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好玩──遊戲滿足的人類需求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娛樂活動自古以來就存在於人類的社會當中。無論是古希臘時期就出現的戲劇、音樂、埃及第一王朝時就已經出現的遊戲,又或者之後在羅馬競技場進行的競技表演,都會為觀眾或者使用者帶來娛樂。到了現代,娛樂活動則更加的多元。
  有些遊戲在發明之初具有功能性,例如棋類遊戲往往是戰爭布局的模擬。但是娛樂本身並不像是食衣住行這些基本需求,沒有「娛樂」人們會如何?除了很無聊,似乎還是可以活下去(我們似乎沒有聽過有人因為無聊而死掉)。那為何娛樂始終伴隨著人類的生活呢?娛樂滿足了人類什麼嗎?甚至我們願意付出金錢與時間,換取娛樂這種看不見、摸不著又不能吃的東西,顯然娛樂對於人類而言是重要的活動。
  這次介紹的兩篇文章,研究者就提出了這樣的一個主張──娛樂不只是讓人開心或愉悅,而是滿足了人類心理上的需求。

  Ryan等人在2006年發表的研究當中,首次將描述人類動機的「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nt theory, SDT)」用於探討遊戲玩家的享受感(enjoyment)。他們從SDT當中找出了三項人類心理需求,分別是勝任感(competence)、自主性(autonomy)以及關係性(relatedness),並認為好玩的遊戲可以使玩家的這三項心理需求得到滿足。
  所謂的勝任感,就是一種對自身「有能力」的感受,無論是有能力打敗對手、破解謎題、通過關卡、學習新技能新知識,或者應對挑戰等等,都被涵蓋在勝任感之中。而自主性,則是指人們是否感到自己能夠決定自身的行動,例如前往不同的地方、進行不同的活動或者選擇不同的選項等等。最後,所謂的關係性則是指與他人產生連結的需求,無論是對真實的他人、他人操作的遊戲角色或甚至是遊戲中的虛擬角色(NPC),只要有產生連結的感覺,都有可能滿足這樣的需求。
  Ryan等人初次引用這三項需求的概念,發現這些需求被滿足之後,與玩家感受到的享受感有些關聯。而Tamborini等人在2010發表的研究則奠基於此,進一步確立了勝任感、自主性以及關係性的滿足,可以使玩家感到享受遊戲。從他們的觀點出發,享受感不再是單純的愉悅、開心等情緒性反應,而是背後有一套完整理論支撐的媒體經驗。更重要的是,透過SDT這樣的理論,可以進一步探討媒體娛樂與其他人類心理或行為之間的關聯。例如SDT理論認為這些心理需求被滿足後,對人類的心理適應(well-being)有所幫助,那麼如果遊玩電子遊戲可以滿足這些需求,也就意味著遊戲有增進心理適應的可能性。
  而這樣的概念也為一些看似矛盾的遊戲行為提供了可能的解釋。例如黑暗靈魂系列、血源詛咒等等所謂的「硬核(hard core)遊戲」,為何玩家在遊玩過程不斷受到負面的回饋,卻仍然要繼續遊戲,而這些遊戲也能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呢[*1]?除此之外,這樣的概念也提供了分析媒體內容時能夠使用的框架,用更為細緻而準確的方式去描述媒體享受的經驗。

  在講完了理論的部分後,可以來談一些關於遊戲設計的啟發。首先在Ryan等人的研究中發現,一般來說女性可能比男性更容易感到遊戲操作困難,但影響玩家是否享受遊戲的真正因素還是他們的心理需求是否得到滿足。當他們的需求被滿足後,遊戲是否具有符合直覺的操作方式,才會影響到享受的程度。所以雖然遊戲操作方式相當重要,但果然還是要先把內容做好才行。
  而在Tamborini等人的研究中發現了另一項跟遊戲操作有關的有趣現象。他們讓玩家用PS 2搖桿或是wii搖桿遊玩保齡球遊戲(而且他們還超認真的把wii搖桿放在一個圓球狀的殼裡面,讓玩家好像真的在丟保齡球),一般來說我們都會認為wii搖桿的操作更像是真實的動作吧?但他們的研究中發現,使用PS 2搖桿的玩家比使用wii搖桿的玩家,覺得操作更加自然。雖然他們並沒有針對這個現象做出太多解釋,但我猜想是否在「玩遊戲」上,因為玩家習慣使用搖桿而認為搖桿的操作更加自然、更加直覺呢?當然這也取決於所用的媒體是什麼,如果像VR這樣沉浸感極高的裝置,使用搖桿而非身體動作進行遊戲,應該就不是那麼自然了。
  而在Tamborini等人的研究中也發現,對於自己遊戲技術的知覺,可以增加玩家的自主性──也就是認為自己遊戲技術比較好的玩家,可以感受到自己在遊戲上有比較多的選擇權或者主動性。然而,對自己遊戲技術的知覺與玩家的勝任感卻沒有關聯,這倒是挺令人意外的結果。雖然我認為必須要進行更多研究以確立是否對自己技術的知覺不會影響到勝任感,但假如真的沒有影響,那就意味著遊戲前期能否成功引導玩家應對遊戲挑戰與關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夠在一開始就滿足玩家的勝任感需求,玩家應該更願意繼續玩下去。然而,如果設計的太過容易,玩家也有可能感到無趣,這中間的平衡需要好好衡量。
  最後,Tamborini等人的研究雖然使用了心理需求的角度看待媒體娛樂,但他們並不認為使用開心、愉悅等情緒反應來看待媒體經驗是不重要的。他們在文末有做出一項理論性的假設,就如同馬斯洛提出人類的需求階層一樣,或許享受感也和不同類型的需求有關。例如開心、有趣或者興奮的情緒可以滿足享樂(hedonic)需求、正義必勝或者善惡有報的劇情可以帶來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秩序感、能力需求可以提升我們的自尊、先前提過的讚賞反應滿足的是對人生美好的追求等等。從需求的角度來看媒體娛樂或者是電子遊戲,似乎讓媒體經驗的可能性豐富了起來。
  其實這兩篇文章的理論本身並不複雜,然而當時使用SDT的理論來探討遊戲的享受感,引發了後續很多的迴響,在媒體心理學當中是相當重要的,這樣的想法也有別於一般在討論享受遊戲時,常常淪為一種「玩得很開心。」、「爽快感。」、「畫面好看。」之類的感官性描述,我認為這樣的理論提供了分析遊戲時可以採用的框架是很有價值的。
  目前暫時的文章走向還是往「享受感(enjoyment)是什麼?」的方向發展,但12月似乎會過得比較忙碌,希望還是能以一週一篇的方式更新文章啊……(但看論文的速度還是很難快起來QQ)。
原始文獻:
Ryan, R.M., Rigby, C.S. & Przybylski, A. (2006). The Motivational Pull of Video Games: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pproach. Motiv Emot, 30, 344–360. doi: 10.1007/s11031-006-9051-8.
Tamborini, R., Bowman, N. D., Eden, A., Grizzard, M., & Organ, A. (2010). Defining media enjoyment as the satisfaction of intrinsic need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0, 758-777.
*1:敝人不才曾經在網路上投稿過一篇文章,就是採用SDT的三項心理需求分析「血源詛咒」為何吸引人,詳細請參考:http://www.u-acg.com/archives/10658?fbclid=IwAR0oNa7eUQsvtq0tSUNP_eunZz1n0_h12T88WiuEChA4fjddk49YJGTjm7w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2會員
32內容數
大學念文組,碩士班的報告突然要用統計了怎麼辦?沒學過統計怎麼寫量化學位論文?跟著統計書操作都沒問題,但報表都不知道在講什麼,也不知道做的分析到底對不對?作者在應用統計的路上跌跌撞撞也差不多十年了,希望有些心得可以幫助到有這些困擾的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統計急救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完悲劇如果能夠大哭一場宣洩就算了,偏偏有些悲劇是讓人心情鬱悶很久的。自古以來就有悲劇,為什麼悲劇竟然還能是一種「娛樂」?難道人們就是喜歡自找苦吃嗎?這週要介紹的就是媒體娛樂中的「讚賞(appreciation)」反應!
  恐怖遊戲或者恐怖電影真的很可怕,但就是有人喜歡!為什麼呢?這篇研究的想法可以提供給大家思考看看~
「我聽著周杰倫的夜曲,想起了戴著耳機走過母校走廊的畫面......」 這種因為使用媒體而想起人生經歷的事情,大家經歷過嗎? 有些學者就對於這個現象很感興趣,於是就做了這篇研究,看看到底是什麼因素使我們在使用媒體的時候想起了人生!
射擊的對象是不是人類,會不會影響到玩家的道德判斷呢? (原始文獻見文末)
看完悲劇如果能夠大哭一場宣洩就算了,偏偏有些悲劇是讓人心情鬱悶很久的。自古以來就有悲劇,為什麼悲劇竟然還能是一種「娛樂」?難道人們就是喜歡自找苦吃嗎?這週要介紹的就是媒體娛樂中的「讚賞(appreciation)」反應!
  恐怖遊戲或者恐怖電影真的很可怕,但就是有人喜歡!為什麼呢?這篇研究的想法可以提供給大家思考看看~
「我聽著周杰倫的夜曲,想起了戴著耳機走過母校走廊的畫面......」 這種因為使用媒體而想起人生經歷的事情,大家經歷過嗎? 有些學者就對於這個現象很感興趣,於是就做了這篇研究,看看到底是什麼因素使我們在使用媒體的時候想起了人生!
射擊的對象是不是人類,會不會影響到玩家的道德判斷呢? (原始文獻見文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天探討了遊戲如何不僅僅是娛樂,而是一種促進心流狀態和神經塑性的有效工具。文章深入分析了心流的概念及其對大腦的影響,並探討了遊戲中的心流體驗與專注力的關聯。此外,文章提供了如何透過遊戲化日常任務來提升專注力、動機和生活質量的實踐建議,並探討了長期應用心流和遊戲化策略對心理健康和目標達成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傑西.謝爾,為美國遊戲設計教授,以下選些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本文是基於網路創業家Dan Koe的30分鐘影片所撰寫的心得,為大家濃縮成約5分鐘的精華內容,敬請細讀! 你體驗過「最佳心流」的狀態嗎? 你是否曾感到無比自信,覺得自己能夠征服世界?無論是運動、遊戲,還是簡單地在電腦上寫作,有些人稱這種狀態為心流狀態。
Thumbnail
「請放心:這本書不是由一個對科技一無所知,並意圖妖魔化電玩遊戲的外行人寫的。我也不是那種相信科技和電玩遊戲將會拯救全人類的信徒。我想要解釋遊戲化真正的樣貌,它能達到的最好效果為何,以及是如何被用來操縱人心。」 本書乍看之下是一本寫給玩家們看的書,但是本書討論著整個社會長久發展下來的心理操縱機制。
  「遊戲是自願去克服非必要的障礙」,伯爾納德.舒茲的定義深得我心。這說明了我們在許多遊戲上面堅持不看攻略的行為,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會覺得「能夠透過課金過關」不是一個好的遊戲設計。因為如果我們看了攻略或課金,我們會失去那個「憑自己的力量」克服障礙的機會,相當於自己斷送了自己原來可以獲得的樂趣。
●人在什麼時候感覺最快樂呢? →精神不好,打自己喜愛的電玩,無法讓我感受到樂趣,只會在之後讓內心失序。 精神好時,設定一項自己有興趣、工作的挑戰,並且挑戰成功時。 完成工作達成目標時,獲得內心壓力釋放的瞬間。 因為苦痛是平衡的,享受在思考解決達成目標的過程,還欠缺哪些項目,努力去實踐,這過程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高效原力》:快樂是什麼?可以吃嗎?我們了解作者提出的觀點:好心情能提高創造力和生產力,本文分享書中「第一部分:如何用科學的方法,讓愉悅生產力啟動你的能量」裡支撐正向情緒的方法之一—遊戲。
Thumbnail
      你應該有發生過這種情況,就是你原來一直以為的事實被打破的瞬間,讓你對這個世界產生了不同的想法。我印象中第一件就是小時候認為電玩遊戲是一種休閒娛樂,是需要一直花錢購買、充值,會不斷的投錢進去,直到後來聽到有人的裝備或帳號可以賣錢時,真的是震碎了我的三觀。到了現在,也出現了許多的電競比賽。
Thumbnail
『藝術 和 遊戲 是通往自由的最佳途徑。』~ 英國哲學家 羅傑·斯克魯頓(Roger Scruton) 【遊戲社會學 Game Sociology】是一門探討遊戲在社會中的角色、功能,以及遊戲如何影響和反映社會結構、行為模式和價值觀的學科。它涉及研究遊戲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如何體現和影響人類的社會
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研究人員Mauricio Delgado想要找出腦神經學上的興奮與預期感來自何處,藉以知道人的動力源自哪裡。他設計了一個遊戲,邀請很多自願者來參與,玩遊戲的同時並接受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掃描腦部。受試者的眼前有個螢幕,會先讓受試者
Thumbnail
今天探討了遊戲如何不僅僅是娛樂,而是一種促進心流狀態和神經塑性的有效工具。文章深入分析了心流的概念及其對大腦的影響,並探討了遊戲中的心流體驗與專注力的關聯。此外,文章提供了如何透過遊戲化日常任務來提升專注力、動機和生活質量的實踐建議,並探討了長期應用心流和遊戲化策略對心理健康和目標達成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傑西.謝爾,為美國遊戲設計教授,以下選些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本文是基於網路創業家Dan Koe的30分鐘影片所撰寫的心得,為大家濃縮成約5分鐘的精華內容,敬請細讀! 你體驗過「最佳心流」的狀態嗎? 你是否曾感到無比自信,覺得自己能夠征服世界?無論是運動、遊戲,還是簡單地在電腦上寫作,有些人稱這種狀態為心流狀態。
Thumbnail
「請放心:這本書不是由一個對科技一無所知,並意圖妖魔化電玩遊戲的外行人寫的。我也不是那種相信科技和電玩遊戲將會拯救全人類的信徒。我想要解釋遊戲化真正的樣貌,它能達到的最好效果為何,以及是如何被用來操縱人心。」 本書乍看之下是一本寫給玩家們看的書,但是本書討論著整個社會長久發展下來的心理操縱機制。
  「遊戲是自願去克服非必要的障礙」,伯爾納德.舒茲的定義深得我心。這說明了我們在許多遊戲上面堅持不看攻略的行為,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會覺得「能夠透過課金過關」不是一個好的遊戲設計。因為如果我們看了攻略或課金,我們會失去那個「憑自己的力量」克服障礙的機會,相當於自己斷送了自己原來可以獲得的樂趣。
●人在什麼時候感覺最快樂呢? →精神不好,打自己喜愛的電玩,無法讓我感受到樂趣,只會在之後讓內心失序。 精神好時,設定一項自己有興趣、工作的挑戰,並且挑戰成功時。 完成工作達成目標時,獲得內心壓力釋放的瞬間。 因為苦痛是平衡的,享受在思考解決達成目標的過程,還欠缺哪些項目,努力去實踐,這過程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高效原力》:快樂是什麼?可以吃嗎?我們了解作者提出的觀點:好心情能提高創造力和生產力,本文分享書中「第一部分:如何用科學的方法,讓愉悅生產力啟動你的能量」裡支撐正向情緒的方法之一—遊戲。
Thumbnail
      你應該有發生過這種情況,就是你原來一直以為的事實被打破的瞬間,讓你對這個世界產生了不同的想法。我印象中第一件就是小時候認為電玩遊戲是一種休閒娛樂,是需要一直花錢購買、充值,會不斷的投錢進去,直到後來聽到有人的裝備或帳號可以賣錢時,真的是震碎了我的三觀。到了現在,也出現了許多的電競比賽。
Thumbnail
『藝術 和 遊戲 是通往自由的最佳途徑。』~ 英國哲學家 羅傑·斯克魯頓(Roger Scruton) 【遊戲社會學 Game Sociology】是一門探討遊戲在社會中的角色、功能,以及遊戲如何影響和反映社會結構、行為模式和價值觀的學科。它涉及研究遊戲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如何體現和影響人類的社會
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研究人員Mauricio Delgado想要找出腦神經學上的興奮與預期感來自何處,藉以知道人的動力源自哪裡。他設計了一個遊戲,邀請很多自願者來參與,玩遊戲的同時並接受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掃描腦部。受試者的眼前有個螢幕,會先讓受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