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長榮航空空服員的事件,讓我有很多感觸。
新聞裡提到的情節,似乎牽涉到座艙長在同事身體不適時的反應,以及公司整體制度與文化的問題。整體來看,除了當下的判斷、溝通、反應之外,也涉及公司文化與制度設計。
我猜測這次事件是多重因素交織造成的。當事人可能平常健康狀況很好,也沒有意識到病情的嚴重性,以為撐過去就好;而座艙長或許也沒有察覺狀況會如此危急,當下的反應或判斷因此顯得遲疑。這樣一來,就變成環環相扣的遺憾。
這也提醒我們:不論是主管還是員工,都要重視身體的警訊。
員工若感覺不適,應該適時請假、主動求助;主管則要營造一個「可以請假、不怕被責怪」的氛圍。因為有時候,一個信任與體諒的反應,就能避免悲劇。
作為主管,當部屬說「我不舒服」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個反應,往往能反映一個團隊文化是否「以人為本」。
我觀察到我的公司文化在這方面真的比較符合人性。如果員工身體不舒服,可以當天請假,不需要過多解釋或擔心被責怪。團隊之間也有完善的backup 機制,同事能自然地支援、分擔。
通常只需要在郵件裡寫一句話:“Hi team, I’m not feeling well today and will rest. I’ll catch up later. Please reach out to my manager if anything urgent.”
這樣的制度背後,是信任與尊重。公司相信每個人都有判斷自己狀況的能力,也知道「健康的員工」才是長遠的生產力來源。
我覺得這次的事件也提醒所有主管:當你的部屬感到不舒服,請讓他放心請假。不要懷疑、不要用績效的眼光去衡量那一刻的選擇。特別是在需要排班、或人力緊繃的產業中,更需要建立互信與支援的文化。
一個好的主管,不是讓所有人都「撐下去」,而是讓團隊知道:即使有人短暫休息,整個系統依然能穩定運作。
最後的感想
這起事件很遺憾,也很沉重。但或許它能成為一個提醒——
制度可以修、文化可以調整,而我們每個主管、每個同事,也都能在下一次面對「同事不舒服」的時刻,做出更溫柔、更有同理心的選擇。工作是長跑,不是短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