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為你睡了,卻發現你竟然坐起身,一臉憂愁,我問你怎麼了,你竟然哭了起來。
你說:「媽媽,為什麼有人要拿我們的傘?」 我心想,我的天啊,我以為前幾天的對話後我們就處理完這件事情了,原來這件事情你還放在心裡。 你比我想的還在意且還深沉,你不只是哭鬧著想要回傘,還一直跟我討論著為什麼別人要做這樣的事情,他們難道沒有別的方法嗎? 他們拿東西的時候的想法是什麼。
我跟你說了很多這世界上有好人也有壞人的事,我跟你說了為什麼那些人要拿傘,我也跟你說了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掉過東西,我還跟你說了自己掉東西的慘痛經驗 然後我問你,那把醜比頭款式的傘還買得到,要不要買一隻一樣的?
你說:「我不要,如果還是一樣圖案的,我只是想要我原本的傘。」 嗯,是阿,如果是媽媽我也不會想要買回一樣的。
突然覺得自己小看了你,五歲的你其實腦中思考的複雜度,比我這個大人簡單看待你是截然不同的
就像四歲的某一天你告訴我:「媽媽,請你以後講飯,不要講飯飯,講麵,不要講麵麵。」
我想起了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也常常覺得,大人怎麼把我看得這麼幼稚,甚至覺得大人把簡單的事情變得好複雜,大人怎麼那麼不容易開心。
你是不是也是這樣想呢?
我跟你聊了很多,我聊我的心愛的迪士尼雨衣被偷的事情,你反而告訴我,如果當初我怎麼做,雨衣就不會被偷了,然後再問我:你怎麼不去調監視器?
我哈哈大笑說,有ㄟ,你果然是我的小孩,我有去調監視器,但櫃台人員說我要先報警,請警察來才看能看監視器
「那你報警了嗎?」 「沒有。因為我被外婆阻擋,說人生不要浪費在這上面。」
很抱歉,親愛的孩子,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媽媽沒有處理的很好,大概是當天下了很大的雨,好冷也好累,媽媽只用爬蟲類腦責怪你不小心、要你記取教訓,忘了我們在面對每一些狀況的時候,我的語言我的態度都將會成為你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的內在語言。
也許,我該拿掉自己的成見與自以為是,能夠少說一點,多聽你說,好好看著你的眼睛聽你說話,或許我一直對待的你是自己腦中期待跟假想的你,把角色僵化了,你就是小孩,我就是比你懂,你就是得聽我的安排,然後像是一場實驗般地看著我安排什麼,你配合的如何。 今天起,媽媽會再多練習,真正的去了解你的小腦袋在想什麼,你所看到的世界是什麼,不會在拚了命的用自己的觀點先幫你描繪了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




以為你睡了,卻發現你竟然坐起身,一臉憂愁,我問你怎麼了,你竟然哭了起來。
你說:「媽媽,為什麼有人要拿我們的傘?」 我心想,我的天啊,我以為前幾天的對話後我們就處理完這件事情了,原來這件事情你還放在心裡。 你比我想的還在意且還深沉,你不只是哭鬧著想要回傘,還一直跟我討論著為什麼別人要做這樣的事情,他們難道沒有別的方法嗎? 他們拿東西的時候的想法是什麼。
我跟你說了很多這世界上有好人也有壞人的事,我跟你說了為什麼那些人要拿傘,我也跟你說了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掉過東西,我還跟你說了自己掉東西的慘痛經驗 然後我問你,那把醜比頭款式的傘還買得到,要不要買一隻一樣的?
你說:「我不要,如果還是一樣圖案的,我只是想要我原本的傘。」 嗯,是阿,如果是媽媽我也不會想要買回一樣的。
突然覺得自己小看了你,五歲的你其實腦中思考的複雜度,比我這個大人簡單看待你是截然不同的
就像四歲的某一天你告訴我:「媽媽,請你以後講飯,不要講飯飯,講麵,不要講麵麵。」
我想起了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也常常覺得,大人怎麼把我看得這麼幼稚,甚至覺得大人把簡單的事情變得好複雜,大人怎麼那麼不容易開心。
你是不是也是這樣想呢?
我跟你聊了很多,我聊我的心愛的迪士尼雨衣被偷的事情,你反而告訴我,如果當初我怎麼做,雨衣就不會被偷了,然後再問我:你怎麼不去調監視器?
我哈哈大笑說,有ㄟ,你果然是我的小孩,我有去調監視器,但櫃台人員說我要先報警,請警察來才看能看監視器
「那你報警了嗎?」 「沒有。因為我被外婆阻擋,說人生不要浪費在這上面。」
很抱歉,親愛的孩子,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媽媽沒有處理的很好,大概是當天下了很大的雨,好冷也好累,媽媽只用爬蟲類腦責怪你不小心、要你記取教訓,忘了我們在面對每一些狀況的時候,我的語言我的態度都將會成為你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的內在語言。
也許,我該拿掉自己的成見與自以為是,能夠少說一點,多聽你說,好好看著你的眼睛聽你說話,或許我一直對待的你是自己腦中期待跟假想的你,把角色僵化了,你就是小孩,我就是比你懂,你就是得聽我的安排,然後像是一場實驗般地看著我安排什麼,你配合的如何。 今天起,媽媽會再多練習,真正的去了解你的小腦袋在想什麼,你所看到的世界是什麼,不會再拚了命的用自己的觀點先幫你描繪了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也或者你也在教我,其實世界並不是我看到得這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32內容數
成為自己的再生父母,好好的陪伴自己重新長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is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嘿,親愛的自己,下雨天感覺很糟對嗎? 尤其帶著孩子出門,看著他不受控的拿著傘,雨水以各種弄濕他的衣服:沒撐好雨水淋到頭上、收傘的時候傘上的水直接淋濕鞋子、拿著傘的時候又抱著傘,弄濕了衣服與褲子。 撐著傘搖來晃去的一直打到路人,沒撐傘的時後又會不能安分地好好拿,還是會打到路人,最後從汐止遠雄要回家了
買了一張樂透,兌獎前想起了吸引力法則,不是說要假裝自己中了樂透,一種現在進行式的心態才會美夢成真嗎?於是一邊拿著奶瓶餵食嗷嗷待哺的新生兒,一邊想像著自己中了扣除了百分之二十的稅金後要怎麼花。 比起什麼環遊世界這種太自由的人生,上有老父母下有兩個幼兒的人生實際很多,想到某些細節時,我還真的認真的規畫起
在家育兒的生活覺得沒有花到太多錢,但帳單一出來還是很可觀,逐一清點明細才發現真的都是一點一點地累積。 每次在這個時候就會很兩難,到底要不要在一些小錢上計較,看起來是小錢,但是累積起來就是一筆,但為了這些小錢斤斤計較,那耗費的心煩,也是小小的,但小小的心煩,也是會累積成一股巨大令人煩躁的感覺吧? 不過
中午帶著舜仔一起到中山地下街的誠品,才驚覺自己好久沒有好好逛書店,很想要享受一個人逛書店的開心,只好讓孩子戴上耳機,聽他喜歡的英文兒歌,我才能好好快速翻完目錄中的幾個自己有興趣的篇章,但同時又覺得對孩子很抱歉,不知道小小孩戴著耳機是否會傷聽力。 在育兒過程中,常常有自己的聲音在對愛的教育衝撞,一直力
第一部分題綱主要在說課題分離,岸見老師希望親子間能夠明確劃分出界線,身為子女的應該告訴父母「我的人生請讓我自己決定。」說這句話的同時也必須為自己所做的決定負起責任,也不要總是去想,別人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人。 古賀史健老師則就職場上的課題分離認為「對話」「溝通」的重要性,而溝通對話必須來自於有共同概念的
2017/5/20 這次的座談是就三個題綱來討論 第一個題綱是人際分離的課題 先由岸見一郎回答, 接著由古賀史見回答,再由絢慧老師做小結。 岸見一郎以自己小時候的故事為例 小時候的岸見想去同學家,問媽媽"可不可以" 媽媽表示"你自己決定就可以了" 這是岸見第一次感覺到課題分離 而究竟為何要問可不可以
嘿,親愛的自己,下雨天感覺很糟對嗎? 尤其帶著孩子出門,看著他不受控的拿著傘,雨水以各種弄濕他的衣服:沒撐好雨水淋到頭上、收傘的時候傘上的水直接淋濕鞋子、拿著傘的時候又抱著傘,弄濕了衣服與褲子。 撐著傘搖來晃去的一直打到路人,沒撐傘的時後又會不能安分地好好拿,還是會打到路人,最後從汐止遠雄要回家了
買了一張樂透,兌獎前想起了吸引力法則,不是說要假裝自己中了樂透,一種現在進行式的心態才會美夢成真嗎?於是一邊拿著奶瓶餵食嗷嗷待哺的新生兒,一邊想像著自己中了扣除了百分之二十的稅金後要怎麼花。 比起什麼環遊世界這種太自由的人生,上有老父母下有兩個幼兒的人生實際很多,想到某些細節時,我還真的認真的規畫起
在家育兒的生活覺得沒有花到太多錢,但帳單一出來還是很可觀,逐一清點明細才發現真的都是一點一點地累積。 每次在這個時候就會很兩難,到底要不要在一些小錢上計較,看起來是小錢,但是累積起來就是一筆,但為了這些小錢斤斤計較,那耗費的心煩,也是小小的,但小小的心煩,也是會累積成一股巨大令人煩躁的感覺吧? 不過
中午帶著舜仔一起到中山地下街的誠品,才驚覺自己好久沒有好好逛書店,很想要享受一個人逛書店的開心,只好讓孩子戴上耳機,聽他喜歡的英文兒歌,我才能好好快速翻完目錄中的幾個自己有興趣的篇章,但同時又覺得對孩子很抱歉,不知道小小孩戴著耳機是否會傷聽力。 在育兒過程中,常常有自己的聲音在對愛的教育衝撞,一直力
第一部分題綱主要在說課題分離,岸見老師希望親子間能夠明確劃分出界線,身為子女的應該告訴父母「我的人生請讓我自己決定。」說這句話的同時也必須為自己所做的決定負起責任,也不要總是去想,別人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人。 古賀史健老師則就職場上的課題分離認為「對話」「溝通」的重要性,而溝通對話必須來自於有共同概念的
2017/5/20 這次的座談是就三個題綱來討論 第一個題綱是人際分離的課題 先由岸見一郎回答, 接著由古賀史見回答,再由絢慧老師做小結。 岸見一郎以自己小時候的故事為例 小時候的岸見想去同學家,問媽媽"可不可以" 媽媽表示"你自己決定就可以了" 這是岸見第一次感覺到課題分離 而究竟為何要問可不可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小時候,我算是那群不那麼幸福的小孩中的一員。爸爸媽媽常常吵架,讓家裡死氣沈沈的。我還小,不敢吭聲,深怕自己說了些什麼會被掃到颱風尾。在學校裡,我和班上的同學玩在一塊,下課時我們聊天、玩鬼抓人和躲貓貓,感情十分融洽。然而,我卻時常從他們嘴中聽到一些刺耳的話語,嘲諷我的外貌。當時的我還小,覺得這都沒
Thumbnail
近期,家裡發生了一些小事 親戚小孩的父親打電話向小孩借錢。 我又傻眼又憤怒,我向家人講了我的生氣和價值觀 大人就該有大人的樣子,我這樣說。 再怎樣沒錢,都應該自己好好想辦法,向外求救 而不是找上自己的小孩,尤其,孩子還沒有出社會,還在就學中   媽媽不同意我的觀點 她認為,父母沒錢了
Thumbnail
可能是我對孩子太過嚴格了。 傍晚拖著一身的疲憊回家,如常接小孩、煮飯、陪讀。突然班上一位家長問我可不可以幫忙拍國語某一課的學習單,因為她不知道他小孩放去哪裡了?我才剛開口問小孩所有學習單放哪裡,他就開始嚎啕大哭,而且是那種釋放的大哭。 他說他不敢告訴我,他也少了一課,昨天老師突然要檢查,他怎麼找
Thumbnail
有天帶著兩個孩子外出吃飯時,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這一幕讓我回憶起孩子小時候,跟所有的孩子一樣,他們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作者陳志恆以輔導老師的角度探討親子關係,指出父母焦慮、委屈及教養負擔導致孩子受傷。書籍從觀點、改變和學習角度探討如何建立互信關係,讓孩子發展獨立自主。文章觸及家長內在需求,呼籲放手信任孩子。對於教養挑戰,提出思考與改變之路。
Thumbnail
爸媽不是萬能的,很多時候遇上的問題,還是需要孩子學會如何靠自己去解決。 但身為父母,我們的陪伴與關心,是孩子人格成長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Thumbnail
張敏言!我叫妳幾次了!!是不會回答嗎?! 我坐在公園椅子上,看著嘶吼的媽媽,正在拿下女兒的耳機,然後說著:我講幾遍了⋯⋯我叫妳名字一次就要回答我,每次都要喊那麼多次也不理人!我剛下班也很累耶!不是只有妳上課累,好嗎?!可不可以體諒一下我,我還要工作還要買菜還要接妳放學⋯⋯ 也許公園旁的停車場這條路,
她把自己裹進被子裡,假裝自己在卡通《金銀島》的船上,外面正有狂風暴雨侵襲。「快睡著吧!快睡著吧!」她對自己說。以至於當她多年以後,看同事在午休時間玩《還願》遊戲時,看到小杜美心因父母爭吵,而精神緊繃、拿著彈珠互敲時,她十分有帶入感。
Thumbnail
 「媽媽,我明天不想上學。」小一的兒子在睡前跟我說。 「不行。是因為明天要考期中考嗎?」我回答,兒子開始哭。 「因為我沒有同學想要的恐龍卡,同學會打我。媽媽我可以轉班嗎?」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小時候,我算是那群不那麼幸福的小孩中的一員。爸爸媽媽常常吵架,讓家裡死氣沈沈的。我還小,不敢吭聲,深怕自己說了些什麼會被掃到颱風尾。在學校裡,我和班上的同學玩在一塊,下課時我們聊天、玩鬼抓人和躲貓貓,感情十分融洽。然而,我卻時常從他們嘴中聽到一些刺耳的話語,嘲諷我的外貌。當時的我還小,覺得這都沒
Thumbnail
近期,家裡發生了一些小事 親戚小孩的父親打電話向小孩借錢。 我又傻眼又憤怒,我向家人講了我的生氣和價值觀 大人就該有大人的樣子,我這樣說。 再怎樣沒錢,都應該自己好好想辦法,向外求救 而不是找上自己的小孩,尤其,孩子還沒有出社會,還在就學中   媽媽不同意我的觀點 她認為,父母沒錢了
Thumbnail
可能是我對孩子太過嚴格了。 傍晚拖著一身的疲憊回家,如常接小孩、煮飯、陪讀。突然班上一位家長問我可不可以幫忙拍國語某一課的學習單,因為她不知道他小孩放去哪裡了?我才剛開口問小孩所有學習單放哪裡,他就開始嚎啕大哭,而且是那種釋放的大哭。 他說他不敢告訴我,他也少了一課,昨天老師突然要檢查,他怎麼找
Thumbnail
有天帶著兩個孩子外出吃飯時,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這一幕讓我回憶起孩子小時候,跟所有的孩子一樣,他們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作者陳志恆以輔導老師的角度探討親子關係,指出父母焦慮、委屈及教養負擔導致孩子受傷。書籍從觀點、改變和學習角度探討如何建立互信關係,讓孩子發展獨立自主。文章觸及家長內在需求,呼籲放手信任孩子。對於教養挑戰,提出思考與改變之路。
Thumbnail
爸媽不是萬能的,很多時候遇上的問題,還是需要孩子學會如何靠自己去解決。 但身為父母,我們的陪伴與關心,是孩子人格成長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Thumbnail
張敏言!我叫妳幾次了!!是不會回答嗎?! 我坐在公園椅子上,看著嘶吼的媽媽,正在拿下女兒的耳機,然後說著:我講幾遍了⋯⋯我叫妳名字一次就要回答我,每次都要喊那麼多次也不理人!我剛下班也很累耶!不是只有妳上課累,好嗎?!可不可以體諒一下我,我還要工作還要買菜還要接妳放學⋯⋯ 也許公園旁的停車場這條路,
她把自己裹進被子裡,假裝自己在卡通《金銀島》的船上,外面正有狂風暴雨侵襲。「快睡著吧!快睡著吧!」她對自己說。以至於當她多年以後,看同事在午休時間玩《還願》遊戲時,看到小杜美心因父母爭吵,而精神緊繃、拿著彈珠互敲時,她十分有帶入感。
Thumbnail
 「媽媽,我明天不想上學。」小一的兒子在睡前跟我說。 「不行。是因為明天要考期中考嗎?」我回答,兒子開始哭。 「因為我沒有同學想要的恐龍卡,同學會打我。媽媽我可以轉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