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臨床上會見到一些年輕、有固定在運動的病人,主訴是膝蓋、髕骨下方疼痛,這個區域的疼痛其實有許多可能的病因,像是之前提到的跑者膝就是其中之一,而另一種可能性就是這次要說的「跳躍膝」。

💡成因
「跳躍膝」(Jumper's knee),又稱為髕骨肌腱炎(patellar tendinitis) 或目前更主流的說法──髕骨肌腱病變(patellar tendinopathy)。髕骨肌腱從髕骨下緣延伸至脛骨近端,如果長期反覆做跳躍的動作,會造成髕骨肌腱反覆被拉扯,而產生細小撕裂傷。因此,此疾病常見於需要劇烈跳躍的運動員身上,如排球、跳遠、跳高、籃球等,且以年輕男性較為多見。
💡會有那些症狀?怎麼評估呢?
患者通常會抱怨髕骨下緣的疼痛與壓痛,可能會在長時間膝蓋彎曲的活動後出現疼痛,與其他病因需要近一步做鑑別。
評估方式主要可使用超音波檢查或核磁共振 (MRI)。其中,超音波在臨床上比較常使用,因為同時結合了省時、節省費用、以及具有一定程度的準確性等優點。
💡怎麼治療呢?
1.休息或調整活動強度
調整活動強度之外,也建議在運動前充分熱身,必要時給予物理治療,以增加股四頭肌與腿後肌的柔韌性。
2.消炎止痛藥物
改善發炎及疼痛。
3.物理儀器治療
改善腫脹及疼痛感,輔助自身組織的修復。
4.注射治療:葡萄糖水或血小板濃縮血漿PRP
促進受傷組織再生。
5.震波治療
改善疼痛,促進受傷組織再生。
6.運動治療
國外研究顯示,離心訓練可幫助受傷運動員重回賽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