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的私立中小學社團中,看到很多父母詢問有沒有可能從公立國小轉學至私立國小,版上許多家長都回覆非常困難,幾乎不太可能,建議可以的話就從幼稚園開始卡位,剛好我們就是少數從公小轉到私小的成功案例,所以想透過文章跟有需要相關資訊的父母分享一下,當初為什麼會從公小轉學至私校,以及是怎麼轉學的。
- 當初為什麼選擇公小
- 快樂成長
- 寧為雞首勿為牛後
- 為什麼選擇轉學私小
- 搬家
- 再也受不了師資不穩
- 如何成功轉學
- 申請資料
- 自身準備充足
- 公小與私小的差異
- 優點
- 師資穩定且品質穩定
- 學校一條龍規劃
- 缺點
- 學費
- 同學競爭與攀比
- 國際班與普通班
- 功課壓力大
- 結語
不過在這邊要特別聲明,這完全是屬於自身的經驗分享,因為每一個家庭的教育理念跟模式,以及小朋友本身的個性,甚至是私小收轉學生的狀況,都有非常大的不同,所以我們的經驗僅提供參考值,絕對不是標準答案。
先來說說,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念公立的國小?其實我一開始也非常的猶豫,想送私小的原因包括家中經濟能夠支持,也擔心小孩一開始沒有念私校,接下來考私立國中會有困難,但我先生覺得國小不用給小孩太大的壓力,希望小孩有一個快樂學習成長的時間段,加上本身學區的公立國小,也是風評不錯的滿額學校,許多孩童會特地借戶口跨區來就讀,所以我立場一直搖擺不定。後來我又轉念一想,古人說「寧為雞首、勿為牛後」,如果能在公立國小取得不錯的成績,應該對於建立小孩的信心也有幫助,最後也就選擇了離家走路只需要5分鐘的公立國小。
沒想到一進公立國小,首先我就面臨了震撼教育。孩子小一的班導師是一位年約50出頭、看起來蠻有經驗的女導師,我孩子初上國小適應不良、不肯上學,哭鬧了很長一段時間,為母的我心疼又擔心,與導師聯絡詢問要怎麼辦才好,沒想到班導師回答我說,她從來沒有遇過這樣子的孩子,言下之意要我自己想辦法。又有一次因為孩子身體不舒服就醫,功課無法完成,我請孩子跟導師說,因為看病以致功課無法完成,隔日會再補上,結果沒想到老師也是嚴厲的指責小孩子說,她只是在找藉口。
經過這些事情,我就對公立學校的老師信任度大打折扣,但想說也許只是運氣不佳,遇到不是那麼溫暖的導師,等到兩年之後更換班級與導師,說不定有重新來過的機會。結果沒有想到升上三年級的重新分班,導師從缺,都快要開學了,才找到一個很年輕的、沒有教學經驗的代課老師,雖然新老師很努力想要帶好班級,但礙於經驗不足、班級內特殊生又多,班上秩序一直不佳,老師的教學熱誠被燃燒殆盡,一個學期之後又更換了一位代課老師。於是小孩就不停地在適應新的老師,而老師也幾乎都把精力花在管理班級秩序,無法好好的掌握教學進度。
行文至此,都是在講缺點的部分,但在公立國小的確也有一些優點,例如只要願意多加用功,都可以獲得班排不錯的名次,有利於爭取各種比賽的資格以及校外參訪的機會,像是孩子就爭取到參加與日本小學交流的席次,到日本進行了五天四夜的校際交流。透過這些比賽成績與活動體驗,的確增加了孩子的信心。另外就是班上的同學都比較單純,少見勾心鬥角或互相攀比的狀況,同學間相處起來較輕鬆愉快。
雖然能夠感受到這間公立國小有在用心辦教育,校長也會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但我覺得公立學校體制的問題並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讓我不禁懷疑,真的要這樣犧牲小孩的學習狀況嗎?在三年級下學期的時候,我終於受不了不停更換導師,加上搬家至某私立國小的附近,讓我下定決心要幫孩子轉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