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自省會議,我們就能持續改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以前曾經認為,在每個軟體開發週期中的回顧、反省、以及對改善的規劃全部都只發生在自省會議(retrospective)的那1,2個小時,就像健達出奇蛋,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但事實上每次會議都那麼美好嗎? 我們會不會有時想不到有什麼事好說? 或是同樣的問題一再的被提出討論,卻沒有改善?

如果我們期待只在幾個小時內就能徹底完成那麼多事,那是有點把自省會議理想化。

團隊持續改善的關鍵在於團隊每個成員的覺察力和長期互動的努力,而自省會議只是持續改善中的一環。 我覺得借用教練(coaching) 的一些概念和做法,能解釋團隊有6個長期互動能達到持續改善的目標。
1. 確認改變的需求
不管是從團隊內部自發性的想要改善,或是從團隊外部的利益關係人觀察發現團隊需要改善,團隊都需要感受到改變的需求,持續改善的一切才會開始。
2. 觀察並收集需要改善的實例
平時團隊的每個成員就需要培養覺察的能力,反思目前的狀態,包括工作的流程和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以及互動,並且平時就收集需要改善的實例,而不只是靠會議剛開始的"冥想"就能把所有需要改善的實例一次從腦中倒帶播放出來。
3. 設定改善目標
有了需要改善的實例之後,就可以設定改善目標了。 團隊成員心目中理想的團隊是什麼樣子? 團隊每次設定的小目標跟團隊長期的大目標方向是不是一致?
假設每個團隊成員每天都是充實忙碌的,那我們是不是應該丟掉一些舊有的習慣,不做一些較低價值的事,空出時間和空間之後我們才能往新的目標發展?
4. 引導團隊計畫
這個角色有可能是Scrum Master, 也有可能是團隊中的任何一員。 有人需要跳出來引導大家做計劃。我們要做什麼事才能達到目標? 之後怎麼驗證我們的行動有沒有效? 誰會負責這個改善行動?
5. 觀察行動並提供反饋
當初在自省會議中決定做出的改善行動,執行了之後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從客觀的事實看,發生了什麼變化? 執行的過程中,大家的內在有什麼感受?
6. 協助面對挫折
計畫的改善行動,有時候無法帶來預期的效果。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需要對行動重新評估,重新調整。 需要其他資源? 行動需要在維持一段時間才有效果,延後評估? 雖然沒有預期的效果,但過程中有沒有人發現我們已經達到了那些成就?
我會把這6項定義為互動,是因為這些都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這六項行動都需要經過溝通、討論、取得其他人的反饋。而這6個互動,有可能在一次的自省會議完成,也有可能是持續的在日常工作中發生。而自省會議,也不一定只能在開發週期結束的時候開。

我直覺的認為,催化著這6個長期互動是scrum master的責任。但在團隊接受的前提之下,任何人都可以催化著這一切的發生。他可能是其中一位團隊成員,或是團隊外持續在關心團隊成長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年底快到了,你開始年終績效面談嗎?   隨著團隊成長與授權機制, 老闆無法掌握每個人一整年績效表現細節, 同時主管也需要跟自己團隊成員討論績效。   #三明治面談技巧 於是我給團隊建議是在績效回饋的過程, 先讚揚、再改善、最後肯定, 讓夥伴有尊嚴地願意改善做不好的地方, 而不是一
Thumbnail
有一次,我在帶領一個專案團隊時,發現大家的工作情緒很低迷。會議上,我問他們:「我們現在的目標是什麼?」原本以為答案會很一致,結果卻五花八門——有的人說:「增加業績啊。」有的人說:「提升客戶滿意度吧。」還有人乾脆說:「不知道欸,主管沒說清楚。」更奇怪的是,每個人各忙各的,但沒有人確定自己的工作和這個目
Thumbnail
—— 提醒線 —— 本篇為流水帳紀錄 —— 今天,進行了一場長達 5 小時的活動優化會議 大概上經歷了,對焦活動目標>定義名詞 > 放鬆思考練習 > 達成目標的關鍵 >活動的最小把握成果 > 過去經驗回顧 > 再次聚焦,總共 7 大步驟。 #行動隨著時間,認知可能逐漸不一致 比如行動
Thumbnail
在專案管理中,面對質疑和挑戰是常態,而真正的成功在於如何面對這些挑戰。完善的行動與快速迭代是關鍵,透過設定短期可量化的目標和建立團隊的凝聚力,我們能夠在過程中持續優化專案。這篇文章深入探討如何突破完美主義的束縛,不斷行動與學習,最終促進專案的成功。
Thumbnail
PDCA循環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透過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與行動(Act)四個步驟,促進企業流程與產品品質的持續提升。這一管理理念強調選擇與努力相互依賴,共同驅動成果。
Thumbnail
專案經理在專案管理中與不同角色進行溝通和談判的藝術。通過定期會議和主動傾聽建立團隊信任,定期更新和展示同理心管理客戶期望,雙贏思維和充分準備協調三方合作夥伴,以及數據驅動的簡潔匯報獲得高層支持。案例展示靈活應用這些策略,確保專案按時按質完成。
Thumbnail
如何有效運用Scrum的船舶理論來主持專案檢討會。船舶理論將專案比作船,通過風帆、礁石、錨等元素可視化檢討內容。會議前的準備、進行步驟及專案經理的主持技巧,幫助團隊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總結經驗、識別問題、制定改進計劃,從而提升未來專案的成功率。
Thumbnail
會議,是許多中小企業最喜歡做的事情。 曾經看過一個團隊一周最少開7-10個會議,有時會更多,最後的結果大都議而不決,不斷地探討特殊個案的解方,或是調整企畫內容去符合某些小眾的需求。  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在職場的日子上,我們有多少企劃、多少的專案提報,總是過不了上面主管、頂層老闆的首肯。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引領團隊從被動執行轉為主動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部門營業目標的轉型實例,包括轉型契機與挑戰、設定績效目標的關鍵步驟、轉型後的成果與反思,並給予其他主管的建議。透過明確的目標、可量化的指標、有效的溝通與回饋,成功實現了從被動到主動、從執行到創新的轉變。
需要精準的語言,不斷的來回溝通確認,才能確保每一個人都在正確的道路上 但每個人心裡想的都不一樣,每個人也都想要保護自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年底快到了,你開始年終績效面談嗎?   隨著團隊成長與授權機制, 老闆無法掌握每個人一整年績效表現細節, 同時主管也需要跟自己團隊成員討論績效。   #三明治面談技巧 於是我給團隊建議是在績效回饋的過程, 先讚揚、再改善、最後肯定, 讓夥伴有尊嚴地願意改善做不好的地方, 而不是一
Thumbnail
有一次,我在帶領一個專案團隊時,發現大家的工作情緒很低迷。會議上,我問他們:「我們現在的目標是什麼?」原本以為答案會很一致,結果卻五花八門——有的人說:「增加業績啊。」有的人說:「提升客戶滿意度吧。」還有人乾脆說:「不知道欸,主管沒說清楚。」更奇怪的是,每個人各忙各的,但沒有人確定自己的工作和這個目
Thumbnail
—— 提醒線 —— 本篇為流水帳紀錄 —— 今天,進行了一場長達 5 小時的活動優化會議 大概上經歷了,對焦活動目標>定義名詞 > 放鬆思考練習 > 達成目標的關鍵 >活動的最小把握成果 > 過去經驗回顧 > 再次聚焦,總共 7 大步驟。 #行動隨著時間,認知可能逐漸不一致 比如行動
Thumbnail
在專案管理中,面對質疑和挑戰是常態,而真正的成功在於如何面對這些挑戰。完善的行動與快速迭代是關鍵,透過設定短期可量化的目標和建立團隊的凝聚力,我們能夠在過程中持續優化專案。這篇文章深入探討如何突破完美主義的束縛,不斷行動與學習,最終促進專案的成功。
Thumbnail
PDCA循環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透過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與行動(Act)四個步驟,促進企業流程與產品品質的持續提升。這一管理理念強調選擇與努力相互依賴,共同驅動成果。
Thumbnail
專案經理在專案管理中與不同角色進行溝通和談判的藝術。通過定期會議和主動傾聽建立團隊信任,定期更新和展示同理心管理客戶期望,雙贏思維和充分準備協調三方合作夥伴,以及數據驅動的簡潔匯報獲得高層支持。案例展示靈活應用這些策略,確保專案按時按質完成。
Thumbnail
如何有效運用Scrum的船舶理論來主持專案檢討會。船舶理論將專案比作船,通過風帆、礁石、錨等元素可視化檢討內容。會議前的準備、進行步驟及專案經理的主持技巧,幫助團隊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總結經驗、識別問題、制定改進計劃,從而提升未來專案的成功率。
Thumbnail
會議,是許多中小企業最喜歡做的事情。 曾經看過一個團隊一周最少開7-10個會議,有時會更多,最後的結果大都議而不決,不斷地探討特殊個案的解方,或是調整企畫內容去符合某些小眾的需求。  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在職場的日子上,我們有多少企劃、多少的專案提報,總是過不了上面主管、頂層老闆的首肯。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引領團隊從被動執行轉為主動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部門營業目標的轉型實例,包括轉型契機與挑戰、設定績效目標的關鍵步驟、轉型後的成果與反思,並給予其他主管的建議。透過明確的目標、可量化的指標、有效的溝通與回饋,成功實現了從被動到主動、從執行到創新的轉變。
需要精準的語言,不斷的來回溝通確認,才能確保每一個人都在正確的道路上 但每個人心裡想的都不一樣,每個人也都想要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