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一言難盡的煩惱,是因為我們的放不了手

那可能是因為雙親的不了解,自己感到沮喪又委屈
或是上司的糾正,讓自己覺得沒有辯駁的權利。
還有與同學同事為了某件攸關自己的清白,而跟他展開一場激烈的論戰跟糾纏。
還有關於成就跟目標,實際上的行動擔心會不會達成。
我們想真多。
糾結的程度可以由輕到重,並分布於生活大小事,有時候就是一個覺得不自在,不放鬆的感覺,我們就好像進入思考的死路,一切莫名其妙的,複雜了。
我們在學校裡面,提早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樣貌,而這時源自於何處的學習,我們可以因為這些事情感覺腦袋打結、心情閉鎖、胸肺窒息呢?
一個明確的例子,我們會知道,為什麼我們的覺得有些事情,一個情緒足以讓自己留下陰影跟習慣。
今天告訴你,你討厭的人有他的難處及用心,你一定會覺得絕對不是那樣的。我們很生氣,為什麼別人沒有考慮到自己,為什麼自己似乎成為被消遣的對象,到底怎麼樣,才能夠讓自己的意見會被重視,才能讓自己被喜愛,我們嘗試發聲,嘗試反駁,嘗試求援,或是付出自己的友善與經驗,作為達到目標的代價,但光是在表現與人際上,就一直不能夠隨心所欲,不知道是哪裡做錯或沒有,為什麼沒有更多人喜歡自己,像自己想像的良好態度呢?為什麼需要想很多事,想很多方法去抓住不一定屬於自己的東西。
我們之所以抱怨,是因為別人的的態度,或是期望的落空,而這其實不需要在學校,我們在家裡早就經驗過了。我們會抱怨父母的狹隘,是因為他們一向看到的跟我們都不一樣,所以他們通常只能依照他們的期待與經驗,去希望我們如他們所願,然後告狀與訴苦,只是希望聽得人不要討厭自己,證明自己的無辜無奈,儘管說出來的話有些自己也知道不是真實的。但這個行為在我們身上也有,我們的堅持造成的煩躁跟憂鬱,是因為我們在看待事情同樣也是按著自己想像的前後關係去執行干涉的,而只是因為以為會順利發展,就如同有人認為投入什麼投資,實際上的落空反而會讓我們覺得為什麼那麼困難,就像有時候我們搞不明白為什麼父母可以那麼堅持某些事,但我們也還是下意識會為了讓他們不要罵自己而去滿足那個期待。
我們不可否認的跟父母很像,是像在對於表現的堅持,對於擇友的標準,像在對於做事的邏輯,也同樣想在我們總是認為如果做了什麼,譬如跟大家追同樣的團,跟同樣的風,有同樣的經驗,別人就會把你納入他們的群體。在轉換視角之間,會發現景色的巨大變化,卻同時仍是同樣一座山,而想法也是,我們為什麼可以會有成就感或失落感,是因為認為結果跟自己緊緊相扣,所以一切外在環境變化,乃至像人際或事業,通通訴說著自己的表現,但實際上我們知道甚少,又何必去糾結一個不全是由自己影響而產生的結果。倘若要得到幫助,必須是由自己放棄抓取開始,為了有更多的金錢,選擇有風險的投資,而非少欲知足嗎?友情翻車,如果知道打從一開始就是有各自考量而開始的,又怎麼會意外呢?愛情破滅,是不是因為彼此無法提供理想的特質?
我們會糾結,因為自己付出努力,付出認為極為珍貴的用心,卻未必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但如果試試在一開始去看清楚自己的漩渦與別人的漩渦,也許就不會遭遇那麼痛苦的挫折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