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式領導」好像已變成顯學
越來越多主管,不再只是會「下指令」和「盯進度」;
他們開始上課、看書,學著怎麼「問問題」而不是「給答案」,
怎麼「好好聽」而不是「一直講」。
但問題來了:「當我老闆開始『coach』,那我自己,還需要找專業教練嗎?」
嗨,我是K.C。我超開心看到這個趨勢,也懂這裡面「怪怪的」地方。
這篇文不是要吐槽「主管學 coach」不好,而是想跟大家聊聊,扒開來看看:
主管「順便 coach」跟專業教練「專門 coach」,這兩個到底差在哪?
各自有什麼無可取代的好處?

(一)主管當教練的「讚」點:快、狠、準!
說真的,如果你的主管會用 coach 的方式帶你,你真的賺到!他們有幾個專業教練比不上的優勢:
1. 立刻抓到「那個 moment」給回饋
你主管就在你旁邊啊!可能才剛跟你一起被客戶「洗臉」完。
- (會議剛結束,主管說):「欸,剛客戶在盧預算的時候,我觀察到你馬上切方案 B,那裡超讚! 不過啊,我發現講 A 方案那邊,好像可以再... 你自己覺得勒?」
這種「即時反饋」超有用!主管通常有第一手的「情境」,通常也熟系你的模式,能抓著熱騰騰的事件跟你聊,讓你當下就「喔~原來如此」。
2. 把「你想學的」跟「公司要的」串起來
你主管(理論上)最清楚你們團隊的目標跟公司方向。
- (1-on-1 的時候,主管說):「你上次說『想學跨部門溝通』(假設這是你想學的),剛好我們下半年要推新系統(公司要的)。
你覺得... 有沒有可能趁這機會,讓你來主導某個溝通會議?
既能練功,又能幫到團隊?」
你看,他能幫你把「個人成長」和「工作 KPI」漂亮地綁在一起。
3. 讓你覺得「被關心」,更有安全感
一個會 coach 的主管,會讓你覺得他不是只關心「你做了多少事」,而是也關心「你這個人」。
- (看你最近怪怪的,主管說):「我看你這禮拜開會都悶悶的,還好嗎?
發生什麼事了嗎?需要什麼幫忙跟我說。」
這種關心,會讓團隊的「心理安全感」大大提升。
(二)主管當教練的「卡」點:有些話,就是很難說出口...
主管 coach 聽起來很棒,但在實務上,有幾個「天生」的限制,是我們(和主管)都必須承認的:
1. 他畢竟是你老闆啊!(權力的天花板)
這是最核心的問題。你的主管,是那個決定你考績、加薪、升遷的人。
當主管問你:「你對公司這個新政策,有什麼『真心』的想法嗎?」
(你內心的OS):『我真心覺得這爛透了!』
(你嘴上的回答):「我覺得... 很有挑戰性!我會努力適應!」
你敢真的「完全透明」嗎?
無論多信任,一定會在意「說實話」的後果,
這種權力不對等,讓「100% 的信任」幾乎不可能存在。
2. 角色衝突:「我是要幫你,還是要評估你?」
主管身上背著兩個互相打架的任務:「幫你成長」(教練) 和 「給你打分數」(管理者)。
你跟主管 coach 說:「我最近覺得壓力好大,有點 burn out,常常不想上班...」
(主管聽了會想):『糟了,他是不是快離職了?我是不是該找備案了?下半年的專案他還能扛嗎?』
他很難「純粹」地只接住你的脆弱。
他的「管理者」大腦會立刻啟動風險評估,這不是他的錯,這是他的職責。
他先是主管,再來才是教練。
3. 太難「忍住不給答案」了
主管通常都是因為「很會解決問題」才升上來的。當他看到你卡住...
(你說):「我現在卡在 A 和 B 方案,不知道哪個好...」
(專業教練會問):「那你覺得 A 和 B 各自的優劣是什麼?哪個更接近你的目標?」(主管可能會說):「喔這個,你用 A 啦!我之前就是...(開始分享經驗)」
他們太習慣「指導」了!
要他們「忍住」,切換成「非指導式」的提問,需要非常刻意、而且長期的修練。
(三)專業教練的「不可取代」價值:那個100% 安全的空間
如果說主管的 coach 像是在「工作場域」幫你搭鷹架;
那專業教練,就是提供一個「獨立的健身房」,讓你安心鍛鍊內在核心。
專業教練的價值,來自於主管「天生」就給不起的東西:
1. 絕對的「中立」與「保密」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專業教練跟你沒有任何利害關係。
- 我們不在你的公司:你不必擔心跟我說的話,會被傳到你老闆或 HR 耳裡。
- 我不是你的朋友或家人:我不會用「我都是為你好」來綁架你,也不會急著給你建議。
- 我唯一的議程,就是你的議程:我不用對你的 KPI 負責,我只對「你的成長」與「你的目標」負責。
2. 專注於「你」,而不只是「你的工作」
主管 coach 你,通常還是為了「把工作做好」。
但專業教練會陪你聊更深層的:
- 「你好像一直在換工作,你發現這個『模式』了嗎?你真正在找的是什麼?」
- 「『成功』對你來說,到底長什麼樣子?是別人的定義,還是你自己的?」
- 「你說你『應該』要接這個主管職,但... 你『想要』嗎?」
我們處理的是「你這個人」的作業系統,而不只是「工作技能」這個應用程式。
3. 100% 的「安全感」與「深度覺察」
在教練對話裡,你可以是「不完美」的。
你可以放心地說:「我其實很怕,我覺得我做不到。」
而你得到的,不會是「加油!你一定可以的!」這種廉價的安慰;
你會得到的是:「我聽到了。當你說『怕』的時候,你指的是什麼?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怕』。」
因為絕對安全,我們才能碰觸到最真實的盲點;
因為中立,我們才能看見被角色綁架的「你」之外,更多的可能性。
主管的「教練」,與你的「教練」
所以,當主管開始學習教練技巧,是天大的好事!
這代表他願意用更「以人為本」的方式來領導,你應該為此感到開心,也應該好好利用這個資源,在「工作任務」與「職能發展」上跟他多聊聊。
但,主管的教練角色,是為了讓團隊『更好』;
而專業教練的服務,是為了讓你『更成為自己』。
這兩者,從來就不是替代品,而是「互補品」。
我始終相信,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專屬」的空間,在那裡你可以卸下所有盔甲、攤開所有混亂,而不必擔心被評價。
如果你有些卡住的地方,是你沒辦法(或不想)跟主管說的;
如果你渴望的,不只是「把工作做好」,而是「把自己活好」
那麼,找一個中立、專業的教練聊聊,也許就是你此刻最需要的一份禮物。
而如果身邊沒有教練,我是 K.C!
我是受過 ICF(國際教練聯盟)訓練的專業教練,過往曾在教練機構『創問教練中心』服務。
我熱愛陪著我的客戶,在一個「絕對安全」的小空間裡,把那些「很亂、很煩、不敢說」的念頭拿出來,好好地看一看。
跟我談話,你會覺得被支持的同時,腦袋愈來愈清晰,身心都能感到穩定。我相信,教練不是來「修」你的,是來「看見」你的。
如果你也有教練對話的需要,歡迎填寫報名表,將有專人與您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