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吞下紅色藥丸,進入真實世界-2 《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日常的幻想與愉悅消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羅伯.賴特(Robert Wright),《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普林斯頓大受歡迎的佛學與現代心理學》,究竟出版

日常的幻想

讓我們看看一個簡單卻基本的例子:你吃了一些垃圾食物,感到短暫的滿足。但緊接著才過了幾分鐘,你就覺得自己對這些食物已無力招架,或許還渴望再吃更多。為什麼這是說明日常幻想的好例子,理由有二:

第一,這闡明了我們的幻想可以有多麼隱微。當你相信自己是彌賽亞,或者外國特務正密謀暗殺你,那麼大吃一盒撒滿糖粉的甜甜圈,可說是毫無意義。本書將討論的許多幻想之源也是如此:這些都跟錯覺比較有關,而不是對「幻想」一詞更戲劇化的理解。也就是說,事情並不像眼睛所見的那樣。在本書最後,我也會主張,所有這些錯覺加總起來,將大幅度扭曲真實,徹頭徹尾如幻想般失去方向。

垃圾食物適合說明日常幻想的第二個理由,是因為這是佛陀教導的基礎。好吧,並不是如字面般的基礎,畢竟兩千五百年前佛陀說法時,今日這些垃圾食物並不存在。我的意思是,佛陀教導的基礎,就是人類整體的動力會受到感官愉悅的強大吸引,而這種歡愉最多也只是像風一樣瞬間即逝。佛陀要傳遞的主要訊息之一,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愉悅會迅速消逝,讓我們只會渴望更多,耗費光陰去追尋下一個能滿足自己的事物:下一個撒滿糖粉的甜甜圈、下一次性交、下一次職務升遷,或下一次網購。但這些刺激總是會消逝,並讓我們想要更多。英國搖滾樂隊滾石樂團有句歌詞就是「我無法獲得滿足」,而依照佛教教義,這就是人類的狀態。

確實,佛陀斷言生命充滿痛苦。但有些學者認為,「痛苦」其實無法完整傳達出「苦」的涵義(梵語原文:dukkha,佛教第一聖諦)。就某些目的來說,「dukkha」還可以譯為「不滿足」。

那麼,追求甜甜圈、性愛、升遷或是網購,到底哪個部分是錯覺?不同的追求會連結到不同的錯覺,但目前我們可以專注於這些渴求的共同錯覺:高估其能帶來的快樂。

我要重申,幻想本身十分隱微。如果我問你,是否認為獲得升遷、下次考試拿A,或是再吃一個甜甜圈能帶給你永恆的至福?你一定會說「不」。但另一方面,我們卻常以偏頗的期待在追求這些事物。我們會花較多時間來預想升遷之後那種意氣風發的模樣,而不是升遷帶來的煩惱。或許這背後還有某種沒說出口的意義:一旦達成長期追求的目標、一旦抵達顛峰,我們就能夠放鬆下來,或至少認為事情會持續變得更好。同樣地,當我們看到那裡擺了一塊甜甜圈,會立即想像這有多好吃,而不是想到吃了一塊之後,沒多久又會想再吃一塊,也不會想到因攝取大量糖分而產生的亢奮情緒退去之後,會感到些微疲倦或暴躁。

愉悅為何消逝?

為何這類的扭曲會內建在人類的期望當中?

針對這個問題,不需要火箭科學家來解釋,演化生物學家就能解決。或是只要願意花點時間想想演化是如何運作的人,也都能勝任。

基本邏輯就是:人類是在天擇的「設計」下,去做特定事情,以幫助我們祖先把基因傳遞給下一代。這些事情包括:吃喝、性交、贏得他人尊敬,以及打敗競爭者。再次說明我把「設計」二字加上引號,是因為天擇不是具有意識和智慧的設計者,只是無意識的過程。儘管如此,天擇確實創造出生物,彷彿這位有意識的設計者在手忙腳亂一陣之後,讓生物成為有效的基因傳播者。

所以,做為一種思想實驗,把天擇視為「設計者」可說是十分合理。再把你自己放進這整個計畫中後追問:「如果你要設計出善於散播自身基因的生物,要如何讓他們奮力追求這些目標?」換句話說,假設有吃有喝、有性交、能傲視群倫又可以擊敗對手,才有助於我們的祖先散播基因,那麼你該如何設計他們的大腦,讓他們能追求這些目標?我認為至少有三項設計的基本原則是合理的:

一、完成這些目標應要能帶來愉悅感,畢竟動物(包含人類)都想追求能帶來愉悅的事物。
二、愉悅不應永遠持續。畢竟,如果愉悅感沒有消退,我們就不會再去尋求;第一餐就會是最後一餐,因為永遠不再感到飢餓。性交也是,只要做過一次,終生就沐浴在性愛歡騰的餘暉之下。如此一來,基因就無法大量繁殖到下一代了!
三、動物的大腦應該要更專注在「原則一」,遠勝於「原則二」。也就是愉悅會伴隨著目標達成而出現,並且很快就會隨之消散。畢竟,如果你專注在原則一,就會以純粹的喜好追求食物、性愛和社會地位這類事情。要是專注在原則二,那麼你一開始就會躊躇而矛盾。例如,你可能會問:「如果愉悅感這麼快就消散,而消散後只會讓你想要更多,那麼熱烈追求愉悅的意義何在?」接著,在你還沒想清楚怎麼回事前,就對生命充滿厭倦,並且希望自己主修哲學。

如果把這三項設計原則放在一起,你所得到的「人類困境合理解釋」,就跟佛陀診斷的一樣。「是的,」祂說,「愉悅感瞬間即逝,而且不斷讓我們感到不滿足。」原因是,愉悅感的消逝是天擇設計而出,唯有如此接踵而至的不滿足,才會讓我們追求更多愉悅感。畢竟,天擇「不希望」我們快樂,只「希望」我們有生產力,也就是真的能生產。而要我們具有生產力,就是讓我們能強烈期待愉悅感,但愉悅感本身卻無法非常持久。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遞物質,和愉悅感、期待歡愉感受的情緒有關。因此科學家可以在觀察多巴胺時,看到上述邏輯在生物化學上發揮功能。他們針對猴子進行一項開創性的研究:在猴子舌頭滴上香甜的果汁,同時監控會釋放出多巴胺的神經元。果然不出所料,當猴子舌頭一碰觸到果汁,就立即釋放出多巴胺。接著,再訓練到只要燈一開,猴子就會期待有果汁滴下。到後來,只要燈一開,神經元產生的多巴胺就越來越多,而當舌頭碰觸到果汁之後,產生的多巴胺就越來越少。

我們無法確切得知這些猴子有什麼感覺。但看來隨著時間過去,牠們期望甜味所帶來愉悅感越來越高,但甜味真正帶來的愉悅感卻越降越低。若把這個推測轉換到人類日常處境的話,就是:
如果你初次嘗到某種讓你感到愉悅的事物—例如,假設你一輩子都沒吃過甜甜圈,這時有人遞給你一塊並要你嘗嘗。你咬了一口,甜甜圈的滋味滲入味蕾,接著你體內的多巴胺大爆發。然而,一旦你成了甜甜圈忠實主顧,那麼多巴胺釋出的高峰,就會變成是你熱切盯著甜甜圈、卻未真正咬下去的這段時間。此外,你這時咬下甜甜圈之後所釋放出的多巴胺,數量也會遠少於你的舌尖與甜甜圈初次相遇的瞬間。

咬下甜甜圈前所出現的多巴胺大爆發,就是讓你獲得更大喜樂的承諾;咬下甜甜圈後的多巴胺驟降,在某種意義上意味著承諾的落空,或至少這是在生物化學上承認之前的過度承諾。你相信這個承諾(預期的愉悅感比吃到後獲得的愉悅感更大),就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遭到誤導,或是讓我用更激烈的說法—你被騙了。

這說來有點殘酷,但你對天擇能有什麼期待?它的工作就是要建造出能散播基因的機器。如果這部機器需要加入一些錯覺才能運作,那麼,裡頭就會有錯覺。

本文節錄自羅伯.賴特(Robert Wright),《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普林斯頓大受歡迎的佛學與現代心理學》,究竟出版
究竟出版

● 雪倫.薩爾茲堡,《靜心靜坐的練習》作者、內觀禪修學會共同創始人
從有經驗的冥想者到固執的懷疑論者,這本書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有用的。
● 喬納森.古德,普林斯頓大學宗教系教授
這是一本好書。結合進化心理學、哲學,還有佛教傳統經典和個人靜坐經驗,絕對獨特!
● 蘇珊.坎恩,《安靜,就是力量》作者
透過充滿個性的幽默、智慧及適度的懷疑,完整闡述佛教的科學、力量與實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5會員
7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圓神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普林斯頓大學高評分公開課程! 第一本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佛學的作品,解析佛教推崇的靜坐,如何成為擁有清晰思慮和持久幸福的關鍵。 現在,只要打開這扇門,你就能在「幻相和奴役」「洞察和自由」之中,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 希望這問題不會過度誇大人類的處境:你看過《駭客任務》這部電影嗎?
這不是那種典型的愛情劇本,因為翻開第一頁,故事立刻進入倒數:90分鐘──這是他們能夠相處的最後時光。 凱莉思和麥斯是彼此的最初與唯一,卻因為一次意外事件,共同墜入無法想像的絕境,不斷墜落無垠星空......
圓神小編推薦:每天起床時都宛如殭屍般厭世?連假結束前想到隔天要上班,就難過到無法入睡?想治療「星期一症候群」的人、想消除「為什麼要上班」想法的妳,請務必拿起這本書,治癒焦躁不安的心!
圓神小編推薦:已逝的《孤獨的美食家》作者谷口治郎,在享譽國際的作品《走路的人》裡,以自己為藍本記錄下一趟趟步行中,與心對話的詩意片刻。沒有多餘對白,只有畫筆魔法師筆下一幕幕緩慢移動著的優美景色,生活中隨處可得的美好,不需要萬丈波瀾的精采,只要用心就能體會的溫柔日常。
一個人需要追求的品質生活到底是什麼?最重要的其實在於一個人對生活的態度,你既要有接受最好的一切的能力,也要有面對最壞的一切的坦然心態。你相信自己值得擁有更好的,並為此而竭盡全力。當你面對一切不如意時,你要用安靜從容且強大的內心去承受一切。真正擁有品質生活的人,從不與別人比較,而是與自己比較。
究竟小編推薦:小心!意志力有額度限制!今天忍住不吃棉花糖,明天反而暴走狂嗑鹹酥雞!美國心理學教授大衛‧德斯諾「情緒科學實驗室」認證─感激、同理與自豪這三種親社會情緒才是成功的契機。
普林斯頓大學高評分公開課程! 第一本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佛學的作品,解析佛教推崇的靜坐,如何成為擁有清晰思慮和持久幸福的關鍵。 現在,只要打開這扇門,你就能在「幻相和奴役」「洞察和自由」之中,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 希望這問題不會過度誇大人類的處境:你看過《駭客任務》這部電影嗎?
這不是那種典型的愛情劇本,因為翻開第一頁,故事立刻進入倒數:90分鐘──這是他們能夠相處的最後時光。 凱莉思和麥斯是彼此的最初與唯一,卻因為一次意外事件,共同墜入無法想像的絕境,不斷墜落無垠星空......
圓神小編推薦:每天起床時都宛如殭屍般厭世?連假結束前想到隔天要上班,就難過到無法入睡?想治療「星期一症候群」的人、想消除「為什麼要上班」想法的妳,請務必拿起這本書,治癒焦躁不安的心!
圓神小編推薦:已逝的《孤獨的美食家》作者谷口治郎,在享譽國際的作品《走路的人》裡,以自己為藍本記錄下一趟趟步行中,與心對話的詩意片刻。沒有多餘對白,只有畫筆魔法師筆下一幕幕緩慢移動著的優美景色,生活中隨處可得的美好,不需要萬丈波瀾的精采,只要用心就能體會的溫柔日常。
一個人需要追求的品質生活到底是什麼?最重要的其實在於一個人對生活的態度,你既要有接受最好的一切的能力,也要有面對最壞的一切的坦然心態。你相信自己值得擁有更好的,並為此而竭盡全力。當你面對一切不如意時,你要用安靜從容且強大的內心去承受一切。真正擁有品質生活的人,從不與別人比較,而是與自己比較。
究竟小編推薦:小心!意志力有額度限制!今天忍住不吃棉花糖,明天反而暴走狂嗑鹹酥雞!美國心理學教授大衛‧德斯諾「情緒科學實驗室」認證─感激、同理與自豪這三種親社會情緒才是成功的契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慾望和理性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揭示了為何慾望永遠無法滿足,並分析了完全遵循慾望和完全依賴理性兩種極端狀態的不可行性。作者指出,對於人類來說,如何有效地使用和控制慾望,尋求理性的思考,是推動文明發展的關鍵。探索人類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才能更好地理解人類行為的複雜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貪求五欲就好像舔刀口上的蜜,雖然只有一點點甜味,卻不知不覺地傷了舌頭,「如蜜塗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 另外又說,我們貪求五欲,求不到很痛苦;得到的時候,卻又很恐懼、苦惱隨時都可能再失去;失去的時候又很懊惱。甚至有的人為了貪欲而失去了寶貴的性命,就好像飛蛾撲火一樣。
Thumbnail
走向身心合一的過程,若說寫隨筆是功臣,那枕在後方的大Boss功臣絕對是MM飲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向我們解釋了為什麼人類會陷入永無止境的追求,以及佛教思想如何幫助我們平衡這種狀態。它提醒了我們學會享受當下,並放下過去的遺憾與未來的期待,從而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應該做的事很多,但冥想卻能帶來周全的同步、增進Vision的能力,最後脫離線性成長而成為指數型成長。 但這些都不是目的地,目的地是給予,而給予的來源是愛。
Thumbnail
多生累劫的因因果果,在世間法很多的學問、學說沒有交代甚至沒有去觸及,如何去解決?人的心性要保護它的純潔,只要是正確良善的宗教,很多跟佛法相應之處,但是最究竟的問題是在佛法中得到答案。什麼答案?生生死死,不斷地六道輪迴,不斷投生到很多的境界,比如投到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等境界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人的一生好像都在不斷的追求,追求新的目標,追求更大的成功。不斷的追求的背後,代表著我們沒有辦法得到持續的滿足感,就如同肚子餓這種生理需求一樣,吃了食物之後會感到飽足感,但一陣子之後,肚子又會開始餓了,迫使我們又需要去找食物來填補肚子,這是人類為了持續繁衍的進化結果。《重啟人生》一書的作者Arthur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慾望和理性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揭示了為何慾望永遠無法滿足,並分析了完全遵循慾望和完全依賴理性兩種極端狀態的不可行性。作者指出,對於人類來說,如何有效地使用和控制慾望,尋求理性的思考,是推動文明發展的關鍵。探索人類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才能更好地理解人類行為的複雜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貪求五欲就好像舔刀口上的蜜,雖然只有一點點甜味,卻不知不覺地傷了舌頭,「如蜜塗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 另外又說,我們貪求五欲,求不到很痛苦;得到的時候,卻又很恐懼、苦惱隨時都可能再失去;失去的時候又很懊惱。甚至有的人為了貪欲而失去了寶貴的性命,就好像飛蛾撲火一樣。
Thumbnail
走向身心合一的過程,若說寫隨筆是功臣,那枕在後方的大Boss功臣絕對是MM飲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向我們解釋了為什麼人類會陷入永無止境的追求,以及佛教思想如何幫助我們平衡這種狀態。它提醒了我們學會享受當下,並放下過去的遺憾與未來的期待,從而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應該做的事很多,但冥想卻能帶來周全的同步、增進Vision的能力,最後脫離線性成長而成為指數型成長。 但這些都不是目的地,目的地是給予,而給予的來源是愛。
Thumbnail
多生累劫的因因果果,在世間法很多的學問、學說沒有交代甚至沒有去觸及,如何去解決?人的心性要保護它的純潔,只要是正確良善的宗教,很多跟佛法相應之處,但是最究竟的問題是在佛法中得到答案。什麼答案?生生死死,不斷地六道輪迴,不斷投生到很多的境界,比如投到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等境界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人的一生好像都在不斷的追求,追求新的目標,追求更大的成功。不斷的追求的背後,代表著我們沒有辦法得到持續的滿足感,就如同肚子餓這種生理需求一樣,吃了食物之後會感到飽足感,但一陣子之後,肚子又會開始餓了,迫使我們又需要去找食物來填補肚子,這是人類為了持續繁衍的進化結果。《重啟人生》一書的作者Arth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