把自己當成好友,安慰而不是責罵
如果你的好朋友因為努力後失敗了,你會怎麼對他說?
你不會說:「你真沒用!」而會拍拍他的肩,告訴他:「至少你努力過。」
對自己,也該有同樣的溫柔。
- 提醒自己:挫折是過程,不是終點
真正的失敗,不是錯誤本身,而是你在錯誤裡停止前進。
請記得:能力強的人,也會犯錯;只有願意從挫折中調整的人,才能累積出真正的底氣。
改變對話,才能改變結局
我們常把安全感寄託在別人眼裡的認同,但真正長久的安全感,來自於「我願意信任自己」。
當你能在失敗時,對自己說:
「這次我做不好,但我依然有價值;我會修正,然後更好。」
那一刻,你不只是領導組織的人,更是能安頓自己的人。
而這,正是高階領導者真正的力量。
人生不會只有勝利,也不會因一次失敗就蓋棺定論。
真正的領導力,是能帶著團隊走過低谷,也能在夜深人靜時,給自己一句安慰。
📌 如果你也曾在挫折中自責過,請在留言區選一個答案,和自己和解:
A. 「我不是不夠好,只是這次沒做好。」
B. 「這個錯誤,不代表我的全部。」
C. 「我值得安慰,而不是責罵。」
D. 「失敗只是過程,我會繼續前進。」
👉 請選出最能安慰你的那一句話,寫在留言區,給自己一個溫柔的提醒。
✅ 如果這篇文章觸動了你,請幫自己也幫別人一個忙——按下 👍
或分享出去,讓更多人學會如何在挫折中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