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師の窩居雜談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一篇我們來談談安全感。對於金錢的安全感、生存危機的安全感、職涯發展的安全感、愛與關係的安全感。
襁褓裡的嬰兒
現今主流的心理學認為,安全感是嬰兒時代就開始培養的心理素質,而隨著我們身心的成長會漸漸茁壯;倘若在成長的過程中,遭到什麼強烈的挫折或遇到什麼難以抹滅的事件,就有可能成為心裡陰影、成為不安的潛在因素。
可能身處教育產業,我在外面看到父母與子女一同外出時,都十分留意他們之間的互動;這些細節往往能讓我記憶很久很久。記得有一天大太陽,公車站牌下,我與一個媽媽、她身旁的一位小男孩站在一塊等車;那位媽媽把長袖外套綁在了腰際上,一隻手把手機靠在耳朵上,另一隻手不停地揮著風。「媽媽,你看那是什麼蟲蟲?」看上去才剛上小學的小男孩,在外面總是到處張望、探索各種新鮮事物。「唉唷,就叫你不要摸那些奇奇怪怪的髒東西,到底要跟你講幾次你才懂?」她皺起眉頭,沒預警地回頭就是這麼一句,隨即轉換語氣又回到了通話上......。父母的辛苦,我們不能否定他們其實很努力地在給孩子愛與溫暖,但也無法避免地一定會帶給孩子痛苦與傷痕。
身為父母,我們確實無法避免地會傷害自己的孩子。
責罵與對峙
可能來自父母,也抑或來自社會的總總環境,這些傷痕的記憶會激起我們的不安情緒,在遇到相近情境時,觸發保護機制,以避免再次受到傷害。雖然這讓我們覺得困擾的時機居多,但畢竟它是一種防衛機制,能夠提醒我們:我們還有傷口還沒癒合。
小時候處於物質資料匱乏的家境,可能對於金錢就會有特別的執著與不安全感;常常被裁員者也會對於職場上的風聲消息特別敏感;經歷過一段痛苦感情的摧殘後,可能會不太容易再投入下一段關係中。當然這還與性格、環境、其他因素綜合的影響有關,不是匱乏就必然造成困境。但總體而言,統計數據上確實有這樣的趨勢。
覺察、體會、療傷,是我們面對不安全感時可以實作的三個階段──當情緒來臨時,試著探問自己的感受、試著將情緒用話語或文字詮釋出來;接著需要去慢慢抽絲剝繭,釐清自己的不安源頭,正視過去以及現在的自己在意的人事物所帶來的影響;最後是原諒與和解,放下執念與過分的防衛,能夠讓緊閉的自己走出牢籠的人,終究也只能是自己。
在這個疫情時代,或許或多或少都對生命、財產、未來感到有些不安。勇於正視自己的感受,並隨時給自己打氣;國家還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堅持與合作,才有辦法抗疫成功。
今天是死亡人數破20人的第一天,除了難過,還是難過。願天佑台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因應 #疫情下的感謝,我們來聊聊在課堂、諮詢過程中頻頻遇到,但卻在我們的文化中甚是敏感的話題──關係。 可能是受歐美自由主義的影響,近年來的青少年自我意識越來越濃厚;他們聽從眾多 KOL 對他們所薰陶的「做自己」熱潮,紛紛開始自己冒險的征途。
陳時中部長的一句隱晦描述,在一根根鄉民火柴棒的催化下,焚燒成了網路世界的一片大火。在疫情嚴峻的當下,人們心理上的連結,確實比物理的連結重要太多太多。
自 5/15 開始的 180,今天已經連續 13 天破百人確診;網路流傳的「看好了世界!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兩週內解除​三級警戒」口號也已成了國際級的諷刺金句。 想起去年疫情不嚴重時、政府被罵翻的三倍券紓困方案,今年看來動作會更大。今天上午行政院發布了紓困4.0的補貼以及貸款政策,
對一鏟一鏟的攪拌,一瓢一瓢的灑。 除了要花很多時間備餐外,既省了錢也多了健康。發現自己隨著疫情的升溫,也越來越熟悉自己料理每天的食物:完全控制自己的調味劑量;控制澱粉、蛋白質與澱粉的比例;煎炒滷拌烤的調整與配置。
「鈴鈴鈴!」「卡撘。」 恍惚掙扎般地按下鬧鐘,不自覺地又睡過了頭。會有這般幸福,也得多虧冷氣的怒吼,才得以將夏季專屬的悶熱,完全隔絕於外。 幸福……嗎?或許我想盡快能擺脫這冰冷的溫室,享受戶外瀟灑的豔陽。
天才露出微曦,就被尖銳的救護車醒無情的劃破。 「怎麼有救護車,好可怕哦!」睡眼惺忪間,我被身旁的女友搖醒。 「應該是......有什麼人需要急診吧......」我根本半瞇著眼。由於住在要道上,平日裡聽到救護車或是消防車的聲音是惺忪平常的事,但好像最近特別頻繁?
因應 #疫情下的感謝,我們來聊聊在課堂、諮詢過程中頻頻遇到,但卻在我們的文化中甚是敏感的話題──關係。 可能是受歐美自由主義的影響,近年來的青少年自我意識越來越濃厚;他們聽從眾多 KOL 對他們所薰陶的「做自己」熱潮,紛紛開始自己冒險的征途。
陳時中部長的一句隱晦描述,在一根根鄉民火柴棒的催化下,焚燒成了網路世界的一片大火。在疫情嚴峻的當下,人們心理上的連結,確實比物理的連結重要太多太多。
自 5/15 開始的 180,今天已經連續 13 天破百人確診;網路流傳的「看好了世界!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兩週內解除​三級警戒」口號也已成了國際級的諷刺金句。 想起去年疫情不嚴重時、政府被罵翻的三倍券紓困方案,今年看來動作會更大。今天上午行政院發布了紓困4.0的補貼以及貸款政策,
對一鏟一鏟的攪拌,一瓢一瓢的灑。 除了要花很多時間備餐外,既省了錢也多了健康。發現自己隨著疫情的升溫,也越來越熟悉自己料理每天的食物:完全控制自己的調味劑量;控制澱粉、蛋白質與澱粉的比例;煎炒滷拌烤的調整與配置。
「鈴鈴鈴!」「卡撘。」 恍惚掙扎般地按下鬧鐘,不自覺地又睡過了頭。會有這般幸福,也得多虧冷氣的怒吼,才得以將夏季專屬的悶熱,完全隔絕於外。 幸福……嗎?或許我想盡快能擺脫這冰冷的溫室,享受戶外瀟灑的豔陽。
天才露出微曦,就被尖銳的救護車醒無情的劃破。 「怎麼有救護車,好可怕哦!」睡眼惺忪間,我被身旁的女友搖醒。 「應該是......有什麼人需要急診吧......」我根本半瞇著眼。由於住在要道上,平日裡聽到救護車或是消防車的聲音是惺忪平常的事,但好像最近特別頻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安全感匱乏,意謂「沒安全感」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狀態,通常指的是個體對自我價值、因應能力或在特定關係中的地位感到不確定或擔憂的情緒。這種感覺可能源於多種因素,包括:過去的經歷、人際關係中的不穩定性,尤其是童年原生家庭的經歷影響最深。這也增加了對未來的恐懼及不確定性....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Thumbnail
你是否曾深夜輾轉反側,思考如何保護孩子免受看不見的傷害? 當精神霸凌悄悄逼近,我們的孩子需要的不僅是避風港,更需要智慧與勇氣去面對。 本文探討如何與孩子並肩作戰,閱讀全文,讓父母的愛與智慧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 孩子的世界:如何應對精神霸凌?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遭遇到精神霸凌,無
Thumbnail
你是否注意到,當孩子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們的小世界可能正面臨著挑戰? 親愛的父母,當孩子在人際關係的迷宮中徘徊,我們如何成為他們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溫暖的港灣? 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對話,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父母如何溫柔探索孩子的人際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在2023年的最後一天,我去了一趟商場經過母嬰店的時候百感交集,那是我內心渴望但又害怕的面向。我想靠近孩子,但又害怕自己與孩子處不來。我渴望有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早日在地球相見,可我現在感受到的全是恐懼、我童年的恐懼,那個我靠近不了自己的恐懼...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安全感匱乏,意謂「沒安全感」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狀態,通常指的是個體對自我價值、因應能力或在特定關係中的地位感到不確定或擔憂的情緒。這種感覺可能源於多種因素,包括:過去的經歷、人際關係中的不穩定性,尤其是童年原生家庭的經歷影響最深。這也增加了對未來的恐懼及不確定性....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Thumbnail
你是否曾深夜輾轉反側,思考如何保護孩子免受看不見的傷害? 當精神霸凌悄悄逼近,我們的孩子需要的不僅是避風港,更需要智慧與勇氣去面對。 本文探討如何與孩子並肩作戰,閱讀全文,讓父母的愛與智慧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 孩子的世界:如何應對精神霸凌?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遭遇到精神霸凌,無
Thumbnail
你是否注意到,當孩子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們的小世界可能正面臨著挑戰? 親愛的父母,當孩子在人際關係的迷宮中徘徊,我們如何成為他們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溫暖的港灣? 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對話,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父母如何溫柔探索孩子的人際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在2023年的最後一天,我去了一趟商場經過母嬰店的時候百感交集,那是我內心渴望但又害怕的面向。我想靠近孩子,但又害怕自己與孩子處不來。我渴望有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早日在地球相見,可我現在感受到的全是恐懼、我童年的恐懼,那個我靠近不了自己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