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我不是壞爸爸,只是不懂怎麼當爸爸。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修正,不是妥協,而是學會成長。
raw-image

Hey there,

我是地方兩寶爸,布萊恩。


曾經的我呢,是隱性的脾氣不好,但以認識我的朋友、同學、出社會的同事、主管等,都一致認為我人很好、沒脾氣又easygoing。(當然真正知道我脾氣的只有我最親暱的另一半和家人)

婚後漸漸的或許是責任越來越重、工作壓力太大、生活太緊繃,當情緒上來時,控制就像是奢侈品;尤其在有小孩後,所發的脾氣可能是我沒小孩時期的一萬倍,不是開玩笑,這是真的,那段期間,我常常對孩子發脾氣,吼叫、責罵,甚至到了動手,不外乎會這樣都是為了矯正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基本教養,常常覺得,為什麼就是講不聽呢?!

但每當冷靜下來,看著孩子們紅腫的眼角和安靜的背影,心裡的愧疚總是翻湧不止。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中北部旅行。那天大家都累了,同時,白天我也累積了不少負能量,兒子又在洗澡時突然崩潰,我的理智線也斷了,連續三個巴掌拍在兒子的大腿上。那清脆的聲音至今還在腦海裡迴盪。

老婆趕過來時,我只簡單敘述事情經過,後來老婆接手幫兒子換衣服,並叫了我指著兒子腿上的巴掌印,但當時的我冷冷的回:「怎麼了嗎?」

老婆只淡淡地說:「沒怎麼了!麻煩控制一下自己的力道!」

當下,氣消了,理性回來了,後悔,也隨之湧上心頭。

那一刻起,我告訴自己:不能再這樣了!曾經說好要和孩子打成一片的我上哪去了?

可能有人會覺得我這麼兇,那老婆應該比較不會吧?!其實我們夫妻都屬於嚴格型的父母,之前也說過,我們家沒有所謂愛的教育,該罰責罰、該賞則賞。要說我是「嚴父」,那我老婆大概就是「虎媽」。

她對孩子的禮貌、行為、生活習慣都要求得更細。雖然看似高壓,但我們兩個其實是互補型的組合。

只要一方情緒上來,另一方就會理性接手處理。我們甚至有默契:不在孩子面前吵架。

老實說,結婚到現在,以及有孩子的這五年我們從沒真正吵過架,兩人間不吵架是因為我們太瞭解彼此,而有關孩子的教育問題,是一次也沒有。

因為我們很早就達成共識「小孩,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是怪獸」!為了維護「世界和平」,夫妻倆只能同一陣線並肩作戰!哈哈哈

回歸正題,自那次事件後,我幾乎不再動手處罰孩子了。當然責罵、唸話仍然會有,畢竟規矩該有就要有,但更多的是改為「溝通」。

我開始學著蹲下來,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我希望能和他們像朋友一樣相處,雖然真的很不容易,但我仍在努力,也一直在控制自己的脾氣。

每次看到外國的親子互動影片,那種尊重與平和的對話,不管是刻意拍攝、自然發生也好,總讓我心生嚮往。也許有人會笑我「從洋媚外」,但我真心覺得,那是一種彼此成長的關係,而不是「權威」與「服從」。(雖然這個家,I’m still the boss哈哈)

其實我們一家都還在學習。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也沒有人天生是合格的父母。

育兒這條路,本來就充滿後悔、修正與反思。我也曾以為「嚴厲」能帶來「聽話」,但後來發現,那樣只會讓孩子害怕我,而不是理解我。

我開始學著放慢腳步,學著道歉,也學著讓孩子知道:「爸爸也會犯錯,但爸爸願意改變。」

孩子不是我的「延伸」,也不是「我小時候那天使的翻版」。他們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脾氣、情緒與想法。

所以我不再追求完美的教養方式,而是想找到屬於我們家的平衡。

只要他們能健康、快樂、安全地長大,就夠了!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爸爸媽媽們,有沒有類似的經驗?你們在教養路上,也有過後悔、反思、想改變的時刻嗎?都非常歡迎留言或私訊,一起聊聊或討論哦~


簡單分享、分享簡單,我,是布萊恩,我們 下 次(篇) 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是布萊恩
11會員
11內容數
在這時而汲營、時而庸碌的世界裡,你是不是有太多的小故事,隱藏在心底,卻找不到出口? 何不你來說;我來聽,並幫你寫下來。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嗎? 歡迎投稿分享:bryanthsu18@gmail.com
我,是布萊恩的其他內容
2025/10/21
有時候覺得自己只是個普通人;沒有特別技能、沒有特別夢想,卻被生活推著往前走。 當爸爸後,懂了責任、懂了現實,也多了一份害怕。 害怕垮台,害怕未來。
Thumbnail
2025/10/21
有時候覺得自己只是個普通人;沒有特別技能、沒有特別夢想,卻被生活推著往前走。 當爸爸後,懂了責任、懂了現實,也多了一份害怕。 害怕垮台,害怕未來。
Thumbnail
2025/10/19
從「不喜歡小孩」到「默默有了爸爸氣息」,這段心境轉變,是很多爸爸可能都曾經歷過的歷程。 成為父親後,面對孩子的哭鬧、互動與成長,雖然不一定因此變成「喜歡所有小孩」的人,但心裡的柔軟與同理卻悄悄被打開了。
Thumbnail
2025/10/19
從「不喜歡小孩」到「默默有了爸爸氣息」,這段心境轉變,是很多爸爸可能都曾經歷過的歷程。 成為父親後,面對孩子的哭鬧、互動與成長,雖然不一定因此變成「喜歡所有小孩」的人,但心裡的柔軟與同理卻悄悄被打開了。
Thumbnail
2025/10/16
一年過去了,生活沒停過,但創作的筆暫時擱下。這次,不是華麗的回歸,只是想再一次,為自己按下「重新開始」的鍵。
Thumbnail
2025/10/16
一年過去了,生活沒停過,但創作的筆暫時擱下。這次,不是華麗的回歸,只是想再一次,為自己按下「重新開始」的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Sunkronizo 的 Playful Heart 是一款帶著明亮果香與柔和木質調的甜感香水,特別適合星期四使用。前調活潑、尾韻沉靜,陪你從忙碌過渡到週末的輕鬆心情。適合喜歡果香、花果香調的女性,也很適合作為溫暖又有個性的送禮選擇。可於官網、Pinkoi 選購,11 月底起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寄售。
Thumbnail
Sunkronizo 的 Playful Heart 是一款帶著明亮果香與柔和木質調的甜感香水,特別適合星期四使用。前調活潑、尾韻沉靜,陪你從忙碌過渡到週末的輕鬆心情。適合喜歡果香、花果香調的女性,也很適合作為溫暖又有個性的送禮選擇。可於官網、Pinkoi 選購,11 月底起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寄售。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哈嘍,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如何成為更好的父母。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背後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或許你已經是父母,或許你還沒有孩子,但這篇文章都會給你一些啟示。 首先,讓我們來談談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有孩子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很多人說,孩子給了他們一種被需要的感覺。當你看到孩子開心...
Thumbnail
哈嘍,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如何成為更好的父母。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背後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或許你已經是父母,或許你還沒有孩子,但這篇文章都會給你一些啟示。 首先,讓我們來談談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有孩子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很多人說,孩子給了他們一種被需要的感覺。當你看到孩子開心...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在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時,父母要練習先說兩句話:「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這麼做一定有需求未滿足」。
Thumbnail
在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時,父母要練習先說兩句話:「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這麼做一定有需求未滿足」。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我們絕對不會要父母「不教」,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的身教與引導,因此我們要著力的,不是教不教,而是「怎麼教」。
Thumbnail
我們絕對不會要父母「不教」,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的身教與引導,因此我們要著力的,不是教不教,而是「怎麼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