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有錯嗎|你是真看清?還是在逃避?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近年來,「躺平」成了城市生活中越來越常見的選擇。它不再只是指某個姿勢,更是一種對抗壓力社會的生活態度。

你可能也發現,身邊的親友或別人家的孩子開始

沒要念大學只想躺家裡、

動不動就辭職不幹、

不升遷也沒關係、

買不起房啊就不買啊。

在這個年代,這種心態看起來像是一種消極的投降。到底是懶惰、逃避面對?還是真的放下了對物質世界的執著?

這一篇,我想分享三件可以幫助你重新思考與練習,讓「躺平」不只是身體不動,更是一場心靈的轉向,成為一個更有價值的躺平一族


第一:區分「逃避」與「看清」

這兩者在表面看起來,都是放棄了奔跑,但心裡的動機卻截然不同。

逃避,是因為害怕失敗、害怕被比較、不想面對打擊,所以乾脆什麼都不參與。但內心的慌張與焦慮,即使騙得過旁人卻騙不過自己。逃避,只是把自己從賽道中抽離;一旦在生活其他領域中,一遇到他人的比較與期待,羞愧與焦躁依然會被激發。久而久之,自己活成了動不動就受傷再佈滿尖刺的刺蝟。

而看清,則是一種清醒的選擇。不爭不比,是因為你已經看清那不是你想走的路。你願意慢下來,因為你不再渴望贏得他人的認可,只想走一條與自己內心一致的路。看清的人,往往事先走過一段路、努力去探索、經歷過內在衝突。這樣才更能明白什麼不適合自己,才更能聽見自己內在的呼喚。

所以真正的關鍵問題是:

你是真的看清了?還是還沒準備好面對現實?

這個區別,決定了你躺平後是平靜,還是空虛。


raw-image



第二:專注內在的富足,而非外在的比較

許多人以為躺平就等於什麼都不做,等吃飯、等上廁所、等死。但其實,

放下追逐名利,不等同於放棄自我成長

相反地,躺平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可以把注意力從「被外界評價的成就」轉向「內心真正渴望的養分」。

也許你不再每天為升遷煩惱、爲樣貌焦慮,但你可以開始花時間學習、種植物、運動、寫日記、烹調料理。你可以設計自己喜歡的生活節奏、養成更健康的作息、為自己的幸福感而負責。這些「看起來不賺錢」的行為,才是最深層的充電。

內在的豐盛,不是靠別人看得起你,而是你自己活得有感、有根、有回音。你變得越來越滿足、越來越從容,每個笑容都是發自內心綻放的一朵花。




第三:練習設定低慾望,但具體明確的生活目標

躺平並不等於人生毫無目標,而是將目標從「擁有更多」調整為「活得更剛好」。你可以設定:「每天散步30分鐘」、「每週和朋友來個深層交流」、「每月存下一筆旅行基金」。這些看似微小的目標,卻能建立你對生活的掌控感。

它具體地呈現出:你忠於自己真心想要的生活目標。

我們不是不再努力,而是把努力的方向轉向自己真正想活出的樣子。這樣的「低慾望人生」,不代表退縮,而是精緻精準

在這個資訊爆炸、競爭壓力過高的時代,有些人選擇放棄,是因為他們看清楚了永無止盡的慾望與比較,只會讓人迷失在別人的言語裡。




你所選擇的「少」,其實是更清醒的「多」

「躺平」這個詞,在某些人眼中是一種墮落;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卻是開始認真選擇人生方向的起點。 你不是什麼都不要了,而是開始決定:什麼才是你真正想留下的。 這不懶惰、不逃避,而是一場深度的重整。

如果你正在躺平,別急著自責,也不用急著證明什麼。不妨先問問自己:

我現在過的生活,是我心甘情願選的,還是我被逼的、委屈的?

我這樣過,心裡有感到踏實嗎?

我願意讓這樣的生活再持續5年嗎?




如果你喜歡這種深入拆解現象背後心理動力的文章,歡迎追蹤我的主頁。未來我會持續分享更多關於現代壓力、自我轉化、生活選擇的反思文字,陪你一起,走回內心真正想活出的那條路。

攥寫:Bernice Chai|小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ernice的沙龍
1會員
45內容數
探索情緒背後的渴望,修復關係中的傷痕。 這裡分享個人成長觀點、心理練習與關係修復的方法,給正在尋找內在力量的你。
Bernic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8
當我們過度努力,真的只是為了成功嗎?這篇文章帶你看見「工作狂」背後的深層心理模式:也許你早已不是為了成就而拚命,而是害怕空虛、擔心自己不值得被愛。 透過3️⃣個練習步驟,幫你從焦慮感中慢慢找回內在穩定與真實渴望。
Thumbnail
2025/10/08
當我們過度努力,真的只是為了成功嗎?這篇文章帶你看見「工作狂」背後的深層心理模式:也許你早已不是為了成就而拚命,而是害怕空虛、擔心自己不值得被愛。 透過3️⃣個練習步驟,幫你從焦慮感中慢慢找回內在穩定與真實渴望。
Thumbnail
2025/09/26
當我們說出「善意的謊言」,真的只是怕對方受傷嗎? 這篇文章帶你看見,情緒過度負責的背後,其實藏著我們對衝突、失望與無力感的恐懼。如何停止替別人的情緒負責?如何為照顧自己的內在健康,而畫出尊重的界線?
Thumbnail
2025/09/26
當我們說出「善意的謊言」,真的只是怕對方受傷嗎? 這篇文章帶你看見,情緒過度負責的背後,其實藏著我們對衝突、失望與無力感的恐懼。如何停止替別人的情緒負責?如何為照顧自己的內在健康,而畫出尊重的界線?
Thumbnail
2025/09/17
離婚後,你是否不自覺進入「無限補償模式」? 為了彌補孩子,我們可能過度讓步、過度給予,卻漸漸失去自己,也讓孩子越來越不安。這篇文章寫給所有離婚後努力撐起一切的父母: 你不必犧牲自己來換孩子的愛。真正穩固孩子內心的,是你的陪伴、界線與自我照顧。
Thumbnail
2025/09/17
離婚後,你是否不自覺進入「無限補償模式」? 為了彌補孩子,我們可能過度讓步、過度給予,卻漸漸失去自己,也讓孩子越來越不安。這篇文章寫給所有離婚後努力撐起一切的父母: 你不必犧牲自己來換孩子的愛。真正穩固孩子內心的,是你的陪伴、界線與自我照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懷疑,我常藉由思考和算計自己,來逃避自己、逃避一些更真實、與存在有關、生而為人該真誠面對的事情。
Thumbnail
我懷疑,我常藉由思考和算計自己,來逃避自己、逃避一些更真實、與存在有關、生而為人該真誠面對的事情。
Thumbnail
討論學生負面心態問題,以及對應的方法。說明在教觀念和解題方式之前,心態才是最需要調整的一環。
Thumbnail
討論學生負面心態問題,以及對應的方法。說明在教觀念和解題方式之前,心態才是最需要調整的一環。
Thumbnail
本書主要談論關於「放下」的生活智慧,拋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讓你在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可以淡泊一點,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Thumbnail
本書主要談論關於「放下」的生活智慧,拋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讓你在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可以淡泊一點,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壓抑、否認、投射、鴕鳥心態…… 其實都是為了逃避痛苦,而對自己說的謊。
Thumbnail
★壓抑、否認、投射、鴕鳥心態…… 其實都是為了逃避痛苦,而對自己說的謊。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活著的意義並不是去試著證明自己是對的。 活著只是一種體驗,深入你的體驗,直到你忘記了自己⋯⋯「錯了又如何呢?」⋯⋯哪天你終於明白,對錯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只有去經歷那個體驗。
Thumbnail
活著的意義並不是去試著證明自己是對的。 活著只是一種體驗,深入你的體驗,直到你忘記了自己⋯⋯「錯了又如何呢?」⋯⋯哪天你終於明白,對錯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只有去經歷那個體驗。
Thumbnail
如果,你正因為找不到人生志業而焦急不安,那你或許能從這篇文章獲得一點撫慰; 如果,你正在找尋方向的途中,看到幾個「好像不錯啦」的選項,又有點遲疑,那你更該看看這篇文章再想想。
Thumbnail
如果,你正因為找不到人生志業而焦急不安,那你或許能從這篇文章獲得一點撫慰; 如果,你正在找尋方向的途中,看到幾個「好像不錯啦」的選項,又有點遲疑,那你更該看看這篇文章再想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