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佛語#8》眼識的盲點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童心物語#8》眼睛說的謊

① 觀照視角

故事提醒我們:
看到表情 → 生起感受 → 產生解讀

這個過程若沒有觀照,就會被自己的想法牽著走。
果寶因為沒有停下來觀照,就把「媽媽皺眉」直接認定為「媽媽不喜歡我」。
👉 啟示:觀照能讓我們分辨「眼睛看到的」和「心裡補上的」。



② 緣起視角

媽媽的皺眉不是單一原因,它可能來自疲憊、身體不適、工作壓力等。

果寶的誤解,也不是偶然,而是從「依賴父母愛 → 想要被肯定 → 過度解讀表情」的心路中生起。
👉 啟示:一切現象都有因緣條件,表情並非孤立的「討厭」,而是許多因素緣起的結果。



③ 無常視角

表情如雲,心情如風,隨時變化。

媽媽的皺眉不是固定不變的「符號」,它也會隨著健康、情緒而轉換。
👉 啟示:當我們執著某一瞬間的表情不放,就錯把「無常的片刻」當成「永恆的真相」。



④ 中道視角

果寶陷入「媽媽皺眉 → 她一定不喜歡我」的二分化思維。

爺爺提醒他:表情未必等於心情,情緒的解讀也不能走向極端。
👉 啟示:中道就是不落入「全然否定自己」或「全然怪罪他人」,而是承認其中有模糊與不確定性。



⑤ 如實觀視角

「如實」就是看到表情僅僅是「眉頭皺起」,不添加「媽媽不喜歡我」這一層故事。

👉 啟示:如實觀能讓我們回到當下的直接經驗,不被想像和投射蒙蔽。



⑥ 空性視角

表情沒有自性,它並非固定地「代表討厭」,而是因緣和觀者心識的組合而顯現。

果寶的心若安住,皺眉只是「皺眉」;若心執著,皺眉就被固化為「不被愛」。
👉 啟示:懂得空性,就能理解表情沒有固定意義,我們的誤會也沒有固定實體。


總結

這齣小劇場在佛法裡其實是個小小的「眼識修行課」—

  • 觀照提醒我們看清自己心的加工;
  • 緣起顯示一切並非單一因果;
  • 無常提示表情與心情皆變動;
  • 中道破除二元誤解;
  • 如實觀讓我們僅僅看到當下;
  • 空性則徹底鬆開我們對「表情 = 不喜歡」的執著。

-願吉祥-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果寶寶看世界
7會員
133內容數
因一個夢的緣起,所以開始執筆創緣。 我們常看到的那諸瞬因果, 也許是沒看到的機緣匯河。 願能日日夜夜栽種諸多菩提果, 願與諸有情共乘無上正等正覺。 願生生世世永不退發心,願大家吉祥。
果寶寶看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9/05
透過淺顯易懂的兒童佛學故事,帶領孩子認識「名識施設」,學習覺察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培養無常觀,並提升自我覺察力。
Thumbnail
2025/09/05
透過淺顯易懂的兒童佛學故事,帶領孩子認識「名識施設」,學習覺察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培養無常觀,並提升自我覺察力。
Thumbnail
2025/08/24
《恐龍雙胞胎與壞拉鍊》透過果寶寶的旁觀,描繪小明與小強因玩具誤會而爭吵,在老師引導下化解衝突。故事以佛法六視角提醒:衝突源於無常與緣起,不必執著對錯;用中道與如實觀,就能化解對立,轉化為理解與慈悲。
Thumbnail
2025/08/24
《恐龍雙胞胎與壞拉鍊》透過果寶寶的旁觀,描繪小明與小強因玩具誤會而爭吵,在老師引導下化解衝突。故事以佛法六視角提醒:衝突源於無常與緣起,不必執著對錯;用中道與如實觀,就能化解對立,轉化為理解與慈悲。
Thumbnail
2025/08/19
親子共讀的六重禪意總結 引言 在人類與萬物共處的日常裡,一個孩子對「人是什麼」的追問,往往能打開比我們以為更深的視野。螞蟻的隊伍、陽光的映照、長者的微笑,這些看似尋常的景象,其實都可以成為佛學視角的入口。 作者以六種角度—觀照、緣起、無常、中道、如實觀與空性,讓我們一起去探討「人」並不僅是
Thumbnail
2025/08/19
親子共讀的六重禪意總結 引言 在人類與萬物共處的日常裡,一個孩子對「人是什麼」的追問,往往能打開比我們以為更深的視野。螞蟻的隊伍、陽光的映照、長者的微笑,這些看似尋常的景象,其實都可以成為佛學視角的入口。 作者以六種角度—觀照、緣起、無常、中道、如實觀與空性,讓我們一起去探討「人」並不僅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探討在童年時期隱藏自我感受的經歷,透析對父母關注的渴望及情感缺失。講述在遭遇困難時,雖得到幫助卻無法獲得所需的情感支持,並通過與貓的互動,發現內心渴望愛與被愛的情感。這段回憶不僅影響了作者的成長,也讓其在面對情感困境時,更加理解自身的需求。
Thumbnail
探討在童年時期隱藏自我感受的經歷,透析對父母關注的渴望及情感缺失。講述在遭遇困難時,雖得到幫助卻無法獲得所需的情感支持,並通過與貓的互動,發現內心渴望愛與被愛的情感。這段回憶不僅影響了作者的成長,也讓其在面對情感困境時,更加理解自身的需求。
Thumbnail
當大人發現孩子的價值觀錯誤時,用什麼工具導正較佳呢?就實務面,故事是很好的工具,因為人的大腦喜歡故事。當價值觀融入故事中時,能讓大腦放下戒心,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
Thumbnail
當大人發現孩子的價值觀錯誤時,用什麼工具導正較佳呢?就實務面,故事是很好的工具,因為人的大腦喜歡故事。當價值觀融入故事中時,能讓大腦放下戒心,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
Thumbnail
「孩子心裡想的事情,會說出口的部分連1%都不到」 父母跟老師要隨時觀察孩子, 才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孩子的異狀。
Thumbnail
「孩子心裡想的事情,會說出口的部分連1%都不到」 父母跟老師要隨時觀察孩子, 才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孩子的異狀。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瞭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成長。透過本質的瞭解,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固執、愛吹牛、依賴等行為給予適當的建議和支持。適時的鼓勵和陪伴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瞭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成長。透過本質的瞭解,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固執、愛吹牛、依賴等行為給予適當的建議和支持。適時的鼓勵和陪伴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身教影響力篇:當我意識到每個人都有亮麗的雙眼,只是你有沒有被人看在眼裡,同時也按照對方的行為舉止而做榜樣,這是非常重要的。曾經的我也不懂得跟父母交流,都用自己的心情對待,甚至完全沒有顧慮到他們的感受,所以我在人際關係上、事業上及兩性關係幾乎得不到好的成果,反倒是越來越差勁,幾乎看不到任何希望跟展望,
Thumbnail
身教影響力篇:當我意識到每個人都有亮麗的雙眼,只是你有沒有被人看在眼裡,同時也按照對方的行為舉止而做榜樣,這是非常重要的。曾經的我也不懂得跟父母交流,都用自己的心情對待,甚至完全沒有顧慮到他們的感受,所以我在人際關係上、事業上及兩性關係幾乎得不到好的成果,反倒是越來越差勁,幾乎看不到任何希望跟展望,
Thumbnail
撒嬌以外,孩子其實還有各種動作都在尋求關注,如果可以看得出來,也許就不會以為只是在胡鬧
Thumbnail
撒嬌以外,孩子其實還有各種動作都在尋求關注,如果可以看得出來,也許就不會以為只是在胡鬧
Thumbnail
父母的個人成長和過去經歷都會影響教養小孩的方式。推薦大家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對教養和自我成長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Thumbnail
父母的個人成長和過去經歷都會影響教養小孩的方式。推薦大家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對教養和自我成長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