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5/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諮詢師の窩居雜談6

這一篇我們來談談安全感。對於金錢的安全感、生存危機的安全感、職涯發展的安全感、愛與關係的安全感。
襁褓裡的嬰兒
襁褓裡的嬰兒
現今主流的心理學認為,安全感是嬰兒時代就開始培養的心理素質,而隨著我們身心的成長會漸漸茁壯;倘若在成長的過程中,遭到什麼強烈的挫折或遇到什麼難以抹滅的事件,就有可能成為心裡陰影、成為不安的潛在因素。
可能身處教育產業,我在外面看到父母與子女一同外出時,都十分留意他們之間的互動;這些細節往往能讓我記憶很久很久。記得有一天大太陽,公車站牌下,我與一個媽媽、她身旁的一位小男孩站在一塊等車;那位媽媽把長袖外套綁在了腰際上,一隻手把手機靠在耳朵上,另一隻手不停地揮著風。「媽媽,你看那是什麼蟲蟲?」看上去才剛上小學的小男孩,在外面總是到處張望、探索各種新鮮事物。「唉唷,就叫你不要摸那些奇奇怪怪的髒東西,到底要跟你講幾次你才懂?」她皺起眉頭,沒預警地回頭就是這麼一句,隨即轉換語氣又回到了通話上......。父母的辛苦,我們不能否定他們其實很努力地在給孩子愛與溫暖,但也無法避免地一定會帶給孩子痛苦與傷痕。
身為父母,我們確實無法避免地會傷害自己的孩子。
責罵與對峙
可能來自父母,也抑或來自社會的總總環境,這些傷痕的記憶會激起我們的不安情緒,在遇到相近情境時,觸發保護機制,以避免再次受到傷害。雖然這讓我們覺得困擾的時機居多,但畢竟它是一種防衛機制,能夠提醒我們:我們還有傷口還沒癒合。
小時候處於物質資料匱乏的家境,可能對於金錢就會有特別的執著與不安全感;常常被裁員者也會對於職場上的風聲消息特別敏感;經歷過一段痛苦感情的摧殘後,可能會不太容易再投入下一段關係中。當然這還與性格、環境、其他因素綜合的影響有關,不是匱乏就必然造成困境。但總體而言,統計數據上確實有這樣的趨勢。
覺察、體會、療傷,是我們面對不安全感時可以實作的三個階段──當情緒來臨時,試著探問自己的感受、試著將情緒用話語或文字詮釋出來;接著需要去慢慢抽絲剝繭,釐清自己的不安源頭,正視過去以及現在的自己在意的人事物所帶來的影響;最後是原諒與和解,放下執念與過分的防衛,能夠讓緊閉的自己走出牢籠的人,終究也只能是自己。
在這個疫情時代,或許或多或少都對生命、財產、未來感到有些不安。勇於正視自己的感受,並隨時給自己打氣;國家還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堅持與合作,才有辦法抗疫成功。
今天是死亡人數破20人的第一天,除了難過,還是難過。願天佑台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