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房地產是經濟火車頭?你別傻了!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據說中央銀行開始「打房」?但嚴格來說,中央銀行何時真的「打房」了?大家要知道,中央銀行是銀行的銀行,下面的銀行一屁股的建築融資,中央銀行就像一屁股坐在汽油桶上,怎敢點火引燃汽油桶?
所以,了不起中央銀行也僅僅是政策上「管制」,不會傻到下重手,這下,各位瞭解了吧!另外一種說法是房地產業是經濟的火車頭,這句話究竟是出自於誰的大嘴巴,真的還不可考,然後大家就一起以訛傳訛,於是乎,要是出現中央銀行出手修理火車頭,不就是暗殺經濟成長嗎?
當上市建商跳出來說如果政府真的把房地產業「打趴」,房產相關行業300萬人家庭都將沒頭路,GDP成長率也不會有所成長,這句話你會相信嗎?坦白說,直觀上一定很多人會說這是「練囂偽」,但到底是不是應該有證據支持一下才對,是不是呢?
我不習慣打嘴砲,這實在有礙健康,但臺灣房市的亂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罪魁禍首不外乎是政府、銀行與建商共同支持下的共業,這三者是共犯結構,當然也是一丘之貉,然最後倒大楣的表面上是銀行,但最終都是你我,所以豈可獲利的都是別人,倒楣都是你我呢?這似乎不符合公平正義!
所以我很不齒政府、銀行與建商這三者一起「演戲」,一起「練囂偽」,如果央行的政策說是「打房」,我想全世界的央行都會笑我們央行的打房政策簡直是玩「家家酒」一般,這說明央行根本沒有打房。
既然建商說打房之後經濟成長就沒了,那麼,我先從GDP說起。
上面這張圖是依據名目價格繪出的不動產業生產毛額以及佔當年GDP比例的時間序列,好吧,各位看出什麼道理了嗎?嗯,不動產業生產毛額逐年升高,但對當年GDP的佔比在1996後平穩在8%到9%之間,之後就沒啥邊際可言了!
這樣對臺灣的經濟成長,算是有貢獻嗎?當然不能說「沒有」貢獻。
瞭解我的推論邏輯的朋友,一定知道我上述的說法埋有伏筆,沒錯,看看下面這張圖,不動產業對GDP成長率的貢獻怎麼看起來不高,還有點下降呢?
為了讓各位朋友看得更清楚一點,下圖我只保留不動產業對GDP成長率的貢獻,不知各位看清楚了沒有?自1993年的1.6%,降到近三年的0.11%、0.23%和0.33%,不用說0.5%,連1%都沒有,看起來房價狂飆了10多年,非但瘦了我們的荷包,還對經濟成長貢獻卓著,嗯,是「卓著」得少喔!
各位朋友,你是不是感受到所謂「火車頭產業」怎麼「倒退嚕」十多年了呢?
但我再告訴你一個事實,就是以上所言都是「謊言」,但我不是說我說謊,而是主計總處的統計數字並沒有反映出事實,而個事實就是:「不動產業生產毛額,根本不是不動產業的生產毛額!」這句話大家一定看不懂,事實上是GDP中計算不動產業生產毛額尚包含了自用住宅的設算租金。針對這個解釋,主計總處的說明如下:
住宅服務指住宅用房屋提供服務的價值-即「租金」,家庭可以租房屋居住或購買房屋自住,不論租用或自用,SNA規定皆需計算其價值,另機關配住者亦應設算其價值;其中自用部分其房屋租金在支出面設算一筆支出,在生產面相對亦一筆租金收入,互為抵銷,對家庭所得未有增減。
而對自用住宅亦設算租金之目的,主因住宅房屋為具生產性資產,在不同國家或甚至同一國家短期內(如地震前後),自用住宅與租用住宅間比例可能有很大差異或變動,若不對自用住宅設算其服務價值,則各編算期或國家間比較將嚴重失真,亦失去其意義,故SNA規定,包括租用及自用,均設算住宅服務。
住宅服務不在「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之歸類下,此為SNA特別定義之項目,現行國民所得統計在生產面時,因與不動產業(按行業標準分類中業別分)內涵較為接近,故與不動產業同歸為「金融、保險及不動產業(按行業標準分類大業別分)」其下之項目「住宅服務」。
這下子大家應該瞭解了吧,GDP中不動產業的生產毛額,其實有一大部分是由「住宅服務」的設算租金所貢獻的,真實的不動產業的生產毛額,根本僅佔GDP中的「很小的一塊比例」!(屑屑可以嗎?)這才是重點!
按主計總處的「工商普查」中,2011年建築工程業的生產淨額為84,681百萬臺幣,僅佔當年GDP的0.62%(不是成長率)而已,佔當年不動產業生產毛額的7.1%。
至於說不動產業是經濟火車頭這件事,就更容易解釋了,從主計總處的定義來看,一個產業要有帶動其他產業的效果,必須是該產業的向後關聯程度大於1,如此才能帶動其他產業;或者該產業的向前關聯度大於1,則可受到其他產業的帶動而發展。然不動產業的向前關聯度與向後關聯度均小於1,表示不動產業根本不是經濟的火車頭產業,連鎖效果均過低,產生不了產業帶動的效果。
在臺灣,每一個產業每一個人的努力都應該被重視,也都很重要,絕不能偏廢。但是長期以來消費者一直灌輸不動產業是經濟的火車頭,而業者也喜於利用這樣的呼籲來包裝自我,然事實上並非如此,當然也絕非如此。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們低薪的困境早已陷入泥沼快30年了,這一切,並未如政府所公布的總經數據這麼樂觀,光看GDP是沒有太多意義的。所以,金融研訓院的調查才指出,兩成民眾無法在一周內籌到新台幣10萬元、三成民眾儲蓄金額不到5萬元,我倒是認為這才是臺灣的經濟現況!
以前我常寫國際經濟評估,美國中央局報局的資料可以視為對某一個國家的政經評估分析的權威資料,因為,資料庫就是在CIA。 國際統計資料庫其實相當多,單純以非學術研究且毋須付費的國際組織所提供的資料庫而言,其實就夠一般使用者的需求了。
比特幣又再度飆升,甚至是因為PayPal接受比特幣交易而升值,但我認為虛擬貨幣依然無法成為「貨幣」,即使現在很多交易號稱可以接受比特幣交易(印象中全家便利商店曾經號稱過),但我依然認為是「噱頭」!
我原以為經濟部的乘數之亂就像八點檔的泡沫劇,已經完結篇了,哪曉得經濟部長(即將升任行政院副院長)又再演示了所謂千億效果。我只能感嘆,如果財經官員的經濟常識這麼薄弱,我們這些老師在學校該怎麼教學生? 「老師!明明經濟部長是這樣計算的!」我們該怎麼回應呢?直接下課?
中央銀行「總算」開始研究電子貨幣,為何我用「總算」兩個字,我總覺得央行有點「乃覺三十里」的處境。為什麼?早在二十年前我碰觸到電子支付這個議題時,其實中央銀行的李榮謙早已開始研究電子貨幣這個專題,時間是2001年的9月。
2018年適逢1918年流感大流行100週年,《康健雜誌》在2018年01月29日刊出一則「流感百年戰爭/病毒肆虐百年,為何撲不倒?大流行不遠了嗎?」,引用了美國紐約一位醫師伯恩(Stanley B. Burn)的老照片,說明了當年美國生活中戴口罩的現象。口罩恐慌問題,早在100年前就發生過!
們低薪的困境早已陷入泥沼快30年了,這一切,並未如政府所公布的總經數據這麼樂觀,光看GDP是沒有太多意義的。所以,金融研訓院的調查才指出,兩成民眾無法在一周內籌到新台幣10萬元、三成民眾儲蓄金額不到5萬元,我倒是認為這才是臺灣的經濟現況!
以前我常寫國際經濟評估,美國中央局報局的資料可以視為對某一個國家的政經評估分析的權威資料,因為,資料庫就是在CIA。 國際統計資料庫其實相當多,單純以非學術研究且毋須付費的國際組織所提供的資料庫而言,其實就夠一般使用者的需求了。
比特幣又再度飆升,甚至是因為PayPal接受比特幣交易而升值,但我認為虛擬貨幣依然無法成為「貨幣」,即使現在很多交易號稱可以接受比特幣交易(印象中全家便利商店曾經號稱過),但我依然認為是「噱頭」!
我原以為經濟部的乘數之亂就像八點檔的泡沫劇,已經完結篇了,哪曉得經濟部長(即將升任行政院副院長)又再演示了所謂千億效果。我只能感嘆,如果財經官員的經濟常識這麼薄弱,我們這些老師在學校該怎麼教學生? 「老師!明明經濟部長是這樣計算的!」我們該怎麼回應呢?直接下課?
中央銀行「總算」開始研究電子貨幣,為何我用「總算」兩個字,我總覺得央行有點「乃覺三十里」的處境。為什麼?早在二十年前我碰觸到電子支付這個議題時,其實中央銀行的李榮謙早已開始研究電子貨幣這個專題,時間是2001年的9月。
2018年適逢1918年流感大流行100週年,《康健雜誌》在2018年01月29日刊出一則「流感百年戰爭/病毒肆虐百年,為何撲不倒?大流行不遠了嗎?」,引用了美國紐約一位醫師伯恩(Stanley B. Burn)的老照片,說明了當年美國生活中戴口罩的現象。口罩恐慌問題,早在100年前就發生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泡沫經濟都遵循相似發展途徑 政府解決經濟發展過熱時,都不希望造成經濟降溫過速,經常不會先去緊縮資金,反而陷入「以製造泡沫方式解決泡沫」循環,這樣的循環終點就是股市、房市雙崩盤 所以,本蛙建議讀者認真學習等待,此刻冒險進場買房,一不小心你就套在史上最高價
Thumbnail
5月新青安申請戶數跟貸款還是創新高 預售屋市場的交易件數也是創高 6月開始有央行第二棟降低成數跟財政部的新青安切結書等到7月公告在看是不是有降溫 目前看起來是不會影響太多買房的節奏 主要都是首購跟預售市場,第二間後的貸款難易度要怎麼變嚴格都不是這次的房市重點 ### 台灣在金融海嘯發
Thumbnail
如果不是親身體驗中港澳房市崩盤,不知道何謂海市蜃樓 很多人說過,中國經濟相對封閉,共產黨沒有救不起的產業,又說房地產是「土地財政」基礎,中國不可能不救,不然會引發社會動盪,甚至影響共產黨執政基礎,結果呢? 央行總裁楊金龍第二次提到泡沫經濟,這次是「次貸風暴」……還記得吧,上次是「日本泡沫經濟」
Thumbnail
台灣的房地產投資,過去幾年來,無論什麼樣的政經環境或是國際情勢,通通只有上漲這個選項,於是乎越來約多人加入炒房行列,但這也讓貧富不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產生世代對立! 勳仔本身雖然也有房產,不過主要以自用為主,讓勳仔來聊聊台灣的房地產投資,並且幫年輕世代發點聲吧!
Thumbnail
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 35年前就已經有上一代的人抱怨房價過高了 但這都跟市場無關,鈔票往哪走就是方向 重要幾個發起運動的人也早就都有買房置產了,跟著抗議的也只是成為過客 現在的年輕人就會納悶,35年前抗議高房價幹嘛?明明跟現在比就很便宜,這就是每個階段都有一批人複製一樣的人性思維 而
Thumbnail
本文針對臺灣住宅市場中低租金報酬率的現象進行剖析,並提供了積極的商業觀點,探討投資房地產的潛在好處。同時,詳細介紹了租金報酬率的計算方式,並分析了各種具體的相關費用和因素,以更全面地瞭解低租金報酬率的原因。本文還涵蓋了關鍵詞如「包租公」、「包租婆」、「租金報酬率」等,以協助文章在搜尋引擎上的搜索。
推動房地產上升的力量,一個是資金,可以說是通膨也可以說是超額貸款,另一個是炒作,兩者相輔相成,有了很多的錢,被商人發現好的機會就湧入市場推升價格,但是,這並不能用單純的供需理論論之,不然會得出少子化導致房價必定下跌的顯然與事實不符的結論。
Thumbnai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對臺灣住宅市場同時存在「高住宅自有率」、「高房價」及「高空屋率」的三高現象感到匪夷所思。臺灣住宅市場更存在著「低租金報酬率」、「高老舊住宅比例」、「低居住品質」等特殊現象,並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影響。文章探討了高住宅自有率、高房價和低租金報酬率對臺灣社會的影響。
Thumbnail
本篇探討: 房價的組成結構,究竟都是誰獲利? 房價為何跌不下去? 如何漸進式的改變偷懶的土地政策? 房價的組成 房價結構主要由土地成本、營造原料及銷售利潤等組成,營造原料成本約占房價的15%~35%。 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產業關聯表》分析,鋼鐵製品、金屬結構及建築組件等占營造成本
Thumbnail
2024政府房市政策的解讀。你各位小心選邊站啊,選錯邊又會被財富重分配了。
Thumbnail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泡沫經濟都遵循相似發展途徑 政府解決經濟發展過熱時,都不希望造成經濟降溫過速,經常不會先去緊縮資金,反而陷入「以製造泡沫方式解決泡沫」循環,這樣的循環終點就是股市、房市雙崩盤 所以,本蛙建議讀者認真學習等待,此刻冒險進場買房,一不小心你就套在史上最高價
Thumbnail
5月新青安申請戶數跟貸款還是創新高 預售屋市場的交易件數也是創高 6月開始有央行第二棟降低成數跟財政部的新青安切結書等到7月公告在看是不是有降溫 目前看起來是不會影響太多買房的節奏 主要都是首購跟預售市場,第二間後的貸款難易度要怎麼變嚴格都不是這次的房市重點 ### 台灣在金融海嘯發
Thumbnail
如果不是親身體驗中港澳房市崩盤,不知道何謂海市蜃樓 很多人說過,中國經濟相對封閉,共產黨沒有救不起的產業,又說房地產是「土地財政」基礎,中國不可能不救,不然會引發社會動盪,甚至影響共產黨執政基礎,結果呢? 央行總裁楊金龍第二次提到泡沫經濟,這次是「次貸風暴」……還記得吧,上次是「日本泡沫經濟」
Thumbnail
台灣的房地產投資,過去幾年來,無論什麼樣的政經環境或是國際情勢,通通只有上漲這個選項,於是乎越來約多人加入炒房行列,但這也讓貧富不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產生世代對立! 勳仔本身雖然也有房產,不過主要以自用為主,讓勳仔來聊聊台灣的房地產投資,並且幫年輕世代發點聲吧!
Thumbnail
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 35年前就已經有上一代的人抱怨房價過高了 但這都跟市場無關,鈔票往哪走就是方向 重要幾個發起運動的人也早就都有買房置產了,跟著抗議的也只是成為過客 現在的年輕人就會納悶,35年前抗議高房價幹嘛?明明跟現在比就很便宜,這就是每個階段都有一批人複製一樣的人性思維 而
Thumbnail
本文針對臺灣住宅市場中低租金報酬率的現象進行剖析,並提供了積極的商業觀點,探討投資房地產的潛在好處。同時,詳細介紹了租金報酬率的計算方式,並分析了各種具體的相關費用和因素,以更全面地瞭解低租金報酬率的原因。本文還涵蓋了關鍵詞如「包租公」、「包租婆」、「租金報酬率」等,以協助文章在搜尋引擎上的搜索。
推動房地產上升的力量,一個是資金,可以說是通膨也可以說是超額貸款,另一個是炒作,兩者相輔相成,有了很多的錢,被商人發現好的機會就湧入市場推升價格,但是,這並不能用單純的供需理論論之,不然會得出少子化導致房價必定下跌的顯然與事實不符的結論。
Thumbnai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對臺灣住宅市場同時存在「高住宅自有率」、「高房價」及「高空屋率」的三高現象感到匪夷所思。臺灣住宅市場更存在著「低租金報酬率」、「高老舊住宅比例」、「低居住品質」等特殊現象,並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影響。文章探討了高住宅自有率、高房價和低租金報酬率對臺灣社會的影響。
Thumbnail
本篇探討: 房價的組成結構,究竟都是誰獲利? 房價為何跌不下去? 如何漸進式的改變偷懶的土地政策? 房價的組成 房價結構主要由土地成本、營造原料及銷售利潤等組成,營造原料成本約占房價的15%~35%。 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產業關聯表》分析,鋼鐵製品、金屬結構及建築組件等占營造成本
Thumbnail
2024政府房市政策的解讀。你各位小心選邊站啊,選錯邊又會被財富重分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