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他的孩子被朋友邀請去參加教會活動,不知為何竟然感動得痛哭流涕,不久之後就受了洗。孩子成了基督徒,他也沒有強烈的意見,應該不算是壞事吧?只是多了一些活動、多認識了一些朋友。
孩子拿回來一本聖經,開始認真地讀。「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成為孩子的口頭禪,吃飯的時候開始要等他謝飯禱告。
「信的那麼認真啊!」有時候忍不住調侃一下,孩子竟認真地說了一大堆,什麼罪、十字架、復活、悔改等等。孩子是不是不明白,他只是想關心自己小孩的情形而已?
「我最近都在為你禱告喔!」「要不要跟我們牧師聊聊?」「我們教會要去爬山,你要不要一起去?」雖然不忍心孩子失望的神情,但是他還是一次次地拒絕了孩子的邀約。他覺得人生只要對得起自己良心就好了,何必自己追加一堆有的沒的規定?
他終其一生沒有答應孩子的邀請。
之二
教會舉辦暑期活動,他被煩惱孩子無處去的爸媽送來。幾天的營會中雖然他和原本教會主日學的小孩素昧平生,因著小朋友到哪都能玩的特質,倒也玩成一片。
營隊中也不只有玩,還有一些老師講故事,還有大哥哥大姊姊演戲,細節他都忘了,只記得「耶穌」這個名字一直出現。
營會的最後一天,大哥哥大姊姊們圍成一圈,在地上的燭光照耀下,把手放在他身上禱告。「原來這就是禱告啊!」他心想,從來沒看人禱告,好像蠻感人的,只是他不能明白幾天以來一直活蹦亂跳的小隊長為何眼眶泛淚。
回家了!「好玩嗎?」爸媽問,「好玩!」他毫不猶豫的回答。
但是他再也沒踏進教會一步。
之三
聖誕節前的周六晚上,他應朋友的邀請來參加聖誕晚會。為了延續那若有似無的曖昧,他爽快的答應,壓抑了晚會地點在教會所帶來的不安。
當天他準時抵達。果然,整場晚會雖然充斥著歡樂的臉孔和氣氛,但傳教的企圖無可掩蓋。看著朋友望向台上虔誠的眼神,他不至於反唇相譏,只是嚴密的設下心裡的防線,準備抵禦一切的說之以理和動之以情。
他如坐針氈的忍受台上唱的歌、說的經歷,他絞盡腦汁的應對前來搭訕的善男信女。幸好他們的話題都圍繞著無關緊要的人生瑣事,例如喜歡哪間飲料店等等。最接近不適的問題是「之前參加過教會活動嗎?」但話題很快地自己轉走了。
終於結束了!鬆了一口氣,他帶著平穩的心情步出教會,「還算可以忍受啦!」他想著聖誕節那一天要怎麼慶祝。
往後的日子裡,他有時候會在聖誕節想起馬槽的嬰孩,但是那嬰孩的意義從來沒有超越一個曾經聽過的故事。
之四
結婚三十年了,他慢慢體悟出維繫婚姻的祕訣:「接受」,接受對彼此只剩上一抹淡淡失望的事實。
「希望你也可以信耶穌。」這是交往時妻子常常說的一句話,而他總是一笑置之,「我都願意娶妳了,還不夠嗎?」三十年過去了,那些本來相擁之後就化解於無形的小爭執,漸漸地惡化成一個又一個說一句話都顯得多餘的夜晚。
到底誰對誰錯早就講不清楚,也不重要了。對,他沒有去禮拜,他從沒點開妻子傳給他「很棒的講道」,每次妻子禱告他都想翻白眼;但是難道妻子就沒有讓他失望的地方嗎?相處之道不就是彼此包容嗎?他自認並沒有要求太多。
他的小孩從小被帶去主日學,他也沒反對啊!孩子大了之後,因為顧課業,也就沒有再去了。妻子試著讓孩子參加教會的活動,他們有時候會去,有時候有自己的事。
「孩子有自己的人生嘛。」他試著安慰妻子,卻不得要領。他知道妻子難受,但這世界上誰沒有難受的事?又不是三歲小孩,什麼都要順自己的意,不然就哭哭啼啼。
他一直都沒有成為妻子想要的樣子。
終曲
「那時,主耶穌同他有能力的天使從天上在火焰中顯現,要報應那不認識神和那不聽從我主耶穌福音的人。他們要受刑罰,就是永遠沉淪,離開主的面和他權能的榮光。」(帖後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