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照著上一代的規則去戰,你我都會輸:數位時代菁英養成法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現在的年輕人總想著,相對於老一輩,我們實在沒錢沒資源。當年領22K的我,更是痛苦算著,什麼時候主管才會離職,輪到我「升值」。可我怎麼算,都覺得不太對勁——因為比我資深,且工作已經多年的前輩,怎麼薪水也沒比我高多少?
拿出數據來看,台灣現在的經濟確實不再像以前,GDP年年動輒10%以上的成長,近幾年大部分都是落在5%以下。10%的數字扣掉通膨2%左右,代表著打安全牌與安穩地跟著時局與風向順去,薪資與資產在努力的前提下,有正面成長的機會。但數字在5%以下時,近期通膨以2.5%來算,不管多努力,有可能薪資與資產都不會成長,甚至是負面的。
這也是為什麼,上一代的生存模式多主打安全牌,加上聰明理財累積財富,要養育下一代的我們,確實都沒問題。但是,問題後來出在哪了呢?就是上一代(提供給我們的教育者),與我們這一代(接受上一代的教育者)都沒有釐清戰場已改(世代更替),規則已變(負成長指數)。
也就是說,我們這個時代,主打安全牌,邏輯上越打會越輸。
但我們也沒有人敢擅自不打安全牌。在我們的認知獨立前,人生前半部分的成長路上,多數還是遵照社會期望、父母長輩、同儕價值觀所引導出來的。結果,大部分的年輕人已領著低薪絕望,似乎未來沒有希望。
但這篇並不是要讓大家絕望。因為這些分析,我們必須相信,就機會成本層面來看,現代的我們沒有什麼好不為人生做出冒險且忠於自己的選擇;就機率層面,大多數的人都還在戰場中鬼打牆。誰能先出招、出奇招,致勝的可能必定更大。但不論如何,前提都要能看懂我們所在的戰場規則。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13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世界菁英教我的事:艾兒莎的私藏成功學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4K會員
268內容數
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想要用盡一切方式,請年輕人,跟我一起出走。出走到那個前所未見的世界,體驗前所未聞的故事,實現前所未有的價值。這些出走後的世界,不只也美麗與震撼,也有殘忍不堪的現實。或許不會有純粹的正面或喜悅,但這段闖蕩,終將帶給我們的是無價又無可取代的資產。而生命到最後,比的就是資產不是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兒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然,在初入職場時,很多事情不會這麼如意,也不會如此簡單達成目標。這時候,你要盡量先擬定所有情況、想清楚、問有經驗的前輩也可以,準備好之後再告訴老闆。最好定一個死線,你何時交結果,有可能有哪些狀況,貼心讓他知道至少A方案失敗,還有B方案等著上路。做到比機器人更晉級,就是智能機器人。
悔恨之餘,讓我在多年後更深刻感受到:年少時做的各種選擇,最後都會變本加厲地以劣勢顯現在我的生活裡。
相信很多人都很想成為老闆的得力愛將,不論於公於私,肯定會有額外獲得很多機會,升遷之路就會又順又快,甚至幸運能成為老闆的接班人,像艾兒莎一樣28歲就被新加坡老闆指派為台灣CEO。
上回提到菁英是管理精力,而非管理時間,在這個專注力被高度分散的時代,究竟我們該怎麼做?
要管理好自己的精力,就得深度了解自己的體能、情感、思想及精神面,這些狀態都牽涉到我們的精力。體能影響著情感,情感影響著思維。如何將這四個面向搭配地天衣無縫,才算是完全性地激發個人精力潛能!
面對人資問的這個問題很不想說謊,但永遠只能回一些冠冕堂皇的說詞來搪塞,每次都讓我覺得很無趣又出賣自己的靈魂,甚至感覺對方好像看穿了我的心虛。左思右想了一陣子, 也問了我的老闆們一些面試經驗。果真不愧是當了十幾年的老闆,還是有遇過一些回覆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整理在這邊分享給大家參考。
當然,在初入職場時,很多事情不會這麼如意,也不會如此簡單達成目標。這時候,你要盡量先擬定所有情況、想清楚、問有經驗的前輩也可以,準備好之後再告訴老闆。最好定一個死線,你何時交結果,有可能有哪些狀況,貼心讓他知道至少A方案失敗,還有B方案等著上路。做到比機器人更晉級,就是智能機器人。
悔恨之餘,讓我在多年後更深刻感受到:年少時做的各種選擇,最後都會變本加厲地以劣勢顯現在我的生活裡。
相信很多人都很想成為老闆的得力愛將,不論於公於私,肯定會有額外獲得很多機會,升遷之路就會又順又快,甚至幸運能成為老闆的接班人,像艾兒莎一樣28歲就被新加坡老闆指派為台灣CEO。
上回提到菁英是管理精力,而非管理時間,在這個專注力被高度分散的時代,究竟我們該怎麼做?
要管理好自己的精力,就得深度了解自己的體能、情感、思想及精神面,這些狀態都牽涉到我們的精力。體能影響著情感,情感影響著思維。如何將這四個面向搭配地天衣無縫,才算是完全性地激發個人精力潛能!
面對人資問的這個問題很不想說謊,但永遠只能回一些冠冕堂皇的說詞來搪塞,每次都讓我覺得很無趣又出賣自己的靈魂,甚至感覺對方好像看穿了我的心虛。左思右想了一陣子, 也問了我的老闆們一些面試經驗。果真不愧是當了十幾年的老闆,還是有遇過一些回覆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整理在這邊分享給大家參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現代年輕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以一個真實的故事作為引子。年輕一代注重工作意義、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喜歡嘗試新事物、擅於運用科技,並重視自我實現。提醒讀者不要用老一輩的標準去衡量年輕人,並提出建議如何尊重、支持和激發年輕人的潛力。
Thumbnail
在科技發達背景下成長的「新世代」逐漸步入社會,舊有的職場觀念逐漸不符合新世代的追求,他們到底想要什麼?這種情況展現了什麼?「爛草莓」真的爛嗎? 近幾年,新世代管理議題已成為企業間的熱門話題,各行各業缺工的情況日漸嚴重,大企業都在爭取10%的人才,中小企業也出現「加薪搶人」的現象,甚至加薪也搶不到!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有一年大年初一,朋友們依慣例在我家聚會聊天,期間,有經營企業的朋友感慨現今像草莓般的年輕人,耐壓性太差,過於自我卻又沒有企圖心等等,在引起不少附和之餘,其實也有不同的反省之聲。 我們會不會得了便宜又賣乖?畢竟我們成長的年代與現今的年輕人面對的時代大不相同。
Thumbnail
上周都在罵人的感覺? 對,因為道德性的東西,講下去沒完沒了,太多社會常識要自己去體驗,不是上網找資料,故罵一罵比較快。
Thumbnail
最新台灣房價所得比(去年-2023)第3季全國來到9.86倍 相當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而房價爆貴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 更是高達15.67倍 台灣人才流失,加上少子化嚴重,2021年已經開始進入「大缺工時代」 高薪職位只集中在科技業和少數製造業 閱讀完以上的資訊我只能說「每一個世代
Thumbnail
你要繳稅嗎?去年臺灣已有一半以上的青年,也就是18到25歲的人口,是不用繳所得稅的,那大家會說,啊不用繳稅不是很好嗎?這突顯了年輕族群,普遍低薪化的困境。如果有半數的年輕人都不用繳稅,就表示他們都是所謂的「窮忙一族」,畢竟他們照顧自己都有問題了,也就沒有時間回饋社會了。 臺灣的薪資已經停滯了
Thumbnail
這個世代充滿挑戰,但也充滿可能性。無論原生家庭的階級如何,都只是生命中的一個起點。保持熱情、保持對生命的興趣,擁抱積極的態度,好好活著就好。
Thumbnail
所謂的後面,指的是智力水準在一半以後的人,他們的適應能力通常也不好,若用中產白領的思維,覺得換工作就換,薪資不好就轉,只是害死這些人。這些人圖的是穩定,以及一定社會地位的工作。一昧鼓勵,給予不切實際的想像,最後只會訓練出一批批憤世嫉俗,自以為精通十八般武藝,其實連武保國.....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現代年輕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以一個真實的故事作為引子。年輕一代注重工作意義、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喜歡嘗試新事物、擅於運用科技,並重視自我實現。提醒讀者不要用老一輩的標準去衡量年輕人,並提出建議如何尊重、支持和激發年輕人的潛力。
Thumbnail
在科技發達背景下成長的「新世代」逐漸步入社會,舊有的職場觀念逐漸不符合新世代的追求,他們到底想要什麼?這種情況展現了什麼?「爛草莓」真的爛嗎? 近幾年,新世代管理議題已成為企業間的熱門話題,各行各業缺工的情況日漸嚴重,大企業都在爭取10%的人才,中小企業也出現「加薪搶人」的現象,甚至加薪也搶不到!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有一年大年初一,朋友們依慣例在我家聚會聊天,期間,有經營企業的朋友感慨現今像草莓般的年輕人,耐壓性太差,過於自我卻又沒有企圖心等等,在引起不少附和之餘,其實也有不同的反省之聲。 我們會不會得了便宜又賣乖?畢竟我們成長的年代與現今的年輕人面對的時代大不相同。
Thumbnail
上周都在罵人的感覺? 對,因為道德性的東西,講下去沒完沒了,太多社會常識要自己去體驗,不是上網找資料,故罵一罵比較快。
Thumbnail
最新台灣房價所得比(去年-2023)第3季全國來到9.86倍 相當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而房價爆貴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 更是高達15.67倍 台灣人才流失,加上少子化嚴重,2021年已經開始進入「大缺工時代」 高薪職位只集中在科技業和少數製造業 閱讀完以上的資訊我只能說「每一個世代
Thumbnail
你要繳稅嗎?去年臺灣已有一半以上的青年,也就是18到25歲的人口,是不用繳所得稅的,那大家會說,啊不用繳稅不是很好嗎?這突顯了年輕族群,普遍低薪化的困境。如果有半數的年輕人都不用繳稅,就表示他們都是所謂的「窮忙一族」,畢竟他們照顧自己都有問題了,也就沒有時間回饋社會了。 臺灣的薪資已經停滯了
Thumbnail
這個世代充滿挑戰,但也充滿可能性。無論原生家庭的階級如何,都只是生命中的一個起點。保持熱情、保持對生命的興趣,擁抱積極的態度,好好活著就好。
Thumbnail
所謂的後面,指的是智力水準在一半以後的人,他們的適應能力通常也不好,若用中產白領的思維,覺得換工作就換,薪資不好就轉,只是害死這些人。這些人圖的是穩定,以及一定社會地位的工作。一昧鼓勵,給予不切實際的想像,最後只會訓練出一批批憤世嫉俗,自以為精通十八般武藝,其實連武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