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看年輕人多白目!」
「你看老人真是落伍!」
沒錯,這就是職場裡最常見的跨世代互噴日常。但先別急著翻白眼,世代差異不是洪水猛獸,而是每一代的「人生使用手冊」不同,結果在同一個辦公室裡互相 Debug。
一、來看看各世代職場「內建設定」
1. 嬰兒潮世代 (1946-1964)
- 重視穩定、忠誠,公司是「第二個家」,加班是「愛的表現」。
2. X世代 (1965-1980)
- 夾心餅乾代表,能用卡帶也能用雲端,腦袋裡裝著「傳統×數位」雙核心。
3. Y世代 / 千禧世代 (1981-1996)
- 強調個人價值與體驗,「有沒有靈魂比有沒有房子重要」。
4. Z世代 (1997-2012)
- 社群原生,滑手機比眨眼還快,工作要「真實、有趣、能發限動」。
5. α世代 (2013之後)
- 還在成長中,但已經是「滑平板比拿湯匙還自然」的一代。
📌 重點不是誰對誰錯,而是怎麼把不同「人生版本」的同事組合成最強工作隊!
畢竟…..
- 老鳥的「敬業」≠ 小鮮肉的「Work-Life Balance」。
- 前輩說的「磨練」可能被後輩翻譯成「壓榨」。
二、職場生存術
1. 少批評,多翻譯(聽懂彼此的「語言」)。
2. 少比較,多整合(強強聯手才有火花)。
3. 少標籤,多合作(不然就會變火藥庫)。
🌳Mio人資長提醒
下次想罵「你這一代怎樣怎樣」之前,先想想:也許他只是用另一個版本的作業系統。
海涵人資顧問 | 中小企業內訓 | IATOPL CBSM
邀請您加入海涵人資 | Line@ ID:@human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