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閉關三個月後,大家依然渴望在家工作嗎?四萬人的問卷告訴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Photo by Cookie the Pom on Unsplash
過去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歐洲Retail產業可以說是進入了嚴峻的寒冬期,整體街上人潮(Footfal)跟銷售業績幾乎都是砍半起跳,以英國的百貨業為例消費人潮下滑至八成以上,非常慘淡,西班牙義大利就更不用說了,上半年我們公司在歐洲境內的所有店面也全數暫停營業。隨著歐洲的防疫政策陸續鬆綁,歐盟境內邊境管制從六月十五日起重新開放,學校、餐廳、健身中心多數國家已陸續回復常態,各大公司紛紛期待可以從產業寒冬開始進入穿暖花開期,因此最近在工作上我們也多了許多如何加速下半年銷售的策略會議。
如大家所知,想要更有效的促動消費者,必須從深入瞭解他們的行為模式開始,這兩週我想最常和同事討論到的話題大概是「新冠肺炎如何改變人類的工作與生活模式」。前兩天看到一個很有趣的調查報告想跟大家分享,全球前三大地產仲介公司Cushman&Wakefield(以下簡稱C&W)日前針對全球四萬人做了一份關於「未來工作環境(The future of workplace)」的問卷調查,內容主要在了解大家經過大半年關在家工作後,對未來工作環境的認知上發生了哪些轉變:
在家工作並不會讓員工的關係逐漸疏離,相反地,反而讓員工比過往能更有效率的團隊合作
圖片來源:Cushman&Wakefield
在家工作無法像過去隨時可以走到同事桌前討論事情,或是簡單十分鐘的咖啡時間就可以掌握誰負責哪些項目,研究結果顯示75%的受訪者表示同意或強烈同意在家工作讓同事之間能更有效率地的團隊合作。以我目前在家工作的經驗來說,我也是這麼覺得,在家工作讓所有會議都變成事前預定好的線上形式,會議召集人會將會議主題跟討論項目在會議邀請中送出,因此會議時間一到就必須在約定的視訊時間內切中主題的進行討論,加上大家的行事曆其實都排得蠻滿的,所以我們開會很講求準時開始準時結束,很少有人會遲到,此外,也因為見不到面,我們會比以往更專注在工作分配的討論上,盡量有清楚明瞭的安排以避免重工或浪費時間。
75%的受試者表示儘管在家工作有一堆其他事項要忙,例如小孩的居家教學、做飯、娛樂小孩、花時間和另一半討論工作分配或是怎樣不打擾彼此的狀態下同時線上開會等,但當需要專注在工作時還是可以很有生產力
圖片來源:Cushman&Wakefield
其實看到這個結果我跟同事們都忍不住大笑,因為多數家裡都有小孩的我們,完全明白這個問卷題目「當必須專注時」問得很有技巧,大家開玩笑說自己其實是被形勢所逼,當全家人一起關在家裡幾個月,每天突然得跟另一半24小時朝夕相處,還得變身為家庭老師給孩子上課,一家幾口常為了誰在什麼時間可以用電腦得開家庭會議時,大家不得不在每天能專注在工作上這個「當必須專注時」的有限時數裡,練就出強大的生產力,因為其他要忙或被迫分心的事情真得太多了!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這也讓我們發現,其實當我們發揮強大的生產力時,根本不需要一天工作八小時就能產出一樣的效能,省下來的時間可以自由調配到其他的項目上,這讓工作變得更有彈性及人性化,這種變化也正發生在在家工作的我們身上。
信任是在家工作模式的重要基礎
此外,報告中還提到一個數據是90%的受試者表示在家工作這段期間感受到老闆及公司對員工的信任,相信員工可以如期完成被交辦的任務。談到信任問題,我覺得來到荷蘭工作後感觸特別深,就我們部門的例子來說,老闆很信任我們,也很瞭解平時大家在家工作會有需要處理私人事情的時候,例如收包裹、修水電、接小孩放學等等,或許這也反映歐洲人的工作文化,只要我們能如期交付工作成果,一天花多少時間在線上工作老闆完全不在乎,跟他一起工作四年來,不管是進辦公室或是在家工作,他從來沒問過我們你怎麼不在線上這種問題,還記得這讓當年剛進公司的我內心有多麼驚喜,這種驚喜感大概是因為以前我在台灣跟過的老闆們多數習慣以盯哨的角度管理員工,說來有點悲傷,工作上的信任感這種事情大概是我來荷蘭後才學習到的。
未來工作地點已不再受限於辦公室,73%的受試者表示雇主應該考慮開放式的工作模式,讓員工可以彈性地自行安排工作地點如辦公室、在家工作或是第三方地點等
經過近半年的在家工作的試煉,多數企業(包含我們公司)發現其實不進辦公室員工依然能有效率地產出,對公司來說反而可以節省掉許多營運辦公環境的成本,前兩週我們公司高層也在每月的員工線上會議跟大家表示,未來即使居家防疫解禁,在家工作將會持續成為我們的工作模式之一,只是說要安排如何讓各部門每週輪流進辦公室幾天等等相關細節還需要再進一步商討。
缺少實體互動,公司文化會變得較難以建立
公司文化的建立與連結(Bond)還是很需要仰賴員工之間面對面的互動,雖然公司可以盡可能以文字上和線上化的方式去教育員工,但少了實體的互動關係員工會較難親身體驗進而內化形塑成文化。確實文化的建立跟有沒有效率真的是兩回事,跟同事見不上面我們依然可以如期完成工作目標,但對公司的認同感還有融入感卻真得會在無形中下降,畢竟透過螢幕的方式即使有再多的 Townhall Meeting(有點類似召集全公司的誓師大會)也還是多少會覺得螢幕的另一端有點遙遠。
除了上述幾個重點外,這份報告還納入了幾項其他有趣的調查,例如X世代、Z世代跟嬰兒潮世代之間不同的看法,因為樣本數很大算是能反映多數人的心聲,推薦大家一讀,有興趣詳讀的讀者可以在此連結(英文版)下載。

未來的新工作型態正在成型

疫情爆發之前,在家工作的模式在荷蘭已經算是很普遍,只是多數是每週五在家工作一天,不過經過這三四個月的居家防疫經驗後,如上文所提,我們公司高層已經在研擬未來給員工的彈性工作模式,相信這也會陸續發生在許多其他位於歐洲的大型跨國公司上。對我而言,剛好今年家裡有寶寶誕生,我跟另一半都很感恩碰巧遇上這段特別的時間,讓我們多了好多時間陪伴寶寶成長,我們也很期待未來不需要每天進辦公室的日子,有小孩後日子變得特別忙碌,雖然說在家上班必須一直看著電腦螢幕蠻累人的,但我相信在小孩能如期去上課的前提下(小孩在家是另外一件事了)能常態性的在家工作對多數家長來說會是很好的身心調劑與平衡!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訂閱我的專題「PW的國際職場與生活觀察手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8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PW的國際職場與生活觀察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55會員
33內容數
謝謝你的瀏覽與閱讀,希望這裡的文章分享對你會有所幫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W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身為新手媽媽,很慶幸自己能有一個很為員工著想的老闆,還有十分支持我的同事跟工作環境,我在荷蘭體驗了以前在台灣工作時無法想像的幸福福利,在這邊做個簡短的紀錄與分享,真心希望有一天台灣也可以提供媽媽們一個更友善的職場環境,讓職業婦女能夠勇敢灑脫的生小孩,在工作和家庭中得到更好的平衡!
2015年來荷蘭唸書時,我在阿姆斯特丹第一次遇見了Magnum Pleasure Store (Magnum冰淇淋快閃店),當時內心受到很大的震撼,畢業後因緣際會下我每年在全球開設25到30家快閃店,Magnum也成為我負責的品牌之一,於是開始跟著冰淇淋的腳步看世界,也有機會一窺快閃店背後的秘密!
懷孕這件事對我來說一直是一件很需要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下才能夠發生的事情,三十歲前的我在台灣時專注追求著職場上的進步與方向,同時觀察著同事懷孕後面臨的職場壓力,職場孕婦生活光是想我就會感到無比的壓力與遙不可及。三十歲後來到荷蘭唸書,一年後畢業加入現在的公司,職場上換了國家換了......
下半年進入公司半年績效回顧及與各品牌規劃明年發展細節的時間點,工作上陸續參與了許多策略會議及品牌工作坊(workshop),前幾天在一場會議中聽一個剛入職一年的新財務同事做例行簡報,每次簡報過程都看得出來他有點緊張,手上緊緊握著事前做好的筆記,面對同事的提問會需要一兩秒鐘的時間停頓......
當城市遷徙成了在跨國公司歷練的必經歷練之路,這些高階主管們有多常因為工作關係需要搬家或是出差?又是如何維繫生活與工作的平衡?如果是你,你會選擇什麼樣的生活?一場高階主管的workshop,帶來了一場很有趣的討論。
工作幾年下來在職場上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記得剛加入聯合利華時,有時候會聽到出口永不成髒的英國老闆在會議後說:那個人真是一顆蛋(He/She is an EGG)!!當時的我腦子跑過各式蛋的畫面,心想老闆到底是在講什麼!直到有一天我實在忍不住問了老闆,才明白原來他口中的蛋大概是用來形容以下幾類人..
身為新手媽媽,很慶幸自己能有一個很為員工著想的老闆,還有十分支持我的同事跟工作環境,我在荷蘭體驗了以前在台灣工作時無法想像的幸福福利,在這邊做個簡短的紀錄與分享,真心希望有一天台灣也可以提供媽媽們一個更友善的職場環境,讓職業婦女能夠勇敢灑脫的生小孩,在工作和家庭中得到更好的平衡!
2015年來荷蘭唸書時,我在阿姆斯特丹第一次遇見了Magnum Pleasure Store (Magnum冰淇淋快閃店),當時內心受到很大的震撼,畢業後因緣際會下我每年在全球開設25到30家快閃店,Magnum也成為我負責的品牌之一,於是開始跟著冰淇淋的腳步看世界,也有機會一窺快閃店背後的秘密!
懷孕這件事對我來說一直是一件很需要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下才能夠發生的事情,三十歲前的我在台灣時專注追求著職場上的進步與方向,同時觀察著同事懷孕後面臨的職場壓力,職場孕婦生活光是想我就會感到無比的壓力與遙不可及。三十歲後來到荷蘭唸書,一年後畢業加入現在的公司,職場上換了國家換了......
下半年進入公司半年績效回顧及與各品牌規劃明年發展細節的時間點,工作上陸續參與了許多策略會議及品牌工作坊(workshop),前幾天在一場會議中聽一個剛入職一年的新財務同事做例行簡報,每次簡報過程都看得出來他有點緊張,手上緊緊握著事前做好的筆記,面對同事的提問會需要一兩秒鐘的時間停頓......
當城市遷徙成了在跨國公司歷練的必經歷練之路,這些高階主管們有多常因為工作關係需要搬家或是出差?又是如何維繫生活與工作的平衡?如果是你,你會選擇什麼樣的生活?一場高階主管的workshop,帶來了一場很有趣的討論。
工作幾年下來在職場上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記得剛加入聯合利華時,有時候會聽到出口永不成髒的英國老闆在會議後說:那個人真是一顆蛋(He/She is an EGG)!!當時的我腦子跑過各式蛋的畫面,心想老闆到底是在講什麼!直到有一天我實在忍不住問了老闆,才明白原來他口中的蛋大概是用來形容以下幾類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結束了一段全遠端上班的工作時光,八月正式回鍋上班族,而其實居家上班已經是現代職場的常態,但在家工作的環境中,如何保持高效率與專注是許多人剛開始居家上班時的挑戰!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对我这种喜欢在家上班的人来说,除非是自由工作业者,不然我必须谢谢疫情的爆发,大大改变了全球的工作模式。让很多公司认清到:“哦,原来我们是可以远程工作的。” 当然,这也大大提升了全球的竞争。毕竟花一个高薪请本地人,maybe 可以请好几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才人。
這幾年因為疫情緣故,讓我更堅信WFH(Work From Home)是未來工作職業趨勢。最近還有流行一個新名詞「數位遊牧」。 在家工作的好處,不外乎就是時間彈性,環境自在,光是想到不用趕上班打卡這件鳥事就是一個爽字形容! 想到以前那段趕打卡的歲月,從一起床開始就是一個競爭形容。趕出門、趕捷運、趕上
Thumbnail
今天開這篇來講一下已經四年半的遠端工作,在疫情期間也很多公司改為遠端工作,我們公司是在疫情開始之前就有開放遠端的計畫也早在2019 11月就開始一個月有半個月的時間遠端在家工作,常有朋友問我在家工作真的能專心嗎?在家一個人不會很孤單嗎? 等等的問題 就在這寫一篇經驗分享和大家聊聊!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疫情的推波助瀾,遠端工作已經變成了很多人的日常。這種轉變對工作和生活平衡有深遠的影響。瞭解遠端工作的優點、挑戰和如何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至關重要。
Thumbnail
許多企業主公開宣布要再次推動員工「回到辦公室」。不過一項新調查顯示,高層預期遠距工作模式將會持續成長。事實證明員工更喜歡遠程工作,相關科技也不斷改進。對於混合工作模式來說,生產力並未因此損失。儘管媒體標題可能強調回到辦公室的趨勢,但高層領導人預計,未來五年內,混合工作和完全遠程工作,都將繼續增加。
Thumbnail
兩年前剛換到遠端工作時,因為轉換初期的不適應,還沒找到自己的工作節奏,導致第一個月都在焦慮中度過,不知道何時該休息。是讀了室友推薦的《遠距工作這樣做》後開始好轉。 這次重讀後,整理了書中以及自己實測經驗後對我很受用的3個觀點。如果你也是剛轉到遠端工作者,希望這篇能幫助到你。 顛覆工作習慣
Thumbnail
疫情之下許多公司都改為遠距辦公,甚至在現今趨緩的背景中,仍有些工作是以遠距的形式合作,我自己目前也是遠距工作的形式,一開始對於充滿自由以及節省通勤時間的工作型態興奮不已,但隨著全面遠距工作將進入一年,卻也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些需要調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結束了一段全遠端上班的工作時光,八月正式回鍋上班族,而其實居家上班已經是現代職場的常態,但在家工作的環境中,如何保持高效率與專注是許多人剛開始居家上班時的挑戰!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对我这种喜欢在家上班的人来说,除非是自由工作业者,不然我必须谢谢疫情的爆发,大大改变了全球的工作模式。让很多公司认清到:“哦,原来我们是可以远程工作的。” 当然,这也大大提升了全球的竞争。毕竟花一个高薪请本地人,maybe 可以请好几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才人。
這幾年因為疫情緣故,讓我更堅信WFH(Work From Home)是未來工作職業趨勢。最近還有流行一個新名詞「數位遊牧」。 在家工作的好處,不外乎就是時間彈性,環境自在,光是想到不用趕上班打卡這件鳥事就是一個爽字形容! 想到以前那段趕打卡的歲月,從一起床開始就是一個競爭形容。趕出門、趕捷運、趕上
Thumbnail
今天開這篇來講一下已經四年半的遠端工作,在疫情期間也很多公司改為遠端工作,我們公司是在疫情開始之前就有開放遠端的計畫也早在2019 11月就開始一個月有半個月的時間遠端在家工作,常有朋友問我在家工作真的能專心嗎?在家一個人不會很孤單嗎? 等等的問題 就在這寫一篇經驗分享和大家聊聊!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疫情的推波助瀾,遠端工作已經變成了很多人的日常。這種轉變對工作和生活平衡有深遠的影響。瞭解遠端工作的優點、挑戰和如何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至關重要。
Thumbnail
許多企業主公開宣布要再次推動員工「回到辦公室」。不過一項新調查顯示,高層預期遠距工作模式將會持續成長。事實證明員工更喜歡遠程工作,相關科技也不斷改進。對於混合工作模式來說,生產力並未因此損失。儘管媒體標題可能強調回到辦公室的趨勢,但高層領導人預計,未來五年內,混合工作和完全遠程工作,都將繼續增加。
Thumbnail
兩年前剛換到遠端工作時,因為轉換初期的不適應,還沒找到自己的工作節奏,導致第一個月都在焦慮中度過,不知道何時該休息。是讀了室友推薦的《遠距工作這樣做》後開始好轉。 這次重讀後,整理了書中以及自己實測經驗後對我很受用的3個觀點。如果你也是剛轉到遠端工作者,希望這篇能幫助到你。 顛覆工作習慣
Thumbnail
疫情之下許多公司都改為遠距辦公,甚至在現今趨緩的背景中,仍有些工作是以遠距的形式合作,我自己目前也是遠距工作的形式,一開始對於充滿自由以及節省通勤時間的工作型態興奮不已,但隨著全面遠距工作將進入一年,卻也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些需要調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