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劇心得│人生起跑線(Hindi Medium):得跑的豈止孩子,父母也要跟著跑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前幾天聽到某親戚在煩惱小孩入學的事,正想辦法把小孩的戶籍遷到台北市。當我聽到「台北市的學校教出來的小孩真的比較不一樣」時,我忍不住插了一句:「對啊,就是用眼睛看人還是用鼻孔看人的差別。」
看到這句話會覺得不舒服是正常的事,因為我本來就不是帶著善意說這句話,想表示我對抱持這種觀念的人很不以為然。
《人生起跑點》海報
最近看了幾部印度電影剛好和學校教育都有點關係(或是進這類片就可以掛上「繼《三個傻瓜》之後最OO的印度教育電影」),《槍手養成班》(Cheat India, 2019)講述了印度病態的升學風氣,好似通過入學窄門就從此一帆風順;《我的嗝嗝老師》(Hichki, 2018)則呈現了貧富差距反映到教育資源的問題。《人生起跑線》則融合了這兩個問題,呈現印度貧富差距、教育資源落差和為了升學不擇手段的情形。為了戲劇效果,劇中呈現了二元對立的刻版印象,這是讓我覺得除了主角夫妻以外人物描寫過於單薄的可惜之處。然而故事聚焦在批評教育制度和資源不均的現象,也帶入根深蒂固的社會風氣問題,父母教育思維的轉變對孩子有何影響,這部分也引人深思。

升學瘋

在熱鬧的月光市集成家立業的商人夫妻拉吉和蜜塔有一個即將進入小學的女兒,蜜塔很焦慮女兒的入學問題,愛妻的拉吉決定離開月光市集,帶妻小搬到德里的上流社區,為女兒申請德里前五名學校舖路。只有公立學校學歷的拉吉夫妻為了打入名流社群,他們努力說英文、穿一身名牌、辦高級宴會,想為女兒先營造好未來的社交環境。他們凌晨去排隊領報名表,照著顧問教導的方式申請學校卻老是弄巧成拙。
如果是升大學、研究所,我或許可以理解《槍手養成班》裡用盡手段只為了拿到好學校入學資格的場景,畢竟那是正式踏入社會前的重要經歷。但是拉吉的女兒不就是念個小學嘛,有必要這麼誇張嗎?我心想。蜜塔不斷情緒勒索愛妻心切的拉吉聽她的話,得為女兒的入學多做一些努力,她不斷重覆說著:「如果進了公立學校,女兒就會交到壞朋友、學壞,然後她就會抑鬱,接著吸毒……」
即使是入學率之高的台灣,仍覺得把小孩送到城市念書就會比較好的觀念不也差不多嗎?一想到此,我便無法一笑置之。好學校擁有較豐富的軟硬體資源,同儕的談吐和思維也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學校不只是學校,也是孩子長時間生活的重要場域。拉吉夫妻的荒謬就如同孟母為何三遷的理由,說穿了只是在投資孩子未來。
全世界都一樣,進入所謂現代國家之後廢除了貴賤身份之別,卻由資源多少和財富的流動決定新的階級,這使得人們認為成功就是想辦法取得更多資源,進到更高的階級,其中一個方式就是努力獲得更多、更好的教育。即使印度在1947年脫離英國殖民後正式廢除種姓制度,然而每個種姓的社會地位和世襲而來的資源完全不同,開放階級流動固然給予了低種姓新的機會,但是他們的人生起跑線已經落後太多了。為了讓清寒兒童也有獲得品質較好的教育機會,印度政府要求學校開放25%的名額給清寒兒童,把人生起跑線拉到和其他兒童一樣,支持系統卻後繼無力。賣茶的人說服拉吉用假資料申請清寒名額:「反正那些孩子進去一兩年之後又會退學,何必浪費名額呢?」

貧窮生活體驗營

試過各種方法仍然沒得到入學資格的拉吉夫妻,偶然得知有低收入戶保障名額時,決定利用假資料申請,並搬到貧民窟一個月應付學校的查核訪問。印度貧民窟的生活狀況絕對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要紆尊降貴到物質條件惡劣的地方演貧民一個月,可以想像他們為孩子好的心意堅決(或是荒謬)到什麼程度。
孩子入學連父母也要一起面試
顧問在模擬面試時曾拋出一題:「你要如何對孩子解釋貧困的定義?」 蜜塔問:「為何要跟孩子解釋貧困?」 拉吉問:「這不是到處都看得到嗎?到處都有乞丐在要錢,有必要解釋嗎?」 面試時當然不能這麼說,所以顧問教他們一招:「只要回說:分享就是關懷(Sharing is Caring),然後微笑。」
拉吉夫妻在面試時真的被問到這題,於是他們背出了「分享就是關懷」金句,補充「女兒的玩具會分享給孤兒院的孩子」這種一聽就很假的話。可以想見拉吉夫妻平常在自己的同溫層太久了,對貧困視而不見,自然也沒有想過要怎麼教待孩子如何看待貧困,「分享就是關懷」就是一句帶有優越感的漂亮幹話。
為了適應貧民窟,拉吉夫妻跟熱心的杜希一家同進同出,學到了乾淨的水需要排隊去取、配給的米要用求的。你可以對一同競爭的人大小聲,卻不能對施捨的人表示不滿。窮人的時間觀是不同的,開車一小時可以到的距離,你必須要一大早去排隊等工作、擠公車。原來讓蜜塔大驚小怪的老鼠,好像也只是街頭巷尾常見的小動物了。
分享就是關懷
然而這樣的地方和虛假的上流社會相比,還是多了點人情味。
蜜塔沒有配到食糧,一直幫助她的杜希太太不顧自己家裡也要吃飯,硬塞給她一袋大米,因為:「我知道餓著肚子是睡不著覺的。」杜希誤會拉吉想偷ATM的錢,結果犧牲自己製造假車禍拿到和解金,把錢讓給拉吉去交學費。這才是「分享就是關懷(Sharing is Caring)」的真諦。有句話說「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搞不好可以反過來說「富裕限制了你的體驗」。

父母也需要學習

拉吉夫妻終於讓女兒進入德里文法學校就讀,卻為了女兒佔掉清寒兒童的名額感到良心有愧。拉吉花錢資助杜希兒子就讀的公立學校,並決定跟女兒學校的校長自白,要把女兒的入學名額讓給其他清寒兒童。沒想到校長一向以自己是貧苦女傭之女出身,同理貧童的公正教育家形象都是假的。她早就嘗到掌握權力的甜頭,只想維持學校的名校形象,讓那些在求學階段曾經欺負過她的上流人士回過頭來求她讓自己的孩子入學,她甘願把自己的權力拿來鞏固共犯結構。憤怒的拉吉最後決定在邀請家長來觀禮的典禮上說出入學的荒謬真相,同日申請退學,最後讓女兒和杜希的兒子一起就讀公立學校。
《我的嗝嗝老師》裡提到「當他們忙著生存的時候,誰還管孩子的教育?」當我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想到的是天秤上放著「生存」和「孩子的教育」的選擇兩難。或許我可以理解成父母的教育理念也很重要,其重要性可以和生存一起相提並論。可惜這部電影一直在講孩子的教育,卻沒有帶到小孩視角,也沒有交代孩子在經歷這段瘋狂的經歷後有什麼心理變化,成為本片的最大硬傷(女兒皮婭一直負責裝萌而已),我只好將之解釋成這部電影的重點放在「父母也需要學習」。
拉吉體會到教育不只是學校的事,他對蜜塔說道:「如果你不是一個好人,那就做不了好丈夫或好父親。」當拉吉夫妻一廂情願且不擇手段地為女兒塑造一個高級的求學環境,女兒早把一切看在眼裡,她到底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呢?也許拉吉終於想通了,教會女兒演一個上流社會的虛假名媛有什麼用,他寧願跟女兒一起聽著寶萊塢舞曲扭腰擺臀,共享美好時光。蜜塔終於也放下「我要孩子比我強」的執念,畢竟他們也是公立學校出身的,既然丈夫想讓女兒堂堂正正的入學,她選擇和丈夫一起把資源帶進公立學校,愛屋及烏,發自內心「分享就是關懷」。
最後,請容我對台北人說聲抱歉,我並非真的那麼有敵意。我的求學過程裡待過所謂兄弟班(混混班),也念過名校,自然清楚讀書環境對價值觀有多大的影響。但是我更討厭那種勢利眼的家長,當我被分到兄弟班,我就是「壞孩子、爛孩子」,我念到全台前四大的名校,我就是「好孩子」。父母希望孩子能進資源多的學校就讀,這種心意我不是不懂,但你的小孩會複製你的態度,用你的態度看待這個世界。
當父母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時時意識到身教對孩子的重要性,這樣的壓力也很大。其實我想,就像拉吉說的,在當個好丈夫、好父親之前,他得先當個堂堂正正的好人。當好的父母好難,何不如從當個好人開始呢?

人生起跑線(Hindi Medium)

上映年份:2017
導演:薩基特.喬杜里(Saket Chaudhary)
演員:伊凡卡漢(Irrfan Khan) 、 莎芭卡瑪(Saba Qamar)
印度電影觀眾獎最佳影片
印度電影觀眾獎最佳男演員
國際印度電影大獎最佳導演
國際印度電影大獎最佳男演員
印度明星電影獎最佳男演員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1會員
249內容數
廢物文青的娛樂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廢物青年.迪麥 的其他內容
剛跨進二十一世紀,當時正值大學生的我若到台北車站附近,習慣去幾間書店和佳佳、玫瑰唱片晃晃。沒有人不會注意到角頭音樂,都已經進入新世紀了,卻有黑膠唱片包裝的超大size,從包裝大小、封面設計到自由奔放的手寫字體吸引著你的目光。這根本不像音樂專輯,反而像一本精編雜誌。
會選這片來看只是因為電影名反覆出現在某些我讀過就忘的文章裡,我其實沒有預期這部電影會這麼好看,我立刻打電話跟媽媽說:「媽,我剛才用券看了《關鍵少數》,48小時內都可以重看,妳快點在時間內看完!我推薦的片子一定是好看的啦!」
《菜鳥陪審團》以2008年韓國引進陪審團制度的初次審判為故事背景,由於是第一次,所以相當受到媒體矚目,法院在第一次一定要做好的壓力之下,選定一個檢辯雙方都有默契會判有罪的弒母案讓陪審員們試試水溫,陪審員們只需要討論量刑的部分就可以了,國民初次參與審判就可以成功落幕了。
不知道為什麼中國拍的商業片就是有股尷尬,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冠軍《我不是藥神》就是那種有點尷尬的商業大片,起承轉合中規中矩,該煽情的也不會放過,完全可以預料,不免少了點驚喜。
*本文為2017年舊文,大家一起在家追劇救台灣啊!* 三部電影主角都是影帝宋康昊,電影內容也都與南韓現代史有關,我便擅自把這三部電影視作宋康昊的時代三部曲了。若依相關時代背景排序,分別是:《總統的理髮師》《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正義辯護人》。
我住的地方終於要供五停二了,疫情爆發、供電不穩、開始每天30度以上的氣溫,再加上停水,實在太有末日之感了。大家都有自己的末日片單,不是好萊塢就是韓片、日片,這讓我興趣缺缺,我想到的反而是《東方三俠2:蓬萊之戰》。我在有生之年搞不好可以親眼見到世界末日,那我先來複習一下了。
剛跨進二十一世紀,當時正值大學生的我若到台北車站附近,習慣去幾間書店和佳佳、玫瑰唱片晃晃。沒有人不會注意到角頭音樂,都已經進入新世紀了,卻有黑膠唱片包裝的超大size,從包裝大小、封面設計到自由奔放的手寫字體吸引著你的目光。這根本不像音樂專輯,反而像一本精編雜誌。
會選這片來看只是因為電影名反覆出現在某些我讀過就忘的文章裡,我其實沒有預期這部電影會這麼好看,我立刻打電話跟媽媽說:「媽,我剛才用券看了《關鍵少數》,48小時內都可以重看,妳快點在時間內看完!我推薦的片子一定是好看的啦!」
《菜鳥陪審團》以2008年韓國引進陪審團制度的初次審判為故事背景,由於是第一次,所以相當受到媒體矚目,法院在第一次一定要做好的壓力之下,選定一個檢辯雙方都有默契會判有罪的弒母案讓陪審員們試試水溫,陪審員們只需要討論量刑的部分就可以了,國民初次參與審判就可以成功落幕了。
不知道為什麼中國拍的商業片就是有股尷尬,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冠軍《我不是藥神》就是那種有點尷尬的商業大片,起承轉合中規中矩,該煽情的也不會放過,完全可以預料,不免少了點驚喜。
*本文為2017年舊文,大家一起在家追劇救台灣啊!* 三部電影主角都是影帝宋康昊,電影內容也都與南韓現代史有關,我便擅自把這三部電影視作宋康昊的時代三部曲了。若依相關時代背景排序,分別是:《總統的理髮師》《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正義辯護人》。
我住的地方終於要供五停二了,疫情爆發、供電不穩、開始每天30度以上的氣溫,再加上停水,實在太有末日之感了。大家都有自己的末日片單,不是好萊塢就是韓片、日片,這讓我興趣缺缺,我想到的反而是《東方三俠2:蓬萊之戰》。我在有生之年搞不好可以親眼見到世界末日,那我先來複習一下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化社會,學好課題分離越來越重要。課題分離的概念源自Alfred Adler,在《被討厭的勇氣》出版後廣為人知。阿德勒指出:「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例如,做父母的總想替孩子的未來多想一點,卻忘了聽聽孩子的心聲。
Thumbnail
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是否有錢,因為財力可以塑造環境,也能創造資源。 也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的智商,如果父母皆是高學歷或聰明過人,那小孩肯定也不會笨。 以上的說法看起來頗有根據與邏輯,只是可曾想過如此會讓小孩對父母抱有希望或怨懟呢? 曾經聽聞有些家庭經濟狀況尚可的
Thumbnail
筆者以自身經驗比較20年前後校園職涯探索相關資源的差異,最後文末說明筆者自己推行的“親子共創業”運動,確實讓孩子更早的認識、接觸、思考未來工作,替未來職涯奠基。
Thumbnail
前面幾周筆者說到,人要有希望才會投資在下一代,藍領階層最欠缺的是什麼? 視野。孩子看多了,我們教師對這很清楚,不同階級的小孩,受限家庭視野,對未來的想像差異很大。想像的差距,往往在多年後轉變成對未來追求的動力,越上層出身的小孩,見多識廣,知道怎樣才會變有錢,也曉得怎樣投資管理...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Thumbnail
 在漫長人生裡,我們無數的選擇中,影響我們情緒起伏最大的,應該就是伴侶的選擇。但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陪孩子做功課學才藝,卻沒有花任何時間教導孩子學習愛情。假如「愛」是一種能力,就應該是可以學習,可以討論的。如果父母與師長不跟孩子談,他們只能自己去碰撞。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化社會,學好課題分離越來越重要。課題分離的概念源自Alfred Adler,在《被討厭的勇氣》出版後廣為人知。阿德勒指出:「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例如,做父母的總想替孩子的未來多想一點,卻忘了聽聽孩子的心聲。
Thumbnail
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是否有錢,因為財力可以塑造環境,也能創造資源。 也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的智商,如果父母皆是高學歷或聰明過人,那小孩肯定也不會笨。 以上的說法看起來頗有根據與邏輯,只是可曾想過如此會讓小孩對父母抱有希望或怨懟呢? 曾經聽聞有些家庭經濟狀況尚可的
Thumbnail
筆者以自身經驗比較20年前後校園職涯探索相關資源的差異,最後文末說明筆者自己推行的“親子共創業”運動,確實讓孩子更早的認識、接觸、思考未來工作,替未來職涯奠基。
Thumbnail
前面幾周筆者說到,人要有希望才會投資在下一代,藍領階層最欠缺的是什麼? 視野。孩子看多了,我們教師對這很清楚,不同階級的小孩,受限家庭視野,對未來的想像差異很大。想像的差距,往往在多年後轉變成對未來追求的動力,越上層出身的小孩,見多識廣,知道怎樣才會變有錢,也曉得怎樣投資管理...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Thumbnail
 在漫長人生裡,我們無數的選擇中,影響我們情緒起伏最大的,應該就是伴侶的選擇。但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陪孩子做功課學才藝,卻沒有花任何時間教導孩子學習愛情。假如「愛」是一種能力,就應該是可以學習,可以討論的。如果父母與師長不跟孩子談,他們只能自己去碰撞。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