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6/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關係選題#2|《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勇敢承認吧!我就是不願意接受現實。

最近女兒滿兩歲了,以前的她只要哭,就能獲得安慰或食物,如今逐漸有自我意識的她,試圖用哭來獲取更多的滿足,但我並不是萬能的天神,都能滿足她的每一個需求。若無法滿足她,她就會哭得更大聲、更久,彷彿哭就能獲得。
小時候的我們,總以為父母親是萬能的,只要哭到某個極致,就能讓父母親出手來滿足我們的需求。然而在長大的過程中,我們會逐漸對父母親幻滅,發現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父母親是無法掌控的,但我們經常誤以為父母親能掌控。
小學五年級那年,我罹患了乾癬症,由於父母親醫療知識的缺乏,以及延誤正確診斷,讓我度過了十年的暗黑成長時光。在這十年下來,我不相信哭泣能讓我獲得些什麼,哭泣淪為得不到的情緒宣洩。
我曾心懷埋怨,假若父母親有更多的作為,或者是更正確的醫療知識,也許我就不會這麼痛苦了?當時的我,不願意接受父母是不完美的。
接納自己和父母的不完美

擁抱脆弱無能的自己
即使,知道要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要原諒父母親的不完美,無論再如何說服或強迫自己,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痛苦。
在念研究所時,我覺察到父母親逐漸衰老,而我逐漸長大,並且在他們的資助下,獲取越來越多的醫療及心理專業知識。當時,我的心裡很矛盾,一方面理解父母的不完美,但另一方面又責怪父母的不完美,這兩個聲音不斷打架,我在自責與責怪兩極之間疲於奔命。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在《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書中提到一個心理學概念。矛盾意象的意思是:「越想達到某個目標,就越不能強迫自己達成那個目標,否則更難達成。」她以失眠為例,越不想失眠時,我們反而越容易失眠,若是放鬆做其他的事情,反而在不自覺間睡著了。她以矛盾意象為理論基礎,告訴我們,我們越想接受現實,就越無法接受現實
與其強迫自己不要去想那些已然無望的現實,不如好好體會我們究竟多麼無法接受現實。~《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
強迫自己接受,是沒有用的,我們得先走過「自己有多不能接受」這關,才有可能走向接受。而我們要接受的不只是事實本身,還有如此脆弱且無能的自己

讀書行動:看清自己有多無法接受

一、寫下自己不想接受的事情。想一想最近的生活,或者是讓自己痛苦的事情。例如:不想接受自己因為懷孕而變胖的事實,越來越不健康的身體、其實自己嫁給一位沒有很想生小孩的老公...
二、給不想要接受的事情打分。假設一到十分,一分是可以接受,十分是無法接受,那你不想接受的分數有多少呢?例如:我不想接受自己因為懷孕而變胖的事實(6分),越來越不健康的身體(8分)、其實自己嫁給一位沒有很想生小孩的老公(9分)。而這些沒有達到滿分的項目中,其實也顯現出我們已經有某種程度的接受。
三、允許與承認「我就是不想接受」。對,我就是不願意接受這些事實,好好去體驗與感受自己的想法與情緒,別急著否定或壓抑自己,慢慢覺察這些傷痛背後,還藏著些什麼。

書籍資訊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你按下追蹤或分享。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