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性騷擾的由來:為何連說「人醜性騷擾」也是一種壓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性騷擾是上世紀最重要的發明之一,並不是說此前沒有性騷擾這個行為,而是直到這個行為被命名為「性騷擾」,人們才逐漸體認到它造成的傷害。
在1970年代的康乃爾大學中,一名教授持續對行政人員嘉蜜塔伍德(Carmita Wood)進行「令她不舒服的調情」,他會在嘉蜜塔的桌邊一邊讀信一邊擺動他的腰臀、總是藉由拿取文件的名義把手掃過她的胸部,甚至在一場聖誕派對後強吻了她。
嘉蜜塔必須一邊完成好她的工作,一邊躲避教授的行為,同時她受到的侵犯在當時是無以名狀的,人們只會解釋成「她沒有幽默感」、「開不起玩笑」,長久下來,嘉蜜塔的身心的出現狀況,在申請調離被拒絕後,她只能選擇離職。
當失業保險的業務員前來詢問她離職原因時,她感到羞愧與尷尬,最終只能回答是個人因素,於是她的失業救濟金申請被駁回。
幾名學者及律師準備幫嘉蜜塔提起上訴,當一群女人聚在一起討論「這類事件」時,她們才意識到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著類似經驗,但「這類事件」還沒有名字,「性恐嚇」、「性脅迫」、「性剝削」似乎都不對,無法代表這種持續、隱含近乎明顯、間接近乎直接的行為,直到「性騷擾」一詞被提出,大家馬上都同意了。
《知識的不正義》一書中提到性騷擾的由來(圖片來源:讀墨電子書
時間回到現在,如今當提到「性騷擾」一詞,多數人都能體認到其中的嚴重性,而且其錯誤是在加害人的行為而非被害人的「不解人情」。也因為性騷擾代表著強烈的負面意義,當我們被指控時都會產生極大的反彈,但當事人捍衛自身的清白及名譽是一回事,把性騷擾指控為被害人對外表的挑剔則是另一回事。
「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會造成一種混淆,把重點從性騷擾轉移到了外表之上,從而降低了這個行為的嚴重性。當「性騷擾」變成「令人不舒服的調情」,而「令人不舒服」又被解釋成「對外表感到不舒服」時,上個世紀好不容易完成的矯正將再一次被反轉,責任再次回到被害人身上,如同過去「是妳不懂幽默」、「是妳開不起玩笑」。
當然,人本來就能夠選擇誰可以對自己進行什麼行為,但我認為這樣的反駁並沒有抓到重點,反而是肯認了被害人需要承擔部分責任歸屬,似乎他或她有權力去選擇帥、醜、富、窮,但事實上,性騷擾的行為中,被害人完全是被動的,無論帥或是醜,重點始終應該在性騷擾這個行為上
熱心公益的「雞排妹」鄭家純疑似在尾牙遭到性騷擾
在「性騷擾」這個名詞出現之前,加害者及受害者兩造對這個行為的理解都不夠,對加害者而言,這只是「調情」、「營造氣氛」、「開玩笑」,這樣的理解錯誤並不會對加害者造成困擾;相反的,當社會的權力結構把這樣的行為解釋成被害人沒有幽默感、或是被害人對外表的歧視時,將會嚴重破壞他或她的自我認知,進而產生自我懷疑及內疚,甚至是延續一生的傷害。
就像過去憂鬱症、同性戀無法得到正確的理解,我們覺得憂鬱症是「不知足」,覺得同性戀是「一時迷惘」,這種錯誤的理解使我們把責任推給了當事人。性騷擾也是一樣,經過半世記的努力,我們終於給予這個錯誤行為以與其所造成的傷害一個合適的形容及適當的評價,那就不該再去污名化或是把責任歸咎給受害者。
性騷擾是給予受害者一項防衛性的武器,這項武器並不是用來傷害社會中的其他人,而只是保護他們自己、提醒社會大眾對性騷擾要有正確的認知,不要再用奇怪的理由作為對他人不尊重言行的藉口。相對的,如果你覺得這項武器對你產生了威脅,表示你在社會中佔有一定的優勢,這個優勢可以讓你幫助人、也可能讓你傷害人,取決你想要什麼樣的社會?是剝奪受害者的防衛、更加弱肉強食的社會?還是每個人享有基本權利、更加平等的社會?
我想這並不是很困難的抉擇。在人力銀行的調查中,有超過五成的上班族曾遭遇性騷擾,男性隱忍的比例比女性更高,而在婦女基金會的研究,每8個年輕女性就有1個人,曾經被跟蹤及騷擾。有時候,我們以為的玩笑話一多就會形成一種風氣,最終成為某個報紙上讓你義憤填膺的社會案件,但在你憤怒的同時,有沒有想過,在被害人墜落無底深淵的過程中,你我也可能無意間推了一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的其他內容
1997年,美國幾名天門教徒走進一間望遠鏡的專賣店,買了一台超貴的天文望遠鏡,以便能更清楚地看見海爾波普彗星。幾天後,他們又回到這家店要求退貨,因為在他們的教義中,彗星後面應該要有一艘前來迎接他們重生的太空船,可是這台望遠鏡沒看見太空船,那一定是望遠鏡有問題。
小時有兩個畫面造成的恐懼至今都烙印在我腦海,一個是《台灣靈異事件》高架捷運裡的紅衣女鬼;另一個,就是SARS爆發時,和平醫院的窗戶。
轉型正義最常見的四步驟,是真相、正義、修復跟制度性改革,但在國民黨人口中,始終只有真相跟賠償,沒有人罪行負責,何來正義可言?
根據促轉條例,追回的不當黨產就會用於推動轉型正義,當然也包含蔣萬安提的返還財產。促轉會估計,賠償加上返還大約需要230億經費,遠低於國民黨的不當黨產總額的760億,如果蔣萬安真心重視轉型正義,何不從追討國民黨不當黨產做起?
社群可以自己選擇事實查核機構,如同《1984》中的真理部,它們可以決定誰或什麼言論可以得到較高的觸擊率,如同富裕部,它們更可以決定誰該被禁言、封鎖甚至刪除帳號,如同仁愛部。於是社群媒體成了一個大型、跨國的虛擬威權政府,只服膺於領導者的控制。
政治上,若你什麼都無法捨棄,那就什麼都無法改變。如果有哪一次,你以為自己能兩者兼得,那只是因為別人捨棄得更多,承擔了你原本應負的責任。
1997年,美國幾名天門教徒走進一間望遠鏡的專賣店,買了一台超貴的天文望遠鏡,以便能更清楚地看見海爾波普彗星。幾天後,他們又回到這家店要求退貨,因為在他們的教義中,彗星後面應該要有一艘前來迎接他們重生的太空船,可是這台望遠鏡沒看見太空船,那一定是望遠鏡有問題。
小時有兩個畫面造成的恐懼至今都烙印在我腦海,一個是《台灣靈異事件》高架捷運裡的紅衣女鬼;另一個,就是SARS爆發時,和平醫院的窗戶。
轉型正義最常見的四步驟,是真相、正義、修復跟制度性改革,但在國民黨人口中,始終只有真相跟賠償,沒有人罪行負責,何來正義可言?
根據促轉條例,追回的不當黨產就會用於推動轉型正義,當然也包含蔣萬安提的返還財產。促轉會估計,賠償加上返還大約需要230億經費,遠低於國民黨的不當黨產總額的760億,如果蔣萬安真心重視轉型正義,何不從追討國民黨不當黨產做起?
社群可以自己選擇事實查核機構,如同《1984》中的真理部,它們可以決定誰或什麼言論可以得到較高的觸擊率,如同富裕部,它們更可以決定誰該被禁言、封鎖甚至刪除帳號,如同仁愛部。於是社群媒體成了一個大型、跨國的虛擬威權政府,只服膺於領導者的控制。
政治上,若你什麼都無法捨棄,那就什麼都無法改變。如果有哪一次,你以為自己能兩者兼得,那只是因為別人捨棄得更多,承擔了你原本應負的責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前言:近來職場霸凌的議題倍受關注,特將之前在發表過的舊文,重新分享一下,給大家參考。 職場『微霸凌』只是開始 提到「職場微霸凌」,你會想到什麼?也許是一句聽起來像玩笑的貶低話語,或者是一個看似隨意的眼神,又或者是一個帶有暗示的分派工作方式。這些看似輕微的行為,可能在當下讓人覺得不至於構成
Thumbnail
揭開校園性騷擾的面紗:權力不對等與社會文化的影響 你是否曾經在校園中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不安,卻不知道如何解釋?你並不孤單。校園性騷擾往往隱藏在日常互動中,讓人難以察覺。性騷擾的問題在校園中看似隱蔽,卻時刻威脅著學生的安全與尊嚴。我們將深入分析男女之間的權力關係,揭示常見的性騷擾行為以及為何許多學
Thumbnail
本文探討近來發生的多起兒童虐待與性騷擾案件,並反映了社會安全網的缺失。兩個具體個案,一名女童因家庭問題和精神科治療而面臨生命危機,另一名男童在接受治療時遭到性騷擾。文章質疑當前制度的有效性,以及對於弱勢兒童的保護是否足夠,呼籲大家加入CCHR共同推動改善。希望藉此喚起社會關注,保障兒童的安全與人權。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性騷擾的個人經歷,旨在強調對待性騷擾事件的嚴肅態度和對被害者的尊重。內容描述了作者遭遇的不適當觸碰和對待,以及她對自己身體尊重的堅持,是一篇充滿勇氣和堅毅的文章。
  「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絕非事實。但另一方面,多數人的確或多或少會因為另一個人的外貌而容易有差別的相處印象。這並非意味著「一個行為是否為性騷擾」的判準由外貌所決定,只是就像我們通常有辦法容忍貓咪打破杯子,外貌好看的人,更容易得到好感罷了。
Thumbnail
1978年,法律學者凱瑟琳·麥金侖(Catharine MacKinnon)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職場女性的性騷擾》(Sexual Harassment of Working Women)。這本書改變了人們對性騷擾的看法。
Thumbnail
張小姐是一名在公立學校工作的會計佐理員。她在會計室工作了五年,一直表現優秀,深受同事和上司的喜愛。然而,最近一段時間,她遭遇了一名新來的處室主任李先生的性騷擾。李先生在多次部門聚會和工作會議中,對張小姐說些性暗示語言及不當的和肢體接觸,令她感到極度不安和困擾。 故事情節: 一天,公司舉行了一次部門
Thumbnail
Sex Education第二季裡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巴士這幕了。六個性格、興趣、喜好都大相逕庭的女孩,唯一的共通點居然是她們都曾遭受過性騷擾,並曾因此而感到痛苦和困擾。面對性騷擾,Aimee雖然表現得一副沒有所謂的樣子,但她不再敢乘搭巴士。因為只要一坐上巴士,她就會不斷回想起被性騷擾的回憶。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前言:近來職場霸凌的議題倍受關注,特將之前在發表過的舊文,重新分享一下,給大家參考。 職場『微霸凌』只是開始 提到「職場微霸凌」,你會想到什麼?也許是一句聽起來像玩笑的貶低話語,或者是一個看似隨意的眼神,又或者是一個帶有暗示的分派工作方式。這些看似輕微的行為,可能在當下讓人覺得不至於構成
Thumbnail
揭開校園性騷擾的面紗:權力不對等與社會文化的影響 你是否曾經在校園中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不安,卻不知道如何解釋?你並不孤單。校園性騷擾往往隱藏在日常互動中,讓人難以察覺。性騷擾的問題在校園中看似隱蔽,卻時刻威脅著學生的安全與尊嚴。我們將深入分析男女之間的權力關係,揭示常見的性騷擾行為以及為何許多學
Thumbnail
本文探討近來發生的多起兒童虐待與性騷擾案件,並反映了社會安全網的缺失。兩個具體個案,一名女童因家庭問題和精神科治療而面臨生命危機,另一名男童在接受治療時遭到性騷擾。文章質疑當前制度的有效性,以及對於弱勢兒童的保護是否足夠,呼籲大家加入CCHR共同推動改善。希望藉此喚起社會關注,保障兒童的安全與人權。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性騷擾的個人經歷,旨在強調對待性騷擾事件的嚴肅態度和對被害者的尊重。內容描述了作者遭遇的不適當觸碰和對待,以及她對自己身體尊重的堅持,是一篇充滿勇氣和堅毅的文章。
  「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絕非事實。但另一方面,多數人的確或多或少會因為另一個人的外貌而容易有差別的相處印象。這並非意味著「一個行為是否為性騷擾」的判準由外貌所決定,只是就像我們通常有辦法容忍貓咪打破杯子,外貌好看的人,更容易得到好感罷了。
Thumbnail
1978年,法律學者凱瑟琳·麥金侖(Catharine MacKinnon)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職場女性的性騷擾》(Sexual Harassment of Working Women)。這本書改變了人們對性騷擾的看法。
Thumbnail
張小姐是一名在公立學校工作的會計佐理員。她在會計室工作了五年,一直表現優秀,深受同事和上司的喜愛。然而,最近一段時間,她遭遇了一名新來的處室主任李先生的性騷擾。李先生在多次部門聚會和工作會議中,對張小姐說些性暗示語言及不當的和肢體接觸,令她感到極度不安和困擾。 故事情節: 一天,公司舉行了一次部門
Thumbnail
Sex Education第二季裡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巴士這幕了。六個性格、興趣、喜好都大相逕庭的女孩,唯一的共通點居然是她們都曾遭受過性騷擾,並曾因此而感到痛苦和困擾。面對性騷擾,Aimee雖然表現得一副沒有所謂的樣子,但她不再敢乘搭巴士。因為只要一坐上巴士,她就會不斷回想起被性騷擾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