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見聞|在金瓜石的礦脈聆聽戰爭的回聲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金瓜石二戰戰俘營記憶・Remembrance Day 評論▪︎ 圖 1|金瓜石戰俘紀念公園主碑

圖1|金瓜石戰俘紀念公園主碑(1997 落成)。 象徵台灣開始面對二戰期間盟軍戰俘所遭受的苦難。每年十一月,多國代表與戰俘後裔在此追思,使歷史得以走出沉默。 來源: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4.0)

圖1|金瓜石戰俘紀念公園主碑(1997 落成)。 象徵台灣開始面對二戰期間盟軍戰俘所遭受的苦難。每年十一月,多國代表與戰俘後裔在此追思,使歷史得以走出沉默。 來源: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4.0)

本週日(2025年11 月 9 日),金瓜石山谷再次迎來一年一度的盟軍戰俘紀念儀式。山間薄霧氤氳,風聲仿佛挾著歲月的回音。由 Taiwan POW Camps Memorial Society 主辦,美、英、澳、紐、加與荷蘭等國代表、戰俘後裔與台灣民眾齊聚於此,獻花、默哀。儀式雖然簡樸,卻厚重如石碑。因為在此山谷深處,仍埋藏著 1,133 名戰俘尚未歇息的嗚咽。 1942 年冬季,他們自新加坡樟宜營地被押運來台,立即投入金瓜石銅金礦坑強迫勞動。深達三百公尺的坑道,潮濕、粉塵、毒氣與飢餓日夜相伴。三年間共有 424 人死於此地,使金瓜石成為當時最殘酷的戰俘營之一。 圖 2|1944 年戰俘營中的祈禱場景

 圖2|此為日軍於金瓜石戰俘營安排的公開祈禱儀式。倖存者指出,這類照片多為宣傳用途,無法呈現真實的飢餓、疾病與強迫勞動。 來源:BBC News/Getty Archive(新聞引用)

圖2|此為日軍於金瓜石戰俘營安排的公開祈禱儀式。倖存者指出,這類照片多為宣傳用途,無法呈現真實的飢餓、疾病與強迫勞動。 來源:BBC News/Getty Archive(新聞引用)

遲來的記憶:從幽暗角落走向公開場域 戰後數十年,這段歷史在台灣公共記憶中鮮少被提起。直到 1990 年代,倖存者的回憶錄、歷史學者的調查,以及紀念協會的奔走,金瓜石戰俘營才從歷史的縫隙中浮現。 1997 年,金瓜石戰俘紀念公園落成,碑石上刻有 4,000 多名押赴台灣各俘虜營的盟軍姓名;那些曾被遺忘的故事,終於重見天日。自此的追思儀式不再是小規模的活動,而是跨國記憶的交會點。 圖 3|金瓜石礦場的早期景象

圖3|這張戰後初期影像呈現金瓜石礦區的地景結構。戰時戰俘每日進入類似坑道,深入地底三百公尺進行採礦。潮濕、塵霧與塌方,是奪命的日常。 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

圖3|這張戰後初期影像呈現金瓜石礦區的地景結構。戰時戰俘每日進入類似坑道,深入地底三百公尺進行採礦。潮濕、塵霧與塌方,是奪命的日常。 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

戰俘營的意義:看見戰爭的另一面 金瓜石戰俘營之所以不能忽略,在於它揭露了戰爭另一側的真相:其一,戰爭的暴力不限於前線。礦坑裡的飢餓、疾病與勞役,實與槍火無異,甚至更為漫長、隱晦。其二,殖民地人民與土地並非置身局外。台灣在二戰時期作為日本殖民地,土地與人民皆被迫承受帝國體制的罪惡。其三,人道價值需透過歷史加以守護。戰俘證詞讓我們理解和平的代價:它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經由血肉換來。 在國際記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金瓜石戰俘營的追思儀式,對於台灣至少具有三項意義: 第一,跨國記憶的交會。多國代表每年親至金瓜石,肯認台灣作為戰爭記憶承載者的角色。 第二,理解自身歷史的一環。金瓜石戰俘營使我們得以看見台灣如何在二十世紀被捲入大國角力之中。 第三,在當下更具現實政治啟示。面對今日的地緣政治壓力,金瓜石戰俘營提醒我們:戰爭的代價萬分沉重,和平需警醒與守護。 圖 4|追思儀式中的國際參與

圖4|美國、英國、加拿大、紐西蘭等國代表參與追思儀式,象徵台灣在跨國記憶中的位置。 來源:退輔會 VAC 官方照片

圖4|美國、英國、加拿大、紐西蘭等國代表參與追思儀式,象徵台灣在跨國記憶中的位置。 來源:退輔會 VAC 官方照片

讓記憶成為力量,而不僅僅是追思 金瓜石戰俘營的故事不應止於悼念,它能成為:和平教育的教材,跨國對話與合作的基礎,地方文化再生的一環,反思強迫勞動與戰時暴力的鏡子。記憶若僅刻在石碑上,便會再次沉默;唯有進入公共討論,才能延續其生命。 圖 5|13 號坑道入口

圖5|戰時,戰俘每天被迫進入此類坑口,赤腳或穿破草鞋進入深坑長時間勞動。今日的坑道入口,仍是理解苦難深度的重要現場。 來源: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Open Data)

圖5|戰時,戰俘每天被迫進入此類坑口,赤腳或穿破草鞋進入深坑長時間勞動。今日的坑道入口,仍是理解苦難深度的重要現場。 來源: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Open Data)

讓靜默成為提醒,讓記憶化為守護 每年十一月的山谷風聲,彷彿仍帶著當年礦坑裡的呼吸與呻吟。金瓜石的靜默不是遺忘,而是召喚——召喚我們永遠記得自由的珍貴、尊嚴的脆弱以反戰爭的殘酷代價。 唯有誠實面對過去,方能守住人性;唯有正視戰爭陰影,方能珍惜和平之光;唯有從歷史學習,方能在未來站立得更堅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10.2K會員
1.4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11/09
中國老齡化已非單一的人口問題,而是一面映照制度與人性的鏡子。本文從歷史政策、城市化與文化心態三層剖析,指出老齡化既是國策後果,也是文明試煉;唯有讓制度學會謙卑,讓人性獲得尊重,社會方能在「帶病延年」中尋得再生契機。
Thumbnail
2025/11/09
中國老齡化已非單一的人口問題,而是一面映照制度與人性的鏡子。本文從歷史政策、城市化與文化心態三層剖析,指出老齡化既是國策後果,也是文明試煉;唯有讓制度學會謙卑,讓人性獲得尊重,社會方能在「帶病延年」中尋得再生契機。
Thumbnail
2025/11/09
📰 在台灣這片以自由為傲的土地上,我們理應最能分辨「民主」的真偽,卻往往在認知戰的煙霧中,聽見模糊的回聲。中國對台的資訊滲透與話語操弄,不僅企圖重塑歷史,更在根本的價值層面上動搖台灣人的信念——那就是:「民主是否還值得信任?」
Thumbnail
2025/11/09
📰 在台灣這片以自由為傲的土地上,我們理應最能分辨「民主」的真偽,卻往往在認知戰的煙霧中,聽見模糊的回聲。中國對台的資訊滲透與話語操弄,不僅企圖重塑歷史,更在根本的價值層面上動搖台灣人的信念——那就是:「民主是否還值得信任?」
Thumbnail
2025/11/09
「語言不是中立的;誰能命名,誰便能定義現實。」——這句話在國際政治中最為貼切地體現於「一個中國」的爭議。美國的 One China Policy( 一個中國政策),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主張的 One China Principle( 一個中國原則),看似字面相近,實則內涵迥異。
Thumbnail
2025/11/09
「語言不是中立的;誰能命名,誰便能定義現實。」——這句話在國際政治中最為貼切地體現於「一個中國」的爭議。美國的 One China Policy( 一個中國政策),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主張的 One China Principle( 一個中國原則),看似字面相近,實則內涵迥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齊文藝室共享空間咖啡廳位於台北車站,結合英式復古風與共享辦公概念。從工作、交流到放鬆都能自在進行,提供外食友善、自助吧、會議室與社群活動,是自由工作者最推薦的城市據點。
Thumbnail
齊文藝室共享空間咖啡廳位於台北車站,結合英式復古風與共享辦公概念。從工作、交流到放鬆都能自在進行,提供外食友善、自助吧、會議室與社群活動,是自由工作者最推薦的城市據點。
Thumbnail
【你不能再死一次】by 陳雪 -現代、懸疑刑偵、心理變態 -死亡不僅是生命體徵的形容,也是生者的狀態 -篇幅:8章 / 319頁 -評分:4.0/5.0
Thumbnail
【你不能再死一次】by 陳雪 -現代、懸疑刑偵、心理變態 -死亡不僅是生命體徵的形容,也是生者的狀態 -篇幅:8章 / 319頁 -評分:4.0/5.0
Thumbnail
這封信是香港電臺節目主持人梁繼璋所寫給兒子的家書,內容充滿智慧和感悟,對生活和人生有著深刻的認知和啟示。
Thumbnail
這封信是香港電臺節目主持人梁繼璋所寫給兒子的家書,內容充滿智慧和感悟,對生活和人生有著深刻的認知和啟示。
Thumbnail
2024/04/01美股頭條|亞洲股市在美國關鍵通膨數據之前上漲:市場總結|川普股票席捲華盛頓
Thumbnail
2024/04/01美股頭條|亞洲股市在美國關鍵通膨數據之前上漲:市場總結|川普股票席捲華盛頓
Thumbnail
本組聲文專欄,你聽到的聲音,乃是受到對話意識牽制的當下所產出,文字部分亦然:聲音創作者自由即興,文字創作者則透過電腦打字與之對話,電腦的文字投影在兩人所處空間。文字創作者打出文字之前,會觀察計時器,記錄啟動書寫的確切時間(單位:00分00秒),再寫入文字部分,文字段落結束的時間則不特別記錄。
Thumbnail
本組聲文專欄,你聽到的聲音,乃是受到對話意識牽制的當下所產出,文字部分亦然:聲音創作者自由即興,文字創作者則透過電腦打字與之對話,電腦的文字投影在兩人所處空間。文字創作者打出文字之前,會觀察計時器,記錄啟動書寫的確切時間(單位:00分00秒),再寫入文字部分,文字段落結束的時間則不特別記錄。
Thumbnail
子,詐騙,相信這世上或多或少都會遇見那幾次。但有多少人會在純潔的時光受到汙染? 在公民課有個理論是說:小時候是基礎,要好好的保護才不會長歪。原本我沒有很再意,慢慢長大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有發現到——我不太相信人。 若是伊甸園沒有蠱惑,可能我也不會傻傻的遇見了。本該與班上一起玩鬧的時光,我卻覺得與大部隊
Thumbnail
子,詐騙,相信這世上或多或少都會遇見那幾次。但有多少人會在純潔的時光受到汙染? 在公民課有個理論是說:小時候是基礎,要好好的保護才不會長歪。原本我沒有很再意,慢慢長大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有發現到——我不太相信人。 若是伊甸園沒有蠱惑,可能我也不會傻傻的遇見了。本該與班上一起玩鬧的時光,我卻覺得與大部隊
Thumbnail
透過「憤怒」這共融於世界的情緒,不論是以剪輯拼貼的手法,作為力抗遺忘的工具,或通過大量檔案搜集,形塑成一部抗爭編年史;還是以自己的身體作為武器,勇敢地去衝撞歪斜的政權體制。以上種種皆因憤怒,所產生成不同的行動,都兼具運動形式的多樣性和多元的批判思考。也看見當人民面對威權之時,堅信著雞蛋總有一天能打倒
Thumbnail
透過「憤怒」這共融於世界的情緒,不論是以剪輯拼貼的手法,作為力抗遺忘的工具,或通過大量檔案搜集,形塑成一部抗爭編年史;還是以自己的身體作為武器,勇敢地去衝撞歪斜的政權體制。以上種種皆因憤怒,所產生成不同的行動,都兼具運動形式的多樣性和多元的批判思考。也看見當人民面對威權之時,堅信著雞蛋總有一天能打倒
Thumbnail
寺山修司談他小時候成長的地方時,稱之為已經「不存在這世上的小鎮」,就像他用各種媒介談母親,也是在表述不在場的母親,但透過想像/說謊,不存在的又再度以不真實的樣子存在,彷彿透過想像力作用的過程,寺山修司使其生命中逝去的鬼魂復生。其在創作上的效果是讓所表述的無限接近夢想的源頭、還未化為邏輯和語言的狀態。
Thumbnail
寺山修司談他小時候成長的地方時,稱之為已經「不存在這世上的小鎮」,就像他用各種媒介談母親,也是在表述不在場的母親,但透過想像/說謊,不存在的又再度以不真實的樣子存在,彷彿透過想像力作用的過程,寺山修司使其生命中逝去的鬼魂復生。其在創作上的效果是讓所表述的無限接近夢想的源頭、還未化為邏輯和語言的狀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