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對工作的欲求:完美主義的陷阱
好,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老師想要跟大家討論的是——對於工作的態度。
為什麼工作沒有辦法變成一件享受的事?乍聽之下這個問題好像很傻——工作怎麼可能變成一件享受的事呢?工作就是工作。可能有很多人會這樣回覆我,但工作真的不能變成一件享受的事嗎?這邊我就來分析幾種心理狀況,讓工作無法變得輕鬆與愉快的原因。
首先,第一個要素是:自己對工作的結果有強烈的欲求。
也就是說,希望成果達到某種標準。像我曾經有個個案,他覺得生活和工作就是一種消耗,如果沒有出國旅行、沒有好好休息,久了之後整個人就會變得憂鬱起來。當他說「工作是一種消耗」的時候,我一開始還不能明白,因為對我來講,身為一個心理師,我很熱愛我的工作。後來仔細談了之後才發現——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完美主義者常常把標準放在自己能力以上一點點的位置,為了達到這個標準,反而不斷榨乾自己。
當一個人不自覺地對成果有過高期待、又沒有根據自身狀態去調整時,就會像是一個被鞭策的奴隸,不斷奔跑、取悅那個心中的「主人」。這樣的模式會讓工作失去樂趣,只剩下壓力與疲憊。
二、缺乏全局視野:盲目的投入與耗竭
第二個讓工作難以享受的原因是,我們常用舊有的模式去工作,卻沒有用更高的視野去衡量自己的時間與資源。
工作中,若不懂得分辨事件的優先次序與止損點,就容易盲目投入。這樣的狀態就像一場長跑,只知道拼命跑到終點,卻忘了調節體力與節奏。
缺乏整體觀念的結果,是精神耗竭與失衡。時間、空間與允許度的忽視,會讓我們越做越亂,越忙越累。
三、培養「照顧自己」的工作心情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在工作中培養照顧自己的心情。
什麼是照顧自己的心情呢?
就是即使我們在工作,也要隨時關照自己心理的舒適程度。問問自己:是不是太匆忙?是不是太急?如果發現心理狀態不佳,首要的不是硬撐,而是調整心態。
我們需要對自己的心理狀態保持覺察,不讓自己陷入無意識的追求模式中,不被「完美」二字推著走。
學會安定自己、放鬆自己,讓工作流動得更自然。
以我自身為例,我希望自己在心理諮商時的心情,就像走進7-11買東西一樣——自然、平滑、無壓力。
當我有了這樣的覺知,就會刻意創造寧靜的氛圍,提醒自己:「不用緊張,放輕鬆一點。」久而久之,這樣的心境就會變成我的工作態度。
四、當你開始關照自己,工作就不再只是勞累
當我們在工作中關照自己的需求與狀態,並將內在調整到舒適的頻率,工作就不再是勞累的事。
相反地,它會變成一種享受的過程,因為你在工作時,同時也在照顧自己的靈魂與心理。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謝謝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養心齋
作者|林老師 玉晞居士
養心齋——超直覺心理諮詢顧問,陪你療癒生命難題。
如果你想要自我療癒、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信念,來改變自己、成就自己,歡迎來養心齋。
📌 快速預約諮詢 👉 點擊這裡
📌 加入養心齋好友,查看諮詢方案與價格 👉 點擊這裡
📌 養心齋官網 👉 youngxinzhai.com
✨ 把心養好,前方的路都能走順 ✨
✨ 養心能斷煩惱,覺知找回喜悅 ✨
✨ 心念轉變,世界就會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