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筆記|《民數記》第十四章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本章是前一章的延續,也是整卷《民數記》的分水嶺。從這一刻起,神的子民不再前進迦南,而被判漂流曠野四十年。章節結構可分為五部分: 1️⃣ 百姓的哀哭與叛逆(14:1–4) 2️⃣ 約書亞與迦勒的信心呼籲(14:5–10) 3️⃣ 神的憤怒與摩西的代求(14:11–25) 4️⃣ 審判的宣告(14:26–38) 5️⃣ 悔而不改的悲劇(14:39–45) 一、百姓的哀哭與叛逆(14:1–4) 「會眾放聲喧嚷,那夜百姓都哭號。」(v.1)恐懼在營中蔓延,信心的火被完全熄滅。從抱怨(第十一章)到毀謗(第十二章),如今進入最高峰——叛逆。他們不只是害怕,而是公開否定神的計畫:「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巴不得死在這曠野!」(v.2)「我們回埃及去罷!」(v.4)

他們開始選立新領袖,想回到奴役之地。這是信仰的倒退:從自由回到捆綁,從信任回到懷疑,從敬拜回到抱怨。在此,他們不僅拒絕摩西,更是拒絕神。他們的話語其實是向神宣戰——不信是最深的叛逆,因為它質疑神的誠實。 二、約書亞與迦勒的信心呼籲(14:5–10) 摩西與亞倫俯伏在地,為百姓悲嘆。約書亞與迦勒撕裂衣服,向眾人呼喊:「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極美之地。耶和華若喜悅我們,就必領我們進那地,把那地賜給我們。」(v.7–8)他們不是否認危險,而是重新定義現實。他們看見的焦點不是敵人,而是神的喜悅。 他們的呼喊核心在一句:「你們不可背叛耶和華,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他們是我們的食物。」(v.9)「他們是我們的食物」——這是信心的語言。在不信的人眼中,巨人是掠食者;在信心的人眼中,巨人是食物——是見證神得勝的養分。 然而,全會眾的回應是:「用石頭打死他們!」(v.10)他們選擇滅聲,而非聽見真理。當群體失去敬畏,勇敢的聲音就成為罪。就在此時,神的榮光顯現在會幕中, 祂親自出面——這不是祝福的臨在,而是審判的臨在。 三、神的憤怒與摩西的代求(14:11–25)

神說:「這百姓藐視我要到幾時呢?」(v.11)祂的語氣充滿哀嘆——這不只是憤怒,而是深深的失望。神提出要滅絕百姓,從摩西重新建立一族(v.12)。這是試驗,也是邀請。摩西若出於私心,可取代以色列成為新民族;但他選擇代求。 摩西的禱告是整章的轉捩點,也是舊約中最深的代求之一:「埃及人必聽見……列國也必聽見……他們必說:耶和華不能領這百姓進他向他們起誓之地。」(v.13–16) 「求主照祢的大慈愛赦免這百姓的罪,正如祢從埃及到如今常赦免他們一樣。」(v.19) 摩西的代求理由不是人的可愛,而是神名的榮耀與神心的慈愛。他知道:若神的子民滅亡,外邦就會譏笑神的信實。他訴諸神的名與神的性情——「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的神(v.18)。神聽了摩西的禱告,說:「我照你的話赦免了他們。」(v.20)然而,赦免不等於免責。 四、審判的宣告(14:26–38) 神宣告:「這世代的人必不得進我起誓應許的地。」(v.30)「你們在曠野漂流四十年,按你們窺探那地的四十日,一日頂一年。」(v.33–34)神赦免他們的罪,但不撤回管教。赦免解決關係,管教維護公義。 迦勒與約書亞是唯二例外——他們將得進那地。十個散布惡信的探子,當場遭瘟疫而死(v.37)。神的審判有三層:立即的(探子死亡),長期的(全會眾漂流),教訓性的(信心的代價)。這不是報復,而是教育—— 神要讓新一代在曠野中學會信心的功課。 五、悔而不改的悲劇(14:39–45) 當百姓聽見審判的話,就「甚悲哀」(v.39)。他們早已後悔,但不是悔改。次日清晨,他們擅自上山,要說:「我們有罪了,現在要上去攻打那地!」(v.40)這看似熱情的行動,卻是新的悖逆。因為神已說:「不要上去。」(v.42)他們不在信心裡順服,也不在懺悔裡等候。他們仍然憑己意行事——這是不信的另一面:自我主義的行動。 結果——亞瑪力人與迦南人出來擊殺他們,他們被打得潰不成軍(v.45)。不順服神的靜止與不順服神的行動,都是叛逆。悔而不改,終至更大的敗亡。 六、神學意義 1. 信心的拒絕即是叛逆 神已應許,懷疑即是否定祂的本性。不信不是懦弱,而是叛逆——它使人與神為敵。

2. 代求者的心腸 摩西的代求顯明領袖的靈魂:他不為自己爭功,而為神的名懇求。真正的屬靈領袖,能在神的忿怒與人的罪惡之間站立。 3. 赦免與後果 神的赦免是真實的,但不意味著免除一切結果。屬靈生命的錯誤,可能被赦免,卻仍需承受後果。神的恩典不抵銷祂的公義。 4. 假悔改的危險 百姓哭泣卻未轉向神;他們的悲傷是因懲罰,不是因罪。真悔改不是情緒的懊悔,而是方向的轉變。 七、基督論的指向 摩西的代求預表基督的中保之職:祂站在神與罪人之間,以自己為祭。摩西說:「求祢赦免這百姓的罪」,基督說:「父啊,赦免他們。」但基督比摩西更完全——摩西僅止於「我照你的話赦免他們」;基督以十字架成就永久的赦免。 而以色列的漂流,也預表人的屬靈旅程:那世代死於曠野,唯有新生的一代得進迦南;同樣地,舊人必死,新人才能得著神的應許(羅6:6–11)。基督就是那「約書亞」,祂帶領我們跨越曠野,進入真正的安息。 《民數記》第十四章是信仰歷史的傷口。神的子民距離應許只一步之遙,卻倒在不信中。他們的腳走出了埃及,心卻回到了埃及。然而,神仍存留憐憫——祂赦免,祂延續,祂在曠野中仍與他們同行。這章教導我們:信心的拒絕比外敵的刀劍更致命;悔改的遲延比試煉的痛苦更危險;唯有謙卑的代求者,才能使憤怒止息。 今日的教會也常立在「應許之門」前。我們看見巨人,看見風險,看見未知,卻忘了——神仍在我們中間。讓我們不再做「哭號卻不轉向」的世代,而成為那「撕裂衣服仍信靠」的少數人。因為神的應許依舊,而信心,仍是進入應許的唯一道路。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10.0K會員
1.3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10/23
《民數記》第十三章是一章充滿戲劇張力的經文,也是全書的分水嶺。以色列人離開西乃山,整裝待發,前方就是神所應許之地。然而,在這一章裡,信心與恐懼交鋒,命運的方向從此改變。若前十二章描繪的是「神的預備」,那麼第十三章描寫的,就是「人的回應」。神帶領祂的百姓來到應許的門口,但他們卻因懼怕而停止不前。
Thumbnail
2025/10/23
《民數記》第十三章是一章充滿戲劇張力的經文,也是全書的分水嶺。以色列人離開西乃山,整裝待發,前方就是神所應許之地。然而,在這一章裡,信心與恐懼交鋒,命運的方向從此改變。若前十二章描繪的是「神的預備」,那麼第十三章描寫的,就是「人的回應」。神帶領祂的百姓來到應許的門口,但他們卻因懼怕而停止不前。
Thumbnail
2025/10/22
本章的核心主題是:神如何在祂僕人之間維護權柄,並顯明祂眼中真正的偉大——謙卑。全章可分為三段: 1️⃣ 米利暗與亞倫毀謗摩西(12:1–2) 2️⃣ 神為摩西辯護(12:3–9) 3️⃣ 神的管教與摩西的代求(12:10–16) 一、毀謗的起因(12:1–2
Thumbnail
2025/10/22
本章的核心主題是:神如何在祂僕人之間維護權柄,並顯明祂眼中真正的偉大——謙卑。全章可分為三段: 1️⃣ 米利暗與亞倫毀謗摩西(12:1–2) 2️⃣ 神為摩西辯護(12:3–9) 3️⃣ 神的管教與摩西的代求(12:10–16) 一、毀謗的起因(12:1–2
Thumbnail
2025/10/19
本章分為三段: 1️⃣ 百姓因苦難發怨言(11:1–3) 2️⃣ 百姓因貪慾求肉(11:4–9) 3️⃣ 神對摩西與百姓的回應(11:10–35) 這章記錄的不僅是以色列歷史的失敗,更是信仰旅程的寫照——人雖得救出埃及,卻仍難脫埃及的心。
Thumbnail
2025/10/19
本章分為三段: 1️⃣ 百姓因苦難發怨言(11:1–3) 2️⃣ 百姓因貪慾求肉(11:4–9) 3️⃣ 神對摩西與百姓的回應(11:10–35) 這章記錄的不僅是以色列歷史的失敗,更是信仰旅程的寫照——人雖得救出埃及,卻仍難脫埃及的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約西亞王在得到聖殿中所找出耶和華的律法書後,向他的大臣要求去詢問上帝的先知他該怎樣應對。文章中也分享了作者成長背景以及對律法和福音的想法。最後,以禱告結束,表達了對神智慧的渴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約西亞王在得到聖殿中所找出耶和華的律法書後,向他的大臣要求去詢問上帝的先知他該怎樣應對。文章中也分享了作者成長背景以及對律法和福音的想法。最後,以禱告結束,表達了對神智慧的渴求。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最近教會的讀經進度來到《希伯來書》,這是《新約聖經》中,一封寫給猶太基督徒的書信,被列在《新約聖經》全書第19本。內容大略陳述耶穌基督在舊約與新約時代的獨特地位,並解釋部分舊約聖經的真正含義。書中並未提及作者姓名,但顯然是個對新舊約聖經內涵有極深度瞭解的聖徒。
Thumbnail
最近教會的讀經進度來到《希伯來書》,這是《新約聖經》中,一封寫給猶太基督徒的書信,被列在《新約聖經》全書第19本。內容大略陳述耶穌基督在舊約與新約時代的獨特地位,並解釋部分舊約聖經的真正含義。書中並未提及作者姓名,但顯然是個對新舊約聖經內涵有極深度瞭解的聖徒。
Thumbnail
最近因為藍白國會毀憲亂政,連帶在基督教群體裡面引起波瀾。 或許這就是上帝的旨意,畢竟有識之士等這種機會等一段時間了,讓我可以把過去寫的文章拿出來不斷轉貼,因為這其實也不是新的事情,只是沒有好時機可以談而已。 馬太福音裡有兩個段落,耶穌親自表達對於神蹟奇事的觀點,一段是在第十二章,我之前寫過「有關
Thumbnail
最近因為藍白國會毀憲亂政,連帶在基督教群體裡面引起波瀾。 或許這就是上帝的旨意,畢竟有識之士等這種機會等一段時間了,讓我可以把過去寫的文章拿出來不斷轉貼,因為這其實也不是新的事情,只是沒有好時機可以談而已。 馬太福音裡有兩個段落,耶穌親自表達對於神蹟奇事的觀點,一段是在第十二章,我之前寫過「有關
Thumbnail
耶和華又向以色列人發怒,就激動大衛,使他吩咐人去數點以色列人和猶大人。—撒母耳記下 24:1 撒但起來攻擊以色列人,激動大衛數點他們。—歷代志上 21:1 數點人數為何是罪?
Thumbnail
耶和華又向以色列人發怒,就激動大衛,使他吩咐人去數點以色列人和猶大人。—撒母耳記下 24:1 撒但起來攻擊以色列人,激動大衛數點他們。—歷代志上 21:1 數點人數為何是罪?
Thumbnail
「大衛 年間有饑荒,一連三年, 大衛 就求問耶和華。耶和華說:「這饑荒是因 掃羅 和他流人血之家殺死 基遍 人。」—‭‭撒母耳記下‬ ‭21:1‬
Thumbnail
「大衛 年間有饑荒,一連三年, 大衛 就求問耶和華。耶和華說:「這饑荒是因 掃羅 和他流人血之家殺死 基遍 人。」—‭‭撒母耳記下‬ ‭21:1‬
Thumbnail
他們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希伯來書 11:38) 亞伯拉罕帶著所有家當過了大河,遷移到了迦南,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裏」,「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創 12:7) 這次真的是答對了,一百分,鼓勵鼓勵,再度以異象確認呼召,堅定盟約。不同於第一次顯現是為呼召,這
Thumbnail
他們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希伯來書 11:38) 亞伯拉罕帶著所有家當過了大河,遷移到了迦南,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裏」,「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創 12:7) 這次真的是答對了,一百分,鼓勵鼓勵,再度以異象確認呼召,堅定盟約。不同於第一次顯現是為呼召,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