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書寫10【疫情下的日常煮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疫情肆虐,城市彷彿被按下了暫停鍵,之前的快速移動瞬間停歇,人們的步伐也被迫降緩。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不免令人憂心,因警戒而暫停的百業,更各自掙扎求生,堅持著等到曙光乍現的那一天。災難中的人性清晰可見,因應局勢瞬息驟變,人們逐漸發展出面對現況的世界觀,這件事,從日常生活中便可略知端倪,一些細小的支微末節,在不知不覺中生長蔓延。
例如食,每日例行如呼吸般存在的行為,大大地改變了。
在沒有疫情之前,台灣外食的比例高達八成,路邊攤、小飯館、餐廳、便利商店的多元與便利性讓飲食唾手可得,至少在城市裡,只消口袋有錢,不怕買不到食物,從來不須為糧食匱乏而擔憂 ; 也不用像國外那樣,千里迢迢開個一小時的車,只為了買一杯飲料 ; 或者在凌晨三點醒來想充飢,只需要煩惱要選哪樣東西就好。
這是住台灣的好處,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幸福。
當這種便利性遇上了疫情的阻礙,人們不得不拾回自行煮食的技藝,為自己及家人親自動手烹調。對於一部分人來說,這是苦不堪言的差事,但對某些人來說,卻是一門課業複習。
有多久,不曾好好看過菜葉生長的紋理,不曾細聞香料的味道,不曾聽過瓜果剖切時清脆的聲響?
在料理外包的慣性下,我們把主動權讓予給陌生人,由他者為我們烹調、為家人煮食,我們離食材的原貌越來越遠,吃食,也漸漸成為不假思索的反射動作。也許在這時,是時候把主控權拿回來,讓自己及家人重新體會自煮的意義,重啟感官能力。
家裡自然不像外頭的餐廳那般設備齊全、爐火充沛,好處卻是自己可掌控份量與調味、食材品質及烹調方式,沒有多餘的油膩,沒有不必要的添加物,沒有過多的份量,一切按照自己所想;依能力所及。
家中人口單薄,有時簡單,拍幾瓣蒜片,淋上些許醬油,參和著白麵,滴幾滴香油,就這麼一碗拌麵解決一餐 ; 有時發懶,滷一鍋牛腱、海帶、雞蛋、雞腿,可反覆吃好幾次 ; 偶爾想換換口味,買些馬鈴薯、紅蘿蔔、洋蔥、雞肉,丟下咖哩塊烹煮,澆在白飯上,來個日式風味,連其他配菜都可省去。
如做菜的癮頭興起,便把料理當成自我療癒的過程,一點一滴仔細琢磨,從購物的種類到菜單的研擬,當成蓋廟建堂般的神聖工作,帶以虔誠的心,傾神貫注,從一而終。
可以捨電子鍋,改取一只陶鍋,注入白米,以火催熟,品味直火所能帶來的彈牙韌性 ; 或以鹽趜取代鹽,前晚將豬頸肉醃起,淋上清酒,隔日清蒸,品嚐兩者融合的美妙滋味。夏日的瓜果特別盛行,絲瓜切片,加點枸杞、薑絲,煮碗帶湯的麵線,果腹之餘,輕鬆不費力。
無論複雜或簡單、大宴或小菜,重點是將注意力轉回在烹調上,把它當成一種儀式,一種本已遺忘 ; 不是只在節慶、生日才需要特別關注的儀式,而是生活的日常,耐心地烹煮,好好地吃飯。

雖然偶爾因為料理靈感腸思枯竭而煩惱,更多時候是讓自我身心安放的過程,屏除外頭的腥風血雨,體會到生活不過如此,即使焦慮,也該試著與焦慮共存,回到自己,沈澱靜心,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來面對外面世界的已然變化。
我們都在轉變的過程中,不知道需要多久,不清楚會走向何方,但至少,體重計指針下降的數格,就已是疫情下日常煮食的額外獎賞,這是起點,也是展開希望的第一哩路。
avatar-img
5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Y.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人家問起我的職業,我會回答,我是工程師,做的是,賣笑工程。
如果不是因為體會過光,我們都將習於黑暗,當體內的怪物已經大到無法控制,最好的方法是豢養另一頭怪物殺了牠。
人是如此需要名字,需要靠它在茫茫人海中確立方向,沒有了名字,便沒有指稱,沒有回憶,也不存在自己。
殺人應該是一門藝術。 一門需要精心算計、細膩以對的藝術。
“斷愛近涅槃。” 那麼耽戀便是我的愚蠢,我的地獄。
似乎,我們在一個地方感受到的快樂,不像我們期盼的那種持續、恆久的滿足,而是一種信仰。
如果人家問起我的職業,我會回答,我是工程師,做的是,賣笑工程。
如果不是因為體會過光,我們都將習於黑暗,當體內的怪物已經大到無法控制,最好的方法是豢養另一頭怪物殺了牠。
人是如此需要名字,需要靠它在茫茫人海中確立方向,沒有了名字,便沒有指稱,沒有回憶,也不存在自己。
殺人應該是一門藝術。 一門需要精心算計、細膩以對的藝術。
“斷愛近涅槃。” 那麼耽戀便是我的愚蠢,我的地獄。
似乎,我們在一個地方感受到的快樂,不像我們期盼的那種持續、恆久的滿足,而是一種信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日三餐是我們每天必經的循環,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外食頻率極高。然而,食安事件卻時不時發生,引得人心惶惶。在台灣,有許多微型的食品生產者,如小農自產加工、夜市攤販、路邊小吃,或網路上販賣的各種手工食品等,這些食品製造並無完善的食安管理機制,營養標示或食品檢驗等管道也因成本高昂,並非微型業者可負擔。為
Thumbnail
今日到朋友家,聚餐 朋友各自煮自己的拿手好菜. 本來自己是不想煮..我只想要負責吃就好.😅 嗯...因為煮菜的方式是跟別人不太一樣🥲 走享受切菜跟煮過程的路線 別人煮可能一下就好, 但我可能要提前半小時. (因為享受過程很重要.自由隨心吧) 憑感覺跟直覺煮跟放材料,聞味道而已.其
Thumbnail
端到我面前的主菜已被攝影、切片試毒過了,和到餐廳吃飯一樣,現代人吃任何料理前都得先餵手機。只是這道主菜已被下令拉起封鎖線,包含配菜在內,也是鑑識科的守備範圍。
Thumbnail
身為外食族,這一波通膨真的是震撼到我了。 我以前覺得在國外自己料理食物非常省錢,但台灣是美食天堂,外食便宜又美味,餐餐自己煮的動力是什麼呢? 衛生?健康?
Thumbnail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抱著什麼樣的心境進入新戰場,但是潛意識裡的我,並沒有明白地說,這一套食材準備的工作幾乎已經完成了。 2020對全世界而言是一個混亂的起源,對我而言,2020也是個混帳的開始。甚至現在想起這個年份,類PTSD的恐慌不禁從腹底開始打滾。   未來無法預測,甚至連明天的太陽是
Danielson 這位不專業家庭煮夫系列很久沒有出菜了,昨天週六一整天沒踏出家門一步,花了大半天時間在廚房裡關緊閉只為了這富有台灣味的晚餐。 只要是在台灣長大的我們,對於滷肉飯這一味絕對都是愛不釋口的,管它台灣南北的滷肉飯大戰戰到什麼程度,關它南北滷肉飯的形式有多麼不一樣,管它南北怎麼稱呼
Thumbnail
感謝生病的自己,同時也感謝疫情被關在家的自己,還要感謝現在會做菜給自己吃的那個自己。 連假4天,玩了2天,剩下2天,就整理掉媽媽拜拜的煮食。 台灣人拜拜不可少的是,會煮的超級澎湃,因為祖先們會邀請朋友來吃,所以必須...澎湃。 以前,不曾做菜的自己,就是人家端什麼上來,就很夠意思的大快朵頤一番
Thumbnail
我把吃飯分成兩種,「生存」與「生活」。聊聊我最近迷上的「東港飯湯」,還有我對平民美食的熱愛。
Thumbnail
滷肉飯似乎是很能夠代表台灣味的一道平民美食 人在海外的遊子三不五時就會想要來一碗 在丹麥這個北國只要想到台灣味大部份都要自己來 想吃就得自己動手做 還好 Danielson 還算是個喜歡下廚的人 (做飯對我來說其實還滿放鬆的) 所以偶爾想吃的時候也就會自己很勤勞的做料理 (不然就只能等到回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日三餐是我們每天必經的循環,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外食頻率極高。然而,食安事件卻時不時發生,引得人心惶惶。在台灣,有許多微型的食品生產者,如小農自產加工、夜市攤販、路邊小吃,或網路上販賣的各種手工食品等,這些食品製造並無完善的食安管理機制,營養標示或食品檢驗等管道也因成本高昂,並非微型業者可負擔。為
Thumbnail
今日到朋友家,聚餐 朋友各自煮自己的拿手好菜. 本來自己是不想煮..我只想要負責吃就好.😅 嗯...因為煮菜的方式是跟別人不太一樣🥲 走享受切菜跟煮過程的路線 別人煮可能一下就好, 但我可能要提前半小時. (因為享受過程很重要.自由隨心吧) 憑感覺跟直覺煮跟放材料,聞味道而已.其
Thumbnail
端到我面前的主菜已被攝影、切片試毒過了,和到餐廳吃飯一樣,現代人吃任何料理前都得先餵手機。只是這道主菜已被下令拉起封鎖線,包含配菜在內,也是鑑識科的守備範圍。
Thumbnail
身為外食族,這一波通膨真的是震撼到我了。 我以前覺得在國外自己料理食物非常省錢,但台灣是美食天堂,外食便宜又美味,餐餐自己煮的動力是什麼呢? 衛生?健康?
Thumbnail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抱著什麼樣的心境進入新戰場,但是潛意識裡的我,並沒有明白地說,這一套食材準備的工作幾乎已經完成了。 2020對全世界而言是一個混亂的起源,對我而言,2020也是個混帳的開始。甚至現在想起這個年份,類PTSD的恐慌不禁從腹底開始打滾。   未來無法預測,甚至連明天的太陽是
Danielson 這位不專業家庭煮夫系列很久沒有出菜了,昨天週六一整天沒踏出家門一步,花了大半天時間在廚房裡關緊閉只為了這富有台灣味的晚餐。 只要是在台灣長大的我們,對於滷肉飯這一味絕對都是愛不釋口的,管它台灣南北的滷肉飯大戰戰到什麼程度,關它南北滷肉飯的形式有多麼不一樣,管它南北怎麼稱呼
Thumbnail
感謝生病的自己,同時也感謝疫情被關在家的自己,還要感謝現在會做菜給自己吃的那個自己。 連假4天,玩了2天,剩下2天,就整理掉媽媽拜拜的煮食。 台灣人拜拜不可少的是,會煮的超級澎湃,因為祖先們會邀請朋友來吃,所以必須...澎湃。 以前,不曾做菜的自己,就是人家端什麼上來,就很夠意思的大快朵頤一番
Thumbnail
我把吃飯分成兩種,「生存」與「生活」。聊聊我最近迷上的「東港飯湯」,還有我對平民美食的熱愛。
Thumbnail
滷肉飯似乎是很能夠代表台灣味的一道平民美食 人在海外的遊子三不五時就會想要來一碗 在丹麥這個北國只要想到台灣味大部份都要自己來 想吃就得自己動手做 還好 Danielson 還算是個喜歡下廚的人 (做飯對我來說其實還滿放鬆的) 所以偶爾想吃的時候也就會自己很勤勞的做料理 (不然就只能等到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