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 原來這才是瑜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似簡單的動作, 也許不同於心中的想像。你能停留動作保持五個呼吸嗎?
很多人聽到瑜珈第一個反應都是「那是筋很軟的人才有辦法做的動作」、「瑜珈不算運動吧, 就只是做伸展而已」。其實我一開始也是這麼認為的。
就一般人對於瑜珈的認知都是伸展, 應該不需要太多肌肉力量。殊不知其實也有需要啟動核心肌群的部分, 同時也還要有恆心才行。
瑜珈教我的事:
1) 認識自己的身體
就算每天都做相同的動作—昨天做得到, 不代表今天也可以。
從動作中認識自己的身體, 感受哪邊痠痛, 哪裡有著緊繃的筋絡, 左半與右半身體不相同的感受等等。別人練了一周就能完成的動作, 自己也許過了半年也還未能百分百的執行。但這都沒有關係, 就如每個人的人生時間表不同, 無須與他人比較。
專注自身」
過陣子再回頭檢視一開始瑜珈的自己, 是不是發現原來已經走過這麼多了呢?
2) 事情不一定是外表看起來的那樣
就如同最基本的下犬式, 推高屁股的力量與堅持, 腹肌出力以及腳跟踩緊地面, 手指保持五指平均撐開支撐重量, 肩膀放鬆, 脊椎盡可能延伸, 並且保持呼吸平順的每個細節。側面看起來只是一個簡單的「^」型, 其實才發現原來有著這麼多的小地方需要注意。
也許生活中的事物也不如我們所見的外表那樣簡單—不輕易的評價他人。因為不知道他人背後的故事, 又是因為什麼經歷讓他成為今天的他而做出這些決定。放下成見, 多一點體諒。相信能讓我們更靠近真實。
3) 堅持
有些動作會伸展到平常不一定會使用的肌肉或是筋絡, 此時做起來會格外辛苦。而疼痛容易造成呼吸無法維持平順的節奏。若此時放棄, 自然是最簡單的作法。 可若如此將永遠無法完成到位的動作。堅持每天一點一滴的努力, 不求立竿見影的成果, 是這個有著快速爆炸生活步調的我們一點耐心訓練的方式。Baby step的前進著, 盡可能的堅持著, 你就是最大的贏家。
4) 感恩
感謝自己的身體, 讓自己能盡情地面對各種生活中的情境, 面對各種情緒。有著健康的身體, 得以完成每日的練習。感謝自己努力堅持的每個決定。在每個深吸深吐的呼吸中穩定自己, 創造給自己的力量。
最後, 讓我們一起在堅持的道路上, 獲得生命課題給我們的禮物吧。
avatar-img
12會員
116內容數
Enjoying the earth journey!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地球體驗營 (咻) 的其他內容
—「在美國, 沒有犯錯的權利。」 —「警察應該是安全與保護的象徵, 但在我的幼年卻非全然如此。」
—「在美國, 沒有犯錯的權利。」 —「警察應該是安全與保護的象徵, 但在我的幼年卻非全然如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年輕的時候不喜歡瑜珈,總覺得是靜態的運動,加上本身身體僵硬,幾乎很少有動作可以完美的達成,後來經過學習,才知道運用呼吸以及對動作的了解,需要配合意念,雖無法做得跟老師的動作一樣,但對身體確實產生極大的幫助,漸漸的越來越喜歡這個能夠伸展及放鬆的課程。 其實跟對老師也很重要,有些老師一直要求學員的動作
Thumbnail
呼吸,乍似簡單自然,甚至是本能的生存必須,卻反而平時都被忽略。好好地深吸一口、穩穩地緩慢吐出,隨著瑜珈練習,一次一次,感受這項維持生理機能的運作,似乎也連帶地觸發善待之心,更感謝了這副應著我的任性,日夜勞累的身軀。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如果沒有配合上呼吸,就不是在做瑜伽。」-Mi 瑜伽的挑戰幫助我發現,我可以打開更多的空間,更能夠呼吸。
突然翻到頻道裡有第一堂瑜珈課的影片,雖已到了第19天,但沒關係,養成習慣本來就是靠開始執行第一步並堅持,不用設下太難目標讓自己想打退堂鼓,因此不用太在意順序也是理所當然的,找到喜歡的、想跟練的影片就可以。 3/25 Day19心得 主要是伸展胸、背、肩。 向側邊伸展時,有感受到背部脊椎一節節鬆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歷經前兩天和緩的睡前瑜珈,今天有感覺稍微吃力XD 今天是做下班後的伸展操。 3/14 Day 10心得: 雙手雙膝撐地的動作較多,手撐住記得用力,肩膀不要往下掉。 手拉腳轉胯挺胸的姿勢可以很明顯感受到胸的舒展。 弓箭步的基本姿勢下做其他伸展時,還是容易重心不穩。 跟練影片:21 分鐘瑜伽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今天預先慢跑了20中當做暖身,後續以瑜珈伸展及腿部拉筋當作收操。 本日Day 2心得: 暖身之後的伸展比昨日稍微好一些,較不僵硬。 這次有幾個比較困難的動作還做不到,將手伸長堪堪抓到腳踝就是極限了。 較能抓到慢慢呼吸慢慢伸展的節奏,很舒服,不過呼吸還是有點急促,比老師數數的速度快了些,再練習
Thumbnail
從《瑜伽經》對體位法的定義到個人在練習瑜伽的心路歷程,這篇文章探討瑜伽體位法的意義以及對身心的影響。作者分享了在練習過程中的體悟,鼓勵讀者不斷提醒自己瑜伽的目的,並將這些想法融入每一次的練習中。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年輕的時候不喜歡瑜珈,總覺得是靜態的運動,加上本身身體僵硬,幾乎很少有動作可以完美的達成,後來經過學習,才知道運用呼吸以及對動作的了解,需要配合意念,雖無法做得跟老師的動作一樣,但對身體確實產生極大的幫助,漸漸的越來越喜歡這個能夠伸展及放鬆的課程。 其實跟對老師也很重要,有些老師一直要求學員的動作
Thumbnail
呼吸,乍似簡單自然,甚至是本能的生存必須,卻反而平時都被忽略。好好地深吸一口、穩穩地緩慢吐出,隨著瑜珈練習,一次一次,感受這項維持生理機能的運作,似乎也連帶地觸發善待之心,更感謝了這副應著我的任性,日夜勞累的身軀。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如果沒有配合上呼吸,就不是在做瑜伽。」-Mi 瑜伽的挑戰幫助我發現,我可以打開更多的空間,更能夠呼吸。
突然翻到頻道裡有第一堂瑜珈課的影片,雖已到了第19天,但沒關係,養成習慣本來就是靠開始執行第一步並堅持,不用設下太難目標讓自己想打退堂鼓,因此不用太在意順序也是理所當然的,找到喜歡的、想跟練的影片就可以。 3/25 Day19心得 主要是伸展胸、背、肩。 向側邊伸展時,有感受到背部脊椎一節節鬆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歷經前兩天和緩的睡前瑜珈,今天有感覺稍微吃力XD 今天是做下班後的伸展操。 3/14 Day 10心得: 雙手雙膝撐地的動作較多,手撐住記得用力,肩膀不要往下掉。 手拉腳轉胯挺胸的姿勢可以很明顯感受到胸的舒展。 弓箭步的基本姿勢下做其他伸展時,還是容易重心不穩。 跟練影片:21 分鐘瑜伽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今天預先慢跑了20中當做暖身,後續以瑜珈伸展及腿部拉筋當作收操。 本日Day 2心得: 暖身之後的伸展比昨日稍微好一些,較不僵硬。 這次有幾個比較困難的動作還做不到,將手伸長堪堪抓到腳踝就是極限了。 較能抓到慢慢呼吸慢慢伸展的節奏,很舒服,不過呼吸還是有點急促,比老師數數的速度快了些,再練習
Thumbnail
從《瑜伽經》對體位法的定義到個人在練習瑜伽的心路歷程,這篇文章探討瑜伽體位法的意義以及對身心的影響。作者分享了在練習過程中的體悟,鼓勵讀者不斷提醒自己瑜伽的目的,並將這些想法融入每一次的練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