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12/12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性侵受害者,從逃避到挺身之路《十三歲後,我不再是我》

在開始今天的說書之前,我先確認一下我們的價值觀是在同一頁上。如果今天有個殺人兇手和倒在地上的被害人,我會譴責這個殺人兇手,當然有很多複雜的可能性,先不要想這麼多。如果今天這位兇手並不是殺人,而是性侵這位被害人,或者只是在書局裡猥褻了一位國中生,你會譴責誰呢?
Hello guys,歡迎回來NeKo嗚喵的說書時間,嗚喵!我知道開頭舉的那個例子對大家來說感覺太遙遠,至少在日常生活中好像比較難聽到,Joeman曾經做過一支影片是正妹的私訊到底長怎樣?絕對18禁我差一點點因為這支影片拒絕做正妹。欸? 我在說什麼?我本來就不是正...(消音+黑畫面)
簡單來說就是sandy收到很多生殖器的照片,小葵收到一封性騷擾的訊息,也許你們會覺得Joeman這支影片很好笑,但它其實在傳達的就是:這些女實況主正在遭受非常直接的性暴力,就曾經有粉絲想跟我要原味內褲,或者直播的時候在聊天室討論我的尺寸之類的,很多時候拿捏不好的黃色笑話,都足以構成最低門檻的性暴力,真的夠不舒服了。
今天這本書的作者很勇敢的走出來,要跟大家說被性侵之後如何重生,並且她想要用這樣的勇氣,矯正社會對於性侵受害者的歧視—《13歲後,我不再是我》
其實從以前我就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重大刑案、酒後駕駛,社會很明顯地會指責犯人,但如果是性侵案件,指責犯人是渣的同時,多數會伴隨一句:
「不過她穿的也夠少的引人犯罪」
怎麼?現在穿搭要考慮天氣配色,連旁人的智商都要考慮進去嗎?更可怕的是,我們都以為壞人都是陌生人,孰不知其實很多犯人都是我們最親的人。朋友、同學、老師,最可怕的是父母,在懵懂無知的年代,還搞不清楚自己的身體,就被最親的人撕裂了。
這類的主題其實很多電影、小說討論,像熔爐、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希望:為愛重生、漢娜的遺言等等...太多太多了。台灣前陣子也發生輔大性侵事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跳出來道歉的居然是被強暴的學姊,從她的一字一句中我仍然記憶猶新,她還在試著處理自己身上的傷,同時間處理這件事情的老師又再撕裂她一次。
我們的社會經常不允許受害者成為受害者,總是急急地指著她開始全身檢討,是不是你喝得太醉?是不是你裙子穿得太短?是不是你語言裡暗藏暗示讓他誤會?在這樣的氛圍下,受害者根本孤立無援,假設出手的是自己的爸爸,那更是...徹底被摧毀的傷痛。
作者在13歲的時候被她爸爸撫摸了全身,就這樣長達了好幾年,她到了快四十歲才有勇氣走出來,這過程中她不覺得她自己被當作一個人,而是一個物品,可能會有人覺得為什麼不反抗?為什麼不跟媽媽或者其他大人求救?

對方不是別人,是自己的爸爸
而13歲又是一個對性懵懂的年紀,只知道現在這件事情不應該發生,卻無能為力阻止,「有誰會相信我?」這樣的心情不斷焦慮地重複。這本書完整記錄了她從泥沼裡爬出來,到最後成為護理師幫助別人。這中間經歷了自暴自棄、自殘、自殺未遂,各種破碎傷害的心情。
我只能說看這本書不可能會心情好,可是它卻能清楚明白地傳達受害者經歷的每一個階段
身為受害者要怎麼幫助自己痊癒
身為協助者要怎麼幫助受害人
性侵或者性暴力都不是肉眼上能看見的傷,更不能因為事件的大小就分嚴重程度。這世界上所有的性暴力都不應該存在,因為每個人能承受的傷痛都不一樣
除非有人甘願將自己物化

否則請尊重每一個身邊的同性或異性
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這麼難,別動手動腳、把生殖器遮好、討論性器官的時候請拿捏分寸、確認對方是能夠開黃色笑話的關係,大概就這樣
書中提到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護理師要採取被害人身上的證據,她並沒有經過被害人同意,只想著要盡快趁著證據還沒消失之前 那女孩說:
「那天晚上我被兩個陌生人侵入了身體」
這句話我聽著都心碎了
她(作者)經歷的事情不應該在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所以不管是男是女是圓是扁,都應該要看看一個受害者是怎麼走出來的。希望這本書傳遞的內容能夠稍稍改變一下社會氛圍,尤其是檢討被害人這一點。

他們沒有做錯任何事情
沒有做錯任何事,沒有錯 沒有錯 沒有錯。太重要了要重複三次
不是只有女生會被傷害,男生也會、小孩也會、名人也會,你我都有機會遇上這破事,站在同理心的立場,喪心病狂不可能消失。至少我們要記得幫助受傷的人。
超級英雄不需要有超能力 有時候只需要站在對方的立場 多想一步就好
最後,請用訂閱代替掌聲。我們下個星期二晚上八點見啦,大家掰掰
沒有錯的人就不需要感到羞恥,或者有罪惡感,下地獄的不會是折翼的天使 懂?
◎拒絕暴力 請撥打113 ◎尊重身體自主權 請撥打113、110 ◎反霸凌專線:0800-200-885 ◎檢舉性騷擾專線:080-211459
📚書籍資訊📚 「那一刻起,我再也分不清愛和侵略的界線,   因為,我已經失去了,我自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