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女權自助餐是真的嗎?直男為什麼覺得世界對他們不友善-「我是小生」事件中的性別觀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幾天剛發生的臺虎啤酒面試事件,原先只是一個同志面試者發文抱怨,面試官在面試中不尊重自己的出櫃經驗,造成臺虎受到部分網友抨擊只是對多元性別族群假友善的事件。

  沒想到粉絲專頁「我是小生」,在前天(12/27)發文諷刺該事件,認為該面試者提到的出櫃經驗,與自己身為直男的自己,在高中時告訴家人自己交女友的壓力差不多,並以hashtag #這世界對異男最不友善吧,重新掀起了一波論戰,主題轉到了:「直男也常被歧視。」、「女權自助餐只在意女性,對男性的處境不管不理。」

  我本人,與我身邊的許多朋友(包含直男)都不太認同「我是小生」這樣簡易的對比同志的出櫃經驗,與異性戀男性向家人坦承交女友的經驗的方式,畢竟這樣比較在普遍的經驗中實在「差距太大」,也忽略了社會對不同性別態度的脈絡。
  盡管「我是小生」在後續的道歉文(12/28)中,說明自己真的是很平等的看待一般性別族群,跟性少數族群,所以原先的發文是想要提醒大家,在面試時提及自己的個人感情經驗不是聰明的做法,應該要回答更與專業相關的答案。同時,不同的族群都有不同的壓力,去特別化性少數族群的經驗,只是加強標籤而已。
  甘安捏?

*兩邊各打五十大板,反而造成實質的弱勢繼續受歧視

  首先我要說,我某種程度同意「我是小生」的觀點,也就是他想要去說服大家在面試當中,以自己的私人經驗做為回答,並不適合用來回答跟職業有關的面試這點。我認為他要是一開始以此角度切入,可能可以帶出一個新的討論,也就是私人關係、私人經驗跟職業的關聯,還有以他的經驗而言,「性別」在職場上的影響。

  但我覺得「我是小生」真正的問題在,錯誤的類比不同社會背景壓力的族群,也太過輕率在文中表現出:你們(同志族群)的壓力經驗也沒什麼,我們(直男)也很有壓力的態度,不要再拿你們的少數經驗出來說嘴,不然只是自己標籤化自己。
  看到這邊我真的是直搖頭,我個人會稱呼這是一種將兩邊各打五十大板,忽視了實質存在的社會壓力,讓原本處在較弱勢的族群繼續弱勢下去,甚至難以翻身的做法

  我想以每年的同遊為例,我記得幾乎每年的同志大遊行前中後,都會看到、聽到一種聲音是:「同志為什麼一直要出來招搖,自己平平穩穩地過日子不好嗎?」,更甚者會是:「同志就是因為老愛搞這些聳動的標語、談性的事情,才會惹人討厭,這樣不是歧視,是同志自己也做得不好。」

  我們可以想像看看,假如同志族群在收到這種批評的時候就噤聲了,這個世界就真的和平、平等了嗎?

  應該是不會吧。

  我認為當性少數族群,或其他受壓迫的群眾不再發聲,不說出自己獨特的生命經驗時,就會造成社會上繼續只有主流族群的聲音,這些性少數族群繼續沉潛於黑暗中,循著主流社會的規則生活,壓抑自己想要表達、發展自己的自由。

  真的發生這種狀況時,主流社會「不會」負起這些受壓迫的責任,甚至不會發現有人被壓迫,因為身為受壓迫者的生命早就已經消失在黑暗裡。
 
*直男們感到的歧視是什麼?女權自助餐是真的嗎?

  以「我是小生」所舉的例子而言,高中男生交女友,害怕家長發現的壓力,可能是:家教很嚴,交友受到家長的嚴格限制,同時家長認為高中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拼課業,所以課業以外的事情都不允許。

  但這個例子與「性別」本身並沒有什麼關聯,這也是他的舉例之所以為錯誤類比的原因。
  坊間(?)直男們可能會感受到性別歧視的部份更可能是:「因為自己是男生,所以就被要求要多付出,無論是在工作上必須要多做苦力活,或是被要求要負起經濟的責任,若是賺不夠多就是不夠格的男人。另外,男人不可以有太多的情緒跟表現脆弱,因為男人必須讓女人(另一半)感到安心,同時在感情中必須要是能取悅女性的。最後,一個合格又優秀的男人,應該要默默承受壓力,而不要老是抱怨。」

  因為這些社會的「教誨」,確實讓部分的直男,感覺到自己總是要符合一個又一個更高的標準,而且從小到大都充滿了壓力。因此,當多元性別在爭取權益、甚或指責「男性」是造成其他性別壓迫的來源時,他們就會跳起來捍衛自身,他們也感受到負擔了許多的壓力、折磨,同時他們也要自己高呼從來沒有意圖要去傷害其他性別族群,為什麼最後都要怪到直男頭上?!

  我過去在陪伴身邊的直男朋友走出失戀經驗時,特別可以看到直男受到自己性別框架影響的狀況,他們在失戀時會反省:「是不是我做為一個男人不夠好,所以我的另一半才離開我。」,而把感情上的失敗解釋成自己不夠符合「好男人」的形象,我也看過朋友為自己的女友離開自己做解釋為:「因為我賺得不夠多,配不上她,所以她離開我。」
  (我要說,我在旁邊聽他這樣講,真的是讓我滿頭問號)

  所以直男們的確有因為性別的框架受到壓力,某些人感覺到的女權自助餐或許在他的生命中是存在的,但這些人仍是順應著這個框架,沒有機會去發現框架,質疑框架,甚至去解構它。
 
*踏入不同族群的生命,以同理而非諷刺的方式接近

  我要承認,我一開始看到「我是小生」的貼文時,第一個反應還是:這些父權紅利的既得利益者在說些什麼啊!(然後大翻白眼)

  但我最近因為生命的轉換,有機會跟許多非藝術圈,也非心理圈的異性戀男性相處,也有幸去聽到他們對自己生涯、感情的規劃,與面臨的挫折,其中有許許多多過去我會斥之為男性沙文、食古不化的傳統性別觀念等等。

  有些人非常適應這種觀念,在其中如魚得水,還備受其他直男的吹捧,但也有人在這種傳統性別框架下感到壓力。可是在我的觀察中,主動擺脫這種壓力的人很少,更多的人是希望自己能符合傳統成熟(甚或有點風流)的優秀男人形象,並且會因為不夠符合而懊惱。

  我這才發現我自己離所謂的「直男」族群有多遠。

  換言之,也可以想像直男族群離同志族群、直女族群的距離又有多遠。做為一個心理人、藝術人,我的生活經驗告訴我,要減少歧視、刻板印象,唯一的方式就是靠近,同理而非諷刺的方式靠近,真的去意識到我們間的不一樣、我們身處的處境的不同,能讓人跟人之間有更全面的認識,當這個認識更深,我們才能踏入不同族群的生命裡,有品質的互動。

  最後我想說,對於自己不熟悉的族群,多去聆聽、多去發問,減少膝跳反射式的批評,不只會讓自己看起來思慮周全,也會使你與他人的互動裡多了友善的力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多情侶爭吵,其實都是在吵「我才沒有妳/你講得這麼差!」,吵到最後,都是在吵爭吵中彼此詆毀、攻擊、中傷的那些事情,所以請放下互相指責的動力吧。試著用「我們的關係遇到一點問題,妳/你可以跟我一起解決看看嗎?」的態度,大家會發現你的伴侶,比你想像的更有能力面對你們關係的困境。
需要有一個人先站到子女的身邊,不因為拒學的問題而跟子女對抗。我發現很多父母在這種時候會忘記眼前的子女仍然是「孩子」,反而變成雙方像是敵人一樣,若是我們能在這種時刻,看到那個受傷、困惑的孩子,我想各位父母們應該都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到,你的子女現在需要你的呵護、引導。
覺察自己的重要性,用白話的比喻就是在做事前準備,像是打球、跑步之前會檢查自己服裝、鞋子有沒有穿對、鞋帶有沒有綁緊,也會伸展身體感覺一下自己狀態是否良好。同理而言,當我們今天遇到情感的衝突、內在的挫折時,也要像面對一場球賽一樣,把自己給整理好,才能知道自己面對困難時,自己有什麼資源可運用。
「孤味」,在2017年的短片版中,有段臺詞詮釋這個詞是代表著專心致意把一件事做到最好的意思,電影版中則沒有對這個詞有多的解釋,但片中一種孤獨而生、自己專心過著生活的氛圍,無需言語也表達得淋漓盡致。盡管,也是這個「不說」成為了劇中母女四人共同的心病與折磨。
以角色特質而言,我得誠實地說,我是不喜歡這類型角色的。因為這種角色會帶著你沉悶、苦澀、無奈終至無言,可也始終,沒人有真正的機會能接觸到深層的他,他像是一個沒有未來,只活在過去的人。
比較總是帶給我們許多的負面感受,但比較其實是我們的天性,我們看到其他人的第一眼就在比較了。因為人是一種具有社會互動的動物,比較可以幫助我們對遇到的人事物,有更正確的認知,同時決定出應該如何與之應對的作為,比較更是一種對生活選擇的利弊權衡。
許多情侶爭吵,其實都是在吵「我才沒有妳/你講得這麼差!」,吵到最後,都是在吵爭吵中彼此詆毀、攻擊、中傷的那些事情,所以請放下互相指責的動力吧。試著用「我們的關係遇到一點問題,妳/你可以跟我一起解決看看嗎?」的態度,大家會發現你的伴侶,比你想像的更有能力面對你們關係的困境。
需要有一個人先站到子女的身邊,不因為拒學的問題而跟子女對抗。我發現很多父母在這種時候會忘記眼前的子女仍然是「孩子」,反而變成雙方像是敵人一樣,若是我們能在這種時刻,看到那個受傷、困惑的孩子,我想各位父母們應該都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到,你的子女現在需要你的呵護、引導。
覺察自己的重要性,用白話的比喻就是在做事前準備,像是打球、跑步之前會檢查自己服裝、鞋子有沒有穿對、鞋帶有沒有綁緊,也會伸展身體感覺一下自己狀態是否良好。同理而言,當我們今天遇到情感的衝突、內在的挫折時,也要像面對一場球賽一樣,把自己給整理好,才能知道自己面對困難時,自己有什麼資源可運用。
「孤味」,在2017年的短片版中,有段臺詞詮釋這個詞是代表著專心致意把一件事做到最好的意思,電影版中則沒有對這個詞有多的解釋,但片中一種孤獨而生、自己專心過著生活的氛圍,無需言語也表達得淋漓盡致。盡管,也是這個「不說」成為了劇中母女四人共同的心病與折磨。
以角色特質而言,我得誠實地說,我是不喜歡這類型角色的。因為這種角色會帶著你沉悶、苦澀、無奈終至無言,可也始終,沒人有真正的機會能接觸到深層的他,他像是一個沒有未來,只活在過去的人。
比較總是帶給我們許多的負面感受,但比較其實是我們的天性,我們看到其他人的第一眼就在比較了。因為人是一種具有社會互動的動物,比較可以幫助我們對遇到的人事物,有更正確的認知,同時決定出應該如何與之應對的作為,比較更是一種對生活選擇的利弊權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中國大陸近來最熱門的院線電影《好東西》,先是一片好聲音,票房也因複購長出不錯的成績,在難得一見的高分評論中,總覺得有些可疑。 評論中的大部分聲音並不是針對電影的好評,而是針對電影中的價值觀。在各種預告片段,看到的都是角色的金句混剪,人們廣泛討論著那些有關於性別的符號;為女性扳回一城的精彩台詞;頭腦
Thumbnail
當女權主義反對生物學的努力成功地摧毀了社會對於男女分隔有理的社會習俗後,女權主義本身也就走到了終點,女權主義因為內在的自我矛盾而衰竭;最終導致了二十一世紀初在學術界中屬於邊緣,但是持有「性別歧視」觀點的學者反倒受到公眾更多的支持。因為所謂的性別歧視本質上就是對事實的正確看法,而對左派進步主義衰退而生
Thumbnail
在這部作品中,伊莎貝爾是一位學識淵博且勇於探索的年輕女性,面對傳統與現代的衝突,她渴望突破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姨母杜歇夫人展現了新時代女性的獨立與理性,並成為伊莎貝爾的啟發者。文章探討了伊莎貝爾如何在異鄉生活中處理複雜的關係,並在自我實現與愛情之間找到平衡。這是一次心靈成長的旅程,值得讀者深思與反思。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對一些「鋼鐵直男」而言,去判斷這些距離可能太幽微。隨著社會對性騷擾與令人不適的追求之探討,的確使得一些人開始覺得自己本來好像可以做的事情漸漸要變得不能做了。但這不意味著你被剝奪了什麼,而是從現在起,你應該要開始練習你一直沒有好好培養的人際敏感度。
因為社群接觸愈來愈頻繁,在Thread、X(Twitter)...顯示男生在表達喜歡上的笨拙與不懂,就像是國小男生會故意捉弄喜歡的女同學。如果在學習成長時能有更多舞會的社交參與,想必大家會更懂得彼此的界線,慢慢能接受正常的搭訕增加一點浪漫情懷,而透過媒體社會的討論男女亦更能夠瞭解彼此的喜好差異。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馬克斯和艾琳娜之間的相遇就像一抹清泉般撫平了他們焦渴的心靈。起初,這份情感只是單純的同路人之情。也許是因為二人都處於命懸一線的絕境之中,格外珍視彼此的陪伴和感情;又或許是男女之情使然,互相的親近之心難以自拔。這段情愫暫時還是一件禁忌的事,所以他們都選擇了逃避和沉默,將其深埋在內心最隱秘的角落。
Thumbnail
在女權極權政體蔓延的暗影之下,整個露西亞星域內部正經歷著一場驚心動魄的"肅異"風暴。面對日益擴大的內部反彈聲浪,露西亞和她的拥趸們並沒有做出任何讓步,反而選擇了更加極端的鎮壓手段。
Thumbnail
來韓國前早已耳聞韓國男女對立嚴重,可以說是所有事情結尾都可以是在為男女性別平等在吵架,實際交了韓國男友,再加上本人大多是韓國女生朋友居多,非常明顯感受到韓國男女對立的情況。
Thumbnail
從前封建父權時代男性要面對的挑戰與嘲笑幾乎都來自男性,現代女性話語權解放後譏笑男性的人成了雙倍,男人的心理壓力也成了雙倍。 男兒身的我雖備感壓力,但也不想倒回至父權時代,因為那確實有很多對女性的壓迫。 女權即便在較開發的國家裡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更別說在台灣這個只有30幾年的年輕民主政體,首要的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中國大陸近來最熱門的院線電影《好東西》,先是一片好聲音,票房也因複購長出不錯的成績,在難得一見的高分評論中,總覺得有些可疑。 評論中的大部分聲音並不是針對電影的好評,而是針對電影中的價值觀。在各種預告片段,看到的都是角色的金句混剪,人們廣泛討論著那些有關於性別的符號;為女性扳回一城的精彩台詞;頭腦
Thumbnail
當女權主義反對生物學的努力成功地摧毀了社會對於男女分隔有理的社會習俗後,女權主義本身也就走到了終點,女權主義因為內在的自我矛盾而衰竭;最終導致了二十一世紀初在學術界中屬於邊緣,但是持有「性別歧視」觀點的學者反倒受到公眾更多的支持。因為所謂的性別歧視本質上就是對事實的正確看法,而對左派進步主義衰退而生
Thumbnail
在這部作品中,伊莎貝爾是一位學識淵博且勇於探索的年輕女性,面對傳統與現代的衝突,她渴望突破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姨母杜歇夫人展現了新時代女性的獨立與理性,並成為伊莎貝爾的啟發者。文章探討了伊莎貝爾如何在異鄉生活中處理複雜的關係,並在自我實現與愛情之間找到平衡。這是一次心靈成長的旅程,值得讀者深思與反思。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對一些「鋼鐵直男」而言,去判斷這些距離可能太幽微。隨著社會對性騷擾與令人不適的追求之探討,的確使得一些人開始覺得自己本來好像可以做的事情漸漸要變得不能做了。但這不意味著你被剝奪了什麼,而是從現在起,你應該要開始練習你一直沒有好好培養的人際敏感度。
因為社群接觸愈來愈頻繁,在Thread、X(Twitter)...顯示男生在表達喜歡上的笨拙與不懂,就像是國小男生會故意捉弄喜歡的女同學。如果在學習成長時能有更多舞會的社交參與,想必大家會更懂得彼此的界線,慢慢能接受正常的搭訕增加一點浪漫情懷,而透過媒體社會的討論男女亦更能夠瞭解彼此的喜好差異。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馬克斯和艾琳娜之間的相遇就像一抹清泉般撫平了他們焦渴的心靈。起初,這份情感只是單純的同路人之情。也許是因為二人都處於命懸一線的絕境之中,格外珍視彼此的陪伴和感情;又或許是男女之情使然,互相的親近之心難以自拔。這段情愫暫時還是一件禁忌的事,所以他們都選擇了逃避和沉默,將其深埋在內心最隱秘的角落。
Thumbnail
在女權極權政體蔓延的暗影之下,整個露西亞星域內部正經歷著一場驚心動魄的"肅異"風暴。面對日益擴大的內部反彈聲浪,露西亞和她的拥趸們並沒有做出任何讓步,反而選擇了更加極端的鎮壓手段。
Thumbnail
來韓國前早已耳聞韓國男女對立嚴重,可以說是所有事情結尾都可以是在為男女性別平等在吵架,實際交了韓國男友,再加上本人大多是韓國女生朋友居多,非常明顯感受到韓國男女對立的情況。
Thumbnail
從前封建父權時代男性要面對的挑戰與嘲笑幾乎都來自男性,現代女性話語權解放後譏笑男性的人成了雙倍,男人的心理壓力也成了雙倍。 男兒身的我雖備感壓力,但也不想倒回至父權時代,因為那確實有很多對女性的壓迫。 女權即便在較開發的國家裡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更別說在台灣這個只有30幾年的年輕民主政體,首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