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弛感」領導力的核心:不是不犯錯,而是犯了錯不自我攻擊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在職場上,我常遇到不少高階主管跟我說:

「我明明很努力,可是只要專案出現問題,就會忍不住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

這種感受,其實來自兩種很容易混淆的情緒:罪惡感羞愧感

羞愧感與罪惡感,一種摧毀,一種建設

我有一位總監客戶在年度提案中失利。

團隊預算沒爭取到,他第一時間不是反思策略,而是責怪自己:「是不是我能力不行?是不是我不適合帶團隊?」

這時候,他陷入的就是羞愧感。羞愧感會讓人覺得「我不好」,從而產生逃避、無力感。

最可怕的是,它會讓原本已經累積的能力與經驗瞬間「失效」,因為人整個被情緒綁住了。

相反,如果是罪惡感,他可能會想:「我這次提案準備不夠周全,下次要多模擬幾次,或找其他部門驗證數據。」

罪惡感聚焦在行為層面:「我做錯了什麼」,它驅動人修正,而不是全盤否定自我。

如何在失敗後分清情緒?

✅ 問自己:問題出在行為,還是整個人?

  • 如果是「我沒準備好資料」,那是罪惡感。
  • 如果是「我就是不行」,那是羞愧感。

✅ 允許犯錯,但拒絕自我否定

  • 每一次失誤都是反饋,不是判決。
  • 能力不會因一次挫折就蒸發,正如你不會一覺醒來就忘記開會、寫報告。

✅ 將情緒轉為行動

  • 把「我不好」換成「下次我可以在哪裡做得更好?」
  • 這是把羞愧感轉換為罪惡感的最好方式。

✅ 建立「自我信任系統」

  • 每一位主管都需要提醒自己:失敗只是過程的一部分,真正擊垮人的不是失敗本身,而是羞愧感帶來的自我放棄。

你不是失敗了,你只是在升級

走到高階位置的你,不可能沒有能力。你能站在今天的位置,本身就是長時間積累的結果。

別讓一時的失利,抹煞多年來的努力與價值。

記住這句話:👉 「犯錯只是事件,不是身份。」 

🤝 走到這裡,我想邀請你停下來,真誠地問問自己:

  • 最近一次讓你失落的經歷,你是把它歸因在:

A. 我做錯了(罪惡感,聚焦在行為,可以修正)

B. 我不行(羞愧感,否定自我,容易卡住)

  • 如果能重新選擇,你會希望自己用哪種角度來看待?

A. 看見錯誤、調整策略,讓自己成長

B. 一味責怪自己,讓情緒牽著走

💬 在留言區選擇 A 或 B,寫下你的體驗。

或許,你的一句分享,能讓另一位正處於低潮的主管得到力量。

👉 如果你是一位正在承受壓力的主管,別讓羞愧感擊垮你。

👉 歡迎關注我,我會持續分享能幫助高階主管調整心態、突破困境的洞察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1.9K會員
577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9/17
許多高階主管看似光鮮,其實常掉進「再好也不夠好」的陷阱。本文以職場案例解析自我懷疑的根源,並提供三個實用方法,幫助領導者建立自信,放過自己,也帶給團隊更穩定的力量。
Thumbnail
2025/09/17
許多高階主管看似光鮮,其實常掉進「再好也不夠好」的陷阱。本文以職場案例解析自我懷疑的根源,並提供三個實用方法,幫助領導者建立自信,放過自己,也帶給團隊更穩定的力量。
Thumbnail
2025/09/16
焦慮常被誤以為是責任感,但其實只是消耗能量的習慣。高階主管的真正力量,不是控制未來,而是找出自己能「可控」的事,並在此刻選擇相信自己。
Thumbnail
2025/09/16
焦慮常被誤以為是責任感,但其實只是消耗能量的習慣。高階主管的真正力量,不是控制未來,而是找出自己能「可控」的事,並在此刻選擇相信自己。
Thumbnail
2025/09/15
很多領導者把焦慮當責任,卻不知這是內耗。焦慮上癮不會讓你更有掌控力,只會拖慢決策。學會辨識強迫思考、專注可控、設定止損點,才是領導者真正的能量管理。
Thumbnail
2025/09/15
很多領導者把焦慮當責任,卻不知這是內耗。焦慮上癮不會讓你更有掌控力,只會拖慢決策。學會辨識強迫思考、專注可控、設定止損點,才是領導者真正的能量管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面對錯誤的心理反應與成長經歷,尤其是如何擺脫對錯誤的恐懼,並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藉由個人經歷,說明認識與承認錯誤的過程,讓我們更能欣賞錯誤的意義與成長機會。本文鼓勵讀者重新定義錯誤,並以正面的心態迎接未來挑戰。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面對錯誤的心理反應與成長經歷,尤其是如何擺脫對錯誤的恐懼,並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藉由個人經歷,說明認識與承認錯誤的過程,讓我們更能欣賞錯誤的意義與成長機會。本文鼓勵讀者重新定義錯誤,並以正面的心態迎接未來挑戰。
Thumbnail
「現在的我,不需要完美才能感受到安全,我只是會犯錯的凡人,但犯錯不會使我成為一個錯誤。 拒絕貶低自己、要把不合理的毒性羞恥,丟向回羞辱我的人。 我會盡力做事,但不追求完美,只追求「夠好」,有時候努力會帶來成果,有時不會,這很正常。」
Thumbnail
「現在的我,不需要完美才能感受到安全,我只是會犯錯的凡人,但犯錯不會使我成為一個錯誤。 拒絕貶低自己、要把不合理的毒性羞恥,丟向回羞辱我的人。 我會盡力做事,但不追求完美,只追求「夠好」,有時候努力會帶來成果,有時不會,這很正常。」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三、五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三、五章 (摘錄)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裡頭時常遇到怎樣的自己? 最近我時常遇到"希望一切都做對的"的自己, 即便沒有人責備,我都會在事情沒做好、做的不夠好時,感覺到一振作噁。 若事情可能被誤會錯了,也很容易急於解釋,證明自己是對的。 這個狀態讓我很辛苦,處在緊繃裡頭, 一部份覺得快要捨棄自己,一部份又汲汲營營想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裡頭時常遇到怎樣的自己? 最近我時常遇到"希望一切都做對的"的自己, 即便沒有人責備,我都會在事情沒做好、做的不夠好時,感覺到一振作噁。 若事情可能被誤會錯了,也很容易急於解釋,證明自己是對的。 這個狀態讓我很辛苦,處在緊繃裡頭, 一部份覺得快要捨棄自己,一部份又汲汲營營想
Thumbnail
在探討自律與自制力中,我們發現了許多關於心智與行為之間微妙關係的啟示。首先,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挫折與失敗,並學會以寬恕的態度對待自己,而非陷入無盡的罪惡感之中。當我們認識到失敗時,自我批判的聲音若隨之而來,我們便應該學會對自己給予信任、安慰、鼓勵和寬容,就如同我們對待朋友或學生一般…
Thumbnail
在探討自律與自制力中,我們發現了許多關於心智與行為之間微妙關係的啟示。首先,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挫折與失敗,並學會以寬恕的態度對待自己,而非陷入無盡的罪惡感之中。當我們認識到失敗時,自我批判的聲音若隨之而來,我們便應該學會對自己給予信任、安慰、鼓勵和寬容,就如同我們對待朋友或學生一般…
Thumbnail
#罪惡感:告訴你你傷害了他人什麼 #羞愧感:告訴你該做到的沒有做、沒盡責任,害到別人 #挫敗感:告訴你又沒做好,一直出錯,很笨
Thumbnail
#罪惡感:告訴你你傷害了他人什麼 #羞愧感:告訴你該做到的沒有做、沒盡責任,害到別人 #挫敗感:告訴你又沒做好,一直出錯,很笨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菜脯 今天想與大家分享一個成長的心路歷程,當我們犯錯的時候,發生的當下,會選擇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還是做辯解呢?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菜脯 今天想與大家分享一個成長的心路歷程,當我們犯錯的時候,發生的當下,會選擇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還是做辯解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