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認識自己的魔法: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我可能錯了》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我對自己的每個念頭,再也不相信了。」

新鮮指數:★★★★★

趣味指數:★★★★★

易讀指數:★★★★★

推薦指數:★★★★★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出版社:先覺出版

出版時間:2023/2/1

前言

開始介紹這本神奇的書之前,我得先懺悔一下。

「我真的錯了!太晚才讀到這本書。」如果有在關注書市圈的朋友,肯定對這本書略有耳聞。也相信已經有不少人看過這本書,甚至被這本書深深打動。

而我,則是一次次錯過閱讀這本書。直到這幾週,我在整理書架的時後,突然看到了這本書,它就靜靜的佇立在那裡。不宣揚、不高調,就是在等你看到它。

而忙碌的我,終於在此刻(這個對的時間)看到了它,於是接連著三天晚上,讓自己深刻的沈浸在這充滿智慧的閱讀之旅。

接下來,我想和你分享,關於看完這本書後,我印象最深的兩個亮點。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成功,但不快樂

書裡的主角,也就是作者本人,原本是在瑞典富有聲名的經濟學家。

年紀輕輕就取得了相當高的職位與成就,是個典型的「人生勝利組」。但與此同時,壓力也如影隨形地跟著他,他越來越覺得非常不快樂。

他甚至在書中寫道:「絕大多數在他人眼裡看起來很成功的人,最後都會意識到,這絕不能保證快樂。」

他越來越覺得自己像是在「扮演著」一個成功人士,穿著光鮮亮麗的名牌西裝,講出一些他自己一點也不感興趣的專業話題。他不禁在心中思考著:「這對我有什麼意義?」

就在他感覺自己的狀態陷入膠著時,他看到了一本書,名叫《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

書中讓他了解了「覺察」的重要性,於是他開始學著冥想。也就是從最基本的觀察自己的呼吸開始,藉由觀察自己的一呼一吸,來取得平靜感。

冥想的過程並不容易,作者也是不停地被各種思緒所干擾。要全然的放空基本上很難做到,經過了好幾次的嘗試後,作者終於有得到了一個清晰的想法,他覺得自己是時候要往前走了。

於是,他決定放下那些地位頭銜,離職出家了。

raw-image

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

聽上去很瘋狂對吧?

就這麼毅然決然的選擇拋下光鮮亮麗的頭銜和令人稱羨的生活。但作者可不那麼覺得,他知道自己深受某種情緒困擾,他也尊崇了自己內心的聲音,是時候要往前走了。

於是,他來到了泰國的寺院進行了長達十多年的僧侶生活。看到這,我其實是很期待著作者會跟我們說那些近乎「禪語」的人生智慧。但他沒有,反倒是很稀鬆平常的和我們聊起了他剛開始有多不適應僧人的生活。

他無法靜下心打坐,總是想東想西導致自己的內心始終很混亂。而他也坦承,在前期的冥想課程中,他僅上了四天課就逃走了。

對,真正意義上的逃走。

他逃到了泰國的市中心,不斷反思著自己這趟旅程。他來到這是為了成為一個更做自己的人、一個部會被自己念頭給支配的人,可是為什麼只是短短四週的冥想課程,就讓他準備打道回府了?

還好,他即時覺察了自己的想法,他決定將注意力停留在自己的身體上,不要立刻去相信大腦給你的所有念頭。

於是,他得到了第一個,也是最寶貴的智慧:不要相信你的所有念頭。

作者坦承,「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是在生活中給予他幫助最大的禮物。

他說:「以一定程度的懷疑與幽默來看待自己的念頭,就會讓人更容易做自己。」

這道理其實不難懂,很多人畢生都在用「別人認為對的方式在生活。」但卻沒有想過,那是別人認爲的對,並非自己的。

所以不要全然相信自己的念頭,因為你不知道這個念頭是屬於你的,還是屬於別人附加給你的。

那對於那些會不請自來的念頭,我們應該抱持著怎樣的態度來處理它呢?最好的方式是:懷疑且選擇要不要相信它。

raw-image

結語

這是一次很特別的閱讀體驗,身為一名自認為閱讀速度算快的人,我閱讀這本書的速度出奇的慢。

慢到我還想說,奇怪了,這本看似很薄的書,我怎麼會讀得那麼久。

後來我仔細回想,也許是因為這裡面的含金量太高了,每一字每一句甚至是一則小故事,都充滿著人生智慧,那是作者歷經了多年禪修後的結晶。

我真的覺得讀到就賺到了,那是值得我們花一輩子才能有所得的智慧,就靠著這樣一本小說,就足以讓我們重新學會覺察自己、獲取改變人生的魔法。

不管是「不要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還是「我可能錯了」這兩句話本質都是一樣的。

不要過於執著在某一念頭,不要過於追求某一結果,你不可能永遠都對,包括你的念頭也是。所以當你覺得自己人生卡住,或是有些難關想不透時,試試那句魔法「我可能錯了。」或許,答案就在轉念的一瞬間有了新的結果。

BTY,作者在書中有提到那本改變他人生的書,叫做《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找來看喔。(我也還沒看過,所以立馬把它放入待看清單中X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讀的沙龍
110會員
200內容數
讓閱讀與寫作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在漫長的時間裡,做個聰明人
微讀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7
「鬼,就跟數學一樣,只要懂了就不會怕了!」
Thumbnail
2025/10/07
「鬼,就跟數學一樣,只要懂了就不會怕了!」
Thumbnail
2025/09/23
「懂得協商的人不僅在財務、事業上更勝一籌,生活上也比較吃得開。」
Thumbnail
2025/09/23
「懂得協商的人不僅在財務、事業上更勝一籌,生活上也比較吃得開。」
Thumbnail
2025/09/16
「當你不再總覺得人生好像少了什麼,快樂就在那裡。」
Thumbnail
2025/09/16
「當你不再總覺得人生好像少了什麼,快樂就在那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書籍資訊】 [書 名]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 [作 者] 熊仁謙
Thumbnail
【書籍資訊】 [書 名]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 [作 者] 熊仁謙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十二、十三、十四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十二、十三、十四章 (摘錄)
Thumbnail
聊聊《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課》。 為什麼不要相信你的念頭? 相信自己的念頭又會如何? 什麼是生命中重要的事? 作者比約恩用自己的生命,說出一個動人的故事~ 準備好你喜歡的飲料~ 我們來聊聊吧~ 預告 25 分鐘 https://
Thumbnail
聊聊《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課》。 為什麼不要相信你的念頭? 相信自己的念頭又會如何? 什麼是生命中重要的事? 作者比約恩用自己的生命,說出一個動人的故事~ 準備好你喜歡的飲料~ 我們來聊聊吧~ 預告 25 分鐘 https://
Thumbnail
這本書透過作者的17年森林僧人生活,分享他對人生智慧的見解,包括不要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接受可能錯誤及相信這也會過去。這些智慧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也帶給我們啟發。這本書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的心靈寶藏,值得我們一讀。
Thumbnail
這本書透過作者的17年森林僧人生活,分享他對人生智慧的見解,包括不要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接受可能錯誤及相信這也會過去。這些智慧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也帶給我們啟發。這本書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的心靈寶藏,值得我們一讀。
Thumbnail
作者緩緩透過生命的歷程-商界優秀經濟學家、森林僧人、還俗,到書本尾聲家人病逝與自身病痛,一點一點地帶領讀者跟隨作者的人生體驗,一起經歷智慧慢慢覺醒與內心逐漸坦然的旅程。 雖然不見得事事如預期般美好,但我們可以少一點控制,多一點信任, 因為自己最原始的念頭,可能錯了。
Thumbnail
作者緩緩透過生命的歷程-商界優秀經濟學家、森林僧人、還俗,到書本尾聲家人病逝與自身病痛,一點一點地帶領讀者跟隨作者的人生體驗,一起經歷智慧慢慢覺醒與內心逐漸坦然的旅程。 雖然不見得事事如預期般美好,但我們可以少一點控制,多一點信任, 因為自己最原始的念頭,可能錯了。
Thumbnail
■ 當你感覺到衝突開始悄悄醞釀,你和一個人的關係演變到快破裂的時候,真誠與篤定地對自己重複說「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 本文分享了作者 Lindeblad 的人生故事,描述了他尋找寧靜和克服困難的過程。
Thumbnail
■ 當你感覺到衝突開始悄悄醞釀,你和一個人的關係演變到快破裂的時候,真誠與篤定地對自己重複說「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 本文分享了作者 Lindeblad 的人生故事,描述了他尋找寧靜和克服困難的過程。
Thumbnail
今天閱讀到一句話,深有所感,開始去意識這是不是我無法請託別人一起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我對自己的每一個念頭,再也不相信了」-《我可能錯了》書名。 常常懷疑自己,可能是一種症狀,但如果連瞬間的念頭都開始懷疑了,這怎麼解? 骨子裡有一種先天的原始設定,讓我從有意識以來就無法馬上相信別人,善意與美意常常
Thumbnail
今天閱讀到一句話,深有所感,開始去意識這是不是我無法請託別人一起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我對自己的每一個念頭,再也不相信了」-《我可能錯了》書名。 常常懷疑自己,可能是一種症狀,但如果連瞬間的念頭都開始懷疑了,這怎麼解? 骨子裡有一種先天的原始設定,讓我從有意識以來就無法馬上相信別人,善意與美意常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