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總是告訴我們要追求快樂、要正向、要樂觀,可是,為什麼要否定其他的情緒反應呢?
上一篇
【插畫日記EP1 |那段不明原因的憂鬱低潮期】提到了我在大三時期陷入了一段很痛苦的狀態,那時候決定去學校的諮商輔導中心諮詢。我的輔導老師是個溫柔的女老師,第一次的諮商輔導,她只是跟我說,可以聊聊自己的生活,不知道聊什麼也可以介紹一下自己,輔導室的環境很舒服,有一種很放鬆的氛圍,老師們種了很多植物,自然地陽光從窗外照進室內。一開始很自然地跟老師聊天,跟老師說了這段時間會做惡夢、睡不好、常常想回家、覺得人際出了障礙等等,不知不覺就忍不住開始哭了,至於為什麼想哭,我也不知道。
老師默默地聽我邊掉眼淚邊說我的學校生活約50分鐘,結束時老師告訴說,下周有空的時間歡迎再來找老師聊天,接著一個學期,我每周都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去和老師聊天,雖然還是常常喘不過氣。
父母那時候其實一直不大能理解為什麼老是想回家,雖然他們也不會阻止,媽媽曾經在我極力要求下帶我去醫院做了胸腔科呼吸運動檢查,在醫院的檢查走廊上來回跑步,再照指示對著機器吐氣,失敗了好多回,又重新來一遍,結果是雖然檢查過程失敗很多回,但呼吸道跟肺部都是健康的。媽媽覺得我是想太多,殊不知就是這個”想太多"讓我很痛苦,如果腦袋能有個開關能夠暫時停止思考該有多好。
找回生活的平靜與知足
那時候除了上課外,也擔任附近小學生的畫畫家教,其中一位喜歡閱讀的媽媽和我的個性很合拍,經常會分享書籍,她介紹了一本極簡主義的書籍給我(就是前面提到的佐佐木的書籍喔!)。那時候開始接觸到極簡觀念後,開始自備餐具(因為覺得用外面的餐具也是製造不必要的物品),接著又加入了不塑之客。
也不清楚是不是輔導加上有了些新的生活目標,我漸漸地開始不再做惡夢,呼吸不過來的情況也有所改善,當然這只是我的個案。但從這段過往,也點醒了我一些事,
以前總是追求快樂的生活,長大後發現那是不可能的,人都會有憂鬱、傷心、生氣,這些情緒也是組合成美好生活的一部份,找到生活的平靜跟知足,反而能夠獲得真正的幸福。
未來插畫日記,會繼續分享 擺攤 / 畫圖 / 兒童美術老師 的 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