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改變的兩把鑰匙:覺察力與信念的自變性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一、覺察的萌芽

好,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自我覺察力的提升

今天為什麼會想要講這個主題,是因為在諮商的過程中,讓我覺得最感動的事情,就是個案的自我覺察力的提升。

然後特別是這種提升是很明顯的。個案他可以從一些小的細節反回推自己在這些細節中的狀態與心境。這會讓我覺得很感動,因為這樣子的能力必須是要有一定的審思自己的內心、感覺自己的內心,並且去辨識、描繪出其關鍵的部分,才可以產生的能力。


二、諮商中的三種類型

不得不說的是,其實會來諮商的人,大概可以分成三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是只是好奇來看一看。這種類型的人通常很快地覺得沒有達到他們的期待,就會離開了。

第二種類型就是有特定的問題想要處理。這樣類型的人,大概會有一定長度的諮商次數,譬如說八到十二次,或者是在穩定的諮商三到六個月之後,也會離開。

然後諮商當中還有一群人,是最特殊的類型——他們的諮商是以年為單位來進行的。

大家可能第一個想法是:他們的問題處理不完嗎?

不然為什麼會進行以年為單位的諮商?他們的問題是很大嗎?所以才要持續以年為單位嗎?

不。這個時候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通常留下來的人,狀態都還蠻好的。

他們只不過是想要提升自我的覺察力與自我探索。

也就是說,其實我們社會中存在著一群人,他們的狀態並不是不好,而是想要自己變得更好。這樣類型的人反而會願意在諮商當中停留更久的時間,來練習自我探索。


三、改變的起點:覺察力

好,這個時候講到自我探索,就會講到,那是要自我探索些什麼?改變又從何而發生呢?

這邊我想提供大家兩個辨識自己有沒有辦法改變的標準。

首先,改變要發生,所求之一是——覺察力。

也就是說,要可以細膩地覺察自己在特定情境、特定問題下的狀態,還有這些狀態中的原因與要素是什麼。

可以有這種辨識的能力,並且找出對於自己而言是核心關鍵的部分。

然而,覺察力這件事情是需要透過鍛煉的。

越去思索自己,就越可以覺察自己為什麼會有某些感受,有哪些因素在干擾。

而對於一個沒有受過覺察訓練的人來說,通常他所呈現的狀態是——他有某一個感覺,他大概知道這個感覺是什麼原因,但他說不清楚,也沒有辦法描述得更仔細;甚至沒有辦法解釋得更深入,也感知不到最關鍵的要點是什麼。

自我覺察力的提升,對於解決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在心理上有一種說法:如果你深深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那其實你就打破了一種對自我的限制與框架。

換言之,我們通常會做出一些我們不願意、或無法抉擇、陷入困頓的行為,

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辦法覺察自己這麼深,不清楚自己要什麼。

所以,覺察力的提升,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重要起點。

四、信念的自變性:讓改變發生

有一些人會說:「我知道我為什麼會這樣,但我做不到改變。」

這會牽涉到另一個概念——信念的自變性。

講白話一點,就是當你有某一個信念的時候,你有沒有辦法把它換成別的信念。

這個部分既簡單又困難。

為什麼呢?

首先,你有某一個信念的時候,通常它不會單獨存在,它勢必是跟其他的信念糾纏在一起、盤根錯節。

所以要單獨改變一個信念是困難的。

但為什麼我又說,有的時候改變信念是簡單的呢?

因為有時候我們會有頓悟的契機。

也就是說,即便在盤根錯節的情況下,因為某個靈感、某句話、某個感觸,我們就可能改變了這個信念。

改變發生的第二個要素,就是鍛煉自己對於信念的自變力。

只要我怎麼想,我就能怎麼做;只要我不這樣想,我就不這樣做。

擁有信念的自變力,其實奠基於我們對自己想法與信念的掌握程度。

甚至是能夠很好地安放自己某一些信念——什麼信念該在什麼位置。

作為個體來說,當主軸信念是強的,當主軸信念覺得「我想要改變」,那麼改變就會發生。

持續的諮商能幫助我們:

第一,提升覺察力,辨識問題根源;

第二,提升信念的自變力,支持自己貫徹改變的方向。

透過諮商的過程,這兩個部分都可以慢慢被鍛鍊。


五、覺察,讓我們更懂自己

今天的感觸比較深,因為看到個案的成長,也讓我覺得很開心。

也希望大家在生活當中,可以更多地覺察自己,甚至覆盤一下每天最有感觸的事情、情緒起伏最大的事件。

那些地方,往往就是你核心信念所在。

透過這樣的覺察,你會更了解自己,並讓自己變得更好。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謝謝大家。


關於養心齋

作者|林老師 玉晞居士

養心齋——超直覺心理諮詢顧問,陪你療癒生命難題。

如果你想要自我療癒、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信念,來改變自己、成就自己,歡迎來養心齋。

在這裡,你將學習如何調整內在狀態,轉化負面信念,讓自己不再被病痛與煩惱所困。

 快速預約諮詢  點擊這裡

 加入養心齋好友,查看諮詢方案與價格  點擊這裡

 養心齋官網  youngxinzhai.com

 把心養好,前方的路都能走順 

 養心能斷煩惱,覺知找回喜悅 

 心念轉變,世界就會不同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養心齋超直覺心理諮詢的沙龍
37會員
99內容數
金剛經說「善護念」,透過對心性、意識、心念的關注,以心為本,進行修行
2025/10/17
一、對工作的欲求:完美主義的陷阱 好,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老師想要跟大家討論的是——對於工作的態度。 為什麼工作沒有辦法變成一件享受的事? 乍聽之下這個問題好像很傻——工作怎麼可能變成一件享受的事呢?工作就是工作。可能有很多人會這樣回覆我,但工作真的不能變成一件享受的事嗎?這邊我就來分析幾種心
Thumbnail
2025/10/17
一、對工作的欲求:完美主義的陷阱 好,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老師想要跟大家討論的是——對於工作的態度。 為什麼工作沒有辦法變成一件享受的事? 乍聽之下這個問題好像很傻——工作怎麼可能變成一件享受的事呢?工作就是工作。可能有很多人會這樣回覆我,但工作真的不能變成一件享受的事嗎?這邊我就來分析幾種心
Thumbnail
2025/07/16
為什麼我們總是被情緒左右? 有時候,我們的情緒來得很突然,一點外在的風吹草動,就讓內心起了波瀾。明明知道事情還沒發生,卻已經在心裡演了一齣大戲。 我們之所以會被綁住,是因為太相信自己的念頭,太相信那個即將發生的壞事是真的。 然而心靈真正的自由,是從學會鬆開這些想法開始的。當你能夠不全盤相信內在
Thumbnail
2025/07/16
為什麼我們總是被情緒左右? 有時候,我們的情緒來得很突然,一點外在的風吹草動,就讓內心起了波瀾。明明知道事情還沒發生,卻已經在心裡演了一齣大戲。 我們之所以會被綁住,是因為太相信自己的念頭,太相信那個即將發生的壞事是真的。 然而心靈真正的自由,是從學會鬆開這些想法開始的。當你能夠不全盤相信內在
Thumbnail
2025/05/21
看見潛藏的限制性信念 好,今天要跟大家討論的主題是關於自我的設限與意念的成長。這個主題對於大家相當的重要,請大家務必仔細聆聽。所謂自我意念的設限,指的是我們在不知不覺當中,會有某一些意念其實是妨礙我們自己的發展,但是我們卻不自知。 為什麼我們會要妨礙自己的發展呢?正確的來說,沒有人想要妨礙自己的
Thumbnail
2025/05/21
看見潛藏的限制性信念 好,今天要跟大家討論的主題是關於自我的設限與意念的成長。這個主題對於大家相當的重要,請大家務必仔細聆聽。所謂自我意念的設限,指的是我們在不知不覺當中,會有某一些意念其實是妨礙我們自己的發展,但是我們卻不自知。 為什麼我們會要妨礙自己的發展呢?正確的來說,沒有人想要妨礙自己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無數的挑戰和變化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無數的挑戰和變化。這些挑戰可能來自於學業、工作、人際關係甚至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而在面對這些挑戰的過程中,如何保持內心的穩定,如何不斷自我提升,成為我們成長的關鍵。而在這一切的核心,便是自我察覺。 了解自己,改善自己 自我察覺,即對自己內心、情感、
Thumbnail
無數的挑戰和變化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無數的挑戰和變化。這些挑戰可能來自於學業、工作、人際關係甚至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而在面對這些挑戰的過程中,如何保持內心的穩定,如何不斷自我提升,成為我們成長的關鍵。而在這一切的核心,便是自我察覺。 了解自己,改善自己 自我察覺,即對自己內心、情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覺察與生活的關係,從『覺察』到『重新選擇回應』的實踐過程,並提出如何運用覺察技巧改變對世界的回應方式,以獲得更輕盈的生活。作者分享了個人覺察筆記,從感受的覺察到重新詮釋回應方式的概念,並以情境例子說明如何提高個人頻率,引導讀者發現覺察的目的和實踐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覺察與生活的關係,從『覺察』到『重新選擇回應』的實踐過程,並提出如何運用覺察技巧改變對世界的回應方式,以獲得更輕盈的生活。作者分享了個人覺察筆記,從感受的覺察到重新詮釋回應方式的概念,並以情境例子說明如何提高個人頻率,引導讀者發現覺察的目的和實踐的方法。
Thumbnail
最近比較有不同的機會更走向 內在覺察 跟 自我對話 的層次,發現起承轉合還是蠻有趣的,而對於一些人事物的清除還是有持續進行,更加勇敢正視跟選擇合適的,感恩這樣的自己。 慢慢的,不再只是人云亦云,也更加精進自己的口語表達和思維方式。當然,還是要先做好 ‘’好好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好好療癒
Thumbnail
最近比較有不同的機會更走向 內在覺察 跟 自我對話 的層次,發現起承轉合還是蠻有趣的,而對於一些人事物的清除還是有持續進行,更加勇敢正視跟選擇合適的,感恩這樣的自己。 慢慢的,不再只是人云亦云,也更加精進自己的口語表達和思維方式。當然,還是要先做好 ‘’好好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好好療癒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並非容易的事情,但對於改變這一過程,理解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透過創造新的經驗,並不斷強化這些經驗,才有可能讓真正的改變發生。本文將深入探討情感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角力,以及如何通過創造新經驗實現真正的改變。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並非容易的事情,但對於改變這一過程,理解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透過創造新的經驗,並不斷強化這些經驗,才有可能讓真正的改變發生。本文將深入探討情感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角力,以及如何通過創造新經驗實現真正的改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是如何從情緒糾結到自我覺察的轉變,並提供了對於人生觀察的深刻見解。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透過反省自己和觀察宇宙法則來提升自我的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是如何從情緒糾結到自我覺察的轉變,並提供了對於人生觀察的深刻見解。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透過反省自己和觀察宇宙法則來提升自我的過程。
Thumbnail
六年來,練習「自我覺察」後,我逐漸明白了—— 成功顯化 的關鍵,是「情緒」。 這篇絕對是滿滿的乾貨,我整理了3個初學者也可以開始練習自我覺察的方法,很感謝自己花了六年的時間,不斷持續進行自我覺察,這讓我更加了解到吸引力法則的運作原理,以及該如何去實踐到我的日常生活中。
Thumbnail
六年來,練習「自我覺察」後,我逐漸明白了—— 成功顯化 的關鍵,是「情緒」。 這篇絕對是滿滿的乾貨,我整理了3個初學者也可以開始練習自我覺察的方法,很感謝自己花了六年的時間,不斷持續進行自我覺察,這讓我更加了解到吸引力法則的運作原理,以及該如何去實踐到我的日常生活中。
Thumbnail
瞭解解決問題的前提,避免篡改事實認知,並減少個人偏見。本文介紹提升洞察力與思維靈活性的方法,以及突破思維的發想,包括自我決定論對人類需求的定義、過度自信的形塑認知偏差、情感與信仰對人的影響力等。
Thumbnail
瞭解解決問題的前提,避免篡改事實認知,並減少個人偏見。本文介紹提升洞察力與思維靈活性的方法,以及突破思維的發想,包括自我決定論對人類需求的定義、過度自信的形塑認知偏差、情感與信仰對人的影響力等。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否深入瞭解過這些情緒的原因?透過自我覺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表現,從而提高自我認識和心理健康。而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用「我訊息」來處理情緒,可以有助於更加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在人際相處與溝通上更有幫助。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否深入瞭解過這些情緒的原因?透過自我覺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表現,從而提高自我認識和心理健康。而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用「我訊息」來處理情緒,可以有助於更加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在人際相處與溝通上更有幫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