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勞工在應徵工作時,除了考量公司的薪水、待遇、交通、距離遠近等各種因素,也會想知道這家公司是否經常或曾經違反勞動法規,以及違反的態樣是什麼。
例如會不會拖欠薪水、薪水有沒有少給、加班有沒有給加班費、合法請假會不會被刁難、工時是否太長、有沒有投保勞保、勞保有沒有高薪低報、有沒有性別歧視...等。
但是勞工相較於雇主,經常處於資訊弱勢的地位,因此以下提供兩個管道,讓求職者可以事先得知雇主是否有違反勞動法規的紀錄,以及是否曾有過勞資糾紛:
一、勞動部的「違反勞動法令事業單位(雇主)查詢系統」:
這個系統可以用來查詢雇主是否有違反勞動法規的紀錄。
只要點選網址(https://announcement.mol.gov.tw/),或是直接搜尋關鍵字,就會跳出這個查詢系統。
進入系統後,可以直接在「事業單位名稱(負責人)自然人姓名」欄位,輸入想要查詢的公司或負責人(也可以利用法規名稱、處分日期等其他條件查詢)。
查詢的結果,會顯示出這家公司違反勞動法規的紀錄,包括違反的法規、違反的內容、被開罰的日期(處分日期)、罰鍰金額等相關資訊;如果沒有違規紀錄,就會顯示查無資料。
此外,該系統除了可以查詢雇主是否違反勞基法,也可以查詢雇主是否違反工會法、最低工資法、性別平等工作法、就業服務法、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職業安全衛生法、勞工退休金條例、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並不限於勞基法喔!
當然,這個查詢系統還是有它的限制,例如直接輸入事業單位的名稱或負責人的姓名,只會顯示最近3年內違反勞動法令的紀錄(如果最近3年內都沒有違反,就只會顯示查無資料);如果用處分時間來查詢,目前最多也只能查到民國100年的紀錄,民國99年以前的就查不到了(至少筆者當下查詢的結果是這樣)。
二、司法院的「裁判書查詢系統」
另外一個好用的查詢網站,就是司法院的裁判書查詢系統,這個系統可以用來查詢雇主是否曾經跟勞工發生勞資糾紛、是否曾因違反相關法令而被勞工告上法院。
只要點選網址(https://judgment.judicial.gov.tw/FJUD/default.aspx)就可以了;或是直接輸入關鍵字「判決查詢」,進入司法院網站後,點選「裁判書查詢」。
可以在這個查詢系統的搜尋欄位,輸入想要查詢的雇主、公司名稱,就可以知道雇主、公司是否曾經與員工發生勞資糾紛,所以被告上法院(例如勞工提告請求給付工資、資遣費、退休金等,或是勞工被違法解僱,所以提告請求確認僱用關係存在)。
另外,裁判除了有民事的部分,也有刑事的部分,所以還可以藉機查查看,這個雇主是否因為犯下刑事犯罪而被判有罪。
當然,這個系統也有它的限制,舉例來說,如果勞資糾紛透過調解成立,就不會有任何的判決,加上調解筆錄不會公開,所以也不一定會知道雇主是否曾有勞資糾紛;又或者是查詢對象的姓名是菜市場名,所以顯示出一大堆相同姓名當事人的判決。
三、結論(懶人包):
- 「違反勞動法令事業單位(雇主)查詢系統」,可用來查詢雇主是否違反勞動法規。
- 「裁判書查詢系統」,可用來查詢雇主是否曾有勞資糾紛、是否因違反相關勞動法規而遭勞工提告。
- 雖然這兩個查詢系統,都難免有其限制,但還是建議先查詢看看,以保障自身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