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7|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你是多話好動又內向的人嗎?

當平常話很多的人跟你說:「我很內向」或「我是非典型內向」時,你會不會直接回他「你扯屁啊,你話那麼多又常跑來跑去,怎麼會是內向的人?」
不過,「話多」真的不代表「外向」喔。幾十年前,曾有學者想訂出「內向人格疾患」的診斷標準,但最後沒被學術界接受。不過為了做研究方便,還是需要一些內向者的「核心症狀」,才不會造成大家做研究收的個案差異很大。
本圖取自unplash圖庫
本圖取自unplash圖庫
內向的人,約占全體人類的25%。「多話」、「好動」、「活動力強」,並不能用來排除「內向」。由於腦科學的進步,現在討論內向性格時,會把焦點放在腦內多巴胺與乙醯膽鹼的作用機制。「內向」不是疾病,不會有「診斷標準」,每個人對「什麼是『內向』」都可以有自己的主張,但現在多數主要論述者漸漸有個共識:
「內向者的核心症狀,是『社交會累』」。
「社交會累」,來自於多巴胺跟乙醯膽鹼的作用機轉。這並不是說內向的人缺多巴胺,而是在於跟多巴胺有關的神經迴路,無法在接受到外界刺激時(如跟有好感的異性、或有可能共謀利益的同業交換Line)持續提供蓬勃的活力,然後讓喜歡安靜、聚焦的乙醯膽鹼的神經迴路佔了上風。
雖然「內向」跟「害羞」的人有很大重疊,但「內向」不等於「害羞」。再者,現代社會把外向人格當成「標準」,教育體系、企業文化鼓勵學生、員工要主動表現、勇敢說話、多交朋友廣結善緣。社會文化裡有個理想化的外向人格的模範,「內向」常被認為是缺點、劣勢、是需要改善的地方。現實生活裡,外向的人也的確比較顯眼、容易得到重視、會更快廣結人緣。所以,生性內向的人,有可能從小就提醒自己(或被要求),要掩蓋內向的本質,要多與人接觸,要嘗試打入人群。
一個多話又好動的人,要怎麼確認自己的內向特質?一個有趣的標準是:「同一天的第二場社交活動」。內向的人對重要的社交場合可以先做準備,先想好會遇到誰、可以講什麼,在腦海先備好劇本與範本。一些社交場合的應對模式,可能早就演練過許多次,已經很熟練,所以在社交場合裡看來有模有樣。但跟渾然天生的外向者比起來,內向者在社交時是耗腦力的,撐一場還可以,如果同一天有第二場,原本應該好好休息的卻不能休息,這時大腦疲憊,思緒開始紊亂,就比較容易出狀況。
內向者跟外向者另一個基本差異是,如果沒有事先練過,內向者對於不熟的人隨意聊天(small talk)的能力通常是比較差的。那些話很多但實際內向的人,如果把他們丟到酒吧或PUB搭訕,通常很快就被打槍。「多話的內向者」談話的內容通常有明確的主題性,如果是在一群有共同目標、興趣、利益的朋友圈裡,他們就如魚得水,可以興高采烈的一直講。如果在外遇到三兩好 友,他可以滔滔不絕一直聊。但如果突然闖進一群陌生人的聚會而沒有事先準備,他可能就會先觀察在場人員、先讓其他人說話,再伺機決定適合自己切入的話題。
覺察自己是個「多話的內向者」有什麼幫助?你可以認知自己「社交會累」,這是寫在你大腦裡面,難以改變的特質。你要去適應,不要盲目挑戰。比起有許多陌生人的社交場合,安排人數不多、有熟人在場、可以盡興聊天的聚餐,對擴展人脈會更有幫助。不管什麼形式的社交場合,最好一天只安排一場,活動結束後要好好休息,讓自己能安靜獨處或與家人相處。
如果你不得不一天參加兩場社交活動怎麼辦?如果這些場合都很重要,那就事先針對第二場好好準備,讓你可以「自動化反應」,減少大腦的負擔。另外一招是組成「內向、外向雙人組」。有些常兩人同時出現的好友組合,一個內向,一個外向。有時一對夫妻、伴侶,正好一個內向、一個外向。這樣的組合可以互補大腦特質,也可以輪流表現,讓大腦適度休息。
「內向」是個有許多優點的特質,「多話好動的內向者」若經過適度的社會化,通常也會是值得信賴的朋友、夥伴與伴侶喔。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協助你或你的朋友、伴侶的自我覺察。
◎按讚、分享都是鼓勵!也可訂閱「陳豐偉編譯社」,鼓勵陳豐偉寫作寫到七十歲!《你的訂閱,是我的多巴胺:讓台灣人進入「人類心智與大腦功能」的世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