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7/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飲食書寫5【酸菜白肉鍋】

台灣人愛吃鍋,無庸置疑。
從一條街不過幾百公尺,就有二到三間火鍋店便略知一二,數量之密集,大概僅遜於便利商店,且吃鍋不分季節,越熱的天氣還越有人專門跑去吃鍋,享受大汗淋漓的暢快。
台灣人吃鍋的口味,不外乎幾種:臭臭鍋、藥膳鍋、川味麻辣鍋、日式涮涮鍋、台式石頭火鍋、韓式泡菜鍋等等,形式也從多人一鍋逐漸發展成個人鍋,讓一個人也能盡享火鍋美味。
火鍋料的種類更是變化萬千,最基本的肉片、蔬菜、丸類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多新奇的火鍋料因應而生,根據媒體《食力》的報導 :「魚餃來自於廣州潮汕地區,燕餃則由福州名菜『扁肉燕』演變而來,但在台灣火鍋發展的早期,吃火鍋仍多以青菜、肉品和少數丸類為主要選擇。真正讓火鍋料變化多端的時期,就在國內火鍋餃業者將餃類與火鍋強烈連結在一起,且接續將日式火鍋料系列引入台灣之時。」足見台灣人對於火鍋的熱情。
但還有一種鍋,也深受大家的喜愛,且一提起那鍋型,腦海中必定浮現外頭大雪紛飛 ; 室內人聲鼎沸、鍋湯滾滾、煙霧繚繞的畫面,那就是東北的「酸菜白肉鍋」。
說到酸菜白肉鍋,最精華也最關鍵的當屬酸白菜了,沒有這道食材,成就不了這鍋,畢竟湯底與食材相對來說單純,只要酸白菜夠味,鍋就成功了一半。酸菜白肉鍋的鍋型也與其他鍋不同,非得要使用長頸的炭燒銅鍋才能夠相得益彰。原因是以前加熱都使用炭火,而鍋子中間的煙囪可以幫助空氣流通,控制溫度,這種加熱方式也能使溫度平穩上升,慢慢地讓酸白菜釋放出酸味,讓湯頭更加入味。
很多人都以為酸菜白肉鍋只能在外面餐廳才吃得到,其實酸白菜自己也能在家做,做法非常簡單,以前冬天,奶奶三不五時就會吆喝著大家一起做酸白菜。為什麼要大家一起呢?因為必須有人負責採購、負責把重得要命的大白菜扛上樓,還要有人負責洗菜、煮水、滾燙、醃漬、壓石,所以通常得動用三個人力來完成。
挑選白菜,最好選用東北大白菜,葉子呈淡黃色,體型偏長的那種。雖然一般的白菜也能醃,但總覺得綠葉的白菜醃起來少了一點感覺。
網路上醃漬的作法很多種,我家的作法為「熟醃」,也就是將洗淨的白菜根部劃十字,過水汆燙,不需要燙熟,只要略燙十幾秒即可撈起,放進桶裡加水蓋過,再壓石防止菜葉浮起就完成了,如果沒有意外,接下來只要等待兩至三週就能享用成果。
我認為醃得成功與否,有幾個要素:新鮮的白菜、乾淨的容器及穩定的天氣。
首先是挑選品質好的白菜,要沒有爛葉且新鮮度高,醃出來自然不會太差 ; 再來是裝盛的容器要乾淨,不能有油或髒污,否則容易生壞菌、產生發霉現象 ; 最後是夠冷夠穩定的天氣,不忽冷忽熱,幫助白菜穩定地發酵。基本上若符合這三個條件,成功率極高。
前些日子趁寒流來襲時,興起做了一缸子酸白菜,總共十五顆。由於太久沒做,原本很擔心會失敗,心裡十分忐忑。當開缸的時候,只見水面清澈,近聞有一股白菜的清香酸味兒,心裡的石頭就放下了,表示結果是成功的。過年期間準備年夜飯,就剛好派上用場,為家人準備了一鍋酸菜白肉鍋。
火鍋湯底組成非常簡單,滾水加點薑片、洋蔥絲、蔥絲,接著放入自己醃的酸菜絲一起熬煮,加點鹽調味就是非常好喝的湯底。我在還未涮其他食材之前,先裝了一碗湯嚐嚐味道,湯汁十分清澈,喝起來帶有一股淡淡的酸味,卻又嚐得到白菜原來的滋味,更令人驚喜的是,喝完竟有種回甘的感覺,清而不膩。
自己醃漬的酸味程度雖然比不上外面賣的,但我回想起餐廳那種刺舌的酸,還是覺得自己醃的吃起來較為天然,沒有添加過多的調味料,或不應出現的化學物質,純天然發酵,吃得也安心。
酸白菜不只能做成火鍋,還能熱炒,跟著肉片、粉絲、油豆腐一起下鍋,讓粉絲吸附白菜的酸味,嚐起來是絕佳美味!或者蒜苗鹹豬肉裡加一點酸白菜絲,能平衡鹹肉的死鹹與油膩,帶來更為爽口的味覺體驗。
醃白菜對我來說,不只是醃白菜,而是一種與家人共製的回憶,一種經過了時光的洗禮,仍後勁猶存的回甘韻味。於是,嚐著酸白菜的同時,突然想起夏宇的一首詩 :
把你的影子 加點鹽 醃起來 風乾
老的時候 下酒
那麼,即使時光荏苒,我仍會繼續醃漬屬於我自己的下酒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