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2|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避免最可怕的職人評語!?(一) 經營「示眾形象」,本小利大!!

職場上對一個職人最可怕的評語,不是工作表現欠佳,因為不管哪方面,所謂的表現欠佳是可以改進的,「難以預見進步空間」這種才是最恐怖的,更恐怖的是作為員工,通常是不會收到這種赤裸裸的評語。在工作上有往來的人諸如同事,以至前輩,他們不是直屬上司固然不便多言,而且不能排除日後工作上需要共事的機會,有必要凡事留有餘地。

「不知不覺」就會被邊緣化
作為主管產出這種評語通常不是單單因為一、兩次個別事件,而是透過長期觀察並已作出提點之下,而且跟其他同級員工長期作比較而得出的,最重要是有關員工自己也一直是「不知不覺」。有人可能認為這是主管觀察不足而產生的偏見,或是藉此打壓不為自己所喜的下屬,但主管也是有上司而且也是受薪的,對下屬工作處處負評即是表示自己管理不力、用人不慎,亦有損團隊氣氛。況且,主管作出工作表現評語的最大目的,是期望員工在工作上有合理的進步,但當到了難以預見進步空間」的時候,再多講亦是於事無補,除非受限於公司制度或文化,否則主管並無必要自己主動當「醜人」,惹人難堪,所以太過赤裸裸的工作表現負評通常是聽不見的。在職場上一旦被歸類為沒有發展潛力的時候,就往往會被分配更多欠缺發展性職務,以至慢慢被邊緣化。

每半年作自我檢視
要避免這種危機,務必最少每半年得問問自己以下問題 ,以檢視自己能否維持在職場上的現時該有的競爭力 :
1. 目前工作職務所需技能是否在一年前或更早就已經掌握 ?
2. 就算對目前職務未必有即時用處,最近一年內是否學會了任何一項與工作相關的新技能 ?
3. 如果現在就需要整理履歷表,準備求職面談,工作上在過去一年是否有值得談論的工作成績 ?
4. 查閱人力市場最新資訊,在自己所屬的專業內,跟現時薪酬待遇相近的職位,自己是否有足夠條件去成功爭取 ?
5. 目前工作職務所需技能,是否比自己資淺的人員也可以勝任 ?
頭三條問題是看自己的競爭力有否在保持或提昇,生活於三年就可以汰換一種科技的年代,一個職人尤其進入職場已經超過五年,一早已過了適應期,如果再超過兩年時間在這三條問題的答案都乏善足陳的話,也就差不多可以被歸類為「不在道上跑」的人。其中一個最常見的盲點是我們的日常工作已經很忙,加上家庭、社交,或其他個人愛好,生活很充實,在每個範疇都很被需要、很有存在感,但現實是,自以為的「存在感」跟實際的「存在價值」在職場上從來並不等同。
後兩條問題是檢視自己現時所得薪酬是否「物有所值」,有時薪酬的升幅是因為在某特定環境由年資累積而來的優勢,譬如在現公司的人脈等,但一旦轉換環境,所謂優勢又帶不走,「物有所值」隨時變「物非所值」,更嚴重的是在同一環境下,比自己資淺的人已經可以勝任自己的工作,顯然目前的工作並不是非自己不可老闆為維持公司競爭力,在有需要時汰弱留強是理所當然。

經營「示眾形象」,本小利大
如果已經感到危機處處,擔心在現時工作環境自己對周遭的人已經產生固有印象,最快捷的方法是先著手經營好自己的「示眾形象」。在職場上,我們無法跟每個遇上的人都有深入了解,但我們總是會透過自己觀察而對每個遇上的人產生印象,相反,別人對我們也是一樣,當中包括老闆、主管或同事,其影響力量不可小看,在成本效益的角度,這亦是一門本小利大的自我投資
「示眾形象」是指包括每一個可以讓旁人對自己產生印象的原素,很難獨立而論,常見如外在形象、肢體、表情、聲線語調、待人處事等等。經營「示眾形象」並不是裝模作樣,刻意把自己塑造成超級成功的形象,那是一種內外兼修的自我完善,而旁人是容易察覺的。

對自己外在有要求,就是比較懂分寸
最容易的當然是外型管理,這與職務是否需要對外交流無關,人往往是心態反映於外在,這是對自身要求的高度與自律程度的反映,一個人如果可以對自己外在放任或者無感,旁人就會以為他對工作也應該是得過且過、或者工作處事質素非常一般。同時,這亦是一個職人對自己以及所在的工作環境的覺察力程度,而反映出來的一種姿態。在職場上,除了某些特定行業,很少人會對另一個人的外在直接批評,但往往對外型打扮得體的人較有信心,至少他們讓人看得出,對自己外在經營是有要求、懂分寸的。

「沒有醜的人,只有懶的人」
得體的外在會因行業、公司文化、職位、場合而有所差異,不外是多看多觀察多參考學習,累積品味與觸覺,並結合個人特點而來。那未必是要花大錢去醫美或重置衣櫥,也不是說唯瘦至上,不管胖瘦或長得好不好看,有沒有好好打理體型、皮膚、頭髮、指甲等各項儀容,旁人一定看得出來,尤其是因身陳代謝不佳而散發出的「老態」,體態浮腫、皮膚暗啞、精神欠佳是怎麼裝扮也遮掩不了。那未必與年齡有關,只是沒好好善待身體,最基本是先好好運動、少吃加工食品、優質睡眠,身體是誠實的,三、四個星期已經感受到回報,更重要是持續運動會讓人看起來行動力十足,工作比較有魄力。外型管理從來是「沒有醜的人,只有懶的人」。

讀稿練習,改善說話
很多人以為說話聲線好不好聽是天生的,或者說話語調一旦習慣了就沒辦法改,但其實我們大部分人最初學說話,是靠模仿身處環境所聽到的聲音而來的,久而久之,成了自己的「自動導航」,既然那是模仿而來,就有辦法度作適度改變。如果自己說話在工作上沒什麼優勢,找老師幫忙改善當然會很有效,或者先嘗試去找自己覺得說話好聽、表達方式又適合自己職場身分、跟自己聲線接近的人去模仿其說話方式,並作讀稿練習。說話好聽不單是因為聲線,還有咬字、語速、節奏等等,讀稿是一種相對有意識的練習,把自己每次的讀稿練習拍片重看,就容易知道自己在哪方面需要加強練習。這種方法也適用於改善肢體、表情。在習慣以拍片作溝通的時代,不論在任何崗位,除卻表達內容,能夠練就聲音、表情,以至肢體語言等各種對外溝通力,是絕對優勢。

覺察力與自我調節的生存力,換時間也換機會
開始了上述改變並非代表可以一飛沖天,重要是旁人看到自己願意去自我求進,而不是被列入「難以預見進步空間」名單中的「不知不覺」,或事事以不變應萬變,更重要的是懂得經營更好的自己是在一種展現對身處環境的覺察力,以及一種懂得自我調節適應的生存力。當然,工作實力還是得好好持續經營,對身處環境有覺察力,就自然更懂得該提昇哪方面的工作實力。
懂得經營「示眾形象」也是在幫助自己換時間、換機會的,換取別人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覺察力去自我提昇工作實力,並願意給予合理時間換取自己進步空間。在職場上如果事先沒有任何認識,大家一般都會比較願意跟外在形象較佳的人合作,作為老闆,亦通常較會注意到這樣的員工,這樣的人在工作上自然獲得更多見識或任事的機會及鍛鍊,眼界視野與工作實力才得以快速提昇,造就職涯層次的及早攀升。

「 沒有沒時間做的事,只有不想做的藉口」
日常生活已經很忙很累,難以兼顧 ? 世上最公平的一件事,就是每個人每日都有二十四小時,一個人把時間投放在哪裡是日子有功的,很多時候只是「沒有沒時間做的事,只有不想做的藉口」,所謂的難的只在取捨,當中包括是自己主動掌控自我改進提昇,還是坐以等待被現實宰割 ,那其實是自己以職涯下半場的勞碌而少得,換取現時待己寬容的安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