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真實的擔憂退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知道你會不會和我一樣,腦袋裡總是有很多內心戲?容易受他人的表情及反應影響、產生各種焦慮,像是:怎麼辦?是不是說錯話了?我這樣做可以嗎?對方會不會不喜歡?

過去我很容易「想像」別人怎麼想我、「想像」事情會怎麼發展,並隨自己的想像衍生無止盡的煩惱。但在這段時間,當我陷入自己製造的無限焦慮,開始會有另一個聲音出來提醒自己:「這是真的嗎?別人真的會這樣認為嗎?事情真的會這樣嗎?」

面對腦中的焦慮:想像自己是面鏡子

在最近,這種想法跑出來時,我試著告訴自己:
「欸欸,真的是這樣嗎?就算他有那種表情,也可能不是我想的那樣。不試著了解對方、不看到最後不會知道真正的答案。」
於是我會稍微按耐住焦慮,走出自己的腦袋,藉由如旁觀者般的觀察和等待,看看對方的實際反應、或是事情會怎麼發生。想像自己是面鏡子,試著忠實映照、思考事情的各種面相。
昨天我參加了一場活動,藉由觀察台上的人,反思很多自己辦活動、主持時所畏懼的部分。我看著對方犯了一些我曾害怕出現的錯誤,然而,台下的我儘管看在眼裡,也完全不會因此否定這個人、這場講座(當然前提是我感受得到他們的認真和用心)。
這個時候對方就像是面鏡子,藉由對方的情況,映照自己平時的多慮與不安,究竟是不是真的?有沒有必要? 這就是所謂的旁觀者清吧!透過對周遭事物的觀察,練習看得更清楚。
透過這樣的對照與反思,幫助我願意相信實相,而非想像。
最重要的是,就算最不想要的結果真的發生了,就他人來看,也永遠沒有自己感受得那樣糟(畢竟他人根本無心把非關自己的事擺得那麼重要嘛)。然而如果因為腦中那些不必要的擔憂和恐懼,影響接下來的選擇、行動和表現,那麼自己過多的擔憂本身才是罪魁禍首。
不活在自己的腦袋和情緒裡,把眼前的情況看得清清楚楚,然後做出改變。
最後想說的是:
漸漸的,對於生命出現的不順利,除了痛苦之外(是的,還是會有的啊),開始能有不同的感受,更能用平常心去看待生命中的好與不好,深深體會它們就像浪潮般在生命中反覆出現,這是無法躲避的生命洪流,萬事萬物皆是。
當我們能將它好好看清楚,試著不再與此對抗,那麼事情的層次可能就不再只停留在好與壞本身了。不知道你會不會也這樣相信呢?
avatar-img
5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森本千繪是位日本知名的設計師、廣告藝術總監,曾創造過無數感動人心的作品。透過這本書,我深深被她的工作信仰給吸引。這本書更像是她的人生觀、工作觀的濃縮,對我十分受用,也在此分享給你!
你也常覺得自己像隻與兔子賽跑的烏龜嗎?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對沒有進步、產能低落、很廢的自己感到厭惡。尤其當滑手機看到身邊或網路上的人過著精彩豐富、功成名就的生活,心情不免受到影響。那種感覺自己像極了在在與兔子賽跑的烏龜。這篇文章將與你分享我們如何獲得繼續走下去的意志力!
不知道你是個購物狂嗎?或是你身邊有購物狂朋友嗎? 我曾經是個愛美的購物狂!但是現在,稱自己是「佛系消費者」應該也當之無愧了吧!究竟我為什麼這樣如此大的轉變呢?今天就來和你談談如何釐清「需要」與「想要」的秘密!
你是否也曾經驗過頭昏腦脹,每天追著未完成的事情跑,生活和情緒都一團亂,覺得諸事不順,最後生活中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像是最後一根稻草,把你徹底壓垮?如果你曾有過、或是現在正在經歷這樣的感覺,和你分享以下三個我在生活中練習的方法,或許能為你過勞的腦袋來場大掃除,找回生活的掌控權!
作者森本千繪是位日本知名的設計師、廣告藝術總監,曾創造過無數感動人心的作品。透過這本書,我深深被她的工作信仰給吸引。這本書更像是她的人生觀、工作觀的濃縮,對我十分受用,也在此分享給你!
你也常覺得自己像隻與兔子賽跑的烏龜嗎?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對沒有進步、產能低落、很廢的自己感到厭惡。尤其當滑手機看到身邊或網路上的人過著精彩豐富、功成名就的生活,心情不免受到影響。那種感覺自己像極了在在與兔子賽跑的烏龜。這篇文章將與你分享我們如何獲得繼續走下去的意志力!
不知道你是個購物狂嗎?或是你身邊有購物狂朋友嗎? 我曾經是個愛美的購物狂!但是現在,稱自己是「佛系消費者」應該也當之無愧了吧!究竟我為什麼這樣如此大的轉變呢?今天就來和你談談如何釐清「需要」與「想要」的秘密!
你是否也曾經驗過頭昏腦脹,每天追著未完成的事情跑,生活和情緒都一團亂,覺得諸事不順,最後生活中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像是最後一根稻草,把你徹底壓垮?如果你曾有過、或是現在正在經歷這樣的感覺,和你分享以下三個我在生活中練習的方法,或許能為你過勞的腦袋來場大掃除,找回生活的掌控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猜測和想像是件可怕的事,我們只顧著自己的想法,忘記去看別人是友善的,我們心裡充滿忌妒,是因為我們很羨慕,別人過的比我們好,所以讓我們露出了,人性的黑暗面。
Thumbnail
我們都在「自我認同」的路上 這幾天和幾個客戶進行教練會談,都和「自我認同」的議題有關,這個議題會深深影響我們應對外在世界的姿態。 進入成人世界的遊戲裡,你們是否「渴望被認同,但又害怕被同化」,我就是那個曾經深受其困擾的個體,好應景現在正紅的電影「腦筋急轉彎2」的故事主軸,這個症頭現在偶而還是
Thumbnail
或許,你害怕的不是失敗或錯誤本身, 而是失敗和犯錯,需要面對別人的眼光,承受可能的結果, 當你覺察這樣的慣性與態度,試著洞察背後的真相, 那將為你帶來新的轉機,新的開始,結束與重生。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一切的糾結與不愉快, 可以說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但造成不自信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反覆思索許多次, 我認為「是否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佔了很大的成分。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而自己黯淡無光; 看著別人大方展現,而自己消極隱藏; ⋯⋯ 總是不斷地看著別人的好,總是不斷地挑自己
Thumbnail
#哲學諮商 #心理諮商 #心靈探索 昨天體驗了一個小型的哲學諮商活動,過程中我們不談論感受,就純粹的了解「煩惱」,煩惱通常是因為我們被自己的想法觀點遮蔽了,大腦的運作是二元性的,當你框住了妳認為所是的觀點時,在這個觀點以外的全部都被大腦排除,但感受無法處理這個被排除的部分是什麼,進而產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猜測和想像是件可怕的事,我們只顧著自己的想法,忘記去看別人是友善的,我們心裡充滿忌妒,是因為我們很羨慕,別人過的比我們好,所以讓我們露出了,人性的黑暗面。
Thumbnail
我們都在「自我認同」的路上 這幾天和幾個客戶進行教練會談,都和「自我認同」的議題有關,這個議題會深深影響我們應對外在世界的姿態。 進入成人世界的遊戲裡,你們是否「渴望被認同,但又害怕被同化」,我就是那個曾經深受其困擾的個體,好應景現在正紅的電影「腦筋急轉彎2」的故事主軸,這個症頭現在偶而還是
Thumbnail
或許,你害怕的不是失敗或錯誤本身, 而是失敗和犯錯,需要面對別人的眼光,承受可能的結果, 當你覺察這樣的慣性與態度,試著洞察背後的真相, 那將為你帶來新的轉機,新的開始,結束與重生。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一切的糾結與不愉快, 可以說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但造成不自信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反覆思索許多次, 我認為「是否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佔了很大的成分。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而自己黯淡無光; 看著別人大方展現,而自己消極隱藏; ⋯⋯ 總是不斷地看著別人的好,總是不斷地挑自己
Thumbnail
#哲學諮商 #心理諮商 #心靈探索 昨天體驗了一個小型的哲學諮商活動,過程中我們不談論感受,就純粹的了解「煩惱」,煩惱通常是因為我們被自己的想法觀點遮蔽了,大腦的運作是二元性的,當你框住了妳認為所是的觀點時,在這個觀點以外的全部都被大腦排除,但感受無法處理這個被排除的部分是什麼,進而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