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關心教育的人應該知道,隨著108課綱上路,申請大學時的成績評量,將由學測成績(占比最多50%)與綜合學習表現(占比至少50%)組成,而後者包括了個人基本資料、活動與學習歷程等項目。
有些學者宣稱,這是為了讓高中生早日找到自己的興趣與志向,避免到了大學才來後悔。畢竟大學休退學的比例年年增高,而根據親子天下於2019年對七百多位台大學生進行的調查,如果能夠再來一次,僅44%仍然選擇現處科系,33%表示不知道,23%表示不會。
雖然這也有可能是反映出,某些大學科系不太能夠滿足學生對未來的預期;但同份調查中確實有相當人數表示,高中生活被太多考試所佔滿,缺乏足夠時間與資源來進行生涯探索。所以滿多學生在科系選擇上,似乎是被「分數剛好有到」所決定。
但我們必須注意,這樣的生涯探索遠不只是「試試看沒成效也不會怎樣」,因為生涯探索的相關活動與規劃,可以直接反映在綜合學習表現上,成為申請大學的強力優勢。據此,如何「設計人生」,包括領域選擇、內容包裝、重點呈現與階段性成果等,不太簡單但又相當關鍵。
尤其是,很多人會理所當然地覺得,學生只需要細心觀察、自我反省,就能「發現」自己的熱情,這應該也是目前高中「自主學習」課程的初衷。然而,很多時候熱情需要觸發點與長期培養,所以對那些找不到熱情、不確定什麼是熱情,或沒有充足資源培養熱情的人而言,他們就得被迫「發明」熱情,來滿足師長的或評量上的要求。
如果熱情本來就存在,那自然可以「發現」就好;但當不見得有熱情,或只在萌芽階段時,就不得不用上「發明」技巧。
其實我並不認為「發明熱情」有什麼不好,這同樣可以是一種人生設計或生涯規劃,只是缺乏明確的熱情做為基礎而已。事實上,很多熱情是在進入某一環境或群體之中,慢慢被誘發出來的。但也不能說熱情完全是刻意塑造的結果,就算環境或群體相對友善,其中可能還是有個人性格與知能的契合問題。
也就因為如此,我認為在需要刻意展現熱情時,把問題從「我想積極接觸哪個領域」轉為「我想成為哪種性格類型下的最佳版本」可能會更好。大家應該都知道,明明接觸不多的領域還硬要講,加不了多少分,也容易被識破;但過於強調自家的各種優點,又會給人太過做作、拿不出什麼相應成果的感覺。
若集中於表達自己的性格類型,一來可以把熱情放在整個人生歷程上;二來可以反映出相當的自省能力與意願;三來雖對未來領域持懸置態度,但仍然可以列出幾個最佳候選。當然,性格類型必須足夠鮮明(譬如列出該類型在不同方面的優勢劣勢),且有相應事蹟來做為佐證。
這可能不是最佳策略,但對許多不太肯定興趣或熱情在哪的學生而言,不失為一種可行作法。尤其當申請幾個不同領域的科系時,自身的活動與學習歷程往往無法完全對應,申請資料勢必得轉而強調個人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