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向 TED 學演講:說出有力的論點,引起共鳴、觸發人做出改變

「愈是高深的主題,愈需要你找出造成障礙的地方,然後,用讓別人都能聽得懂的方式說出來。」——凱西.西耶拉(Kathy Sierra)
1969年,諾貝爾生物醫學獎得主馬克斯.德爾布呂克(Max Delbrück)曾說,只要是想傳達智慧給他人,無論是什麼樣的話題,都要以聽者並沒有具備與講題相關的專業知識為前提。
換句話說,講者要預設聽者對於特定領域完全不熟悉,但同時也要設想聽者具有高度智慧,接著就等講者用故事、用邏輯、用建議說服聽眾。 善用幾種進入正題的架構,有助於在有限的時間內,讓聽者接受講者想傳達的內容。

663 原則:成案、辦案、結案 3 階段
一場 TED 演講中,扣除開場的 3 分鐘,剩下來的 15 分鐘之間可分為 3 階段:
  1. 成案階段:約 6 分鐘 以中性客觀的口吻,運用證據、資料、數字、案例、故事,描述情境與狀況,說明事件的背景,讓聽者必須重視現在講者所說的這件事情。
  2. 辦案階段:約 6 分鐘 危機就是轉機,透過告訴聽者這個世界有什麼不對或不夠好的地方,引起共鳴。
  3. 結案階段:約 3 分鐘 以召喚的口吻、帶動的方式提醒與呼籲聽者,提出解決方案,讓他們願意改變想法、付諸行動。

說明前因後果,條列式架構
依據時間順序、來龍去脈,從過去開始說起。讓聽者了解發生什麼(what)事情;接著,提出為何(why)與如何(how)的解決方案。這樣的結構恰巧與演講的基礎預告、正題與呼應有所連結。
此外,為了讓講者有充足時間確保沒有疏漏任何重點,可以用「前 10 名、 8 個祕密、 3 個訣竅」列舉論點與實例。
《麥肯錫教我的思考武器》一書作者、日本雅虎(Yahoo!Japan)策略長安宅和人指出,最理想的簡報,是聽者聽完之後,達到以下 3 種狀態: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