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上一篇的最後提到偶像崇拜的四個問題點:不自省,只談錢,對外界缺乏認知,以及不尊重信徒的選擇權。他們不肯把自己丟到自由市場上,那就必須面臨同質競爭者的入侵威脅。
大多數走上這些錯誤路線的偶像崇拜都會消滅,而且沒有在社群中留下太多痕跡。不過有些偶像崇拜團體毀滅時,會對所屬社群造成重創,納粹就是很標準的例子。
因此總有人問,是否有什麼辦法可以在偶像崇拜走向滅亡之前,就先「預警」或「修正」其問題,讓其走往比較健康的方向。但我認為這種道德勸世味很重的想法還是太過古典,當代社會要面對的挑戰不是下一個毛澤東或希特勒,而是種已為現實的龐大體系。
這就是「偶像工業」,其最具體的代表,就是流行文化體系。這個體系雖然屬於資本主義的一環,卻也是最尖端、最先進、最具有彈性的一部分。它會製造出大量的偶像,從真人到動物,從可見物質到不可見的想法;這些偶像就算因為體質不佳(有上述四個問題)而被淘汰了,這個工業體系仍然長存不滅,一樣會生出問題產品,並且在短時間內獲得一定的利益。
一個偶像不紅了,就換推一個,這個道理你知,我知,天下人都知,但為什麼這個體系會成為當代社會的挑戰,甚至成為我們的下一個敵人呢?
在最後的這一篇,我會來分析這個體系的特質,其中有許多內容,是流行文化研究者早說明過的。而我要補充的部分,是就倫理學的角度,應該如何面對並處理其所帶來的問題。
二十世紀中以來,對流行文化的研究是門顯學,但奇怪的是,多數人並不清楚相關的研究成果,許多學界理論是在實務界應用之後而為人知。
對一般人來說,講到流行,想到的大概會是「時裝」,因為這是流行體系中最多學者討論的主題,也是最常被冠上流行一詞來討論的領域。時裝如果算是「衣」,那另一個最常和掛上流行招牌的,大概就是「樂」,娛樂。
「演藝」常被社會大眾視為存在流行週期,大多數人都是以流行音樂、節目、藝人,或者延伸而出的流行電玩、流行的旅遊模式來接觸這個領域。雖然還是有些脫離流行的娛樂(如古典樂與棋藝),但整體市場還是以流行部門為主。
而多數人認知的流行,就主要鎖定在衣與樂這兩個層次,但流行文化體系並不止於這些層面,包括食、住、行、育或其他生活面向,也都早已被生活入侵。
講到吃,大家會去追逐網路推崇的名店或名品,這些標的的興衰都存在某種週期性,依然是流行文化體系的一部分。像我撰寫本文的同時,最流行的標的是義美的厚奶茶,但我不確定在我文章發出的時間,這產品是否還依然最受矚目。
住呢?房子因為價格太高,因此不太有明顯的流行週期,但「生活方式(風格)」存在明顯的流行,這點從無印良品、IKEA,或Costco所提供的生活方式系統解決方案廣受歡迎而得見。
行呢?雖然週期拉得比較長,但許多台灣人在這十年內,已被「馴化」去使用高鐵等大眾運輸工具,搭乘廉航,或是學習使用共享單車。這些移動方式有時會被視為「沒有其他選項」,你只能選這個,也應該選這個(道德上的應該)。這是流行文化體系的一大特徵,會讓某些選擇成為無可替代的優先價值。
教育呢?如果你沒接觸教育界,可能不知道近年教育體制內發生的巨大轉化。一面倒的數位化、影像化,更多的量化考核,越來越一致的教法與教材。如「翻轉教室」之類的主題成為目標,許多從業者在搞不清楚狀況時就已被迫進入生產鏈中工作,產出同質性很高的產品。但就算整個「消費」流程都已經完成,制度下的多數成員還是不瞭解如此做的意義。
我們的生活已陷進一個巨大的流行文化體系之中,大量的流行產品以工業模式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中推出。極少數產品成為流行代名詞,但它們也有一定的生命週期,總會隨著時間慢慢淡出市場。
左派的學者會直指這就是資本主義特色,沒啥好強調的,也不用限制在流行文化這個概念之中,這是整體當代資本主義共有的現象。但我認為這樣的說法不夠負責,因為這個說法無法告訴我們更多的資訊:如果這樣有錯,那該怎麼解決?這如果是錯,又是錯在哪?
「資本家」這種角色在流行文化體系中,也充滿了無力感。左派總認為資本家可以掌控時程並推出能佔有市場的產品,但事實是,多數資本家都不清楚下一個階段會流行什麼。他們只是採用現成的模式,大量的推出選項,然後「碰運氣」。有時產品就是會買氣大爆發,但更多時候,也許是99%,錢就是直接丟到水裡,什麼回應都沒有。
這一切是神秘的。接觸越多成功的產品,就越會強化相關的信仰,因為這些產品除了都從流行文化體系中推出此共同點,很可能根本沒有核心本質,而「流行」又只是結果,不是原因。
因此抱持某種「中心主義」或企圖給予成功流行產品明確定義的想法,都會招來失敗。論者最後往往只能給句類似「資本主義就是這樣」的評價,並未多告訴我們些什麼。
在排除中心主義與追求明確定義的企圖之下,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
我認為本系列前面一路談下來的宗教與偶像崇拜概念,可以解釋這個現象。(我並不是最早提出這種論點的人,許多學界大德早就在強調這一點,但因為多為質性研究,而被人忽視。)
流行文化體系可說是傳統宗教演化到當代的具體呈現,不論是流行文化產品本身或是其行銷模式,都存在太多的宗教基因,而且多半不是比較「高端」或「精緻」的部分(神秘主義或哲學部分),而正是比較「低端」、「方便法門」的偶像崇拜特質。
因為人類現有社群都來自過往的偶像崇拜文化,所以承襲這一些特質,並運用在新的主題或對象或「偶像」上,一點都不奇怪。當然,多數人也未發覺這一點。
乘坐高鐵的需求,在多數時候可以用客運、鐵路,甚至開車來替代,但高鐵在其物理上的可量化優勢之外,還存在一種宗教式的崇高價值;速度所帶來的不只是速度感,而是從尋常生活中破格而出,進入類似終極關懷的精神領域。在搭乘的那一兩個小時中,自己的人格會和某種理想的成功人格合而為一。
講白點,就是幻想自己成為社會成功人士。在搭的那段時間內。
這是偶像崇拜活動所帶來的具體效果之一。我們不斷的在現實生活中「朝聖」,這種朝聖沒有終點,因為偶像工業會不斷生出食衣住行育樂的新偶像,你必須在朝聖完一組偶像之後,又展開另一組偶像的朝聖之旅。有時甚至是十字軍式的曠日廢時。
影視偶像明星的崇拜者或許對此最有感。韓團朝聖一團之後總有一團,「進香」次數多到讓人疲弊。但這是直接可見的,在現實生活中的其他人呢?自以為沒有偶像崇拜症頭的其他人呢?
他們通常也是四處參拜(空間),或是定期參拜(時間)。他們遍訪網路或友人提示的名店,想要參與特惠購物活動,堅持要繞熟悉的路線一圈來完成運動過程。他們在從事的是宗教行為,這我們前頭就提過了,這種行為會擠壓到原本正牌的宗教行動。
宗教並沒有消褪,至少偶像崇拜的部分沒有。偶像崇拜從手工業(生產慢、異質性高)轉變成為工業,大量產出的產品多半不是成功之作,但足以刺激市場擴大與生產方式演進。「偶像」雖不斷死亡,「偶像工業」卻成為最壯大的產業,所有零碎符號都可能被吸進去,吐出來之後,就成為新的偶像。
要說這體系有道德問題,那問題就在於多數人不清楚自己消費的原因是偶像崇拜。你行動的「理由」(自以為)和「原因」(他人看來)分離了,出現一種道德的精神分裂。
你以為自己是肚子餓而吃,但別人眼中,你是看大家都排這家店而跑去吃。你以為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你(他人不見得客觀,但這邊的他人是以「全知視角」而言)對不起來,就會有自我欺騙的成分,你可能會覺得這「很合理」,「很自然」,而不需要檢討。
這樣的人生是有問題的。如果你明知那是偶像,是脆弱且隨時會崩壞的「偶」,仍願意為其付出,以獲得一些滿足,這樣倒還沒有太大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在於你欺騙自己那不是偶像崇拜,而是某些其他的行動,像是「自然現象」、「科學思辯」、「客觀來說的普通消費」,把自身的責任推到一個沒有責任,甚至根本於此無關或不存在的他者身上。
若上面這段講得太哲學,那就用白話文說吧:這是在逃避人生。
雖然你整個人生都被偶像塞滿了,看起來很充實,但你這個人生,和其他也在崇拜偶像、那種被設定的「制式消費者」沒有區別。你無法透過行動建構真正的自我認同。
在部分目的論倫理學家的眼中,崇拜偶像這事本身沒有特定的好壞,一切要看目的。如果目的明確,崇拜偶像又是達成這目的時最適切的手段,那麼當然可以搞偶像崇拜。
但當代社會的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偶像崇拜,也不清楚自己的目的。就算在偶像崇拜的過程中獲得一些滿足,自己也不清楚這種滿足和整體人生的互動關係(行為目的缺乏系統相關)。這就是問題之所在。
雖然已經言明了問題點,但要根本解決這問題並沒有如此容易,因為偶像工業如此之大,我們所面臨的「強敵」比啟蒙運動家所面臨的還要棘手:他們面對的是宗教,而我們面對的是宗教、把啟蒙運動家當宗教聖人的宗教,還有大量的新興偶像崇拜。
但至少就個人的格局來說,還是有一些事情是能夠改善,而且稍微改善,就能產生正面意義的。
首先,你應該認知自身最常有的偶像崇拜行動有哪些。你不太可能根除一切偶像崇拜行動,但至少可以先抓最大條的幾種出來。像是固定吃某些店家、真誠的相信做某些事對身體有幫助,或無法從某些癮頭中淡出。認清這些行動的偶像崇拜性質,並且分離出其中的「神」與「儀式」,還有這種行動所帶給你的內在價值是什麼。
別再讓這一切混成一團,弄清楚你的手段與目的,或是得到的結果。
再來是思考這些目的和你的整體人生到底有什麼關係,它們又會形塑出怎樣的一生,而這樣的一生真的是你想要的嗎。偶像崇拜並非必然的錯誤,這只是一種行為模式,可能帶來一些負面的後果,當然也會有其正面的效應。如果其正面影響能和你的人生產生緊密連結,甚至你也設定這種人生就是你要的人生,那,就去吧。
一個熱衷於媽祖信仰,最終過世於繞境活動中的轎班長者,和崇拜金錢,而過勞死於辦公室的董事長,兩者間不存在什麼客觀的價值天平,但如果他們清楚自己的生命目的與其行動的連結,那兩者之間就有一個相同處:外人很難批評這樣的人生,他們可能在終極關懷的層次都是「圓滿」的。
最後,保持你的觀察力,多看看別人的偶像崇拜。我們總是太過熱衷於自己的偶像,而沒注意到別人家的偶像,以致於遺漏了許多重要的資訊,或是有趣的共同現象。
人與人的差別也許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大。你和一日五拜的穆斯林之間,或許比你想像的更接近,卻與自己的父母有根本上的行為原則差異。你與穆斯林知道自己在幹嘛,但你的父母始終是「為手段而手段」。
人類世界太過廣大,對於行為的知識也就無法窮進,你只能抱持開放的心態,多看多學,讓自己保持在某種相對領先的地位。這樣至少可以確保你不會太輕易的被行為的負面影響給「沖走」,也能更有效率的掌握人生。
最後提醒一點,大概沒有人是真正的無神論者。當某人強調自己的判斷理智超卓而鄙視眾愚時,也可能同時把自己推上了偶像寶座的最高位置。如果你堅持渺視外在世界,那麼請至少留意這一點吧。
對於宗教與下一個敵人的討論,就止於此。
封面圖片來源:Niklas Jansson 公有領域
編輯:宅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