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真相的世代,然後呢?——《專業之死》|閱天地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們為何從眾,何時又不?》中,我們提到跟隨社會趨勢並非等於不理性,理論上而言,情緒與理性的拉扯,會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定。最後結論提到從眾的破壞力,自尊心喪失的問題,卻沒想到「過度自滿」也引發大問題。
這本《專業之死》,就是在講藐視專業,故意不從眾所造成的問題。
印象很深刻,台北市長柯文哲甫上任,即道破台灣的問題:「要尊重專業。」
(圖源:三立新聞網
以下內容雜揉筆者曾閱讀過的相關資訊,所整理的心得。

一、書籍介紹

《專業之死》Tom Nichols/著;鄭煥昇/譯。臉譜出版(2018年7月)。(讀墨電子書
作者湯姆・尼可斯(Tom Nichols)以身在大學教育的職場,對於公民不尊重專業的現象大感無奈,於是刊登一篇頗有攻擊性的文章「專業之死」,直指社會上許多人以無知為榮,對專家的建議說不,儼然成為高人一等的優秀展現,卻對自己的無知不自知。
作者用美國新聞作為案例研究,提出專家與公民的隔閡,以及民主政治和高等教育所潛藏的問題。筆者依此整理出十三個要點,這十三個要點之間互有關聯,唯闡述立場稍有不同。
書中沒有提出預防、解決的方案,筆者引用已知的相關研究,列出我們可警惕的方法,末後會附上參考的資料來源。
無知是一門邪教,而且源遠流長。反智像一條綿延不絕的線,蜿蜒貫穿著我們生活中的政治與文化面,至於滋養著這條線的謬誤觀念,則是:民主就等於「我再無知,也可以跟博學的你平起平坐」。       ——艾西莫夫(Issac Asimov)

二、不再學習的問題

  1. 仰賴網路搜索工具,暴力瀏覽
    懂得如何運用搜索工具是好事,卻有太多人只是快速瀏覽,不知道如何擇優,對有深度的內容又不願去了解。
  2. 要求即時、易懂的懶人包
    趨勢話題「懶人包」快速成長,針對片面資訊做解讀與批判的人越來越多,忽略議題的背後成因或延伸知識。
  3. 只看與自己觀點相符的資訊,加深隔閡
    大數據的結果是,只看與自己理念相符的媒體和朋友(並按讚分享),在自己的同溫層裡打轉,對持相反意見的媒體若非棄如敝屣,或則聞所未聞。
  4. 未審先判的偏見
    綜合以上因素,眼界越來越狹窄,所謂裝睡的人叫不醒,而裝睡的人越來越多,且不限教育程度,自以為是的高等學歷者所在多有。
  5. 對學生過度寬容,無知的高學歷者越來越多
    少子化、大學招不到新生,校方祭出各種辦法延攬學生,為了留住學生,過度友善的教學,造成學生犯錯、老師不敢糾正的現象。
  6. 未經同儕審查的半吊子知識
    書籍、期刊、報紙專欄在出刊前,理應接受第三者匿名審查(peer review)的批評,匿名是為了確保公平公正的對話。但現在除了部分紙媒還保有相關機制外,一些線上機構為了促進學術傳播,提供免費的研究資料,卻不見得都有經過同儕審查
  7. 充斥為了點擊率的反知識
    點擊率掛帥的評估指標,讓內容農場的網路文章如雨後春筍,文章的品質與真實性不再是首要目標,甚至出現顛覆科學的民俗偏方。
  8. 過度宣揚專家誤判的單一案例
    若有個別職業的專家出現誤判,對他者造成重大影響或損傷,因其罕見讓媒體大肆報導,卻使大眾萌生對專家的不信任,加深民眾與專家之間的隔閡。
  9. 假消息的擴散
    如第7點,假消息與反知識有異曲同工之妙,然因爲聳動的標題、情緒渲染的內容,讓假消息的擴散速度與廣度比一般資訊快上許多。
  10. 量多≠質優
    如第7點,雖說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對於高瀏覽量的內容,我們更須審慎思量。
  11. 媒體綁架
    資訊過載的社會,讓人沒有空間去辨別資訊的真實性,深怕稍不留意就與社會脫節。更有趨勢是將「一鍵分享」視為表達自我的途徑,忽略獨立思考的表達更重要。
  12. 「外貌協會」式的市場走向(形式重於內容)
    「吸睛標題、精美圖文」先決的世界,雖能幫助我們觸及更廣更多的新聞,卻也限縮了思考的深度。
  13. 專家偽證
    專家因個人私利或政治立場而假造新知,民眾卻難辨真偽。

三、如何過濾資訊?

上述十三項問題早已不是新聞,不知從何時起,新聞報導就頻頻出現「英國研究」、「專家表示」⋯⋯等用語,這些語詞的濫用使我們更加不願意相信「專家」說的話。而便利的網路搜索功能更使我們成為「懶讀者」、「新世紀文盲」,意指徒有工具但沒有長知識,習於複製貼上,欠缺思考的分享、轉傳
另外,早在2010年,就有美國的圖書館員發現一種以營利為目的、破壞學術倫理與出版制度的「學術詐騙」(學界稱為掠奪性期刊),架設虛假的數位期刊網站,詐取研究者的論文資料和金錢(若要發布論文,需給予會費或審查費用),引發著作權爭議與未經審查的期刊亂象,研究者不識出版業者亦為首當其衝的資訊素養問題。
面對兩個極端的世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2018年,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FLA)針對假新聞議題,製作了「如何識別假新聞」(How to spot fake news)圖表,協助我們思考。
  1. 了解資訊來源
  2. 查核作者
  3. 檢查發佈日期
  4. 屏除偏見
  5. 詳細閱讀內文
  6. 資料來源的可信度
  7. 確認是否為趣味的話題
  8. 向專家請教
基於以上八種方法,若我們能分辨孰真孰假、哪些可信哪些不可信,當自己的資訊守門人(Information Gatekeeper),有足夠的能力自行篩選、評估新聞,同時更重要的「持續學習」,永遠不要以為知識的杯子能被裝滿,便能預防「專業之死」。

結語:讀後心得

讀這本書需要有點強的心臟,作者行文的語氣攻擊性很強,部分言論讓人覺得有失公允,整體而言還是不錯的。
全書用美國的新聞作反面教材,指出這些案例的不正當性,讀著就像在看一本整理過的新聞報導全集。可惜找不到作者在出書前(2013年)發表的文章〈the death of expertise〉,《專業之死》是該文章的擴寫,若能找到那篇文章將節省很多時間。
筆者對此書的評價是3.5/5顆星,主因有二:一是沒有提出專家佐證,二是各議題後沒有詳細的預防之道,以致閱讀時會覺得只是作者的抱怨,稍嫌可惜。不過「專業之死」的社會現象的確值得討論,我們不應該埋沒其功勞。

參考資料

(依提及順序排序)
  1. 〈透明同儕審查意味著什麼?為什麼透明同儕審查是重要的?〉(2017)
    全國學術電子資訊資源共享聯盟
  2. 〈開放近用的陰暗面:掠奪型出版商及其問題〉(2014年)
    林奇秀、賴璟毅,《圖書與資訊學刊》,頁1-21
  3. 「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2012年)
    國家教育研究院-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4. 〈IFLA Statement on Fake News〉(2018)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 (IFLA)
  5. 「資訊守門人(information gatekeeper)」(2012年)
    國家教育研究院-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補充:假新聞中又以健康資訊為多,國內有相關研究,將「網路健康謠言」分為五大類,並說明這類假資訊以何種文章形式誆騙大眾,值得深入了解。
    〈網路健康謠言之內容分析研究〉(2014年)
    羅文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關於Neomi

佛性經營方格子,喜歡讀各學科的研究理論,也喜歡鑽研文字。閱讀速度慢所以更新也慢。感謝在此停留的每一個人。
avatar-img
49會員
49內容數
閱讀是投資,書寫是報酬。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eom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為何從眾, 何時又不?》首先以經濟學的社會行為研究進行分析,步步深入到心理學層面的行爲背後動機,以及人類先天的生理因素。各章節中有許多著名的實驗研究,都點到即止、不贅述,清楚說明該研究與書籍主題的關聯性和發現,讓非相關科系的讀者也能夠輕易理解。尤其翻譯流暢,導讀與推薦序都寫得非常好。
方格子提出「如果我全盲3天」的徵文主題,讓我不禁思考視覺與聽覺之間,哪個更重要?然而,「如果我失去嗅覺3天」會如何? 可能吃東西嚐不出味道​;認不得身邊親近的人;進入無止盡的憂鬱狀態​⋯⋯
會認識冷硬派推理小說代表作家瑞蒙・錢德勒的讀者,八成是因為村上春樹吧。時報文化出版的《漫長的告別》書背上印有村上先生的譯後記,寫著:「《漫長的告別》與眾不同,無庸置疑,它是一本出色的傑作、出類拔萃。容我誇張的說,這小說幾乎已臻至夢幻的境界。」
前段時間只要點開 YouTube ,都要先等候「今晚,我想來點⋯」點完菜。儘管這種地毯式洗腦讓人厭煩,卻也成功建立起一個品牌的形象,至少聽到這句台詞時,會直接聯想到 Uber eats。是什麼原因讓一句廣告詞成為時下的流行趨勢?它如何在快速更迭的資訊中脫穎而出?
《御伽草紙》是太宰治根據日本童話故事,加入新的觀點,重新詮釋,變成迥然不同的內容,有點類似同人創作的翻案小說。 《御伽草紙》共有六則短篇,太宰治用他的方式帶領讀者探索、思索,內容豐富扎實。這本書在文壇的重要性,我認為有兩方面: 其一,消弭童話故事裡的夢幻意境,加入人性細節,使其貼合現實。
為什麼生活在比過去和平、幸福、物質充裕的世界,卻仍然不滿足?為什麼找不到生活目標、不知道存在的意義?為什麼到最後,每天上班、下班重複一樣的事,迷迷糊糊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快樂好難⋯⋯我知道,很多人說:「不要抱怨,找到工作樂趣,就能找到生活意義!」但這句話宛如刀割,就像憂鬱症的朋友聽到「別想
《我們為何從眾, 何時又不?》首先以經濟學的社會行為研究進行分析,步步深入到心理學層面的行爲背後動機,以及人類先天的生理因素。各章節中有許多著名的實驗研究,都點到即止、不贅述,清楚說明該研究與書籍主題的關聯性和發現,讓非相關科系的讀者也能夠輕易理解。尤其翻譯流暢,導讀與推薦序都寫得非常好。
方格子提出「如果我全盲3天」的徵文主題,讓我不禁思考視覺與聽覺之間,哪個更重要?然而,「如果我失去嗅覺3天」會如何? 可能吃東西嚐不出味道​;認不得身邊親近的人;進入無止盡的憂鬱狀態​⋯⋯
會認識冷硬派推理小說代表作家瑞蒙・錢德勒的讀者,八成是因為村上春樹吧。時報文化出版的《漫長的告別》書背上印有村上先生的譯後記,寫著:「《漫長的告別》與眾不同,無庸置疑,它是一本出色的傑作、出類拔萃。容我誇張的說,這小說幾乎已臻至夢幻的境界。」
前段時間只要點開 YouTube ,都要先等候「今晚,我想來點⋯」點完菜。儘管這種地毯式洗腦讓人厭煩,卻也成功建立起一個品牌的形象,至少聽到這句台詞時,會直接聯想到 Uber eats。是什麼原因讓一句廣告詞成為時下的流行趨勢?它如何在快速更迭的資訊中脫穎而出?
《御伽草紙》是太宰治根據日本童話故事,加入新的觀點,重新詮釋,變成迥然不同的內容,有點類似同人創作的翻案小說。 《御伽草紙》共有六則短篇,太宰治用他的方式帶領讀者探索、思索,內容豐富扎實。這本書在文壇的重要性,我認為有兩方面: 其一,消弭童話故事裡的夢幻意境,加入人性細節,使其貼合現實。
為什麼生活在比過去和平、幸福、物質充裕的世界,卻仍然不滿足?為什麼找不到生活目標、不知道存在的意義?為什麼到最後,每天上班、下班重複一樣的事,迷迷糊糊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快樂好難⋯⋯我知道,很多人說:「不要抱怨,找到工作樂趣,就能找到生活意義!」但這句話宛如刀割,就像憂鬱症的朋友聽到「別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這本《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是我近來讀到最精鍊的、目標明確、廣泛的蒐集並列舉具代表性的資料的研究著作之一。本書開頭就說得很清晰:作者柏克的目標不是要蒐集盡歷史上每一個或大多數的「博學者」的故事;而是要把目光聚焦在「時代」:什麼樣的時代氛圍,什麼樣的環境,有利於孕育出「博學者」的存在?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讀書人的終極目標!所以讀書人並不看學歷,只看是不是手不釋卷,只看有沒有理想、道德觀! 而知識份子基本上是專業跟職業對接的產物,與人性道德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所以只看文憑、証照。而在拿到文憑、證照後,可能就離書本愈來愈遠了! 因此,我們這個社會到
Thumbnail
耶魯大學心理學系安宇敬教授:「容易取用專業資訊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引發過度自信······就算用過的是毫不相干的資訊,也足以令他們在智力上自我膨脹。」(《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安宇敬,博客來電子書)
這就是一種墮落。職場讓人現實、不願耐著性子努力。但是,人又貪求學位帶來的好處。 如果你念不下書,至少,你可以選擇清清白白,不要拿學位。造假作弊的人,還說服自己 "大家都這樣",而能力和文憑,早已脫鉤了,當造假的人們吃香喝辣,這種個人的貪婪,逐漸傳染為群體的墮落。
Thumbnail
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多半會被認為很聰明,但倘若做人處事不夠圓融,在人際關係上處處碰壁或與人結怨,還會被認為是聰明嗎? 其實,以時間線拉長來看,「聰明」不只是求學取得好成績,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都是在職場或在社會上與人互動及相處,所以日本全民教育家齋藤孝便在《什麼是真正的聰明?》這本書中提到能否適應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博士花了數十年光陰鑽研生命,卻有一個命理老師聲稱破解生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是一般人沒聽過的文字,敝人唸科學的背景,終於讓我搞懂無知之幕。也就是說大家都想好,但誰要去衝第一名?第一名的人可能就是犧牲的人。無知之幕是一種思想實驗,用以探討共生社會下的道德問題。其概念在1955年被經濟學家約翰·夏仙義提出,並為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在1971年於著作《正義論》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每天隨意瀏覽一下社交媒體,不難發現網絡世界遍佈鍵盤戰士,外行人對專業人士指手劃腳。我作為旁觀者也不禁對這些莫名自大的評論大動肝火,到底這些人怎麼了🙄 本來我期待作者會以專業理性角度探討「專業」的定義,及其對社會的重要性,繼而分析現今社會為何對專家充滿敵意,大眾怎樣重建對專業人士的尊重與信任。
這本《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是我近來讀到最精鍊的、目標明確、廣泛的蒐集並列舉具代表性的資料的研究著作之一。本書開頭就說得很清晰:作者柏克的目標不是要蒐集盡歷史上每一個或大多數的「博學者」的故事;而是要把目光聚焦在「時代」:什麼樣的時代氛圍,什麼樣的環境,有利於孕育出「博學者」的存在?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讀書人的終極目標!所以讀書人並不看學歷,只看是不是手不釋卷,只看有沒有理想、道德觀! 而知識份子基本上是專業跟職業對接的產物,與人性道德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所以只看文憑、証照。而在拿到文憑、證照後,可能就離書本愈來愈遠了! 因此,我們這個社會到
Thumbnail
耶魯大學心理學系安宇敬教授:「容易取用專業資訊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引發過度自信······就算用過的是毫不相干的資訊,也足以令他們在智力上自我膨脹。」(《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安宇敬,博客來電子書)
這就是一種墮落。職場讓人現實、不願耐著性子努力。但是,人又貪求學位帶來的好處。 如果你念不下書,至少,你可以選擇清清白白,不要拿學位。造假作弊的人,還說服自己 "大家都這樣",而能力和文憑,早已脫鉤了,當造假的人們吃香喝辣,這種個人的貪婪,逐漸傳染為群體的墮落。
Thumbnail
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多半會被認為很聰明,但倘若做人處事不夠圓融,在人際關係上處處碰壁或與人結怨,還會被認為是聰明嗎? 其實,以時間線拉長來看,「聰明」不只是求學取得好成績,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都是在職場或在社會上與人互動及相處,所以日本全民教育家齋藤孝便在《什麼是真正的聰明?》這本書中提到能否適應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博士花了數十年光陰鑽研生命,卻有一個命理老師聲稱破解生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是一般人沒聽過的文字,敝人唸科學的背景,終於讓我搞懂無知之幕。也就是說大家都想好,但誰要去衝第一名?第一名的人可能就是犧牲的人。無知之幕是一種思想實驗,用以探討共生社會下的道德問題。其概念在1955年被經濟學家約翰·夏仙義提出,並為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在1971年於著作《正義論》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每天隨意瀏覽一下社交媒體,不難發現網絡世界遍佈鍵盤戰士,外行人對專業人士指手劃腳。我作為旁觀者也不禁對這些莫名自大的評論大動肝火,到底這些人怎麼了🙄 本來我期待作者會以專業理性角度探討「專業」的定義,及其對社會的重要性,繼而分析現今社會為何對專家充滿敵意,大眾怎樣重建對專業人士的尊重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