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3|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國文課本裡的假新聞--〈桃花源記〉

  大家都知道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言的理想世界是不存在的,但試著回想一下,如果當年你的國文老師沒有跟你說這一切都是假的,你會不會信以為真?至少我會,課本的作者題解或老師的一句「假的」,實在很難使我信服。今天就來看看,陶淵明究竟施了什麼甚麼魔法,讓我們相信?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佁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假新聞的特色

  假新聞有甚麼特色呢?說明前,先做個小測驗,以下兩個句子,哪句話可信度比較高?
我昨天看到有人發生車禍
我昨天晚上八點看到隔壁班的王大明在勝利國小門口前發生車禍  
  相信絕大多數的人一定選擇後者。原因在於它提供具體的時間、地點,讓人容易誤以為真。反觀前者,提供的資訊多半模糊不清。假新聞有個特色,一定會給你具體化的人事時地物,讓你直覺式地相信,並且不予或懶得查證。
  如果陶淵明想要製造一個不存在的理想世界,那麼他得提供諸多具體的事實。所以,你看到〈桃花源記〉在首段點出了具體的時間「晉太元」、地點「武陵」,又在末段安插史傳上的真實人物「劉子驥」,其用心可見一斑。

如何破解假新聞

  故總統李登輝去世前,網路上到處流竄他已蒙主恩寵的訊息,最有名的莫過於底下這則於2020/03/27到處流傳的假新聞圖片:
圖片來自於:https://pincong.rocks/article/16906(網路查詢時間:2020/10/23)
圖片來自於:https://pincong.rocks/article/16906(網路查詢時間:2020/10/23)
  現代人因line、fb等社群軟體發達,加上資訊爆炸下,常常沒有查證就予以轉發、轉傳,造成假新聞滿天飛。然而,假新聞畢竟是假的,圖片乍看之下,似乎確有其事,但如果仔細思考,便能發現它的不合理之處,舉例如下:
  1. 李登輝身為國家前元首,逝世是如此重大的訊息,為何沒有經由國家系統進行發布、告知國人?
  2. 既然是國家重要人物,為何去世的醫院不敢標明?
  3. 從過世至安葬只有4天的準備期程(沒有國葬嗎?),是否合乎常理?
  4. 訃文正文使用中文,但治喪處卻標明英文地址,體例不一致。究竟是給華人看,還是外國人看?
  可見假新聞一定有不合理之處,只要我們善加審思明辨,一定可以發現而不受騙。

〈桃花源記〉的不合理之處

  職是,我們便能依照上面提供的假新聞判斷模式,按圖索驥,找出文本中的不合情理的地方,筆者舉例如下:
  1.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河岸兩旁到處種滿桃花樹,而沒有其他物種。有一點生物學基本概念就知道,這並不符合「生物多樣性」原則,可見這並不是自然的林相分布,除非刻意為之(但整篇文章看不出來),否則便是bug。
  2.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桃花源內的村人看見外來的漁人,相當吃驚,便問他從哪裡來,漁人也一五一十詳細報告。有點語言學的概念就知道,桃花源既與外界隔絕好幾百年,語音一定會產生變化,他們要如何溝通呢?不懂語言學的讀者也沒關係,人家常說台語、客語是中古的語言(隋、唐),是不是跟我們現在講的國語有很大的差異?如果不知道,試著用國語跟你那個講台語或客語的阿嬤溝通看看!
  3. 「便要還家」,面對外來侵入的漁人,桃花源內的居民各個熱情好客,邀請他至家中作客。讀過歷史就知道,一個與外界隔絕的部落,面對非部落的人來訪,基本上只有兩種反應,要不攻擊以自我防衛,要不驅逐出界。但這裡的人們卻對人毫無敵意,違反人性。
  4.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祖先為躲避秦時戰亂,於是率領妻小、鄉人來到桃花源,便永遠不再出去。裡面的人總不可能活上幾百年,所以漁人所看見的應該是他們的後代,但桃花源又與外界隔絕,近親交配下,長期下來種族最後是會走向滅亡的,短期而言,則會發生許多基因突變,但文本看不出來有這些敘述,每位村民各個活蹦亂跳,與常人無異,只有衣服「悉如外人」(跟外界不一樣)。此外,後代為何不敢踏出桃花源,與外界聯繫?扣除電影《陰森林》這種刻意阻止後代與外界接觸的行為(但如果真是如此,有心機禁止後代與外界接觸,但面對外來的漁人卻又掏心掏肺,熱情好客,全無心機,阿不就人格分裂?),要人對外界毫無好奇心,簡直無期待可能性,否則亞當和夏娃根本不會受到蛇的誘惑,而偷吃了「智慧樹」上的果實,我們也不必成為人來受苦(苦笑),英國諺語不也說好奇心殺死一隻貓(Curiosity killed the cat),可見好奇心是人類的天性。有人像小龍女想一輩子待在古墓,但也會有人會像楊過,嚮往到外面的世界。這些倘若無法說服你,那麼你就想像你是武漢肺炎下,被封城的人們,不會想出去嗎?(笑)

結論

  綜上,這些就是〈桃花源記〉的bug、不合理之處,讓我們判斷出桃花源是一個虛構的理想世界。高中國文課本的題解常常提到本文使用「虛實交錯」的寫作手法,我總覺得這樣的說明太文學性,離我們太遙遠,假若能從生活中著手,知道假新聞有真實與虛假的部分(假新聞=實+虛),不僅破解了陶淵明利用真實所構築而出的虛假世界,我們更能究竟真實,不被蒙騙。那麼,現在你知道怎麼撰寫假新聞了吧?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右邊按下愛心支持,並在下方免費按讚,這些支持會讓我更有動力繼續創作、分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教育界走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