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職涯上,想成為什麼樣的自己?

一開始,我並不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健身教練。
在學員還不多,兼職健身教練的那段時間,一開始,我特別喜歡臀腿的訓練,訂閱線上外師課表,學了很多下半身,尤其是翹臀的動作;
接著,我到何立安老師的怪獸訓練中心,參加教練俱樂部,那陣子重量進步了很多,槓鈴技術精進了一些,是很充實享受的時光;也接觸了競技壺鈴,甚至去比賽,是熱血新奇的體驗。這些都給了我很多的養分。
兩年前,結束兼職健身教練的身份,投入全職的商業健身房。學員數量一直累積,也投入不少時間金錢去進修。我常在想,自己確實是喜愛健身教練這份工作的;只是
「職涯上,想成為什麼樣的自己?」
「想成為什麼樣的教練?」
閱讀中的一本書《了不起的我》,當中的〈職業轉變〉有著深刻的探討,給了我驗證與思考的機會。
作者陳海賢,認為工作「是一個自我重塑的過程」
「沒有所謂真實的自我。真實的自我,是我們在尋找和選擇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在職涯中,存在著很多可能的自我。可能一開始只是一個小小萌芽的念頭,好像有那麼一點興趣,於是去試試看,當然也可能就藏在心裡,慢慢淡忘,或成為日後的遺憾。
在嘗試中,發現喜歡或不喜歡,符合現實環境,或不太實際只能放棄,才會慢慢地清晰「職涯上,想成為什麼樣的自己?」。而且這個過程,很可能「兜兜轉轉很長一段時間」,更可能面對焦慮、不確定感或掙扎拉扯後,才可能變得清楚。
回想正式投入健身教練工作後,也是這樣的。透過對研習課程、自我進修和教學方式的選擇,我尋找著,不斷做出選擇,逐漸地型塑出自己想成為的教練模樣。
未來必定會有更多的嘗試與蛻變,而現階段是接觸DVRT系統(以沙袋為主要訓練工具)後,自己對DVRT系統提及的「功能性訓練」有越來越深的認同。
除了接觸的學員,大多帶著關節/肌肉不適,像是下背痛、膝蓋不適或腳踝曾扭傷等,讓我想透過訓練幫助找回其身體的功能外;也在接觸DVRT訓練、以及解剖學的研讀後,自己的身體感到更自由舒服。
「能感知自己的身體,訓練身心,看到體態和健康的轉變,自在舒服的過生活」,這是我健身和作為教練的信仰。
我還在旅途上,尋找和選擇著,這從來都不簡單,但也讓我感到踏實。
#健身教練 #重訓 #健身教練Amber #健身
#一對一健身課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