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終點線的監督者到陪跑教練。基層主管的3項工作督導心法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想像一個有趣的場景:以下這七個詞彙,你會怎麼排列成一句話?

「糖果/我們/太多/牙醫/吃/告訴/不可以」

你也許會排出:「牙醫告訴我們,不可以吃太多糖果。」
但小朋友卻可能天真地組出:「我們吃太多糖果,不可以告訴牙醫!

同樣的字詞,卻能排出立場相反的意思。就像在職場裡,主管眼中的理所當然,到了年輕員工心中,可能會長成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模樣。這正是現代職場最大的挑戰:換位思考

傳統督導模式的盲點:為什麼你的「催促」總是沒用?

很多主管一升上去,最常犯的錯就是把「督導」當成「催進度」。

  • 「時間到了,交報告!」
  • 「下週就要給我結果!」

聽起來很熟悉吧? 然而,你一定遇過總是交不出來或每次都遲交的同事,這樣的催促真的有效嗎? 問題可能是這三種常見的狀況:

  • 不知道:任務目標不夠清晰,搞不清楚方向。
  • 不會做:缺乏技能或資源,導致無從下手。
  • 不想做:動機不足,或對工作意義感到困惑。

如果沒有深入了解這些根本原因,再怎麼催促也只是無用,就像對著一個不會游泳的人大喊「快游!」一樣荒謬。

三個問題,是基層主管無法迴避的

到底要怎麼督導,才能讓團隊真的動起來?
團隊裡的「不定時炸彈」該怎麼處理?
面對不同世代的英雄好漢,又該怎麼有效溝通?

下面三個策略,就是我認為每個基層主管必須具備的心法。

核心策略一:從「催促」到「理解」,找到「卡住」的真相

進度追蹤是「時間到,東西交出來」的單向指令;而工作督導則是「了解你卡在哪裡」的雙向溝通。理想的主管應該是協助拆解困境,有時只是某個點卡住了,提供資源或引導就能豁然開朗。

你可能會想,要讓員工願意開口說出「我卡住了」,是那麼簡單的事嗎? 這就是為什麼,真正的督導,必須從建立心理安全感開始。這並不是要營造一個毫無挑戰的舒適圈,而是要讓團隊成員相信,他們可以:

  • 放心承認錯誤: 知道犯錯是學習的一部分,而不是被指責或嘲笑的理由。
  • 大膽表達想法: 知道自己的意見會被尊重,即使與主管不同,也不會被視為挑戰權威。
  • 自在尋求幫助: 知道向同事或主管求助是為了往前邁進,而不是展現脆弱。

以工地現場為例,如果工程師發現鋼筋數量或尺寸有誤,真正有心理安全感的團隊,敢開口說:「雖然會影響進度,但這一區的鋼筋需要重綁。」因為他知道這是確保品質的必要提醒,而不是害怕被罵的「找麻煩」。
反之,若大家選擇沉默,想著混凝土灌下去就眼不見為淨,等驗收時才爆出來,不只工期受影響,團隊的信任也會跟著崩塌。

核心策略二:能力 × 積極度,打造學習型團隊

在工地現場,常看到兩種極端:

  • 新進員工:剛畢業,還沒發現自己的天賦與熱情,自然積極度不高。
  • 資深員工:經驗老到,能力很強,但因為職業倦怠,反而成了佛系員工,每天就像是在處理例行公事,但不會多想一步。

但如果同時具備高能力、高積極度,就會是主管夢寐以求的——夢幻員工

主管的責任就是把不同世代的員工往高積極度、高能力的象限推進。怎麼做?

1. 教育訓練:與時俱進的能力升級

職場所需的技能正在快速迭代,透過教育訓練補足能力缺口。另一方面,主管自身也需要不斷升級,將自己的團隊打造成學習型組織。

2. 激發內在動機:量身打造的激勵

了解員工的內在需求,為追求成長的員工安排教育訓練;為重視團隊感的員工創造更多協作機會;為追求物質的員工提高薪資。針對需求量身訂做,積極度自然提升。

raw-image

核心策略三:掌握「思維」與「溝通」,決定團隊走向

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在《生存之道》中有一句名言:

人生與工作的結果 = 思維 × 熱誠 × 能力
  • 能力(0-100):先天資質與後天訓練的結合。
  • 熱誠(0-100):投入工作的熱情與努力程度。
  • 思維(-100到100):價值觀與工作態度,決定方向是否正確。

即使能力再高、熱誠再強,若總是用負面的角度來思考,就會成為那種不斷抱怨的同事,甚至成為團隊的「不定時炸彈」

你原本以為他是救命的稻草,能幫助團隊渡過難關;沒想到最後,他卻成了壓垮駱駝的那一根。

面對這樣的「人裁」怎麼辦?

  1. 結構性拆解:將其負責的任務逐步分配給其他員工,降低其影響力。
  2. 邊緣化:透過調整職務,讓這類員工的重要性逐漸下降,保護團隊穩定。
  3. 果斷調整:嘗試了解其負面態度的根源,若無改善,則需果斷採取人事調整。

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強調「思維」的關鍵性。這不僅適用於負面員工,也提醒我們在與新世代共事時,必須從根本上理解他們的思維模式。面對那些能力強卻充滿負能量的「人裁」,我們必須結構性地拆解其負面影響,同時果斷處理。然而,當我們將此思維應用於與Z世代的互動時,則應採取更積極、正向的引導方式,將「處理負面」轉變為「創造正向」

  • 交代任務時,不只要說「做什麼」,還要說清楚「為什麼」。
  • 對規範要解釋背後邏輯,例如「為什麼請假不能用 LINE」,讓他們理解而不是盲從。
  • 制度固然重要,但適度的彈性也能拉近距離。例如,面對VVVIP客戶時,允許員工靈活應對,而不是僵硬地說「這是公司規定」。
  • 創造存在感,公開表揚、給機會參與,讓年輕人感覺到自己是團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從終點線的監督者,成為職場馬拉松的陪跑教練

你發現了嗎?

  • 追蹤 只能看到結果
  • 督導 才能解決問題

職場如同一場馬拉松,你想當個在終點線揮旗的監督者,還是並肩作戰的陪跑教練
願你都能帶著團隊,一起跑向屬於你們的終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工程有光
3會員
18內容數
我是光廷,土木技師。 「專業 × 表達 + 態度 = 信任」 是我的職場公式,也是「工程有光」的精神。 在這裡,我希望和你分享工程背後的邏輯, 也分享那些讓我們更堅強的故事。
工程有光的其他內容
2025/09/21
你是否曾因認真工作,而被「不用那麼拼」的冷言冷語澆熄熱情? 讓內心與外界產生巨大溫差,在心頭留下裂縫。這並非材料不夠好,而是忽略了環境與內在的影響,如同工程中的「巨積混凝土」。提醒我們要學會降溫、保護、分階段前進。
Thumbnail
2025/09/21
你是否曾因認真工作,而被「不用那麼拼」的冷言冷語澆熄熱情? 讓內心與外界產生巨大溫差,在心頭留下裂縫。這並非材料不夠好,而是忽略了環境與內在的影響,如同工程中的「巨積混凝土」。提醒我們要學會降溫、保護、分階段前進。
Thumbnail
2025/09/19
為什麼有些人面對壓力總能更快恢復? 答案藏在土壤力學裡的「預壓密壓力」。 當黏土曾經承受過重量,再遇到同樣的載重時,它已經不會再輕易變形。人生也是如此:那些夜不能寐、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刻,都是你內心的壓密過程。 壓力或許讓你窒息,但當它過去,你會更堅韌、更穩固,就像狂風暴雨後依然清澈的天空。
Thumbnail
2025/09/19
為什麼有些人面對壓力總能更快恢復? 答案藏在土壤力學裡的「預壓密壓力」。 當黏土曾經承受過重量,再遇到同樣的載重時,它已經不會再輕易變形。人生也是如此:那些夜不能寐、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刻,都是你內心的壓密過程。 壓力或許讓你窒息,但當它過去,你會更堅韌、更穩固,就像狂風暴雨後依然清澈的天空。
Thumbnail
2025/09/17
曾經光芒萬丈的「職場A咖」變成了讓人失望的「NG主管」。為何好員工升主管後常失速?從真實案例、世代溝通到三項必修課與七大特質,帶你避開彼得陷阱,走出屬於你的管理或專業之路。
Thumbnail
2025/09/17
曾經光芒萬丈的「職場A咖」變成了讓人失望的「NG主管」。為何好員工升主管後常失速?從真實案例、世代溝通到三項必修課與七大特質,帶你避開彼得陷阱,走出屬於你的管理或專業之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好的主管不僅交辦工作,也有教導執行的能力。此外,好的主管會對你有建設性的反饋,並願意分享公司資訊。最後,鼓勵員工上課受訓或提升專業領域知識,也是好主管的標誌。
Thumbnail
好的主管不僅交辦工作,也有教導執行的能力。此外,好的主管會對你有建設性的反饋,並願意分享公司資訊。最後,鼓勵員工上課受訓或提升專業領域知識,也是好主管的標誌。
Thumbnail
在企業運營的過程中,主管往往扮演著舵手,引領團隊往成功邁進。若今天主管能力不足,導致無法帶領團隊往前,那員工要怎麼成長?從問題發生到解決,再從檢討到回報,每一步都可以看出你的主管能力夠不夠!
Thumbnail
在企業運營的過程中,主管往往扮演著舵手,引領團隊往成功邁進。若今天主管能力不足,導致無法帶領團隊往前,那員工要怎麼成長?從問題發生到解決,再從檢討到回報,每一步都可以看出你的主管能力夠不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在職場待了一段時間的你 是否有時候或常常遇到主管交辦給你一個模糊不清的任務 當你想要細細追問時 卻發現主管會突然生氣 或是坦言告訴你這是上級交辦下來的任務 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唸書時期的我 也遇過這樣的問題 不清楚教授的問題語意 教授也還不清楚想要你研究的方向 當時的我
Thumbnail
在職場待了一段時間的你 是否有時候或常常遇到主管交辦給你一個模糊不清的任務 當你想要細細追問時 卻發現主管會突然生氣 或是坦言告訴你這是上級交辦下來的任務 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唸書時期的我 也遇過這樣的問題 不清楚教授的問題語意 教授也還不清楚想要你研究的方向 當時的我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主管溝通和任務確認的重要性,並提供了確認技巧和方法,以減少主管和部屬之間的認知差異,並最終提高工作效率。透過本文,您將學習如何與主管溝通,如何確認目標與方案,並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做和時間的浪費。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主管溝通和任務確認的重要性,並提供了確認技巧和方法,以減少主管和部屬之間的認知差異,並最終提高工作效率。透過本文,您將學習如何與主管溝通,如何確認目標與方案,並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做和時間的浪費。
Thumbnail
不傳統人資的職場大小誌主管篇,是來自一個小夥伴的困擾, 主管希望小夥伴能多做一些,而小夥伴困惑在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 職場中常見的主管與員工的分歧,其實還可以這樣去看,那樣去試~ 4點整理自我檢核盤點法,把焦點放回自己,找到工作動力!
Thumbnail
不傳統人資的職場大小誌主管篇,是來自一個小夥伴的困擾, 主管希望小夥伴能多做一些,而小夥伴困惑在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 職場中常見的主管與員工的分歧,其實還可以這樣去看,那樣去試~ 4點整理自我檢核盤點法,把焦點放回自己,找到工作動力!
Thumbnail
在職場中,沉著的面對不合理的要求,逐漸累積自我強大的能量。
Thumbnail
在職場中,沉著的面對不合理的要求,逐漸累積自我強大的能量。
Thumbnail
在職場上,主管是我們工作上的領導者,他們對我們的職涯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能夠看出主管的真心意圖,對於職場工作者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主管是真心想培養我們,那麼他們會給我們機會學習成長,並提供我們適當的指導和支持。而如果主管只是想榨乾我們的價值,那麼他們會給我們過多的任務,並要求我們在短時間完成。
Thumbnail
在職場上,主管是我們工作上的領導者,他們對我們的職涯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能夠看出主管的真心意圖,對於職場工作者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主管是真心想培養我們,那麼他們會給我們機會學習成長,並提供我們適當的指導和支持。而如果主管只是想榨乾我們的價值,那麼他們會給我們過多的任務,並要求我們在短時間完成。
Thumbnail
主管是職場上的領導者,也是我們工作上的直接上司。與主管的溝通是否順暢,會影響到我們的工作表現、升遷機會,甚至是職場人際關係。因此,學習良好的職場溝通技巧,對於每位職場工作者來說都非常重要。在職場上,與主管溝通時,除了要注意語言的遣詞用字,也要避免一些不當的行為或態度,否則很容易會讓主管產生誤會
Thumbnail
主管是職場上的領導者,也是我們工作上的直接上司。與主管的溝通是否順暢,會影響到我們的工作表現、升遷機會,甚至是職場人際關係。因此,學習良好的職場溝通技巧,對於每位職場工作者來說都非常重要。在職場上,與主管溝通時,除了要注意語言的遣詞用字,也要避免一些不當的行為或態度,否則很容易會讓主管產生誤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