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職場上,我們常聽到「要謙虛待人」,但這句話真正難的地方,不在對別人客氣,而在——你能不能真心對自己保持謙虛。
看得起上司,卻看不起下屬
前陣子,一位部門經理跟我說:「我那位同事最會做人,上面來人就鞠躬哈腰,下面的人他眼神都不放在你身上。」
這句話讓我想起一句話:「那不是人際關係,是身分關係。」當我們對權勢低頭,對基層傲慢,其實是在和「地位」打交道,而不是和「人」交往。這樣的關係,不可能長久。
真正的謙虛,是不論對誰,都能看見一個「人」——不是階級、不是頭銜,而是平等存在的生命。
我知道 vs. 我願意聽
有些主管最常犯的錯是:「我都知道了,不用再說。」
但領導力中最致命的不是無知,而是自以為已經知道一切。
曾有一位總監跟我分享,他有次在專案會議中被一名新人提醒:「其實我們可以嘗試另一種方案。」
他心裡一開始有點不耐:「這不是我三年前試過的嗎?」但他還是忍住,讓新人完整說完。
結果,那位新人用新的技術方法,成功解了團隊卡關已久的難題。
他笑著說:「那一刻我才發現,謙虛不是低姿態,而是一種開放。你願意讓別人點亮你的盲區。」
自我定位的迷失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認知彈性」(Cognitive Flexibility)——能夠承認自己不知道,是心理成熟的象徵。
越不需要用「我很懂」來證明自己的人,越有力量。
因為他知道,真正的價值不在於表現得多強,而在於願不願意持續學習。
所以,謙虛並不是「矮化自己」,而是承認:
我還有更多可以學的地方。
我願意打開耳朵,也打開心。
三步找回「人際鬆弛力」
如果你想在職場中展現真正的謙虛,可以從這三件事開始:
- 在每次會議中,刻意多問一個問題。
 問,是最有效的學習姿態。別怕暴露「不知道」,那正是學習的入口。
- 對每一個人,保持尊重。
 無論他是新人還是老員工,都有值得你學習的角度。學會說:「你怎麼看?」
- 每天留5分鐘自省:今天有沒有哪一刻,我覺得自己太快下判斷?
 當你願意察覺,就開始成長。
頂級管理者,都在戒掉「身份感焦慮」
謙虛不是軟弱,而是一種不斷「清空自己」的智慧。
當你願意承認「我不知道」,世界就會回應你更多「原來還有這麼多可能」。
身為走過多年的職場顧問,我想告訴你:
真正的強大,不是永遠正確,而是永遠願意學。
💬 你認為「謙虛」在職場上最難做到的是哪一點?
A. 對下屬保持尊重
B. 接受別人的不同意見
C. 承認自己也有不知道的時候
👉 在留言區選一個選項,讓我們一起看看——成熟的力量,究竟長什麼樣。
📣 如果這篇文章觸動了你,也請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 若你想更深入學習自我情緒修復,歡迎私訊我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