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聽到某親戚在煩惱小孩入學的事,正想辦法把小孩的戶籍遷到台北市。當我聽到「台北市的學校教出來的小孩真的比較不一樣」時,我忍不住插了一句:「對啊,就是用眼睛看人還是用鼻孔看人的差別。」
看到這句話會覺得不舒服是正常的事,因為我本來就不是帶著善意說這句話,想表示我對抱持這種觀念的人很不以為然。
最近看了幾部印度電影剛好和學校教育都有點關係(或是進這類片就可以掛上「繼《三個傻瓜》之後最OO的印度教育電影」),《槍手養成班》(Cheat India, 2019)講述了印度病態的升學風氣,好似通過入學窄門就從此一帆風順;《我的嗝嗝老師》(Hichki, 2018)則呈現了貧富差距反映到教育資源的問題。《人生起跑線》則融合了這兩個問題,呈現印度貧富差距、教育資源落差和為了升學不擇手段的情形。為了戲劇效果,劇中呈現了二元對立的刻版印象,這是讓我覺得除了主角夫妻以外人物描寫過於單薄的可惜之處。然而故事聚焦在批評教育制度和資源不均的現象,也帶入根深蒂固的社會風氣問題,父母教育思維的轉變對孩子有何影響,這部分也引人深思。
升學瘋
在熱鬧的月光市集成家立業的商人夫妻拉吉和蜜塔有一個即將進入小學的女兒,蜜塔很焦慮女兒的入學問題,愛妻的拉吉決定離開月光市集,帶妻小搬到德里的上流社區,為女兒申請德里前五名學校舖路。只有公立學校學歷的拉吉夫妻為了打入名流社群,他們努力說英文、穿一身名牌、辦高級宴會,想為女兒先營造好未來的社交環境。他們凌晨去排隊領報名表,照著顧問教導的方式申請學校卻老是弄巧成拙。
如果是升大學、研究所,我或許可以理解《槍手養成班》裡用盡手段只為了拿到好學校入學資格的場景,畢竟那是正式踏入社會前的重要經歷。但是拉吉的女兒不就是念個小學嘛,有必要這麼誇張嗎?我心想。蜜塔不斷情緒勒索愛妻心切的拉吉聽她的話,得為女兒的入學多做一些努力,她不斷重覆說著:「如果進了公立學校,女兒就會交到壞朋友、學壞,然後她就會抑鬱,接著吸毒……」
即使是入學率之高的台灣,仍覺得把小孩送到城市念書就會比較好的觀念不也差不多嗎?一想到此,我便無法一笑置之。好學校擁有較豐富的軟硬體資源,同儕的談吐和思維也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學校不只是學校,也是孩子長時間生活的重要場域。拉吉夫妻的荒謬就如同孟母為何三遷的理由,說穿了只是在投資孩子未來。
全世界都一樣,進入所謂現代國家之後廢除了貴賤身份之別,卻由資源多少和財富的流動決定新的階級,這使得人們認為成功就是想辦法取得更多資源,進到更高的階級,其中一個方式就是努力獲得更多、更好的教育。即使印度在1947年脫離英國殖民後正式廢除種姓制度,然而每個種姓的社會地位和世襲而來的資源完全不同,開放階級流動固然給予了低種姓新的機會,但是他們的人生起跑線已經落後太多了。為了讓清寒兒童也有獲得品質較好的教育機會,印度政府要求學校開放25%的名額給清寒兒童,把人生起跑線拉到和其他兒童一樣,支持系統卻後繼無力。賣茶的人說服拉吉用假資料申請清寒名額:「反正那些孩子進去一兩年之後又會退學,何必浪費名額呢?」
貧窮生活體驗營
試過各種方法仍然沒得到入學資格的拉吉夫妻,偶然得知有低收入戶保障名額時,決定利用假資料申請,並搬到貧民窟一個月應付學校的查核訪問。印度貧民窟的生活狀況絕對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要紆尊降貴到物質條件惡劣的地方演貧民一個月,可以想像他們為孩子好的心意堅決(或是荒謬)到什麼程度。
顧問在模擬面試時曾拋出一題:「你要如何對孩子解釋貧困的定義?」 蜜塔問:「為何要跟孩子解釋貧困?」 拉吉問:「這不是到處都看得到嗎?到處都有乞丐在要錢,有必要解釋嗎?」 面試時當然不能這麼說,所以顧問教他們一招:「只要回說:分享就是關懷(Sharing is Caring),然後微笑。」
拉吉夫妻在面試時真的被問到這題,於是他們背出了「分享就是關懷」金句,補充「女兒的玩具會分享給孤兒院的孩子」這種一聽就很假的話。可以想見拉吉夫妻平常在自己的同溫層太久了,對貧困視而不見,自然也沒有想過要怎麼教待孩子如何看待貧困,「分享就是關懷」就是一句帶有優越感的漂亮幹話。
為了適應貧民窟,拉吉夫妻跟熱心的杜希一家同進同出,學到了乾淨的水需要排隊去取、配給的米要用求的。你可以對一同競爭的人大小聲,卻不能對施捨的人表示不滿。窮人的時間觀是不同的,開車一小時可以到的距離,你必須要一大早去排隊等工作、擠公車。原來讓蜜塔大驚小怪的老鼠,好像也只是街頭巷尾常見的小動物了。
然而這樣的地方和虛假的上流社會相比,還是多了點人情味。
蜜塔沒有配到食糧,一直幫助她的杜希太太不顧自己家裡也要吃飯,硬塞給她一袋大米,因為:「我知道餓著肚子是睡不著覺的。」杜希誤會拉吉想偷ATM的錢,結果犧牲自己製造假車禍拿到和解金,把錢讓給拉吉去交學費。這才是「分享就是關懷(Sharing is Caring)」的真諦。有句話說「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搞不好可以反過來說「富裕限制了你的體驗」。
父母也需要學習
拉吉夫妻終於讓女兒進入德里文法學校就讀,卻為了女兒佔掉清寒兒童的名額感到良心有愧。拉吉花錢資助杜希兒子就讀的公立學校,並決定跟女兒學校的校長自白,要把女兒的入學名額讓給其他清寒兒童。沒想到校長一向以自己是貧苦女傭之女出身,同理貧童的公正教育家形象都是假的。她早就嘗到掌握權力的甜頭,只想維持學校的名校形象,讓那些在求學階段曾經欺負過她的上流人士回過頭來求她讓自己的孩子入學,她甘願把自己的權力拿來鞏固共犯結構。憤怒的拉吉最後決定在邀請家長來觀禮的典禮上說出入學的荒謬真相,同日申請退學,最後讓女兒和杜希的兒子一起就讀公立學校。
《我的嗝嗝老師》裡提到「當他們忙著生存的時候,誰還管孩子的教育?」當我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想到的是天秤上放著「生存」和「孩子的教育」的選擇兩難。或許我可以理解成父母的教育理念也很重要,其重要性可以和生存一起相提並論。可惜這部電影一直在講孩子的教育,卻沒有帶到小孩視角,也沒有交代孩子在經歷這段瘋狂的經歷後有什麼心理變化,成為本片的最大硬傷(女兒皮婭一直負責裝萌而已),我只好將之解釋成這部電影的重點放在「父母也需要學習」。
拉吉體會到教育不只是學校的事,他對蜜塔說道:「如果你不是一個好人,那就做不了好丈夫或好父親。」當拉吉夫妻一廂情願且不擇手段地為女兒塑造一個高級的求學環境,女兒早把一切看在眼裡,她到底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呢?也許拉吉終於想通了,教會女兒演一個上流社會的虛假名媛有什麼用,他寧願跟女兒一起聽著寶萊塢舞曲扭腰擺臀,共享美好時光。蜜塔終於也放下「我要孩子比我強」的執念,畢竟他們也是公立學校出身的,既然丈夫想讓女兒堂堂正正的入學,她選擇和丈夫一起把資源帶進公立學校,愛屋及烏,發自內心「分享就是關懷」。
最後,請容我對台北人說聲抱歉,我並非真的那麼有敵意。我的求學過程裡待過所謂兄弟班(混混班),也念過名校,自然清楚讀書環境對價值觀有多大的影響。但是我更討厭那種勢利眼的家長,當我被分到兄弟班,我就是「壞孩子、爛孩子」,我念到全台前四大的名校,我就是「好孩子」。父母希望孩子能進資源多的學校就讀,這種心意我不是不懂,但你的小孩會複製你的態度,用你的態度看待這個世界。
當父母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時時意識到身教對孩子的重要性,這樣的壓力也很大。其實我想,就像拉吉說的,在當個好丈夫、好父親之前,他得先當個堂堂正正的好人。當好的父母好難,何不如從當個好人開始呢?
人生起跑線(Hindi Medium)
上映年份:2017
導演:薩基特.喬杜里(Saket Chaudhary)
演員:伊凡卡漢(Irrfan Khan) 、 莎芭卡瑪(Saba Qamar)
印度電影觀眾獎最佳影片
印度電影觀眾獎最佳男演員
國際印度電影大獎最佳導演
國際印度電影大獎最佳男演員
印度明星電影獎最佳男演員