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資訊提煉?那要先抓到第一個觀念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正式探討「如何提煉」之前,讓我們先看看讓我們先看看一個例子,上下圖都是同樣的資訊,請來回對比看一下之後,想想看哪一個更容易抓到你的「注意力」
如果上下圖對比之後,相信大多數的人,應該會更喜歡下面圖文說明方式。然而你可以想像一下,有多少人的PPT製作的成果跟第一張圖片的方式近乎相似。
從業接近十年,可能接近一千多場的早會之中,有一場的同事做的主題分享,儘管過了約七年後,我仍然印象深刻,不過是爛到印象深刻。
因為這位同事所做的主題分享是一本書的內容,而同事分享的方式就是做了數十頁的PPT,每一頁的內容就是把書上的文字「完全照抄」。再經過同事趨近於「念經」方式唸過每一段文字。沒錯!我到現在都不記得那場主題到底說了什麼!但是我印象在第三頁附近,我就陷入深深的睡眠當中。
如同前篇的文章「提煉內容將會是表達的好工具」,既然我們要做到「好的表達」,當然就會需要先把資訊做過提煉,把重點項目先表達出來,對方才能夠容易理解。
接下來,我們會再來思考一下,什麼樣的資訊容易會是「重點」
重點在哪裡???
依據不同的資訊,能夠找到重點的地方也會不盡相同,我們就先用上面衛福部的確診資訊作為範例來看看吧
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圖片中兩個紅匡處所指的事情是接近一樣的,然而右邊是有經過「重點整理」的方式呈現。而這份新聞稿當中,絕大多數的資訊都是「數字」,於是在眾多的數字之中,就要找到哪部分是「重點數字」
從右邊的圖,很明顯可以看出「新增的案例總量」會是一個非常大的重點所在,因為無論是在文字的大小以及字體,都有別於其他的數字說明。先指出「大眾關心的焦點」,也就是新增案例數量,然後再開始敘述細節,性別、年齡、區域等等
所以這個範例很明顯的,所有重點都擺在「在意的事情」上面,也就是當對方越想知道哪方面的資訊,這種資訊自然就會成為重點所在。

重點其實無所不在,尤其注意看看「新聞標題」當中,其實大多都是重點整理。或是在文章的的粗體、斜線,任何特別標注的部分都是重點。
然而找到重點還只是「提煉的第一步」,在眾多的重點當中哪些才是值得成為最後的「呈現的部分」呢?其實答案就存在「提煉內容將會是表達的好工具」當中,不妨再回去看看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也許你跟我的同事一樣患有閱讀障礙(雖然說實際上並沒有),曾經某位同事非常想閱讀「原子習慣」,也知道我手邊有這本書,於是他跟我借閱這本他很有興趣的書。於是過了一個月,我想同事應該也閱讀差不多了,應該可以來個心得交流吧 我:喜歡原子習慣這本書嗎? 同事:還不錯啊! 我:目前看到哪邊啦?
    風險具有一個特性「具有不確定性」,也就是俗稱的「有跟沒有之間」。另外還有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風險「黑天鵝」,依據維基百科裡的解釋黑天鵝,具有兩種特性「發生率極低」「影響性很大」。 所以只要機率不是零,代表都有發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我們都要處處提防,不免又顯得因噎廢食,那我們到底要如何做風險的控管呢?首先
    如果以10分鐘介紹一本書,你將會怎麼介紹呢?講一個印象最深刻的內容嗎?還是挑裡面很吸引人的故事?還是分享標題的含義? 其實大多數作者已經做好「介紹一本書」的事情,也就是在「引言」「序」當中就會呈現,而且無論是引言或是序,幾乎都在書中最前面的位置,這又是為什麼呢?也就是說作者已經將整本書的內容「提煉」
    今天我閱讀完「關鍵時刻」這本書,裡面其中一篇的標題「分享私密是關係增溫的催化劑」,裡面提到一篇實驗由Arthur Aron及其團隊提出36個問題,讓兩個陌生人使用45分鐘聊這36道問題後,發現竟然可以來到「最親近最交心」等級。 以下列出這36道問題,依照私密的程度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也許你的身邊會有些親朋好友,遇到某些困境,正在不知所措的時候。我們會想好心可以給予一些建議。但你可能跟我遇過同個情境,就是給予建議後,有種「好心被雷劈」的情況,甚至還會影響到原本兩人之間的關係。或是身邊很親近的人,在我們眼中會看到一些對方可以改進的部分,於是想給予點建議,也還會被嫌管太多,也就是俗
    《你也有選擇障礙嗎?》 如果在架上同時有十多種不同的洋芋片,假設我們都沒有吃過,也沒有任何品牌喜好或是其他協助我們做選擇的認知,那麼可能會花許多時間來做選擇。 如果在我們面前分別要從十種水果中挑一種來吃,以及只有三種水果挑一種,哪一種選擇速度會比較快呢?答案是:只有三種的。 以上這兩種情況,可能都
    也許你跟我的同事一樣患有閱讀障礙(雖然說實際上並沒有),曾經某位同事非常想閱讀「原子習慣」,也知道我手邊有這本書,於是他跟我借閱這本他很有興趣的書。於是過了一個月,我想同事應該也閱讀差不多了,應該可以來個心得交流吧 我:喜歡原子習慣這本書嗎? 同事:還不錯啊! 我:目前看到哪邊啦?
    風險具有一個特性「具有不確定性」,也就是俗稱的「有跟沒有之間」。另外還有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風險「黑天鵝」,依據維基百科裡的解釋黑天鵝,具有兩種特性「發生率極低」「影響性很大」。 所以只要機率不是零,代表都有發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我們都要處處提防,不免又顯得因噎廢食,那我們到底要如何做風險的控管呢?首先
    如果以10分鐘介紹一本書,你將會怎麼介紹呢?講一個印象最深刻的內容嗎?還是挑裡面很吸引人的故事?還是分享標題的含義? 其實大多數作者已經做好「介紹一本書」的事情,也就是在「引言」「序」當中就會呈現,而且無論是引言或是序,幾乎都在書中最前面的位置,這又是為什麼呢?也就是說作者已經將整本書的內容「提煉」
    今天我閱讀完「關鍵時刻」這本書,裡面其中一篇的標題「分享私密是關係增溫的催化劑」,裡面提到一篇實驗由Arthur Aron及其團隊提出36個問題,讓兩個陌生人使用45分鐘聊這36道問題後,發現竟然可以來到「最親近最交心」等級。 以下列出這36道問題,依照私密的程度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也許你的身邊會有些親朋好友,遇到某些困境,正在不知所措的時候。我們會想好心可以給予一些建議。但你可能跟我遇過同個情境,就是給予建議後,有種「好心被雷劈」的情況,甚至還會影響到原本兩人之間的關係。或是身邊很親近的人,在我們眼中會看到一些對方可以改進的部分,於是想給予點建議,也還會被嫌管太多,也就是俗
    《你也有選擇障礙嗎?》 如果在架上同時有十多種不同的洋芋片,假設我們都沒有吃過,也沒有任何品牌喜好或是其他協助我們做選擇的認知,那麼可能會花許多時間來做選擇。 如果在我們面前分別要從十種水果中挑一種來吃,以及只有三種水果挑一種,哪一種選擇速度會比較快呢?答案是:只有三種的。 以上這兩種情況,可能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商業簡報時使用的5W1H分析法,並提供了各項目的思考方向。透過這樣的方法,可以幫助報告者更清楚地瞭解簡報目的、對象、時間、內容、地點和呈現方式。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如何將書籍章節中重要的知識進行條理化整理,並提出效率化閱讀的方法,適用於任何領域的知識學習。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當你的事情有點複雜時,可能需要拆成三個部分來說明,接著在說明每個部分的開始時,開頭直接表明現在這個部分的重點是什麼,幫助對方進入狀況,也較容易記住你說的事情。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加上一、二、三的數字表達,比如:「這件事有三個重點,第一是...」會更容易幫助對方理解。 「拆分主題法」就像是一個
    Thumbnail
    先將你要說的話按照要素分類,比如分成問題來源、分析、建議解決方案等三部分,在對方開始認真聽你說話前先告訴對方,對方心裡就預期有這三件事,增加掌握度就更願意聆聽與理解。 然後你就按照這框架一一說明,對方就會覺得容易理解,每個說明盡量控制在三個部分內,因為人的專注時間有限。 要傳達較長的訊息時,
    Thumbnail
    開會討論最主要的目的,是做成結論達成共識,作為工作執行的依據。
    Thumbnail
    在學術寫作中,掌握「關鍵字閱讀」技術至關重要。 對於學術研究者來說, 有效地從大量的學術文獻中提煉出核心資訊是一項挑戰。 關鍵字閱讀不僅可以幫助你避免被不必要的細節所淹沒, 還能讓你更聚焦於與研究主題相關的資訊。 結合「書目卡 Bibcard」的使用, 這種閱讀方式能夠大大提高你的閱讀效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商業簡報時使用的5W1H分析法,並提供了各項目的思考方向。透過這樣的方法,可以幫助報告者更清楚地瞭解簡報目的、對象、時間、內容、地點和呈現方式。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如何將書籍章節中重要的知識進行條理化整理,並提出效率化閱讀的方法,適用於任何領域的知識學習。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當你的事情有點複雜時,可能需要拆成三個部分來說明,接著在說明每個部分的開始時,開頭直接表明現在這個部分的重點是什麼,幫助對方進入狀況,也較容易記住你說的事情。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加上一、二、三的數字表達,比如:「這件事有三個重點,第一是...」會更容易幫助對方理解。 「拆分主題法」就像是一個
    Thumbnail
    先將你要說的話按照要素分類,比如分成問題來源、分析、建議解決方案等三部分,在對方開始認真聽你說話前先告訴對方,對方心裡就預期有這三件事,增加掌握度就更願意聆聽與理解。 然後你就按照這框架一一說明,對方就會覺得容易理解,每個說明盡量控制在三個部分內,因為人的專注時間有限。 要傳達較長的訊息時,
    Thumbnail
    開會討論最主要的目的,是做成結論達成共識,作為工作執行的依據。
    Thumbnail
    在學術寫作中,掌握「關鍵字閱讀」技術至關重要。 對於學術研究者來說, 有效地從大量的學術文獻中提煉出核心資訊是一項挑戰。 關鍵字閱讀不僅可以幫助你避免被不必要的細節所淹沒, 還能讓你更聚焦於與研究主題相關的資訊。 結合「書目卡 Bibcard」的使用, 這種閱讀方式能夠大大提高你的閱讀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