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經營 】從0到1打造線上課程,怎麼做到的?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嗨~封關超過一個月的你,週末過得如何呀?想跟你分享,因為這段WFH的日子。讓我有機會上到一堂超級酷的課程。
講師的數位轉型特訓班,三週陪你做出線上課程
老實說,一開始報名前是有些懷疑的,但經過目前兩週的學習,成果,是不證自明的!
@Jared Rice
因此,我特別想把這段學習歷程記錄下來,並且分享給正在「進行線上學習的你 」「好奇線上課程製作的老師們」「純粹好奇這段旅程的朋友們」
但你知道的!囉唆如我,還是希望把完整的脈絡完整拆解。我們可以先思考看看:
為什麼人需要線上課程
@Frank Romero
你可能會覺得,不就是疫情提升了我們對數位學習的需求嗎?
但其實早在10年前就有了Udemy, Coursera等平台的出現,台灣的大學也陸續的投入MOOCS磨課的製作。舉自己為例,大學時其實很難戰勝早 8 的睡意,記得大一的微積分老師就曾用線上影片+作業的方式,讓我們進行學習,而這對當時感到痛苦的我來說簡直是一大福音,我再也不用勉強自己在沒精神的狀態下上課,甚至也可以擁有自己的步調,來完成學習。而有了線上課程這樣的學習傾向之後,我們會好奇的就是,線上課程的學習應該要做到什麼程度?
線上課程的終極目標該是什麼
@engin akyurt
作為一名學習者,我們經常因為渴望而購入課程,卻又因為不夠渴望,而遲遲沒有完成。因此,製作線上課程的首要,正是讓你願意打開影片開始學習,近期也有非常多導入遊戲化的課程,讓你開啟玩心,享受學習。舉例來說,由 keynote 簡報星球開設的 keynote 課程,就讓我在課程還沒上線就已經迫不及待!
但只有開始是不夠的,你只要想想減肥的經驗就能明白!因此,過程中該如何讓學習者維持專注,並且能在線上的情境中同樣做到互動的效果,會是當今線上課程所追求的方向,因為,我們在購入線上課程的那一刻起,就期待著能透過學習到的知識,讓自己在專案、工作、團隊、生活當中有些改變。
但,你可能還是會懷疑,改變,意味著認觀念、技能要能有所提升,線上課程真的做得到嗎?其實,線上實戰營正是一種好的解法。舉個例子,昨天由侯智勳(雷蒙)MR.K 開設的 Notion 課程,就額外搭配了實戰營,讓學員能真的透過操作Notion來學Notion。
於此同時,我也抱著「如何導入實作」的疑問參與這堂「教你如何製作課程的課程」,順帶一提,這堂課也是以線上實戰營的形式進行的。
我在學製課時的兩個重大發現
@Kalen Emsley
首先,是一種跳脫原有框架的 「知識拆解」思維,也就是可以用三個有效的方法,來判斷知識點應該要切分到多細?好處是能破除知識的詛咒,讓專家不會落入這個陷阱。白話來說,就是我們都知道會做研究,不一定等於會教學,因為常常將重要知識點視為理所當然,而忽略了!但對於學習者來說,卻可能是個超級重要的前導概念。
再來,則是對於課程品質的 「職人精神」這除了建構於透鏡數位內容本身扎實的透鏡理論之外,我認為這正是一種對知識付費服務的當責表現,身為課程講師,除了要把製課的知識完整的傳遞,怎麼樣傳遞更是重要!
因為,教不好,永遠是老師的錯!
而我也在目前進行下來的四堂當中,深刻地感受到了林育聖老師說的,
所有的知識都不重要,因為都找得到。
所以製作課程的底層邏輯應該是:
  1. 你看見學生有什麼樣的問題?
  2. 你要幫學生篩選哪些知識點?
  3. 這些知識點怎麼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4. 所以你要怎麼傳遞這些知識點?
  5. 最後構思,這些知識點該如何在學生的生命經驗中擁有可操作的空間?
所以利他能未來要開什麼課
@Joseph Rosales
和我交流過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有一股對於職涯議題的狂熱,另外,也同時是個心智圖的信徒。因此,就特別好奇「轉職卡關」與「心智圖法」能有什麼樣的結合?
而未來,人們有超過40年的時間都在工作,我相信,搭載著變動的趨勢,轉職絕對會成為新常態!而我們如何透過心智圖的訓練,鍛鍊自身心智的「肌肉」以解決錯綜復雜的職涯議題,正是我近期鑽研的課題。
這邊,先偷偷地劇透一下,這堂課目前暫定為「讓你職涯不卡卡,心智圖法的高效轉職術」主要會談到
@利他能於2021.06
  1. 轉職期的四大迷思
  2. 為什麼要用心智圖法
  3. 如何透過職涯三葉草理論盤點現況
  4. 如何運用心智圖展開轉職第一步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別忘了給我一個❤️, 若你對課程有興趣的話,歡迎透過我的FB粉專「利他能の人生調劑所」與我聊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回想過去的幾個月、幾週、甚至這幾天,你的心裡是不是曾經冒出這樣的O.S.呢? 我怎麼每天都累得跟狗一樣呢?阿不對,我比狗還要累! 這跟我一開始預期的好像不太一樣?真的還要繼續做下去嗎? 雖然喜歡工作內容,但總覺得有些事情我不太能接受啊,怎麼辦呢?
    從呱呱墜地的那刻起,我們便展開了這一生的學習之旅,還是嬰兒的時候,我們還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於是我們學習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的生理需要,漸漸的我們開始學會說話,能透過講話的方式去模仿我們所聽見的話語,這時候的我們或許不懂單詞的意義,但卻享受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每天的所見所聞都是一個新的世界
    在跟新鮮人聊職涯的過程中,經常能發現夥伴身上的問題總是複雜的,有時候其實並不是自己沒辦法處理,而是沒有人陪你一起梳理。因此,我很喜歡陪個案從「興趣」開始討論起,而最常見的問題通常是: 我不確定興趣在哪、對什麼有熱情? 我對很多事情都很有興趣,不確定哪個才是適合我的?
    你有想過,我們身處在什麼樣的時代嗎?又或許,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的「感受」,就足以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常常說:「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知識焦慮的時代,因此我們面對更多更廣的選擇,反而更不快樂」。然而在我讀了⟪躍遷⟫這本書後,我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
    有個思維是這樣子的,他告訴我們通常你第一個想到的解決方案,不會是最好的方案,所以記得不要採取這個解法。若今天這句話是社團的勝利組學長姐,或是職場上的強人主管所說,我們大概八九不離十地會聽話照辦。但我們可曾想過為什麼呀!難道我們大腦的思考就這麼不可靠嗎? 根據⟪快思慢想⟫一書...
    根據yes123求職網於2020年的「科系志願抉擇與學非所用調查」,約有68%的上班族認為自己學非所用,甚至有54%的人認為後悔自己當年選擇的科系,但我們都明白,人生不是遊戲,失去了並不能重來。況且,若認真來看,當年那個沒選擇到的科系,事實上你也不曾得到過,既然未曾擁有,何來失去呢?
    回想過去的幾個月、幾週、甚至這幾天,你的心裡是不是曾經冒出這樣的O.S.呢? 我怎麼每天都累得跟狗一樣呢?阿不對,我比狗還要累! 這跟我一開始預期的好像不太一樣?真的還要繼續做下去嗎? 雖然喜歡工作內容,但總覺得有些事情我不太能接受啊,怎麼辦呢?
    從呱呱墜地的那刻起,我們便展開了這一生的學習之旅,還是嬰兒的時候,我們還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於是我們學習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的生理需要,漸漸的我們開始學會說話,能透過講話的方式去模仿我們所聽見的話語,這時候的我們或許不懂單詞的意義,但卻享受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每天的所見所聞都是一個新的世界
    在跟新鮮人聊職涯的過程中,經常能發現夥伴身上的問題總是複雜的,有時候其實並不是自己沒辦法處理,而是沒有人陪你一起梳理。因此,我很喜歡陪個案從「興趣」開始討論起,而最常見的問題通常是: 我不確定興趣在哪、對什麼有熱情? 我對很多事情都很有興趣,不確定哪個才是適合我的?
    你有想過,我們身處在什麼樣的時代嗎?又或許,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的「感受」,就足以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常常說:「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知識焦慮的時代,因此我們面對更多更廣的選擇,反而更不快樂」。然而在我讀了⟪躍遷⟫這本書後,我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
    有個思維是這樣子的,他告訴我們通常你第一個想到的解決方案,不會是最好的方案,所以記得不要採取這個解法。若今天這句話是社團的勝利組學長姐,或是職場上的強人主管所說,我們大概八九不離十地會聽話照辦。但我們可曾想過為什麼呀!難道我們大腦的思考就這麼不可靠嗎? 根據⟪快思慢想⟫一書...
    根據yes123求職網於2020年的「科系志願抉擇與學非所用調查」,約有68%的上班族認為自己學非所用,甚至有54%的人認為後悔自己當年選擇的科系,但我們都明白,人生不是遊戲,失去了並不能重來。況且,若認真來看,當年那個沒選擇到的科系,事實上你也不曾得到過,既然未曾擁有,何來失去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進入科技教育產業已滿一年。因為團隊精簡,每堂課替換時間又快又急。在編寫課程介紹頁面時,對受眾和痛點的描述不夠精準。本文提供了市場中自己喜歡且訴求精準的課程分析作為研究素材,希望未來能更精準地規劃課程介紹頁面內容。
    因為疫情的關係 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我是疫起之後才接觸到的 記得一開始的線上聽課很不適應 只有老師的感覺 哪怕有很多人在線上一起聽課 少了實體的互動 我甚至無法得知一起上過二十堂課的人 到底是何方神聖 長得樣子是如何 所以那2年的生活 給我的印象是
    參加課程的動機 我從未認真想過有沒有 SOP 可以拆解問題、分析問題,建立一套框架,有助於達到想要的目標。課堂前的自我準備、課堂中與人互動我相信是這堂課亮點之一,這將顛覆傳統大學課堂被動吸收與發想的印象。(結果好像遠遠不只 SOP,而是大腦都重整了!) 課程組成 首先,學生與引導師(facil
    Thumbnail
    網上課程需要良好的課程規劃與設計、互動性、技術支援、講師的熱情與投入,以及學員的參與度。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在一週內快速創建暢銷線上課程的8個步驟。介紹了建立精準電子報、拆解課程內容、註冊頁面設計、社群媒體分享、電子報更新、挑戰活動和銷售信策略。適合想打造線上課程的自由職業者和創業者閱讀。
    Thumbnail
    想要製作線上課程嗎?很多人對製作課程充滿疑慮,其實對課程生產持有固有印象,以及沒有嘗試過用課程形式做輸出。本文將介紹職場人可以拿來作為課程資料的知識資產包括三個層次,以及具備做一門課程的能力。值得沉澱下來做成課程的知識資產對於有需要的學員都將有很大幫助。
    Thumbnail
    企業透過線上課程做經驗沉澱的情境有兩類:一類是業務專家在工作中實時的有效經驗需要被推廣和傳承,但線下分享不利於長期留存;另一類是職位對員工的能力要求變化得比較快,需要有成體系的課程幫助員工提升業務能力,但不一定能在外部購買到相關的課程,需要企業內業務人員自行生產。
    Thumbnail
    近年來網路課程盛行,但大多數學生中途退出。根據史丹佛大學教授BJ Fogg指出,行為改變的3個要素是動機、能力與提示。動機往往善變,只依賴動機是不足夠的。因此,要成功改變行為,需要解決能力不足的問題,並提供提示。這樣才能讓網路課程不再中途退出。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線上課程」已不再是備案,而是成為了教育和企業培訓的主流趨勢。 但許多企業仍在猶豫「應該選擇線上課程還是傳統的實體課程?」 因此,本文將在短短3分鐘內盤點兩者的優缺點,幫助您做出更明智的選擇。無論您是企業主想提升員工技能,還是個人尋求自我提升,這篇文章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洞見。
    Thumbnail
    進入科技教育產業已滿一年。因為團隊精簡,每堂課替換時間又快又急。在編寫課程介紹頁面時,對受眾和痛點的描述不夠精準。本文提供了市場中自己喜歡且訴求精準的課程分析作為研究素材,希望未來能更精準地規劃課程介紹頁面內容。
    因為疫情的關係 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我是疫起之後才接觸到的 記得一開始的線上聽課很不適應 只有老師的感覺 哪怕有很多人在線上一起聽課 少了實體的互動 我甚至無法得知一起上過二十堂課的人 到底是何方神聖 長得樣子是如何 所以那2年的生活 給我的印象是
    參加課程的動機 我從未認真想過有沒有 SOP 可以拆解問題、分析問題,建立一套框架,有助於達到想要的目標。課堂前的自我準備、課堂中與人互動我相信是這堂課亮點之一,這將顛覆傳統大學課堂被動吸收與發想的印象。(結果好像遠遠不只 SOP,而是大腦都重整了!) 課程組成 首先,學生與引導師(facil
    Thumbnail
    網上課程需要良好的課程規劃與設計、互動性、技術支援、講師的熱情與投入,以及學員的參與度。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在一週內快速創建暢銷線上課程的8個步驟。介紹了建立精準電子報、拆解課程內容、註冊頁面設計、社群媒體分享、電子報更新、挑戰活動和銷售信策略。適合想打造線上課程的自由職業者和創業者閱讀。
    Thumbnail
    想要製作線上課程嗎?很多人對製作課程充滿疑慮,其實對課程生產持有固有印象,以及沒有嘗試過用課程形式做輸出。本文將介紹職場人可以拿來作為課程資料的知識資產包括三個層次,以及具備做一門課程的能力。值得沉澱下來做成課程的知識資產對於有需要的學員都將有很大幫助。
    Thumbnail
    企業透過線上課程做經驗沉澱的情境有兩類:一類是業務專家在工作中實時的有效經驗需要被推廣和傳承,但線下分享不利於長期留存;另一類是職位對員工的能力要求變化得比較快,需要有成體系的課程幫助員工提升業務能力,但不一定能在外部購買到相關的課程,需要企業內業務人員自行生產。
    Thumbnail
    近年來網路課程盛行,但大多數學生中途退出。根據史丹佛大學教授BJ Fogg指出,行為改變的3個要素是動機、能力與提示。動機往往善變,只依賴動機是不足夠的。因此,要成功改變行為,需要解決能力不足的問題,並提供提示。這樣才能讓網路課程不再中途退出。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線上課程」已不再是備案,而是成為了教育和企業培訓的主流趨勢。 但許多企業仍在猶豫「應該選擇線上課程還是傳統的實體課程?」 因此,本文將在短短3分鐘內盤點兩者的優缺點,幫助您做出更明智的選擇。無論您是企業主想提升員工技能,還是個人尋求自我提升,這篇文章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