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定假日上班要加班費還是補休?補假、加班費計算一次看懂!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國定假日不是「可被調整」的休假,只要當天出勤,不論身分、工時制度,雇主都必須依法加倍給薪!圖片來源:Dreamina AI生成

國定假日不是「可被調整」的休假,只要當天出勤,不論身分、工時制度,雇主都必須依法加倍給薪!圖片來源:Dreamina AI生成


2025 年總統府於 5 月 28 日公布《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新增 5 個國定假日,下半年也多出兩個三天連假。

繼教師節、中秋節與雙十節後,還有 10 月光復節連假(10/24~10/26) 三天,以及 12 月行憲紀念日(12/25) 一天假期。

許多上班族已經開始期待放假,但 HR 與老闆們心裡也在冒問號:「這些新增的國定假日補休要怎麼排?」「國定假日上班加班費要算幾倍?」

別擔心,這篇一次幫你釐清——從補假規定、變形工時到時薪制加班費算法,全都用白話帶你看懂!

一、國定假日遇例假日或休息日,要補休哪天?上班怎麼算薪?

依據《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

如果國定假日剛好遇上週末例假日,政府會安排補休:

  • 若假期落在星期六 → 前一個上班日(禮拜五)補休
  • 若假期落在星期日 → 次一個上班日(禮拜一)補休

國定假日如果剛好遇到勞工的法定例假或休息日,必須在其他工作日給予勞工補假;補假的期日,由勞雇雙方協商排定( 補假日的性質即為國定假日 )。

二、變形工時或排班制(如護理師),國定假日也有加班費嗎?

有的!

就算是採變形工時的行業(像護理師、服務業等),遇到國定假日照樣享有假期。 依《勞基法》第 39 條,雇主必須照給工資;若徵得勞工同意在國定假日出勤,工資要加倍發給

若雙方協議將假日調移到其他工作日,也不違法。

但要注意的是: 國定假日 ≠ 勞基法第 36 條規定的例假或休息日, 因此國定假日不能被「納入一例一休」中「用掉」。

也就是說,不管你採哪種工時制度,國定假日出勤都要兩倍薪

三、工讀生、兼職人員國定假日出勤也有雙倍薪嗎?

答案是:有。

根據勞動部《僱用部分時間工作勞工應行注意事項》, 國定假日屬於「應休假日」,工資應照給;若出勤,工資要加倍發給

補充一下:月薪制勞工:不論出勤幾小時,皆以8小時計算加班費

原因在於:

基本工資算法中,例假與休息日已折算進去,但國定假日沒有被折進去

因此,時薪制人員於國定假日出勤,就必須給予雙倍薪資

若雇主未依法支付,除了要補發欠薪外,

還可能依《勞基法》第 79 條規定被開罰, 金額從 2 萬元至 100 萬元不等,情節嚴重者甚至可能被勒令停業整頓。

這樣的罰則並非紙上談兵——每年勞檢單位都會針對國定假日出勤與工時安排進行抽查,

提醒 HR 與企業主別輕忽這個「假日陷阱」。


小結:補休≠補掉薪水,國定假日加班費別算錯!

國定假日是政府明定的法定假日,不論全職、兼職或變形工時,

只要員工在當天出勤,雇主都要依法加倍發放

建議企業 HR 在連假前就先公告清楚補休安排與薪資計算方式,

讓勞資雙方對「補假日是否可上班」「上班怎麼算薪」都有共識, 不僅能避免勞資糾紛,也能展現企業尊重員工權益的誠意。

如果你覺得這篇實用,歡迎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們。

最後,也請不吝嗇的給我一個愛心,你的支持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

我是布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資行不行│布朗的沙龍
34會員
46內容數
想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人資專家?掌握勞基法、招募策略、績效管理、AI 趨勢與假期工時規範,本專題一次帶你一次掌握!讓你在人資職涯更進一步!
2025/03/29
終於放假了,卻回來更累?本文探討美國知名軟體公司Adobe的「全球同步放假日」制度,如何讓員工真正放鬆,並提升幸福感和生產力。同時,也反思臺灣企業普遍存在的休假困境,以及如何改善。
Thumbnail
2025/03/29
終於放假了,卻回來更累?本文探討美國知名軟體公司Adobe的「全球同步放假日」制度,如何讓員工真正放鬆,並提升幸福感和生產力。同時,也反思臺灣企業普遍存在的休假困境,以及如何改善。
Thumbnail
2023/01/12
本篇不只是分享給人資朋友、也是適用於新手媽媽 ( 或是爸爸 )們,一次替你整理產假、產檢假、陪產假,相關規則,無論是天數、如何給付薪水?還有實務上會遇到的什麼問題呢? 產假、陪產假、產檢假 基本規則整理 產假、陪產假、產檢假 實務問題 Q.產假何時可以開始請? 根據勞動部勞動條2字第10501317
Thumbnail
2023/01/12
本篇不只是分享給人資朋友、也是適用於新手媽媽 ( 或是爸爸 )們,一次替你整理產假、產檢假、陪產假,相關規則,無論是天數、如何給付薪水?還有實務上會遇到的什麼問題呢? 產假、陪產假、產檢假 基本規則整理 產假、陪產假、產檢假 實務問題 Q.產假何時可以開始請? 根據勞動部勞動條2字第10501317
Thumbnail
2022/12/28
【公假】一直是許多企業沒有特別去規範的一環。 在法令規範下,勞工要請公假,可以依循《勞工請假規則第8條》 「勞工依法令規定應給予公假,工資照給,其假期視實際需要定之。 」 但是上述規則中並沒有一一列出是哪些法條,以及勞工在哪一些特殊情況下要給公假。 本篇就帶你了解公假的基本規則。 本篇你將會學習到:
Thumbnail
2022/12/28
【公假】一直是許多企業沒有特別去規範的一環。 在法令規範下,勞工要請公假,可以依循《勞工請假規則第8條》 「勞工依法令規定應給予公假,工資照給,其假期視實際需要定之。 」 但是上述規則中並沒有一一列出是哪些法條,以及勞工在哪一些特殊情況下要給公假。 本篇就帶你了解公假的基本規則。 本篇你將會學習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特別休假,我個人還是比較偏好、建議採週年制: 1.曆年制很可能產生遲延給假的狀況 2.曆年制需要計算日數,不像週年制固定日數 3.曆年制會產生畸零時數,公司請假單位可能無法配合 4.HR工作者需要具備解釋制度的能力,且勞工需要願意接受HR的解釋 5.曆年制最終(勞工離職時),還是要回歸週年制度驗算
Thumbnail
特別休假,我個人還是比較偏好、建議採週年制: 1.曆年制很可能產生遲延給假的狀況 2.曆年制需要計算日數,不像週年制固定日數 3.曆年制會產生畸零時數,公司請假單位可能無法配合 4.HR工作者需要具備解釋制度的能力,且勞工需要願意接受HR的解釋 5.曆年制最終(勞工離職時),還是要回歸週年制度驗算
Thumbnail
2024 行事曆出爐,上班族最關心的莫過於過年放多長、連假有幾次、何時要補班:有鑒於 2023 補班補不完惹民怨,好消息是明年補班日僅 1 天;壞消息則是 3 天以上國定假期所剩無幾,想放連假的朋友只能靠自己啦!
Thumbnail
2024 行事曆出爐,上班族最關心的莫過於過年放多長、連假有幾次、何時要補班:有鑒於 2023 補班補不完惹民怨,好消息是明年補班日僅 1 天;壞消息則是 3 天以上國定假期所剩無幾,想放連假的朋友只能靠自己啦!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在經過5月1日勞動節的小確性後,很快也就迎來了4月月營收公布時間了,公佈也就代表今年一整年營收表的三分之一已經確定了。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在經過5月1日勞動節的小確性後,很快也就迎來了4月月營收公布時間了,公佈也就代表今年一整年營收表的三分之一已經確定了。
Thumbnail
於106年勞基法的修正中,雖然多數人關注焦點都在「1例1休」,雖然吵得沸沸揚揚,但至今還是很多人搞不清楚例假與休息日,不過比起例假與休息日的變更而言,更大的變化與影響其實是在於「特別休假」的規範喔!!
Thumbnail
於106年勞基法的修正中,雖然多數人關注焦點都在「1例1休」,雖然吵得沸沸揚揚,但至今還是很多人搞不清楚例假與休息日,不過比起例假與休息日的變更而言,更大的變化與影響其實是在於「特別休假」的規範喔!!
Thumbnail
大家每年都期待這一年可以放幾天假,如果巧妙搭配自己的休假日,今年過年最長甚至可以有長達12天的連續假期!透過連續假期不僅可以安排旅行也能好好放鬆,而2024連假怎麼請呢?就讓我來告訴你!
Thumbnail
大家每年都期待這一年可以放幾天假,如果巧妙搭配自己的休假日,今年過年最長甚至可以有長達12天的連續假期!透過連續假期不僅可以安排旅行也能好好放鬆,而2024連假怎麼請呢?就讓我來告訴你!
Thumbnail
法定正常工作時間自105年1月1日起縮減為每週不得超過四十小時,為落實週休二日,例假日僅限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等特殊原因始得出勤之嚴格規範,定明勞工每七日應有之二日之休息,其中一日為例假,另一日為休息日。 實施二週及八週彈性工作時間之例假仍維持每七日至少一日,僅休息日可彈性調整,惟例假及休息日之
Thumbnail
法定正常工作時間自105年1月1日起縮減為每週不得超過四十小時,為落實週休二日,例假日僅限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等特殊原因始得出勤之嚴格規範,定明勞工每七日應有之二日之休息,其中一日為例假,另一日為休息日。 實施二週及八週彈性工作時間之例假仍維持每七日至少一日,僅休息日可彈性調整,惟例假及休息日之
Thumbnail
一年又過去了,不少人開始計畫今年的特休使用方式。但通常不太會有人剛好就是一月一日到職,所以直接用年初來計算一年又感覺怪怪的,可是如果把每位員工分開來計算,對公司來講又不太方便。究竟特休在勞基法上是否有被規範好的算法呢?還是說要怎麼計算才是正確的?
Thumbnail
一年又過去了,不少人開始計畫今年的特休使用方式。但通常不太會有人剛好就是一月一日到職,所以直接用年初來計算一年又感覺怪怪的,可是如果把每位員工分開來計算,對公司來講又不太方便。究竟特休在勞基法上是否有被規範好的算法呢?還是說要怎麼計算才是正確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